光動力螢光診斷(Photodynamic Disgnosis, 簡稱PD)是指特定波長的光照射一定的光敏物質後產生的一系列化學、物理、生物等反應用於診斷腫瘤的一種方法。光敏劑可在腫瘤部位高濃度積聚,應用特定波長的光照射腫瘤部位,惡性腫瘤即產生螢光,可以用於腫瘤的診斷、定位。光動力診斷常常和光動力治療聯合應用。光動力治療(Photodynamic Therapy,簡稱PDT)是利用光敏劑和雷射活化進行疾病治療的新型微創治療方法。其機理是通過特定波長的雷射照射使組織攝取的光敏劑受到激發,而激發態的光敏劑又把能量傳遞給周圍的氧,生成活性很強的單態氧,單態氧和相鄰的多種生物大分子發生氧化反應,對細胞膜、線粒體、溶酶體等亞細胞結構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最終導致細胞死亡。由於光敏劑注入患者體內後,會在某些病變組織中形成相對較高的蓄積,尤其高分布於病變組織的新生血管內皮上,所以光動力作用引起的血管損傷及由此導致的病變組織局部的缺血缺氧,在PDT的臨床治療機制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並決定著PDT的選擇性殺傷特點。目前主要用於實體惡性腫瘤的治療,同時也用於某些癌前病變和良性病變的治療。在美國(1996),以Photofrin為光敏藥物的PDT療法已得到FDA認可,在加拿大(1993)、法國(1997)、荷蘭(1997)、德國(1997)、日本(1997)等19個發達國家,也已獲得合法地位。2005年5月DIOMED雷射治療機和以Photofrin為光敏藥物的PDT療法已經獲得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認證。我國重慶華鼎生產的喜泊分和復旦張江的艾拉以及多家雷射光動力治療儀也得到國家FSDA的批准上市並應用於臨床,因此我國的光動力治療事業正處於高速發展時期。
與手術、化療、放療等常規治療手段相比,PDT具有許多重要優點:
1、創傷小 藉助光纖、內窺鏡和其他介入技術,可將雷射引導到內腔進行PDT治療,避免了開胸、開腹手術造成的創傷和痛苦。
2、毒性小 進入組織的PDT藥物,只有達到一定濃度並受到足量光輻照,才會引發光毒反應殺傷細胞,人體未受到光輻照的部分,並不產生光毒反應,體內造血功能也不會受到影響。因此PDT沒有化療和放療的嚴重毒性反應。
3、選擇性好 PDT的主要攻擊目標是光照區的病變組織,對病灶底部和周邊的正常組織損傷輕微,這種選擇性殺傷行為是其他常規手段所欠缺的。
4、適用性好 PDT對不同細胞類型的癌組織同樣有效,適用範圍寬;而化療、放療對不同細胞類型的癌組織有不同的敏感性,應用受到限制。
5、可重複治療 癌細胞對光敏藥物無耐藥性,病人也不會因多次PDT而增加毒性反應,而化療、放療則由於耐藥性或毒性問題難以實施重複治療。
6、可姑息治療 對晚期腫瘤患者,或因高齡、心肺肝腎功能不全、血友病而不能接受手術治療的腫瘤患者,PDT是一種能有效減輕痛苦延長生命的姑息性治療手段。
7、可協同手術提高療效 對某些腫瘤,先進行外科切除,再施以PDT,可進一步消滅殘留的癌細胞,減少復發機會;對另一些腫瘤,則先做 PDT,使腫瘤縮小後再切除,可提高手術的成功率,延長患者生存期。
8、可消滅隱性癌病灶 臨床上有些腫瘤,如膀胱癌,在主病灶外有許多散在的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癌巢,常規手段只能去除主病灶,對隱性癌巢無能為力,但用PDT,採取全膀胱充盈後表面照射的方法,可將所有病變一齊消滅。
9、可保護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 對於顏面部皮膚癌、口腔癌、陰莖癌、宮頸癌、視網膜母細胞瘤等,應用PDT可在有效殺傷癌組織的情況下,儘可能減少發病器官上皮結構和膠原支架的損傷,使創面癒合後保持器官外形和功能的完整。
螢光診斷典型病例:患者黃某某,65歲,因聲音嘶啞2月2003年初就醫於我院。經喉鏡檢查以及病例活檢確診為聲帶癌,經CT及骨掃描等檢查確定無淋巴結及身體其他任何部位轉移灶。患者拒絕手術和放射治療。因此給以行光動力治療(PDT)。治療後2個月患者聲音嘶啞好轉,經檢查腫瘤消失,並經病理活檢證實。至今已經隨訪9年餘,患者無復發跡象。通過光動力治療微創治療達到了根治腫瘤的目的,同時避免手術聲帶切除帶來的聲音功能障礙,從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光動力治療典型病例:患者方某患肛周溼疹樣癌(Paget's病)多年,Paget's病屬於皮膚癌的一種,一般慢性起病,遷延多年,症狀以局部瘙癢為主,患者多不重視而耽誤治療。曾與當地醫院行手術治療後復發,該患者如果再次手術的話,需要在肛周植皮,肛門也很難保留,可能需要做人造肛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2008年來我院行螢光診斷光動力治療2個療程後治癒。第一個療程用局部外塗光敏劑ALA螢光診斷和光動力治療,結果腫瘤壞死比較淺,40天後第二個療程通過螢光診斷發現腫瘤有殘留,給予局部外塗ALA和靜脈應用重慶華鼎的光敏劑喜泊分靜脈注射,光動力治療效果好,腫瘤得到完全控制。一年後複查達到臨床治癒,現已隨訪近3年。
a.治療前 b. 第一療程局部外塗ALA螢光診斷顯示腫瘤範圍 c. 第一個療程治療後腫瘤壞死表淺 d. 第一療程治療後40天肉眼可見腫瘤有殘留跡象 e. 第二療程螢光診斷顯示病灶周邊和中央有腫瘤殘留 f. 第二個療程ALA/喜泊分光動力治療後腫瘤壞死較深 g. 第二個療程光動力治療後3個月 h. 光動力治療後2年
(該典型病例文章已經發表在Lasers Med Sci (2009) 24:981–984 題目:Treatment of perianal Paget’s disease using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assistance of fluorescence examination: case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