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異性朋友的相處話題,雖然在感情裡都很敏感,但是事實上,異性朋友的相處,卻總是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結局。
前不久,一個我從小玩到大的好友辛穎和我說,她要結婚了,結婚對象就是小時候一起帶我們上學的「大哥」姜宇。
辛穎結婚這事,來得倉促,我知道畢業以後,她一直沒有戀愛,也知道她和姜宇的關係不錯,但是萬萬沒想到,青梅竹馬的橋段會發生在他們兩人身上。
姜宇是辛穎的鄰家哥哥,大我們兩歲,從小到大,我們都是一起跟著姜宇上學,如果說真要有什麼關係,我一直以為,姜宇把我們當「妹妹」。
我性格內向,不太愛說話,辛穎性格外向,大大咧咧,沒心沒肺的,和姜宇也很玩的來,上學的路上,兩個人沒少打架,拌嘴,他們關係親密我知道,卻不想,他們如今居然一起邁入了婚姻的殿堂,這是我始料未及的。
從辛穎和姜宇的愛情故事裡,我才發現,喜歡一個人是藏不住的,異性朋友的相處,如果經常做這三件事,關係一定不一般。
02
第一:愛窺探對方的隱私、心事
大學以後,我和辛穎、姜宇就分開了,但是辛穎和姜宇的聯繫一直都沒有斷,他們常常打電話聊天,剛開始進大學那會兒,辛穎想家,都是和姜宇通電話。當時,在大學裡,辛穎沒什麼朋友,什麼事都是和姜宇說,就連我不知道的事情,姜宇全部知曉。
大一的時候,因為辛穎大大咧咧的,性格直來直去,和舍友相處的時候有了矛盾,她哭著跟我講了許多次電話,怎麼也哄不了她,最後還是姜宇了解她,勸好了她。害怕她再受欺負,姜宇還要求她每周都給他打電話,不管什麼事都不可以瞞著他,從那以後,兩個人就養成了互通電話,姜宇一下子成了辛穎的樹洞,她什麼都會告訴他。
從那時候,我就覺得他們兩個人關係不一般,可是問起他們,都一口篤定對方不是自己的菜。後來,到了大三,辛穎向學長表白失敗,難受的她喝了不少酒,我只能在電話裡安慰她,而姜宇是直接買了火車票,坐了一夜的火車去找她。
聽辛穎說,那天她第一次覺得有個姜宇這樣的哥哥真好,可以無理取鬧,可以胡攪蠻纏。但其實,她不知道,姜宇只對她這樣而已。作為「大哥」,他從沒問過我的生活,我們的聊天也僅限於辛穎而已。
三個人的關係之中,其中兩個人關係如何,你不可能是感知不到的,你能察覺出他對於你們兩個人之間的不同。真的是沒有私心嗎?如若是同樣的感情,對待彼此應該也是一樣吧。
第二:舉止親密,說話沒分寸
姜宇雖然也愛開玩笑,但是他並不是和每個女孩子都玩得來,像摸頭,靠肩膀這樣的動作,只是辛穎的專屬。
記得高中的時候,辛穎跑去看他打籃球,沒注意的時候,被一邊玩籃球的男生,打到了後背,當時急得姜宇直接抱著她去醫務室,其實,辛穎就當時後背火辣辣的,並沒有太疼。
姜宇的這一「壯舉」並不是對所有人,曾經有個追他的女孩子崴了腳,姜宇聯繫了她的同學,讓自己的舍友陪她回去的。畢業以後,辛穎也有過一段戀愛,也沒談多久就分了,那時候姜宇還笑著說:「要不等你變成剩女,我也沒結婚,咱倆就湊合湊合吧。」
原本以為開玩笑的一句話,沒想到卻是姜宇的承諾,28歲的辛穎是家裡的重點催婚對象,同樣三十歲的姜宇也讓家裡著急,而姜宇也終於向辛穎告白,才有了今天結婚的他們。
辛穎說:「其實,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就認定他了,可能是因為他為了我坐一夜的火車,可能是我看到了他只抱過我,可能是因為他的那句玩笑話,我慶幸他真的在等我。」
其實,對於異性朋友來說,很多玩笑多半都會有真的成分,尤其是在異性關係裡總是暗戀的那一方,他說的話,幾乎全是真的。
第三:頻繁聯繫
辛穎和姜宇這麼多年到底頻繁聯繫到什麼程度呢,大學的時候,為了不打擾舍友肆無忌憚地打電話,辛穎能在樓道裡餵幾個小時的蚊子。後來,姜宇早畢業兩年,還主動承擔了兩個人的話費,算起來,那是姜宇幾個月的工資。
等換了智慧型手機,兩個人都是彼此的第一個好友,從加了好友以後,聊天沒斷過,就算有一段時間,辛穎戀愛了,姜宇也會只和她說一句晚安,囑咐她早睡覺。
某音上有句話:「不要經常跟一個異性聊天,就算不是情侶,時間長了也會有依賴感,如果有一天不聊了,你就會感覺像失了魂一樣,習慣不可怕,走心最可怕。」
在辛穎失戀的那段時間了,是姜宇陪她一路走了過來,而姜宇也漸漸成了她的習慣,如果這一天,姜宇沒和她發消息,辛穎就會睡不著,想他一天到底做了什麼。
到了辛穎28歲這一年,終於收穫了她的愛情,而姜宇一直以「我覺得我就是她哥,要保護好她」的藉口終於變成了「我喜歡她,所以想保護好她」。
03
看來,異性朋友的相處也並非只有壞事,如果沒有自己戀愛已婚這層關係的異性朋友的相處,時間久了,還會因為曖昧顯得非常的浪漫,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是電視劇的橋段也是緣分。反之如果有戀愛已婚婚姻關係的束縛,還總是和異性朋友不清不楚,沒有分寸感,動不動就上演曖昧的戲碼的話,一定會引來不必要的麻煩,最後不僅害了對方,還害了自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關於,異性朋友之間的交往,分寸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所以在這裡,我也必須要提醒一下,如果自己是有戀愛對象的話,就一定要學會掌握好自己的分寸,不要總是和異性朋友有過於親密的語言和行為,更不要頻繁地找異性朋友聊天,不要總是窺探對方的隱私和心事。
周國平曾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人際交往,要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
所以,異性朋友相處,最重要的是要看對方是不是單身,如果對方是單身,自己做什麼都行,一直曖昧也沒關係,因為它不會傷害到別人。但是,如果並不是單身,就應該要注意分寸,和異性朋友保持最基本的距離,有自己的底線和原則。
分寸感不僅僅是對異性朋友的負責,也是對自己愛人和自己感情的負責,既然自己有愛人,就應該對她有個交代,切不可讓她因為自己有親密的異性朋友而生氣,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而且,其實仔細想想,如果男女之間,能夠夠有一份十分純粹的友誼,那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而且如果兩個人注意分寸的話,就一定可以做得到「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純潔狀態。
對於異性朋友而言,真正舒服的關係就是「不費力」,不需要刻意維持,也不用刻意討好,如果一段情、一個人,總是讓你覺得麻煩,滿心疲憊,一定要及時損止。
在異性相處上,一定要記得,懂得善待對方,懂得尊重包容,懂得把握分寸,這樣於自己於對方,都是最好的結局。
今日話題:單身的異性好友會發展為戀人嗎?歡迎留言。
- END -
★作者:YIBAO;情感原創作者,寫這個世界溫暖的感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