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域之王宜家,還是倒向了天貓的公域流量

2020-12-13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商業街探案

在3月10日,看到「宜家入駐天貓」的消息時,商業街探案小編有兩個瞬時反應,先是覺得:「什麼年代了,去天貓賣個家具也叫新聞?」再想想是宜家,「哦,那是新聞。」

早在1998年,宜家就在上海開出了第一家商場,迄今已經擁有30家商場、1家小型商場、2個體驗店和3家薈聚購物中心,但一直聚焦線下,同時把渠道和物流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直到2018年才正式推出電子商務計劃,再到2020年,終於第一次通過第三方平臺為消費者提供產品和服務。

尼爾森3月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對於未來一年零售行業的機遇及經營策略重點,67%的零售商表示將大力拓展線上渠道,加快到家業務/前置倉布局,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下,部分品類備貨不足、物流配送困難和線上訂單配送人力不足是零售商遇到的三大主要挑戰。

作為零售界的最後一個「頑固派」,宜家入駐天貓,也標誌著實體商業們開始全面搶佔「公域」流量了。

22歲「家居網紅」的私域瓶頸

如果和宜家門店比「網紅體質」,現在紅透半邊天的喜茶只是個弟弟。1998年,第一家主打簡約、高性價比的宜家在上海徐匯區開業時,在一片老式紅木的家具城中,成為一股清流。

就算到今天,拿北京四元橋的宜家店來說,每到周末的時候,有三個地方一定是人滿為患的:一樓的冰淇淋和香腸熱狗櫃檯、三樓樣板間的床,以及有瑞典小肉圓售賣的餐廳。尤其是餐廳,在飯點時期,對瘦弱的人來說要擠進去吃個飯恐怕是場噩夢。

人們願意忍受宜家極其不人性化的「迷宮道路」設計和耗時耗力的自提貨品,是因為宜家真的拿出真金白銀在引流:

二十年前1元1個的圓筒冰淇淋到今天還是1元1個,15.5元10個量大料足的瑞典肉圓在別的地方可能是找不到的。大概在2013年左右,一位宜家的內部人員告訴商業街探案小編:宜家餐飲業務耗費的成本非常高,先不說食材成本,單是物料(餐具)損耗和投入的人力就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但宜家不會考慮漲價。今天看,這不是吹牛。

此外,宜家經典的北歐風和極其出色的樣板間體驗也讓人趨之若鶩,每年夏天幾乎都會在社交媒體上出現一波「他們在宜家的床和沙發上千姿百態的睡覺」的新聞,上海的叔叔阿姨在宜家餐廳聯誼相親也是當年的「時尚標配」。

可以說,線下門店作為宜家「私域流量」,在引流和轉化的層面已經做到了極致,這是宜家過去在中國市場成為地標性零售賣場的根本。

但是在今天,宜家專注私域經營的做法已經顯示出了極大的瓶頸,在2019年,宜家在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共計157.7億,而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僅雙十一一天的銷售額就有219.86億元和208.81億元。

當然,拿自營(宜家)和商業地產(紅星美凱龍)比銷售額可能有點不公允,但宜家在中國的增長也在放緩,2011-2017年間,宜家中國地區銷售增長率均超過10%,在2018年的增長率只有9.3%,開始出現下滑。

宜家的「私域」瓶頸,來自於物理服務半徑的限制和消費習慣的轉移。如今,購物APP和快遞小哥早成了宅人生活的「依靠」,在手機上下個單等待外賣小哥一小時送餐上門、送菜上門,然而宜家在中國的30多家「藍盒子」門店,大多分布在一二線城市的郊區,消費者需要開車或者坐地鐵,才能到宜家裡逛上一圈。

所以,宜家亟需到更大、更多彩的世界去。

嵌入「ONE商業世界」

宜家也想過在線上自建「私域」,2018年宜家官方網上商城以及微信小程序先後上線。

2018年8月27日,宜家和微信合作的「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推出了幾個不同主題的套裝售賣,但首期小程序下線大半年後,再也沒有後來了。

2018年底,宜家在中國上線網上商城,為149個城市提供線上購買的途徑。然而習慣了淘寶的中國消費者,對於宜家官網的體驗感到非常糟糕:「註冊花了半天時間」、「服務通知都是郵件發送」、「運費貴、送貨慢」……外部評價幾乎和中國用戶評價亞馬遜一模一樣,水土不服。

可以說宜家「自挖運河」的線上嘗試也被宣告此路不通。

而在另外一片「大海」淘寶裡,有為數眾多的宜家代購店,他們把一張張把宜家門店的商品照片上傳到淘寶上,孜孜不倦地幫助無法到店的用戶一趟趟採購商品。

終於「開竅」的宜家在2020年3月10日,宣布正式入駐天貓,上線3800款商品,線上線下價格一致首先面向江浙滬皖四個地區的消費者開放。宜家家居在微博上發了一張海報,寫著「世紀牽手」,網友在下面瘋狂留言,「終於能在天貓逛宜家了。」

入駐到天貓「公域」,宜家收穫的不止是服務半徑的延伸,還獲得了更多商業機會。現在的年輕人碎片式購物,消費的衝動可能來自於某個App,或某個帖子裡的「種草」,隨手上天貓搜索一下,原本主打場景化、一站式銷售的宜家,現在隨時都有可能被消費者買單。

來天貓,宜家還獲得了一個易用的「數位化基建」。不用再郵件溝通,購物時也不用去倉庫確認到底有沒有貨,天貓旗艦店,客服實時在線、線上線下實時庫存,統一價格。通過阿里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前臺和後臺的信息快捷完成匹配。

亡羊補牢,宜家晚不晚?

不管是疫情衝擊下的被動變革,還是面向未來的銳意進取,這家北歐百年的家族企業,終於「大象起舞」了。不過亡羊補牢,宜家還晚不晚?

宜家入駐天貓當天,英特宜家集團CEO、英格卡集團宜家零售全球運營執行官、宜家中國區總裁,「宜家最強陣容」共同為宜家天貓旗艦店的到來而喝彩。

宜家中國區總裁安娜庫麗佳AnnaPawlak-Kuliga表示:「加入天貓這個平臺是宜家中國戰略所取得的重要裡程碑,也是我們在渠道拓展方面的又一突破。很高興可以和全球領先的電商服務供應商阿里巴巴合作,更好地滿足中國消費者隨時隨地的購物需求。」

數據顯示,宜家在天貓開業首日,進店人數超過155萬,這也相當於2020年春運期間,上海三大火車站單日客流之和的5倍。從10號上午10:00點開始,宜家部分產品已開始被賣斷貨,3.9元起的盤子、保鮮盒、兒童餐椅等宜家經典款商品先後被買空。宜家也開始接地氣的做起了淘寶直播間,吸引了40萬人在線觀看,一天時間,宜家家居天貓旗艦店吸粉33.5萬。

如今,宜家步子邁得還不算大,而宜家的「朋友們」在已經在網上逐漸站穩腳跟

2018年雙十一,居然之家業績超120億,紅星美凱龍全國商場成交額突破160億元;2019年天貓雙十一,超過48家家居品牌單日成交額過億,走進「億元俱樂部」。自我獨行慣了的巨頭宜家,今後恐怕要小步快跑了。

相關焦點

  • 從各大公域來的流量,怎麼變為好私域?這有一個模型參考
    「4」代表了四大業務要素,即:1、商業策略:品類和賽道的選擇、戰略人群定義、品牌策略和視覺規範、產品體系搭建和新品開發體系、落地業務模式;2、流量生成:通過向內挖(創始人、員工、零售人員)和向外要(種子用戶、內容種草、場景獲粉、資源置換、平臺扶持、廣告定向)
  • 「公域+私域」組合拳,如此出招才能支撐完整的用戶運營
    最近幾次乾貨分享,我們不斷強調「私域流量」的重要性,「私域流量」的確不可小覷,但是,從用戶運營的角度看,單一的私域流量是無法支撐完整的用戶運營的。實際上,大多數產品在曝光階段都是需要藉助公域流量更廣泛地觸及潛在用戶、精準鎖定目標人群。
  • 友盟+與見實科技等重量級合作夥伴梳理了私域流量的7種新打法
    本文就節選自《私域流量白皮書第三期:「公域+私域」新組合》,濃縮介紹了7種私域流量新打法。藉助包括私域流量在內的各項工具,無數企業正在迅速轉型線上。工具之間組合,是怎麼發揮價值和作用的?有什麼明顯的組合特點、組合邏輯?公域+私域如何更好組合?7種私域流量新打法,分別怎麼玩?公域+私域,怎麼更好的組合?
  • 姍姍來遲的宜家,到底錯過了什麼?
    另外,已經77歲的宜家,今年在中國開始向電商「公域」進軍,已經錯過風口期的他們,能否後來居上?一系列問題都在等待宜家給出答案。2018年是宜家向電子商務進軍的又一個關鍵節點。當年,宜家推出電子商務計劃,獨立開發APP和第三方合作,只是由於淘寶、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已佔據大多流量,宜家在「私域」之中未激起任何浪花。
  • 時隔一年微信又封號了,私域流量運營如何應對?
    私域流量池這個詞在去年非常火,我對私域流量池的定義就是自己建池子自己養用戶,再次觸達這些用戶是免費的。私域流量與公域流量對應,公域流量有哪些呢?對於電商從業者來說就是淘寶、京東、拼多多、有贊這些地方。微信生態的私域流量池怎麼玩?如何將用戶導到私域流量裡?在公域流量經常會考察pv/uv這些流量,之後部分用戶會瀏覽廣告,廣告看完之後部分用戶進行買單。買了單的用戶就是我們在公域流量裡面買到的用戶。買到這些用戶之後,傳統的公域流量就結束了。
  • 揭秘「私域流量」賺錢公式!
    為了實現用戶的快速裂變和增長,很多私域流量運營模式,採用多級分銷機制,但垂向超越3級抽成的分銷機制,存在法律風險,建議大家不要頂風作案、捨身犯險。 另外,要注意的就是微信封號風險。這樣,我簡單說幾個數據: 完美日記是2016年才誕生的美妝品牌,在2017年建立了天貓店鋪,但就是這樣一個年輕的品牌,靠一套出神入化的私域打法,實現了現象級的銷量增長,並在2018年雙十一完成了90分鐘銷售破億的國貨奇蹟,在2019年銷量力壓美康粉黛等國貨同行,並全面趕超YSL、SK-II等國際大牌,穩居天貓美妝TOP1,並被譽為美妝「國貨之光」。
  • 田柯:微信私域流量運營方案!
    用一個傳統而簡單的例子來說,就等於過往我們線下免費辦一張超市會員卡,成為了會員,但此時我們還不是他們的私域流量,充其量只稱為開通了個帳戶;然後超市通過註冊會員時你填寫的電話、郵箱向你進行促銷信息告知時候,這個時候你收到信息郵件,到這一刻才是形成私域流量的關係(如下圖)。
  • 流量時代:淺談閒魚電商的公域流量轉化
    閒魚是阿里巴巴旗下的二手交易平臺,背靠淘寶天貓的巨型流量以及阿里的信用保障,這樣的背景和雄厚資金,儼然已經成為二手閒置領域綜合類的頂級頭部玩家。今天我們要揭秘的是閒魚出售虛擬資源的玩法,不僅零成本投入,而且流量非常巨大。
  • 快手達人營銷平臺"快接單"更名"磁力聚星" 打通公域流量
    9月22日消息,快手宣布旗下達人生態營銷平臺快接單正式改名為「磁力聚星」,並宣布磁力聚星達人作品在保留私域分發的基礎上,正式接入公域流量,同時在用戶關注頁和發現頁展現。
  • 日本小酒館怎麼做的私域流量?
    他們將位置選擇在背靠社區之地,自然有利於本社區的人前來消費,因此從位置上,這些小酒館就精準地將整個社區的酒文化公域流量吸引到了自己的酒館,變成了私域流量。 第二,從盤活私域流量上講。酒館的除提供酒水外,還提供實質上的陪聊、陪喝等服務,並且在與顧客的長期溝通中建立了情感紐帶。
  • 啟博雲|疫情後,實體門店如何構建私域流量KOC?
    據艾瑞諮詢提供的數據,2019年以天貓、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的傳統主流電商平臺用戶增速已持續放緩至20%甚至更低的水平。一方面是用戶增速逐漸放緩,另一方面是大量商家的湧入,無論對於電商平臺還是商家而言,都面臨著競爭日益激烈、獲客成本不斷上升的困境。
  • 操盤數個億級單品,Oscart創始人林子:如何打造自己的私域流量池
    直到最近疫情爆發,新流量獲取遇到很大挑戰,私域流量在存量運營上的價值才凸顯出來。但對大部分習慣公域運營的玩家來說,在本身已經成熟的體系內接入私域運營,並不會太順利。那麼,宏觀環境變化正在對消費企業運營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如何理解私域流量池的know how和戰略必要性?
  • 格家網絡產品VP格蕾:做好服務是運營私域流量的關鍵
    【獵雲網北京】12月5日報導(文/林京)12月3日,在FUS獵雲網2020年度電商產業新勢力峰會上,圓桌討論環節,格家網絡產品VP格蕾表示,企業可以通過公域流量,把品牌的影響力打造出來,然後利用品牌知名度,幫助私域流量進行高效轉化
  • 騰訊啟動「11.11加油站-萬元好禮」活動,公私域流量聯動助力品牌...
    隨著公域流量獲取成本持續走高,「微信+私域」更利於沉澱和反覆觸達,也必將撬動更多增長可能。不少品牌不僅通過小程序發售尖貨福利、限量款商品,甚至紛紛在小程序內開展雲發布會、雲走秀,將更多粉絲和用戶吸引到自有流量池內。由此可見,持續加碼小程序投入將成為一種趨勢,小程序也將成為品牌開展線上營銷、尋求新增量空間的最優解。
  • 聚焦社交電商下沉市場,打造商家專屬的私域流量池
    至此,消費者與商家可謂是一拍即合,用戶黏性和復購率都特別的高,成為挖掘「私域流量」的重要渠道。面對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來自淘寶、百度、抖音、京東等的公域流量已經逐漸見頂,商家對新流量的獲取只能通過廣告、競價等方式,流量成本越來越高。隨著下沉市場的開放,很多商家開始意識到下沉市場「私域流量」的分量。
  • 寶島眼鏡王智民:組織不變革,私域流量運營就是緣木求魚
    但與此同時,極端的情境也為寶島眼鏡創造了一個罕見的變革之「場」:2014年即在醞釀的用戶全網觸達計劃實現真正的突破,一度推進緩慢的全員私域流量運營嘗試迅速落地,成效初現。王智民表示,在零售3.0時代,寶島眼鏡將有兩個新動作,一是從公域流量轉到私域流量,二是在私域進行粉絲會員運營。其中, 「MOC」(Member’s Operation Center,會員運營中心)立於醒目的位置,成為承接私域運營的主力軍。這是一個來之不易的階段性成果。
  • 從養號到變現,私域流量全流程實操指南32問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藍鯨渾水(ID:hunwatermedia),作者:路暢,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2020 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企業和商家開始重視線上營銷與獲客。打造私域流量是線上獲客的重要環節。
  • 私域流量玩家注意了!微信又出新功能,群內直播終於落地!
    3商家如何布局私域流量的重要性已經無需爭辯,無須再源源不斷地投入資金去站外挖取流量。所以,商家應該從公域流量向私域流量導流,不斷去掉障礙,打通一個順暢的流程,不間斷地為私域流量供給。同時,在微信上擁有私域流量的基礎上,快速導入微信群內,根據自身調性,設置一套直播流程,不斷進行優化,小步快跑,迅速迭代,這是快速提高精準流量的唯一方式。
  • 跨境電商迎來直播元年,寶貝格子為主播打造私域流量
    誠如張天天所言,相比於圖文式的傳統電商模式,直播電商在信息有效觸達、多元化內容承載、私域流量聚合等方面具有傳統電商無可比擬的優勢。在信息有效觸達方面,傳統圖文式電商的信息承載率十分受限於篇幅,信息精簡則無法詳盡表達產品細節,事無巨細卻又變成讀者無法承受的案牘之苦。
  • 百威、寶潔、湖南衛視快樂購等集團齊聚,操盤私域流量運營實戰
    尤其在實操環節,不管是新銳品牌,還是國際大集團,他們都很關心初創品牌的初始流量是怎麼來的?私域的內容和公域的內容區別是怎樣的?怎麼打通消費者鏈路?怎麼搭建團隊,設置KPI?對於有線下門店的品牌及線下代理商,最想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激發門店導購用戶運營的積極性?如何處理品牌和渠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