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女人而言,戀愛腦是最要不得的。
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未來該如何選擇,每一步都該小心謹慎。
女人心裡只想著愛情還不夠,還需要考慮男人的品行,更需要弄明白,對方究竟是不是你要找的那個人。
不適合你的,再愛也不能要,嫁給他,婚姻註定充滿苦澀。
適合你的,即便你對他沒有感情,也依然可以嘗試著相處。因為大多數的感情,都是從零開始的。
當初和凌志在一起的時候,程曉沒想過分手。凌志那麼好的男人,她珍惜都來不及,怎麼捨得放棄呢?
可現實卻很殘酷。三年後,兩個人離結婚只差最後一步了,程曉卻主動提出了分手,取消了這段婚姻。
她說,或許是我低估了兩人的感情,但我真的沒辦法去接受有那樣一個婆婆,也沒辦法逼著自己去適應那樣一個家庭。所以,看完未來婆婆的朋友圈後,我就取消了婚禮。
未來婆婆的朋友圈裡,轉發的儘是一些「女人該如何做個好兒媳」之類的文章。在每篇文章的末尾,婆婆都會去發表關於「如何調教兒媳婦」的看法。
這些內容讓程曉不寒而慄,她怕了,她怕自己有一天,會成為婆婆嘴中的「壞兒媳」,因為一丁點小事就要遭受對方的懲罰與折磨。
未來婆婆的強勢,不至於讓程曉放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凌志的態度。
程曉記得很清楚,第一次見家長的時候,凌志就非常高興的和未來婆婆說:媽,你看程曉這麼溫柔賢惠,以後一定會是個好兒媳的。
那時候,程曉心裡就有些不舒服了。
只不過,多年來的感情讓程曉忍下了心底的不快。她儘量不去介意凌志的口無遮攔,滿心期待的與他訂了婚。
但訂了婚後,凌志依然在程曉面前強調,該如何去孝順自己的父母。程曉煩不勝煩,就和凌志狠狠的吵了一架。
程曉覺得,既然嫁給了凌志,那對他父母好是應該的。她不會忘了這一點,更不會故意苛待他們。凌志一再強調這件事,讓她隱隱覺得,凌志娶自己,只不過是為了孝順他父母而已。
直到前不久,程曉加了婆婆的微信,兩個人的矛盾再次升級。
婆婆的朋友圈裡,充斥著大量的「兒媳婦該如何賢惠孝順」的內容。有些內容下面,還有凌志的評論,無一例外,都是支持他媽媽的內容。
「媽,你說得對!」
「媽,你放心,程曉以後一定會孝順你的!」
......
程曉看的心驚膽戰,她問凌志為什麼。凌志理所當然的說:你是她兒媳婦,孝順她不是應該的嗎?我媽發這些只是沒有安全感,你多忍忍就行了。
程曉忍不了,她很害怕這樣的婆婆,更不願意生活在這樣的家庭裡。於是,她選擇了取消婚禮,果斷的與凌志分了手。
或許凌志是很愛她,可程曉卻覺得,在愛她之前,凌志更愛是自己的母親。
他口口聲聲說要程曉孝順婆婆,卻不提讓自己的母親善待程曉。婆媳關係本就是相互作用的,沒有婆婆的善待與寬容,哪來兒媳的孝順與真心呢?
離結婚還差一步,程曉終於看清了男人的內心,更明白了自己與他壓根就不合適。
首先,是家庭上的不適合。未來婆婆只想著打壓兒媳婦,從未有過尊重。女人有這樣一個婆婆,太過卑微,而這樣的家庭氛圍,也是程曉無法接受的。
其次,是思想上的無法契合。儘管兩人相愛,可面對婆媳關係,兩人依然出現了分歧。凌志一口一個「我媽」,卻不提程曉的感受。這樣的男人,短期或許很愛你,可時間久了,終究會因為父母而選擇委屈你。
這兩點,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足以毀掉兩個人的感情,所以程曉選擇了放棄。
孝順父母是沒錯,兒媳善待婆婆也是一種美談。但這種孝順和善待,絕不能建立在逼迫的前提之下。
男人要明白,兒媳本沒有義務對公婆好。只不過因為她愛你,所以甘願為你付出,為你去承擔那些本就屬於你的責任。遇到這樣的女人,你得學會感恩,而不是道德綁架,逼著她去做。
女人面對婚姻,該用點心。
愛情只是陪襯,真正決定婚姻幸福與否的,是你與對方是否合適。
兩個人合適,哪怕不那麼相愛,未來的道路也不會有太多波折。
遇到不合適的人,哪怕再愛,也該仔細掂量:他到底值不值得自己,付出一生去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