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控制世界的是美國,而控制美國的是猶太人。因為猶太人真的太聰明了,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佔一半以上,而美國400大富豪排行榜中,他們佔45%,還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
猶太人僅有1600萬人,佔比全球人口不到0.3%,他們獲得諾貝爾獎的概率是其他民族的108倍,平均智商更是有110,其他人種的平均智商只有95-105左右。
而猶太人在顛沛流離的歷史進程中,將他們悠久的經商傳統與處世之道流傳至今,形成了猶太民族的智慧傳承——《塔木德》。
在猶太民族,當每個小孩3歲剛懂事,能慢慢地認識字的時候,父親送給他的第一本書必是《塔木德》;
在每一個即將出嫁的女兒嫁妝裡;在每一個闖蕩在外的遊子手裡;在每一個經商的巨擘手裡,都必有一本《塔木德》,他們把這本書視為「致富聖經」和「生活伴侶」。
猶太人以其獨特的處世智慧和賺錢哲學,摘取了「世界第一商人」的桂冠,歷史上曾出現過很多世界級的金融巨頭、實業家,銀行家:
超級石油大亨洛克菲勒;華爾街的奇才約翰,皮爾龐特,摩根;亨譽歐洲乃至全球的金融世家族—羅斯柴爾德家族;曾掌管美國經濟命脈的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美國最年輕的億萬富富翁布林……
令人驚嘆的是,猶太民族還在其他領域湧現出了很多世界級名人:
馬克思、基辛格;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氫彈之父愛德華特勒,控制論之父維納;詩人海涅、作家卡夫卡、海勒;
大導演史匹柏,演員瑪麗蓮·夢露,舞蹈家芭芭拉·史翠珊,兩屆奧斯卡影帝達斯汀·霍夫曼,奧斯卡影后娜塔麗·波特曼,最年輕影帝阿德裡安·布勞迪;
作曲家孟德爾頌,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
如果不是大量的數據證明了猶太人的實力,很難相信這樣一個顛沛流離的民族,竟然是公認的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
幾經調查後發現,猶太人之所以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還能誕生出如此多的精英,和他們自身的教育是分不開的。
而猶太人看最多的書,便是經過300年的系統性整理,最終撰寫的《塔木德》。
他們曾受盡了白眼、排擠、驅逐、甚至屠 刀,流散了2000多年,至今沒有自己的國家,卻唯有《塔木德》是他們不滅的靈魂與支柱,使他們能夠戰勝厄運,得以生存發展。
直到今天,仍有很多猶太人把《塔木德》視為最可貴的聖物,把它當作生活的慰藉和心靈的避難所,地位堪比《聖經》。
《塔木德》的核心理念到底是什麼?
世界上不管怎麼變化,真理是永恆不變的。
我們常常在說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但為什麼兩千多年前的猶太先知們的智慧,能穿越千年仍然具有影響力?
因為先哲們的智慧來自於生活最直接的體驗,就像書中寫著的一個不朽經典:
「人的眼睛是由黑白兩部分所組成的,可是神為什麼要讓人只能通過黑的部分去看東西?因為人生必須透過黑暗,才能看到光明。」
這本書涵蓋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包括修身、交友、為人、處事、謀略等內容,通過大量精英、富豪的故事,全面而簡練,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能輕易讀懂。
愛因斯坦曾這樣評價:人類的智慧在猶太人的腦袋裡,猶太人的智慧在《塔木德》裡。它不僅教會了猶太人思考什麼,而且教會了他們如何思考。
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也曾說道:「從根本上說,是《塔木德》改變了我對財富的觀點,我覺得他改變了我的一生。」
《塔木德》凝聚了猶太民族歷史與文化的智慧,還有應付危機的良謀,也是西方每一個政治家、企業家、教育家、成功人士必備的傳世典藏。
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會遇到困難,常常崩潰到想要放棄,猶太人在流浪時也是如此,當我們熬不下去的時候,也可以讀讀《塔木德》。
當壓力紛至沓來時,往往是一個人最不幸福的時候,而我們越是在熬不下去的時候就越想把一切都處理完美,自己越來越累。
對猶太人來說,無論發生什麼,都一定要休息、度假,這樣能讓他們恢復能量,從而更好的應對接下來的困難。
越是低谷期,越要學會分清生活的主次,向上爬,不僅需要能力還需要心態,缺一不可。
《塔木德》裡還有句著名的話:
如果一艘船不知道該駛去哪個港口,那麼任何方向吹來的風都不會是順風。
孩子閱讀《塔木德》,可以學習最聰明的智慧,未來可期;我們閱讀,或許眼前的迷茫與困惑就有機會被解決了,並且這本書也就一頓飯錢,能讀到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一生都在讀的聖典,還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