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記》江蘇援鄂白衣勇士一人一檔數據平臺上線暨手模採集活動

2020-12-12 江蘇婦聯

江蘇Women+

江蘇女性的暖心家園

關注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出徵,揮手從茲去;鏖戰,長纓在手;凱旋,相擁淚流;巾幗,縴手執劍。疫情來襲,江蘇白衣戰士用雙手託舉生命之舟。指指相扣,傳遞醫者仁心,手手相連,匯成中國力量。今天,這個美好的日子裡,我們用手印將記憶永存。

5月20日下午,由江蘇省婦女聯合會、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江蘇省檔案館、江蘇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華日報社、中國江蘇網、江蘇省國信集團有限公司、徐州礦務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聯合發起,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分公司、江蘇省婦女兒童福利基金會、江蘇省婦聯幹部學院、江蘇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江蘇省各設區市婦女聯合會特別支持的「《印·記》——江蘇援鄂白衣勇士一人一檔數據平臺上線暨手模採集活動」在新華報業傳媒集團舉辦,以「手」的名義 ,致敬白衣勇士,鐫刻抗疫印記。

講述:抗疫之手,託舉生命之舟

「農曆庚子年大年初一,正是萬家燈火新春團圓日。一聲號令、一夜成軍!147名白衣戰士,火線集結,逆行武漢。」伴隨著著名演員陶澤如的深情朗誦,大屏幕上展現出一張感動無數網友的送別照——

站臺上,南京醫科大學附屬逸夫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賈凌,即將出徵。院長魯翔緊緊握住他的手:「一定要平安歸來。我命令你們,一個都不能少!」

此後,魯翔每次作別戰友,都會附上這樣的叮囑。這位下令「一個都不能少」的院長,在送別了3批醫護人員後,2月11日,掛帥出徵,坐鎮湖北黃石。

「聽到這段朗誦,我又忍不住哭了。倒不是因為想起前線艱苦,而是感到驕傲、感到自豪,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在看到自己為出徵的戰友理髮的畫面時,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黃英姿感慨萬千,2月2日,她選擇用這樣的方式,為戰友們踐行。就在這張照片拍攝10天後,黃英姿如願等來了自己的徵程。

「女神、男神,一襲白衣遮住了面容,為了病患的健康,拼搏抗擊。」在著名演員郝光語調高昂、情感充沛的聲音中,一手高舉病歷,一手拿著診斷書的「男神」呈現在大屏幕的照片上。照片中的這位,就是江蘇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左祥榮。從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到體育中心方艙醫院,從金銀潭重症ICU病區到協和西院,從輕微病人到微重症病人再到國家專家組。整整83天的輾轉,縱使雄關漫道,左祥榮熱血依舊,他願始終用雙手護山河永固。

大疫突襲,果敢出手,挽狂瀾。他們張開雙手,與家人同事告別;他們身披白褂,揮手逆行。重症病房內,他們沉穩地切開氣管,讓生命得以延續;他們冷靜地一刺,搭建臨時血管通路。方艙醫院裡,他們以手搭脈,拿起銀針為患者緩解病痛;他們舞動著雙手,帶領大家練習八段錦……一個個鏡頭,值得銘記。一雙雙戰士的手,值得特寫,每一雙背後都是一段值得被銘記的戰疫故事。

在這場硬核戰疫中,參與援鄂的數千名白衣戰士,用雙手匯聚成的江蘇力量,是戰疫期間支援湖北人民最柔軟卻又最堅韌的力量。

印記:手模在紫砂泥上,刻下共和國記憶

握拳,手傳遞著信心與力量;張開,手傳遞著溫暖與希望。今天,英雄張開了雙手,按在紫砂泥上,留下手印,鐫刻印記。

3月17日,是首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歸來的日子。這一天,無錫市惠山區疾控中心工作人員李心意焦急地觀看直播、錄屏,希望從中找到丈夫浦浙寧的身影。「他平安回來就好、健康就好,我就安心了。」

大年初一,無錫市人民醫院醫生浦浙寧作為江蘇首批援湖北醫療隊隊員逆行武漢,700公裡之外,李心意堅守在無錫防疫一線。並肩抗疫,是他們相愛的方式。每天晚上的一次視頻電話、道一句晚安,就是最甜蜜的時刻。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回想起那段時間,李心意說,每天深夜一通視頻電話、一句晚安,知道對方平安就夠了。

「2003年『非典』,我們的父輩曾奮戰在一線,現在輪到我們扛過這面大旗,這是每個醫務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浦浙寧和李心意生活在一個醫學世家,家族中13人從醫,11位上了一線。「這一次,我們將把手模放在家裡,作為一代又一代的紀念。」浦浙寧說。

娶你,是我對你的承諾;等你,是我對你的深情。2020年2月22日,原本是南京市第一醫院護士張秋巖和東方航空分部乘務員陳翔領證的日子,當愛情遇上疫情,張秋巖放下婚紗,披上戰袍。在飛往武漢的飛機上,東航乘務長代陳翔隔空傳話:「等你回來,做我最美的新娘。」

那邊,張秋巖在武漢忘我地投入工作,為患者提供專業精準的救護。這邊,陳翔在家裡翻看著與張秋巖的合影,每天都細心檢查她發來的就餐圖片,看她吃了多少,擔心她免疫力不夠。

「來了之後,陳翔跟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好好吃飯』。為了國家,為了病人,就要做一些有意義的工作。」張秋巖說。相隔50天後,他們再次牽手相擁。「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婚禮延期,但愛不遲到。」張秋巖相信,遲到的婚禮會更加甜蜜。

巾幗:縴手執劍鏗鏘,大愛勃發力量

巾幗馳援荊楚地,茉莉綻放展英姿。一雙雙回春妙手,澆灌出一片大地春回,新時代女性精神熠熠生輝。無數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江蘇巾幗英雄,是這春日裡最明媚的光輝。

此次江蘇派出的援鄂一線醫護人員中,三分之二是女性。披上戰袍,她們是天使、是戰士;走下戰場,她們是女兒、妻子、姐妹、母親。

「記憶中,她的手是那樣溫暖有力,是新生命降生時,觸碰到的第一份柔軟,是病人在死亡線上徘徊時,將她們拉回來的堅定力量。」她,是南京市中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揮部副組長和防控工作小組組長徐輝。著名話劇演員常小川的這段關於徐輝的深情演繹,讓臺下的觀眾溼了眼眶。

在女兒範羽謙的印象中,母親徐輝是家庭儀式感特別強的人,每天的晚餐是一家三口一天中團聚的時刻。但從1月20日抗擊疫情開始,徐輝待在家的時間只有睡覺的時間。連續 18天的不眠不休,51歲的徐輝在戰疫最前線灑下了生命最後一抹餘暉。我們相信,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對徐輝最好的告慰!

出徵、回歸、再出徵、再次歸來,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劉雲和許多白衣執甲的鏗鏘玫瑰們一樣,詮釋了什麼叫「溫柔且有力量」。5月1日,劉雲緊急接到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指令,再次奔赴遼寧參與指導當地疫情防控工作。此時,距離她從武漢抗疫歸來後解除醫學觀察,僅過去3天。

劉雲對記者說:「每一次出發,都知道前線艱苦不易,抗疫責任重大,從未想過何時能回。如今我終於可以自豪地說——我們順利完成了黨和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們沒有辜負8000萬江蘇人民的重託,我們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風華正茂,恰同學少年。這次大考中,90後、95後成為抗疫一線的主力軍。當決定邁開腳步,每一步都義無反顧,他們握住了時代遞出的接力棒。「爺爺,你今天好不好啊?有沒有覺得不舒服?你知道我是誰嗎?」「江蘇隊,小可愛!」

舞臺上,郝光正在講述著發生在武漢病房中的故事。主角是一位武漢新冠肺炎患者和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李娟娟。疫情期間,90後的她曾兩次主動請戰。配藥、打針、換藥,為孤寡老年病人送飯……這個體貼的「孫女」,收穫了武漢爺爺、奶奶們的大波「點讚」。

前方後方,都是一家;愛與被愛,都是力量。疫情發生以來,江蘇省婦聯動員巾幗同心戰疫,在組織動員、群防群治、居家防控以及復工復產中發揮作用的同時,募集款物3700多萬元馳援湖北及我省抗疫一線;為我省2800多名援鄂醫務人員家庭持續開展送暖心包、暖心菜、暖心話、暖心活「四暖」服務。在今年「三八」國際婦女節,當抗疫玫瑰結束了忙碌回到駐地,推開房門,火紅的玫瑰映入眼帘。全省30萬婦聯執委攜手 3900萬婦女、2600萬家庭及各團體會員組成「最暖娘家團」,為前線的巾幗英雄們送去慰問,處處彰顯心手相連的細膩與溫情。

銘記:檔案資料庫開放,弘揚中國之志

「恪醫德、救死傷,求索上下不辭艱,那誓命依依在耳詎能忘……」舞臺上,11名老中青三代崑曲表演藝術家共同詠唱起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聯合江蘇省戲劇文學創作院共同創作的套曲《九轉貨郎兒·眷江城》。

「疫情期間,白衣戰士們的勇氣與付出、全國人民同心協力支援武漢的真情,令江蘇的文藝工作者感動。我們向抗疫勇士致敬,並希望記錄時代記憶。」青年崑曲表演藝術家施夏明告訴記者。

更多的時代記憶正在建檔規整中。活動現場,由新華日報社、江蘇省檔案館、江蘇省婦聯等單位聯合發起,「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策劃製作的「援鄂戰『疫』檔案資料庫」平臺正式上線。

點擊進入,記者看到平臺設有戰疫日曆、英雄留影、醫護檔案、出徵記錄、湖北前線、專家檔案、口述存檔和融媒報導八個欄目,將通過建立一人一檔,重點記錄江蘇馳援湖北一線醫務人員的個人介紹、請戰書、抗疫日記、工作影像等檔案資料,把勇士壯舉永載史冊。目前,平臺已收錄文字及視音頻檔案5000多篇。

「醫者仁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廣大醫務工作者用雙手守護了我們的健康,我們也希望以他們的『手』為載體,記錄下奔赴一線的江蘇勇士的珍貴檔案,讓英雄事跡永遠留存,讓英雄精神永遠高昂,也體現抗疫精神裡折射的中國力量。」江蘇省婦聯主席張彤表示。

來源:交匯點(記者:沈崢嶸 葉真 王甜)

編輯:家英宏

校對:楊易霖

審核:李志宏

總編:陸艾溳

5.20特別的愛:以「手」之名 鐫刻抗疫印記多部門合力 家庭教育之責社會共擔 ——寫在《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實施一周年

相關焦點

  • 留下最美「印記」 援鄂醫療人員開展手模採集活動
    /a/20200701/96da824b055e428cac0f472e2fe4a915.shtml   昨天(6月30日)下午,省婦聯、省衛健委主辦的留下最美"印記"援鄂醫療人員手模採集活動走進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
  • 援鄂白衣勇士,我們每天為你加道菜
    >盼望著,盼望著,大連馳援湖北的白衣戰士們終於凱旋!為此,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大連好生活》節目發起「我為援鄂醫療隊加道菜」活動,面向全市餐飲行業徵集14家活動參與店,以每店一天一菜的形式,為在金石灘魯能希爾頓酒店、發現王國酒店以及在市委黨校隔離的共計546名醫護人員、兩名志願者及工作人員,提供「加道菜」服務。
  •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發起「我為援鄂醫療隊加道菜」
    本報訊 昨日凌晨,大連烤魚第一品牌「鳴記脆皮烤魚」全體員工便開始準備,中午為馳援武漢凱旋的大連白衣戰士奉獻了回到家鄉後,大連餐飲知名品牌店家的第一道「加餐」——572份蒜香口味烤魚。大連新聞傳媒集團《大連好生活》節目發起「我為援鄂醫療隊加道菜」活動,面向全市餐飲行業徵集14家活動參與店,以每店一天一菜的形式,為在金石灘魯能希爾頓酒店、發現王國酒店,以及在市委黨校的546名醫護人員、2名志願者和工作人員提供「加道菜」服務。
  • 若非心有錦緞,何來白衣逆行!記遵義醫科大第二附院援鄂護士長曾慧
    曾慧是遵義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護理部的一名護士長,副主任護士,碩士,是貴州省第六批援鄂抗疫醫療隊成員,也是遵義醫科大學第六批援鄂護理人員中年資最高職稱最高的護士。自2020年2月11日請戰援鄂醫療隊後,她便積極為出戰湖北做好準備。加強學習「新冠診療指南」、院感知識、重症醫療知識和呼吸內科專科知識;為了確保同行團隊人員零感染,她與院感科主任龍盛雙給預備隊員做防護培訓和督導檢查,連夜編寫《醫務人員穿脫防護用品流程》,在保證隊員練習至少十餘次穿脫防護用品訓練的基礎上,逐一進行考核,最終全體隊員均考核合格。
  • 致敬逆行天使|我市舉行禮遇援鄂醫務人員家庭活動
    致敬逆行天使|我市舉行禮遇援鄂醫務人員家庭活動 2020-06-02 02: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迎接維康援鄂醫療隊回家!
    4月15日,我院援鄂醫療隊在瀋陽碧桂園瑪麗蒂姆酒店完成了14天的隔離休養,經核酸檢測呈陰性後,按期解除隔離,撤離酒店。 隨後,維康醫院為四位援鄂白衣勇士舉行了隆重的迎接儀式,儀式上,李德徵醫生作為代表發言,回顧武漢的這段經歷,他說自己無怨無悔。「面對這樣一種新型傳染病,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 洪澤醫生援鄂期間每天工作10小時 業餘創作6首詩歌
    初到武漢,初進方艙,即使白衣勇士也難免有緊張、孤獨的情緒。   援鄂期間,曹偉在武漢體育中心方艙醫院負責服務E倉和F倉的患者,每天進艙工作6小時,加上進艙前後的準備時間,夜班值班時間,平均每天的工作量超過10小時,遠離家鄉,高強度的工作,讓他身心俱疲,也給了他創作的靈感,所有人團結一致
  • 白衣勇士 唯「國禮」相待!
    西安是一座重感情的城疫情漸漸消散時光裡為曾經被銘記的白衣勇士獻上最隆重、最真誠的禮節與榮耀永寧門入城最高禮遇!一座世界名城的頂級禮遇,專屬生死間無畏的醫護英雄凱旋,榮耀屬於置身危險中的醫護人員,榮耀屬於毅然決然的白衣勇士們。
  • 《戰疫故事》直播送別,援鄂天使難說再見!
    湖北孝感,在接到所在醫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通知時,援鄂醫療隊數據上報員流下激動的淚水。繼上一期見證天津、山東、江蘇、寧夏、新疆五支醫療隊凱旋後,3月20日電影頻道融媒體《戰疫故事·難說再見》直播更從清晨到日暮持續記錄廣東、四川、江蘇、貴州、河南、內蒙古等醫療隊撤離湖北的難捨瞬間。
  • 蘭州市第八十六中學舉辦致敬「最美白衣天使」暨師德教育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推進學校師德師風建設,堅定教師職業信念和職業操守,增強教師職業幸福感、榮譽感和使命感,打造一支業務精湛、師德過硬的「四有」教師隊伍,蘭州市第八十六中學聯合龔家坪東路社區,邀請了參與援鄂抗「疫」的蘭州市七裡河區人民醫院王玉翔護士長和賀曉晶護士,於2020年5月15日下午在學校五樓會議室,舉辦「凝心聚力抗疫情,初心不忘勇擔當
  • ...延安市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 暨延安市援鄂抗疫醫療隊、援鄂...
    白衣執甲,逆行出徵。4月30日,延安市紀念五四運動101周年暨援鄂抗疫先進事跡報告會舉行,6名援鄂代表分享了他們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的感人戰疫故事和工作經歷。
  • 援鄂抗疫精神,在菁菁校園閃光——聊城援鄂醫務人員走進校園講述抗...
    為在全社會積極傳播正能量,大力弘揚抗疫精神,當天上午,市委宣傳部、市教體局、市衛健委聯合組織聊城援鄂醫務人員,深入城區四所高中講述抗疫故事,由此拉開了「聊城援鄂醫務人員先進事跡巡迴宣講團進校園活動」的序幕。  疫情防控,就是一堂生動的思政大課。教室裡、操場上、花園旁,援鄂醫務人員與學子們互動交流,一個個娓娓道來的戰疫故事,一個個感人肺腑的真實細節。
  • 援鄂白衣戰士周靜的朋友圈
    4月12日下午,第三批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員、江蘇援武漢前線指揮部成員、國家專家組成員等137人乘坐的東航包機落地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這也是江蘇省以重症專業醫護人員為主、堅守湖北時間最長的醫療隊伍。他們艱苦努力,創造了病人零死亡、醫護人員零感染的驕人戰績。
  • 以刀代筆「竹刻師」致敬援鄂白衣天使
    南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永泰竹刻」工藝名師楊林才,以「如皋支援武漢醫務勇士」為題材創作一組竹刻作品,為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加油。3月16日,楊林才告訴記者,所有作品將在五一勞動節前完成。
  • 江蘇援鄂一線後勤力量real給力
    這些天,江蘇援黃石醫療隊隊員進入「紅區」時,戴上了緊缺的「3M 9132」高等級醫用防護口罩;一些進行插管等高危操作的隊員,還戴上了正壓送風頭罩這一「主動防護」裝備。這些設備來得不容易,前者由江蘇通過長三角疫情聯防聯控重要物資互濟互幫機制籌得,後者是得知前方需求後緊急採購送達的。
  • 陳敏爾唐良智向重慶市援鄂醫療隊全體隊員致歡迎信
    記者 羅斌 攝本報訊 (記者 楊帆 張珺)按照國家統一安排,近期我市援鄂醫療隊隊員陸續返渝。3月18日,市委書記陳敏爾,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向重慶市援鄂醫療隊全體隊員致信,代表市委、市政府和3000多萬全市人民對隊員們平安凱旋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他們及他們的家人表示親切慰問和衷心感謝,並致以崇高敬意!
  • 科技館科學家「手模牆」成打卡地,採集過程他們曾感動落淚
    還有兩位科學家的手模也是在醫院由護士幫忙採集的。為了一次採集成功,不給科學家造成太多困擾,項目組反覆與其家屬、身邊工作人員及院方溝通,指導護士如何採集手模,如何用手機拍攝採集照片……最終,在多方協助下,成功採集到科學家的手模,並留存了珍貴的影像資料。 劉東生和王忠誠兩位科學家的手模,是生前保存下來的。
  • 《援鄂醫療隊》畫冊上線,首先以英文語種出版
    這本圖文書的電子書已在各大線上平臺上線,並在亞馬遜網站環球發售,各國讀者可跨境下載。該書由全國各地和軍隊的援鄂醫療隊供稿,圖片和文字的供稿均為一線醫務工作者。全書以一線醫護人員第一人稱和視角,記錄了醫護團隊不畏艱險、英勇出徵的危急時刻,苦中作樂、互幫互助的花絮特寫,救死扶傷、攻克疫情的動人畫面。
  • 湖北潛江小龍蝦來滬辦「龍蝦節」,援鄂醫療隊隊員來嘗鮮
    上海援鄂醫療隊員、仁濟醫院腸胃外科主任醫師、第八批援鄂總醫療隊聯絡員莊捷等數十名代表受邀出席啟動儀式,並首嘗潛江小龍蝦。百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葉永明和潛江市委書記吳祖雲向上海援鄂醫療隊代表贈送了「潛江龍蝦」、「潛江蝦稻」,表達對最美守護者的感激和敬意,並共同啟動「潛江龍蝦」、「潛江蝦稻」在i百聯平臺上線和世紀聯華、聯華超市專櫃銷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