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之後,杭州降溫了,捧在手裡的娃開始有暖手作用了,才發現秋天真的來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可是柿子們的高光時刻啊,不僅可以做柿餅吃,這個季節的柿子也正適合做天然染料哦!
以柿子為原料可以製作環保染料或柿漆,不含任何有害物質,不僅防腐、殺菌、除臭,還能根據用途調控強度和顏色。加工的成品,色澤濃鬱,質感如皮革。
現在,我國出產的柿染相關產品,大多出口日韓等國,
網上一搜,會發現日本人很喜歡這種工藝,變著花樣用,什麼做服裝、做包包、做電子產品保護套等,看看還有柿染洗面奶……
柿染工藝,近幾年開始流行起來,但其實這個染法在中國古已有之,今天花姐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中國傳統工藝之「柿子染色」。
「太陽之染」
務必選青澀的柿子
柿染通常在初秋進行,趁柿子還是青澀的狀態,將青柿子榨汁、過濾,將汁液塗抹在布料上進行染色,經過柿染的布料,防腐且出汗後不會有異味。
另外,柿子的汁液發酵後,還可以作為木器的塗料,防潮防腐。
這裡說一下,為什麼一定要選青柿子?
因為青柿子內含有豐富的單寧,天然單寧酸與膠質,染色之後,色素與膠質逐漸固化成高分子聚合物,使纖維產生極優異的色牢度,可染出皮革質感,染後水洗堅牢度極佳,又因日曝性可表現獨特「日光染」之效果。
柿染和其他類型的植物染不同,它是一種不怕太陽曬,顏色越曬越深的染色方式。
所以,在日本,柿染也被稱為「太陽之染」。
02「柿漆」怎麼做?
純物理工藝分享
1.生產柿漆所供的原料,一般摘未成熟生硬的青柿子。採摘時間以上午9點前和下午18點後為宜。扁平、落地、落蒂、幹、軟以及常溫自然存放較久的柿子不能用。
2.將柿子在粉碎,先用清潔的冷水將原料柿子洗淨,在整個粉碎工序中,不能使用鐵、銅、鋁製器具。
3.將粉碎的原料裝入布袋內,用榨板壓或在榨油板上壓榨,取其汁液。
4.榨取的汁液貯存在大缸或木桶內使其自然發酵。
5.發酵時間,約需10—11個月。
6.加熱殺菌處理,加熱至汁液沸騰為止。在整個發酵、存放、加熱和保管期間,防止雨水浸入和陽光直射。
7.最後得到褐色汁液即為「柿漆」。
03韓國流行「柿染服」
日本用柿子汁治燒傷
用柿子進行染色,歷史悠久,主要地區是中國、日本、韓國。
10世紀的時候,日本的平安時代,柿染主要是當時下級武士所穿,柿子汁也經常被用於治療燒傷和降血壓。
在韓國濟州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工作服是「柿染服」,關於濟州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穿柿染服,在史料上並無明確的記載,只知道從事農業或漁業的濟州人從很久以前就喜歡穿這種衣服。
製作柿染服時,先用棉布做成衣服,然後以青柿子汁染色,在陽光下曬乾後製成衣服。這種衣服的特色是由於用柿子汁染色,因此經常筆挺,不需再作其它的處理;同時柿子汁有防腐作用,汗溼的衣服也不易產生怪味,非常適用於工作服。
在臺灣新竹縣,當地盛產柿子,於是便有了柿餅與柿染這兩大特產。
那麼說回柿染在國內的狀況,其實也並不是沒有,國內也有一些民間小作坊,製作柿染布,但作為真正意義上的傳統工藝,主要保留在了我國臺灣地區以及日本、韓國。
結語
說來可惜,這項中國傳統工藝在內地卻一直沒有太大發展,好在,「草本華「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傳承「植物染」工藝,希望在這裡能把這份熱愛帶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