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梁瑩瑩 鍾建軍 閆麗君 張菁 呂奇 通訊員 郝光亮 周洪洋 喬靖 煙消
12月29日,今冬以來最強冷空氣來襲,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狂風巨浪,在煙臺錨地避風的福建籍空載散裝化學品船「達豐6」因錨 鏈斷裂漂航至煙臺濱海廣場附近海域擱淺,船上8人被困。海上風急浪高,隨著海浪一直晃動的「達豐6」輪時不時撞向岸邊,甲板上船員們 焦急的眼神牽動人心,一場多部門、陸空聯合大營救隨即展開。
搖晃的輪船頻繁撞向岸邊,船長棄船求助
29日5時01分,煙臺海事局接報:在煙臺港內錨地避風的「達豐6」輪因大風錨鏈斷裂,漂航至煙臺濱海廣場附近海域擱淺,船上8人,人船 安全,不需救助,請求協調拖輪拖帶脫淺。
6時19分,抵達事發海域的拖輪報告,現場浪高2米不具備拖帶作業條件,並且船舶擱淺位置水深太淺,大吃水的拖輪無法靠近施救。
9時45分,因事發水域風大浪急,「達豐6」輪船況不穩,船長決定棄船,請求救助。接報後,煙臺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協調力量組織人命救援。
受寒潮影響,氣溫降至-6℃以下,寒風刺骨,雪花飄飄。上午10時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現場,只見數十米長、橘紅色的「達豐6 」輪在風浪中不斷撞向岸邊,發出「咚咚」聲,岸邊的一些石塊被撞碎,船頭方向也能看出船體上有凹痕。甲板上有3名船員,正焦急地等待 救援。
消防用舉高車救援,成功救下1名被困人員
接報後,煙臺市委市政府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全力保障人員安全。市海事局、消防支隊、應急局、公安局等部門迅速組織專業力量展開救援 。
「風浪太大,船一直在晃,我們靠不到船邊上。」救援現場,煙臺市消防救援支隊大海陽路消防救援站消防員李騰說,本來想了兩套救援 方案,一個是拋繩,被困人員順著繩子滑下來;另一個是用舉高車,放下救援繩,把被困船員吊起來,調至安全地方。
救援繩順利拋到了船上,地面的數名消防員在一旁拽著繩子。然而,當時風浪太大,輪船晃動幅度也大,被困船員不敢向下滑。記者看到 ,岸邊時不時捲起數米高的海浪,打在救援人員的身上。救援人員一直鼓勵被困人員滑下來,但是未成功。
「因為輪船不固定,一直在動,我們也考慮到如果被困人員往下滑的話,也有可能發生危險。」李騰說,他們最終放棄這套救援方案,決定 採用舉高車救援。
記者看到,2名救援人員登上舉高車,舉高臂緩緩升高向輪船靠近。當舉高臂升至輪船左上方附近時,由於船體晃動,救援難度較大,第一次 嘗試未果。
此時,舉高車重新選了更靠近船體的位置,再次升起舉高臂,這一次順利到達輪船上方。救援繩放下後,一名船員將繩子綁在腰上。舉高臂 升起,將被困人員拽了起來。岸邊的救援人員迅速跑了過去舉高雙手,順利接到了這名被救船員。
10時50分,煙臺消防部門通過消防雲梯成功轉接1名船員,後因風浪太大,考慮到作業安全,煙臺市海上搜救中心決定改由專業救助直升機轉 接其餘7名船員。
直升機17分鐘連救7人,氣象轉好後再對輪船脫淺
10時53分,救助直升機B7309抵達遇險船現場,當時北風7-8級陣風9-11級,海面波濤洶湧。B7309機組人員經現場緊急風險評估和磋商後, 迅速制定救助方案,立即展開救助。
記者在現場看到,救助直升機B7309在距離「達豐6」輪數十米的左上方懸停,一名救援人員從救助直升機上順繩而下,將一名被困人員救至 機艙。17分鐘後, 7名被困人員全部救至岸上。
由於一夜未睡,加上天氣寒冷,不少被救人員驚魂未定。船員馮先生說,他們是從浙江過來的,輪船上沒拉貨,遇到大風天氣在煙臺港避風 ,沒想到錨鏈斷掉導致擱淺。
記者了解到,船上的二副腰部受傷,已被送醫救治。海事部門為7名被救人員安排住處休息。
為防止次生事故發生,煙臺市政府主要領導現場指揮調度,要求克服惡劣天氣影響,科學施救,做好預案,保護好船隻和岸堤,在氣象允許 條件下儘快組織船隻脫淺。
煙臺市海上搜救中心將密切關注「達豐6」輪動態,待氣象轉好後,組織該輪脫淺。海事部門要求船東全面落實船舶脫淺和防汙染主體責任, 海事調查正在進行中。
據了解,為防抗此次大風,煙臺方面於28日上午10時發布了海上風險黃色預警,28日下午3時轄區所有客船全線停航。截止目前,煙臺轄區 有190艘貨船在碼頭避風,有77艘在錨地避風。
救援時間軸
29日凌晨,煙臺港內錨地一福建籍空載散裝化學品船「達豐6」因大風錨鏈斷裂。
29日05:01,煙臺海事局接報:「達豐6」輪擱淺,請求協調拖輪拖帶脫淺。
29日09:45,因事發水域風大浪急,「達豐6」輪船況不穩,船長決定棄船,請求救助。
29日10:50,成功轉接1名被困人員。
29日10:53,交通運輸部北海救助局救助直升機B-7309趕到現場救援。
29日11:10, 8名被困人員全部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