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本就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日子,如果正月裡又恰巧碰上皇家的婚禮,那會是怎樣一番盛況?1889年,也就是130年前的那個正月,19歲的光緒帝,結婚了.
在清代,皇帝結婚是清宮裡的頭等大事,1889年光緒皇帝在紫禁城舉辦婚禮,皇宮裡的大婚禮儀處提前一年半的時間就開始準備,整個婚禮共花費了550萬兩白銀。慶幸的是,這場奢華的婚禮都被當時的宮廷畫師一一記錄,我們今天得以通過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套《大婚典禮全圖冊》來揭示光緒大婚的情景。
按當時計算550萬兩白銀就,按購買力換算,相當於現在人民幣約10億元。從光緒十四年(1888年)十一月初二日起至光緒十五年(1889年)二月十五日結束,這場婚禮花了104天。
《大婚典禮全圖冊》共分為八冊,由清代宮廷畫家慶寬等人繪製,它以連環畫的形式記錄了光緒皇帝迎娶皇后的全過程。這八冊畫作包括第一冊《皇后出宮至邸圖》,第二冊《納採禮筵席圖》,第三冊《大徵禮圖》,第四冊和第五冊均為《皇后妝奩圖》,第六冊《冊立奉迎圖》,第七冊《皇后鳳輿入宮圖》,第八冊《禮節圖》。
《皇后出宮至邸第圖》,圖中八人所抬為放置如意的龍亭,是走在隊伍最前面的。
光緒皇帝娶親的整個過程分為婚前禮、成婚禮和婚後禮三個階段,《大婚典禮全圖冊》描繪的場景包括納採禮、大徵禮、冊立禮、奉迎禮、合巹禮、慶賀禮和賜宴。這部圖冊所畫人物眾多,重要人物均標註了官職,因此很容易辨識畫面的內容。這樣的巨幅畫作井然有序,並不顯得繁亂。可見,畫師們深厚的繪畫功底。在沒有照相機和攝像機的年代,記錄這樣盛大的場景,實在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皇后出宮至邸第圖》,圖中的孔雀頂大轎裡坐的是準皇后,走在龍亭的後面。
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中,只有順治、康熙、同治和光緒四位皇帝的婚禮是在紫禁城裡舉行的,這是因為他們幼年登基,到了成婚年齡自然就在皇宮裡舉行婚禮了。
《皇后出宮至邸第圖》,檔案記載:皇后出宮至邸第,屆時,後父率子弟在大門外跪迎。所有守衛官員人等敬謹輪流備差。
如果皇太子在繼位之前已經結婚了,那麼登基以後就只能舉行一個簡單的儀式。雖說光緒皇帝在紫禁城裡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但他的婚姻並不能自己做主,而是由慈禧太后包辦,這其中就包含著慈禧的政治野心。
《皇后出宮至邸第圖》,檔案記載:皇后至邸第內堂,後母等跪迎。
光緒皇帝雖然和慈禧太后以母子相稱,但他並不是慈禧的親生兒子,而是慈禧的妹妹所生。慈禧的親生兒子是同治皇帝,同治5歲登基,19歲時得天花去世,臨終前他沒有留下讓誰繼位的遺囑。
《納採禮筵宴圖》,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午時,行納採禮。內務府官備文馬四匹、甲冑十副、緞百匹、布二百匹、金茶筒一個、銀盆二個。
慈禧太后便將自己妹妹所生的兒子載湉召入宮中,繼承了皇位。慈禧是一個權力欲極強的人,兒子同治皇帝在位期間,她一直掌握朝中大權,同治死後,為了繼續把持朝政,她需要找一個年齡小的皇帝,以便自己繼續垂簾聽政,而自己的外甥就是最好的人選。
攝影書畫作品 交流展示
分享攝影技巧 攝影資訊
做攝影人專業的文化平臺
Adobe Photoshop 2019新功能及下載地址
4歲的載湉入宮繼承皇位,成了光緒皇帝,但他卻一直處於慈禧太后的控制之下。
光緒皇帝逐漸長大成人,按照清朝皇家祖制,皇帝16歲就要臨朝親政,這就意味著慈禧不久以後就要把大權交還給光緒了。
《納採禮筵宴圖》,午時之前,正副使來到太和殿前,欽天監報吉時到,引正副使就位。
然而,權力欲極強的慈禧太后怎會就此善罷甘休,於是,她又在光緒皇帝選皇后這件事情上打起了主意。
《納採禮筵宴圖》,正副使於太和殿前,先聽宣制官向其宣布皇帝的命令:皇帝欽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皇太后懿旨,納副都統桂祥之女——葉赫那拉氏為皇后。命欽等持節以禮納採。正副使行三跪九叩禮。
經過精心挑選,慈禧有了最佳的皇后人選,那就是自己的侄女葉赫那拉氏靜芬,慈禧認為把自己的侄女立為皇后,這樣不但可以親上加親,而且還能在皇帝的身邊安插一個忠實的耳目。
慈禧曾經有意安排光緒皇帝和葉赫那拉氏接觸,葉赫那拉氏比光緒皇帝大三歲,相貌平常。
《納採禮筵宴圖》,正使受節,御仗在前引導,出太和門。
光緒皇帝對這位表姐並不中意,他已經有了自己的意中人,那就是後來的珍妃。在早已內定了皇后人選的情況下,慈禧還假意安排了一場選秀活動。從表面上看皇后和嬪妃是皇帝自己做主選定的,但整個過程完全由慈禧操縱。
《納採禮筵宴圖》,御仗在前引導,正使手捧金節,率儀仗隊伍,前往皇后府邸。
據記載,皇后的人選經過層層選拔,最後只剩下五人,其中包括慈禧侄女葉赫那拉氏靜芬,珍妃姐妹倆,還有另外一對姐妹。一開始,慈禧假意讓光緒皇帝自己挑選,並遞給光緒一個如意,告訴他,把如意交給誰,誰就是未來的皇后。
儘管慈禧早在上一年五月便不定期地入住專供其「退休」後頤養天年的頤和園,以示自己歸政皇帝乃是出自真情實意。但隨後粗暴地內定自己的侄女為光緒皇后,則已明確表示老太后決不會從帝國政治生活的最高舞臺上退出。
《納採禮筵宴圖》,儀仗隊伍路經文華門,圖中為彩禮。
光緒皇帝早知慈禧的安排,可是在最後關頭光緒卻猶豫起來。當走到珍妃面前時,試圖要把如意交到她手裡,正在此刻,慈禧突然大叫皇帝。光緒一驚,還沒等回過神來,太監便走上前去,把光緒帶到慈禧侄女的面前,把如意交到了葉赫那拉氏手中。
儘管這不是光緒皇帝想要的結果,但是這場盛大的結婚典禮還是要如期舉行的。《大婚典禮全圖冊》完整記錄了這場皇家婚禮的全過程,從婚前禮開始,光緒皇帝大婚的一系列儀式就正式啟動了。
《納採禮筵宴圖》,儀仗隊伍至皇后府邸,後父著朝服跪迎於大門外道右。
翻開《大婚典禮全圖冊》第一冊可以看到,光緒十四年,也就是1888年農曆十月初五,葉赫那拉氏靜芬乘坐八人抬的孔雀頂大轎出宮回到家中,等待皇帝的正式迎娶。
《納採禮筵宴圖》,納採後,父袛受,行三跪九叩禮。賞後母宴餑餑桌二十張,酒筵桌二十席,羊二十隻,酒二十瓶。
她的父親八旗副都統桂祥已經率領家人跪在大門外迎接,雖然這段時間葉赫那拉氏靜芬住在娘家,但是由宮裡派來的太監服侍,只等納採禮和大徵禮的舉行,這兩個禮就相當於民間的訂婚禮和過彩禮。
《納採禮筵宴圖》,後父行三跪九叩禮畢,正使偕同副使出。
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二,納採禮即將舉行,當天上午,皇帝欽命的正副使先來到太和殿,領光緒皇帝的旨意,並接受代表皇帝行事的金節,然後率領儀仗隊前往桂祥的府邸。
《納採禮筵宴圖》,正副使出府邸,復命,後父跪送於大門外右邊。
儀仗隊來到桂祥家以後,將裝有納採禮的龍亭停在門外,桂祥本人則在廳門外雙膝跪地,迎接代表皇帝而來的正副使。
《納採禮筵宴圖》,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納採禮成後,未時納採筵宴。按照滿族的飲食傳統,他們先喝奶茶,吃餑餑,然後再吃酒席。圖中為喝奶茶。
內務府官員將禮物取出,擺放在大廳的條案上。儀式結束後,正副使回宮復命。傍晚時分,桂祥家張燈結彩,舉辦盛大的納採宴,席上的酒菜都是皇帝賞賜的。
從《大婚典禮全圖冊》第二冊《納採禮筵宴圖》中可以看到,桂祥家張燈結彩的喜棚裡,擺滿了宴桌,朝中官員全部依次而坐,享用納採宴。酒過三巡,以桂祥為首的眾官員面向皇宮的方向跪拜,以表示對皇帝所賜酒席的感謝。
《納採禮筵宴圖》,鴻臚寺官引眾官至堂下,以後父為首,行三跪九叩禮。
納採禮結束之後,接下來是皇帝大婚的另一個重要步驟,舉行大徵禮.
《大徵禮圖》,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初四日,午時,行大徵禮。
清代皇帝大婚納採禮之後行大徵禮,即古代的「納徵」禮。大徵禮為皇帝給皇后的禮物和給皇后家人的賜物,而這次的大徵禮就是光緒皇帝正式向桂祥家送大婚的彩禮。
這份豐厚的禮物在《大清會典》中有記載,包括200兩黃金,一萬兩白銀,一個金茶筒,兩個銀茶筒,兩個銀盆,一千匹綢緞,二十匹文馬等。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初四,就是舉行大徵禮的日子。
在《大婚典禮全圖冊》第三冊《大徵禮圖》中可以看到,光緒給準皇后的禮物用74座龍亭裝載,而給準皇后娘家的禮物,則用58座採亭裝載。
《大徵禮圖》,後父北面跪,正使傳制:行大徵。後父袛受,行三跪九叩禮。
和舉行納採禮一樣,光緒皇帝任命正副使前往桂祥家舉行大徵禮,浩浩蕩蕩的儀仗隊十分壯觀。
《大徵禮圖》,賜後父後母黃金百兩、金茶桶一具、銀五千兩.
經過納採和大徵這兩個重要的婚前禮之後,光緒皇帝的大婚即將進入成婚禮,這也是整個婚禮最重要的部分。
《皇后妝奩圖》(妝奩,即嫁妝),皇后妝奩共二百抬,於大婚前期分兩日恭進。
《大婚典禮全圖冊》中的第四冊和第五冊《皇后妝奩圖》表現的就是桂祥家送嫁妝時的情景。
《皇后妝奩圖》,妝奩的停放處分別為坤寧宮、體順堂、乾清宮、鍾粹宮、東暖殿等處。
在民間,女子的嫁妝應由其娘家準備,而皇后的嫁妝則不同,是由皇家全權辦理的,只是走了一個從皇后府抬人皇宮的過場。
畫中送嫁妝的隊伍浩浩蕩蕩,綿連數裡,侍衛大臣、內務府大臣率領眾多侍衛在沿途領引保衛。走在前面的挑夫已經到了乾清門廣場,後面的隊伍才剛剛走到東華門。
光緒皇后的妝奩中既有綢緞成衣、裘狐皮服,又有冠履靴鞋、珠寶首飾;既又有陳設清供、舶來時玩,又有生活器皿、實用家具等等,一應俱全。
妝奩分別於1889年正月二十四和二十五日從皇后府抬進皇宮。皇后妝奩抬進皇宮的同時,即告知了奉迎的時間,也就是妝奩抬進的次日。至此,進入婚成禮階段。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舉行大婚典禮。二十六日未時,皇上詣慈寧宮行禮。是日早,鑾儀衛設皇太后儀駕於慈寧門外至長信門外,俱東西相向。內監設中和韶樂於慈寧宮簷下,設丹陛大樂於長慶門內,均向北。武備院官豫設皇上拜褥於慈寧門檻外正中。是時,後扈內大臣二員,率豹尾班執槍侍衛十員,佩刀侍衛十員,於乾清門外」。——《光緒大婚典禮紅檔》
光緒《大婚典禮全圖冊》的第六冊《冊立奉迎圖》表現的就是皇家迎親時的情景,為了遵守古代的禮儀,浩浩蕩蕩的迎親隊伍在子夜時分就來到桂祥家。
「上立,丹陛大樂作,奏《儀平之章》。鴻臚寺鳴贊官奏:跪!皇上跪。奏:拜!興!皇上行三跪九拜禮,興。……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皇太后起座,還宮,樂止。禮部堂官奏:禮成」。——《光緒大婚典禮紅檔》
光緒皇帝的大婚儀式於1889年農曆正月二十七舉行,按照中國民間習俗,新郎要親自去新娘家迎娶新娘,貴為天子的皇帝自己不去,而是派使臣代為前往,因此皇家的迎親儀式也叫奉迎禮。
迎親隊伍到了以後,首先要舉行的是冊封禮,冊封禮就是為準皇后授予象徵皇后地位的金冊和金寶,金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印。
這一儀式由皇帝的使節和隨行的女官完成,冊封后皇后才正式確立身份。葉赫那拉氏靜芬被冊封為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的金寶用50兩(小兩,一兩約36克)純金打造,通高10釐米,印面有14釐米見方,上面分別用滿漢兩種文字鑄造出「皇后之寶」四個字,印紐處系黃色綬帶,做工十分精美。
冊封禮結束之後,迎親的隊伍在子夜11點55分出發,前往紫禁城。光緒《大婚典禮全圖冊》的第七冊《皇后鳳輿入宮圖》表現的就是奉迎皇后入宮的場面。
在這部分畫作中,還重點描繪了隆裕皇后身穿華麗的大婚禮服,乘坐黃色鳳輿的情景。迎親的隊伍經大清門、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在3點30分抵達紫禁城的乾清宮門前。
到了乾清門,才算到了皇帝的家。隆裕皇后在這裡下鳳輿,有人接過皇后手中的蘋果,遞上一個寶瓶,皇后手捧寶瓶進入宮中。
中國民間有很多婚慶習俗,跨火盆就是其中之一。皇帝大婚,皇后也要跨火盆、跨馬鞍,跨火盆既有跨火驅邪的意思,又有火燒旺運的含義。馬鞍下壓兩個蘋果,諧音是平安。跨馬鞍就寓意平平安安。
皇帝大婚,皇家樂隊早已準備就緒,樂器有金編鐘、編磬、簫和笛子等,婚禮上演奏的音樂是古代宮廷樂曲「中和韶樂」。皇帝和皇后的洞房設在坤寧宮內,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如今,洞房裡依然保持著光緒結婚時的樣子。
光緒和隆裕進入洞房之後,先要坐在龍鳳喜床上,吃子孫餑餑。子孫餑餑就是餃子,餃子由皇后娘家準備,必須煮得半生不熟。吃的時候要有人問「生不生」,裡面要回答「生」,這一點和民間是相同的,它代表的含義就是皇家更盼望子孫後代權力的延伸。
《皇后鳳輿入宮圖》,鳳輿至乾清宮階下,寅時,內監奏請皇后降輿,詣交泰殿,恭侍命婦袛迎皇后入中宮。
吃完餃子以後,接下來就要舉行合巹禮。合巹禮是中國古代婚禮中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巹就是瓢,把一個匏瓜分成兩半,做成兩個瓢,新郎、新娘各端一個,喝下瓢中的美酒,就是合巹,象徵著婚姻美滿,白頭偕老。後來,人們又設計出連體式酒杯。
合巹宴的結束,標誌著大婚典禮中最重要的成婚禮接近尾聲。緊接著要舉行的是一系列的婚後禮.
合巹宴的結束,標誌著大婚典禮中最重要的成婚禮接近尾聲。緊接著要舉行的是一系列的婚後禮。光緒《大婚典禮全圖冊》的第八冊《禮節圖》就描繪了這些婚後禮的場面。
1889年農曆二月初二,皇帝在紫禁城內舉行朝見禮,初四舉行慶賀禮,初五、初八分別舉行筵宴禮和祈福禮。
《禮節圖》中的《太和殿慶賀禮圖》部分表現的就是農曆二月初四舉行慶賀禮的情景。太和殿上高懸巨幅「囍」字,皇家樂隊分列東西兩邊,光緒皇帝坐在太和殿內,接受王公百官的朝賀。
慶賀禮結束後,還舉行隆重的頒詔禮。頒詔禮在天安門城樓上舉行,禮部官員把帝後大婚的喜訊昭告天下。
《禮節圖》,慈寧宮慶賀禮圖,光緒十五年二月初四日,皇上率群臣詣慈寧宮行禮。
1889年農曆二月十五,光緒皇帝在太和殿設宴,款待皇后娘家的男性成員和王公大臣,而皇后則出面宴請娘家的女性成員。
至此,這場歷時104天的光緒皇帝大婚典禮終於落下帷幕,19歲的光緒帝終於娶上了媳婦。可殊不知,這看上去是一場普天同慶的大喜事背後,卻隱藏著影響晚清國運走向的最大政治鬥爭,更直接影響著後來甲午戰爭的走勢。
清朝皇帝多在14-17歲之間成婚。光緒遲遲未婚,背後的原因顯而易見——成婚即意味著徹底成年,成年即意味著慈禧太后必須結束所謂的「訓政」,歸政交權。於是乎,光緒皇帝成了有清一代最晚婚的皇帝。
1889年皇帝的大婚乃是拖到不能再拖的結果。與大婚典禮同時籌備的親政典禮,同樣也是老太后拖無可拖的結果。從這一年開始,光緒皇帝開始正式接觸帝國的最高權力,也是從這一年開始,嚴重影響晚清政治走向的「帝黨」與「後黨」之間的黨爭拉開了序幕。
《禮節圖》,太和殿慶賀禮圖,光緒十五年二月初四日。
名義上歸政後的慈禧,按照慣例應該住在慈寧宮——慈寧宮是專供先皇們的遺孀們居住的地方。從孝莊皇太后開始,慈寧宮就一直是歷代皇太后、太妃和太嬪們了卻殘生之所。可慈禧偏偏不想去慈寧宮,她看中的是寧壽宮。
寧壽宮有它自己獨特的權力隱喻。此宮始建於康熙年間,後乾隆皇帝對其進行了改造,目的是打造一個自己歸政之後的養老之地。但乾隆85歲退居太上皇之後,並沒有入住寧壽宮。理由是他覺得自己身體還很硬朗,還可以繼續留在養心殿主持朝政。
《禮節圖》,太和殿慶賀禮圖,光緒十五年二月初四日。
慈禧選中寧壽宮顯然是選中了它背後這種明晰的權力隱喻。老太后到了必須歸政的時刻,但老太后不願意交出她的權力,她以入住寧壽宮這種政治隱語,向帝國的大小臣僚宣布,她就是此時此刻清帝國的太上皇,她要仿效乾隆皇帝歸政但不交權的先例。
本來,為了給自己歸政之後繼續操控最高權力賦予「合法性」,慈禧未雨綢繆,已在1889年1月2日授意禮親王世鐸等人擬定了一個太后歸政後清廷政務運作規則的「條目」。條目雖然承認光緒皇帝有接受中外臣工奏摺的權力,但同時強調必須堅持「諸大政,莫不案承慈訓,始見施行」的原則,這也就意味著慈禧可以繼續光明正大地幹涉朝政。
稍後,出於形式主義的需要,禮親王世鐸以皇帝已經親政,一切可以恢復祖宗舊制為由請求辭去職務,慈禧批示不允,要求「所有開去要差之處,仍俟數年後一切全復舊制」,也就是說,在這個未知確數的「數年」之內,朝廷必須繼續維持慈禧的舊班子。
很顯然,這是慈禧不願交出權力的再明確不過的訊號。慈禧不願交權,光緒又已親政,這一組無法調和的矛盾所造就的結果,是晚清政治日趨陷入帝黨與後黨之間的黨爭的漩渦。
《禮節圖》,賜宴圖,光緒十五年二月十五日,皇上御太和殿,賜後父及其族屬宴。
光緒何時開始對慈禧心生不滿已難具考。但1887年慈禧以 「訓政」規避光緒「親政」之時,年輕的皇帝已屢次在書房內對帝師翁同龢表達過內心的苦悶和不滿,翁明白皇帝何以如此卻又戰戰兢兢無言以對。迨至1889年大婚,皇帝的不滿已開始公開發作。
這是一場由太后一手包辦的政治婚姻,光緒帝毫無喜悅和歡欣之感,婚後第4天,他藉口有病,竟把原定在太和殿宴請「國丈」及整個皇后家族、在京滿漢大員的筵宴禮給撤銷了。命人把宴桌分送給在京的王公大臣時,竟然又「未提後父、後族」,以致京師街頭巷尾,議論紛紜。年輕皇帝用這種方式發洩著對老太后的不滿。
光緒大婚時所用的雙喜被,長284釐米,寬225釐米。
皇帝甚至懷疑老太后想害死自己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早在1887年,奕譞病重,御醫無可奈何,其私自延請的民間醫生徐某診治之後卻大有轉機,然而宮中傳旨,不許醇親王服用徐某所開之藥。光緒皇帝當時即已生疑,曾就此詢問帝師翁同龢。
翁日記記載:
「上曰:徐某方有效,而因用鹿茸衝酒,不令診脈矣,此何也?臣未對。上又曰:餘意仍服徐方耳。又問:今日往問候耶?臣對:無事不往」。
光緒大婚當晚所用的百子枕,長68釐米,高17釐米。
醇親王奕譞死於光緒親政後的第二年,當時市井間便有流言,稱其死於慈禧的操縱醫療。奕譞之死已成謎案,但其病危之際,醫生藥方藥品全部由宮中派遣,醇王府毫無醫療之權也是客觀事實,光緒皇帝的懷疑並非沒有道理。
更何況,奕譞死後,慈禧還曾派人砍掉了其墳墓上生長的兩棵白果樹,理由是白果樹長在親王之墓上,「白」在上,「王」在下,合在一起便是「皇」字。如此種種,光緒實際上已頗有將慈禧視作殺父仇人之意。
光緒大婚時,皇后所用的龍鳳蓋頭,長75釐米,寬75釐米。
帝、後不和諧的案例不勝枚舉,上述不過是光緒親政前後一、二年間事。與這種不和諧一併生長的,則是帝黨勢力與後黨勢力的對壘。甲午戰前,總稅務司赫德的英國秘書濮蘭德已然觀察到了朝廷內的黨爭形勢:
「至1894年即光緒二十年,李(鴻藻)翁(同龢)同入軍機,於是爭鬥愈烈,以至牽引宮廷。蓋太后袒北派,而皇帝袒南派也。當時之人,皆稱『李黨』、『翁黨』,其後則竟名為『後黨』、『帝黨』。『後黨』又渾名『老母班』,『帝黨』又渾名『小孩班』」。
「老母班」與「小孩班」之間的明爭暗鬥深刻影響了晚清歷史的走向。甲午年光緒皇帝與帝黨領袖翁同龢的極力主戰背後,即有帝黨勢力欲趁機崛起的意圖。
光緒大婚時所用的懷擋(即餐巾),長73釐米,寬73釐米。
光緒皇帝屢屢下旨催戰而李鴻章能夠屢屢抗旨拒戰,恰是藉助了後黨勢力來抗拒帝黨勢力——雖然嚴格來說,李鴻章既不是帝黨也不是後黨,但其捲入了黨爭,乃是無可辯駁的事實,戰後慈禧太后對其力保,更是徹底坐實了其後黨的身份。
無疑,1889年「老母班」與「小孩班」的碰撞,將這場本來歡樂的世紀婚禮帶進了不可逆的命運洪流。5年之後甲午的慘敗與帝、後黨爭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我們今天不再贅述。而這樣一場看上去有著「成人禮」意義的光緒大婚,本該是以皇帝掌權、太后放權,大團圓的形式收場,實則又轉化成了新一輪更激烈的政治鬥爭。若干年後,世人都在罵當年「老母班」的頑固與愚昧,可誰又能篤定在當時的時局下,若「小孩班」掌權,大清的收場能體面三分?光緒不能,康梁不能,你我亦不能。政治原本就是平衡權利的遊戲,有些改變從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 END -
(以上圖、文來自網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僅供學習交流用、可回複本平臺我們會儘快刪除,謝。)
【分享】一組美女人物肖像攝影(二)
【分享】一組美女人物肖像攝影(一)
溫暖柔情的蘇俄系美女(二)
溫暖柔情的蘇俄系美女(一)
高雅不失性感,絕美黑白女性人像作品
這個自然攝影大賽的獲獎佳作,每一幅都令人嘆為觀止!
獲百萬點讚的秋季攝影作品分享
謹慎!據說這一組圖能看透你的內心!
【分享】外國電影女明星寫真肖像攝影
| 歡 | 迎 | 投 | 稿 |
原創圖文、文責自負、攝影作品、圖文並茂
聯繫QQ(微信):9235451
投稿郵箱:9235451@qq.com
別忘記在右底角點個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