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三大戟箭雙絕的武將,個個名震天下,武藝絕倫

2021-01-09 小撒說歷史

兵器介紹:

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兵器,在戟杆一端裝有金屬槍尖,一側有月牙形利刃通過兩枚小枝與槍尖相連,可刺可砍,分為單耳和雙耳,單耳一般叫做青龍戟,雙耳一般叫做方天戟。

弓為古代兵器之一,激弦發矢,可以及遠,考此法之由來最古,皇帝戰蚩尤於逐鹿,純用弓矢以制勝,此為有弓矢之最早者。

1 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並陰陽、兵技巧)。

兵器:虎頭蟠龍戟、霸王弓

虎頭蟠龍戟--傳說項羽用天外隕鐵,經九天九夜終鍛成一桿巨型虎頭蟠龍戟,長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項羽為其起名曰「鬼神」!此戟常人需兩人齊力方可抬動,然項羽天生神力使此戟只用單手,後來更自創出一套無敵的「單手十八挑」!

霸王弓,弓身乃玄鐵打造,弓弦傳說是項羽殺死的一條黑蛟龍的背筋。黑蛟龍乃至寒之物,堅韌異常,故此弦不畏冰火,不畏刀槍。

2 呂布

呂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東漢末年猛將。先後為丁原、董卓部將,後與司徒王允合力誅殺董卓。與曹操爭奪兗州失敗後,呂布襲取徐州,割據一方。建安三年十二月(199年2月)呂布與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兵器:方天畫戟、龍舌弓

據《蕩寇志》記載,呂布的方天畫戟重一百二十四斤。在《三國志平話》呂布之戟長一丈二。

龍舌弓。傳說中是用龍筋作弓弦的名弓,速度和準確性極高。三國時呂布用龍舌弓轅門射戟。

龍舌弓

3 薛仁貴

薛仁貴(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唐朝初年名將,北魏河東王薛安都六世孫。薛仁貴出身河東薛氏南祖房,在貞觀末年投軍,徵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幹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脫帽退萬敵」等故事。官至瓜州長史、右領軍衛將軍、檢校代州都督,封平陽郡公。

兵器:銀剪戟、震天弓

銀剪戟--傳聞截教聖人通天教主斬殺太古陰陽蛟龍,練成了破壞力仙界排行第二的金蛟剪之後,還練成了一把銀色大戟,後不知為何被薛惡虎所奪,後來薛惡虎上了封神榜之後,此戟就被薛氏後人傳承了下來,直到薛仁貴時期,天縱奇才薛仁貴領悟了銀剪戟中蘊含的一絲道韻真意,方才如使臂膀,大放神威。

震天弓

薛仁貴曾與突厥軍交戰,突厥可汗令他最欣賞的三員大將元龍、元虎、元鳳出站。薛仁貴手持震天弓、三箭連發,龍、虎、鳳應聲倒下。頓時,突厥軍嚇得亂作一團,紛紛投降。自此,薛仁貴威名大震。「將軍三箭定天山,戰士長歌入漢關」,成為唐軍長期傳唱的歌謠。

相關焦點

  • 三國第一武將呂奉先身死之後,三大寶物下落何存?方天戟被熔化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國第一猛將呂奉先手中有三大寶藏,方天戟、赤兔馬、絕色貂蟬;此三寶,均為當時世界魁首,正是得此三寶,呂布才在三國亂世傲笑群雄,凌雲天下。那麼呂布時候,其三大寶物下落何存?又會在三國時期掀起什麼樣的風雨?
  • 真正的三國武將英雄,歷史實力排名誰能排前五呢?還您一個更真實的...
    三國時期是冷兵器時代,那麼,真正的武將實力上應該首先得武藝高超,計壓群雄。 一、單挑 雖說在真實的三國歷史,武將單挑極為罕見。但陣前單挑確能體現一個武者的水平。 1.約戰單挑
  • 古代武將的畫像,為什麼總是肚子很大?原因很簡單
    對於古代武將的形象,我們一般都認為非常威武,身材魁梧,武藝高超的。但是我們在翻看古代武將畫像的時候,卻發現,似乎並非如此,而是個個肚子都很大,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古代很多名將都是胖子,不影響打仗。胖在古代是身份的象徵。
  • 隋唐十八反王最畏懼的武將是他,一首詩足以證明,可惜少有人知
    隋末農民起義軍中,派系林立,山頭眾多,先後出現了十幾個反王,被後世形象稱之為「十八路反王」。比如王薄稱為「知世王」,瓦崗寨李密稱為「魏王」,杜伏威稱「吳王」,高開道和羅藝都稱為「燕王」,薛舉稱為「西楚霸王」,王世充稱為「洛陽王」等等。這些反王彼此之間勾心鬥角,為了搶奪地盤和資源,經常大打出手,鬥得你死我活。
  • 中國古代兇悍冷兵器:第1遠看似蛇,近看似戟,第2諸葛亮發明
    導語:中國古代兇悍冷兵器:第1遠看似蛇,近看似戟,第2諸葛亮發明古代戰爭中多以冷兵器為主,有很多外形華麗的冷兵器,比如我們所熟知的方天畫戟,紅纓槍,偃月刀等等。這些冷兵器的殺敵方法不算殘忍,而有一些較為罕見的冷兵器就沒那麼仁慈了。
  • 魚鱗VS鐵皮:板甲防禦技術滿點,為何古代中國卻鍾情於鱗甲?
    片片甲葉重疊,編織而成,在鱗甲和箭接觸的一個點上,根據動量守恆,甲片會隨之作同向運動,並吸收箭的動能。 甲片在運動過程中,又會將動能傳遞給周圍的甲片,最終箭的動能被分散吸收,對箭矢的防禦效果就很明顯。宋代曾在百步外用強弩射擊鱗甲,箭矢雖然射入盔甲,但箭刃已經完全捲曲破損,喪失了殺傷力。
  • 張遼武藝到底怎麼樣?關羽一直認為張遼武藝高,文丑都打不過
    而其中最為出色的武將,個人認為非關羽莫屬。身為蜀漢麾下五虎上將之首,手持青龍偃月刀,腳踏寶馬,在三國之中開啟了自己的武將之旅。而關羽雖然武力不俗,但卻有一個性格缺點,那便是有些驕矜自傲。 而在演義中,也曾提到關羽素來是敬文士不敬武臣。但是關羽也不是對所有的武將都不放在眼裡的,他曾評價張飛與趙雲二人,說這二人能力不弱於自己。
  • 淺析三國演義武將武力之曹魏(上)
    個人比較喜歡三大名著(四大名著中,不喜歡紅樓夢,所以三大名著),不過也僅僅是喜歡,走馬觀花,不求甚解,所以有錯誤遺漏,請各位指出,謝謝。今天說的三國武將武力只是羅版演義中的,和正史無關,只是我個人見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果有不同意見,也歡迎交流。
  • 古代將軍為何不是八塊腹肌,反而個個啤酒肚,這才是軍官真實樣子
    ,尤其是看那些武將的畫像時,也許會發現,武將們普遍都是身材魁梧,膀大腰圓,尤其那肚子,挺得老大,就連唐太宗李世民、朱元璋等武將出身的皇帝也都是如此。這如果放在現代,顯然是很降分的身材,同時,也讓我們不禁疑問,古代將軍們的身材真都是這樣的嗎?畫像中的古代武將形象古代畫像,尤其是將軍們的畫像相比較單一,一般都是身著一身威武霸氣的盔甲,手握戰刀,或坐或立的畫像。而那一身的盔甲就是他們身為武將的名片一般,盔甲的好與壞,做工是否精良,也是他們身份的象徵。但挺著這麼大肚子的將軍還能上得了戰場嗎?
  • 魏延的武藝,在三國眾多武將中,到底能排名第幾
    在《三國演義》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武將排名。衡量一個武將的水平,主要就是看他的戰績。所以要討論魏延的武藝排名,首先就要看一下他的具體戰績如何。在趙雲死後,他更是蜀軍中少數能和張郃抗衡的武將,多次和張郃交手,表現不錯。直到諸葛亮死後,魏延才因為起兵作亂被殺。從魏延的戰績看,他對戰過最強的武將是龐德,最後以失敗告終。而他戰平過的武將,則由文聘和張郃。
  • 漢中之戰,劉備究竟損失了哪些武將?至少這3人馬革裹屍
    魏蜀吳三國各自為政,曹操挾天子令諸侯,一統中國北方,東吳割據江東六郡八十一州,而正統漢室的劉備,在赤壁之戰後也非常順利地發展起來,佔據了荊州的絕大部分。而在張松法正等人的帶領下,劉備也拿下了益州,真正做到三分天下有一。劉備攻佔成都當然算是意氣風發,有諸葛亮的協助自然事半功倍,不但強借荊州不還,還趁機攻佔西川,成為益州牧。
  • 三國武將風雲動,呂布冠絕天下人,實則有將可匹之
    今天我們所講的歷史與三國的武將有關,叱吒風雲,雷動再起。豹子尾搖穿畫戟,雄兵十萬脫徵衣。三國這段歷史故事非常受人喜歡,小編個人也是很喜歡的。裡面的很多人物都各具特色,就各有千秋,是人們茶飯之後的談資。趙雲是蜀漢名將,有著常勝將軍的稱號,他的一生沒有敗績,武藝冠絕天下。他不是一個莽夫,相反,他的智謀和儒雅也是上乘的,被稱為三國時期最完美的人物。比如平定益州時,趙雲引霍去病的故事讓劉備歸還田宅於百姓,獲取民心,便於管理。他的戰役更是華麗無比,先後經歷了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 他是武當掌門,武藝絕倫,卻死在幾個士兵的槍下
    徐本善是全真龍門派(開派祖師為長春子丘處機)第十五代傳人,武藝絕倫,後來成為武當掌門。他本性忠厚又嫉惡如仇,非常欣賞打土豪分田地的紅軍,跟軍長賀龍交情匪淺。
  • 為什麼古代的武將畫像肚子挺大,挺著將軍肚能上戰場嗎?
    針對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古代武將畫像肚子雖然大,但是不代表不能上戰場。行軍打仗不止需要勇猛的士兵和武將,還需要能夠運籌帷幄、排兵布陣的武將。一個會打仗的武將可能能抵擋一千人,那麼會排兵布陣的武將則可以通過計謀抵擋一萬人甚至更多。
  • 項羽故裡有把300斤的霸王戟,至今無人能拿起,是現代人退化了?
    相信大家看過不少的影視作品或者是小說裡,都有對很多古代將領們所拿兵器的刻畫,比如呂布的方天畫戟;魯智深禪杖;關公青龍偃月刀;楚霸王項羽的巨型盤龍戟等武器,即使在目前很多影視作品也是出現了不少英雄拿著很多沉重武器的形象。
  • 六將中誰的武藝最高
    但是關羽是從曹操的地盤出來的,因此一路上都在曹操的地盤上穿行,但是關羽並沒有得到過關文書,古代沒有過關文書是不讓通關的,曹操手下的五關守將都只是恪守職責而已,所以關羽迫不得已一路上大開殺戒,闖過了五關,斬殺了六將。
  • 古代十八般兵器視頻、圖文介紹
    中國古代兵器在祖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積累下一部璀璨耀目的史冊。古代將士為國徵戰、為民捐軀的英勇壯舉,被後人世代傳頌。因為歷史發展,武將騎馬衝鋒對決的方式減少,加上材料難尋且難以製造,對持槊武將的身體素質要求也高,槊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步槊  步槊的使用較簡單,因為步兵偏重的是配合,步槊只是步兵小組武器序列中的一種罷了,用途在於較安全的刺倒敵人,掩護短刀手作戰。因此  對持步槊者的要求是身高力大,武藝是否高強,並非考察的關鍵。
  • 如果你是三國主公,選1個夫人,2個軍師,3個武將,你會選誰?
    能三分天下,自然需要很多武將和謀士來為自己效力。  如果你在三國時期能當主公,而且能選擇2個夫人,2個軍師,3個武將,你會選誰呢?  選兩個夫人的作用當然是為了做自己的賢內助,選軍師是為了幫助自己謀劃策略,選武將是為了幫助自己統兵禦敵,作為主公的你,會如何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