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道路上,你會發現也會遇到數不盡走不完的坎。
每走過一個坎,就有人會和你說,經歷了就成長了。
曾有人問:成長真的要靠挫折嗎?是的。因為成長是人在向著成熟階段發展,只有挫折才能催促人的成熟。人會在挫折中成長,成長中一定要經歷挫折。
成長難免有挫折。俗話說,"自然界沒有不凋謝的花,人世間沒有不曲折的路"。人生在自然界,生活在人類社會中,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難免要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也難以避免會遇到各種挫折。
挫折是怎麼產生的?人生在現時社會中,自然會有必要的生活需求和想要實現的人生願望或目標,難免會受到外界因素的幹擾,會遭遇失敗、失利和阻礙等,會難以滿足、難以實現,會出現消極的情緒反應。這就產生了挫折。
挫折的產生,是人難以預料、難以預防的,挫折是人人都會遇到,只是形式不盡相同。比如,像這次的新冠疫情,有人被奪走了生命;有人被損傷了身體;有人學習、生活和工作受到了影響。對不幸的逝者,這是一場災難,對於倖存者,這是人生的一次挫折。因為這是公共衛生事件,無法預料。
還有,象人們在解決學習、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的過程中,常常會"碰了釘子",弄得情緒消沉、心情苦悶、自我懊惱。這樣的事恐怕人人都遇到過,十分普遍司空見慣。這也是挫折。
還有很多,象失戀、離異、意外傷害、被人詐騙等等,都是人的情感或生活遭遇了挫折。這樣的事例,無處不在,無處不有,舉不勝舉。這些,與人生相隨,與生活相伴,成長怎能避免挫折呢?
成長需要挫折。有位哲學家說過:一個人沒有經受過挫折,那他的一生不是完整的。人的成長過程需要挫折歷練智慧;需要挫折磨鍊品格。玉不琢難成器,人不練難完美。只有歷練,方能成熟,只有成熟,方能成功。
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自磨礪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想吃遍世間苦,怎能嘗到人間甜;不為人下人,怎做人上人。
世上,還沒有哪位名人是輕而易舉獲得成功。「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
當今,網際網路領袖人物馬雲,他的成就大家都知道。可他在創立阿里巴巴之前,遭遇的挫折還少嗎?考大學3次失敗;找工作幾十次失敗;首次創業想大幹一番,結果也失敗了。就連他的長相都成為找工作被拒絕的理由。
正是這些挫折,讓馬雲的內心變得強大,讓他的奮鬥有了目標,讓他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他終於獲得成功,打造出理想的阿里巴巴。
馬雲曾說:每一次失敗,每一次被拒絕,都要把它當做是一次歷練。是無數次的挫敗使他變得與眾不同。只有戰勝挫折重新站立起來的人,才會到達成功的頂點。挫折越大,逆襲成功就越輝煌。這就是成長需要挫折的最好說明。
成長要不畏挫折。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挫折是無法避免的,但它並不可怕,要無畏挫折,勇敢面對。
面對挫折,選擇不同的人生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這裡使我想起了山東準大學生在得知被電信詐騙後猝死;廣東一名大學新生被騙光學費後跳海自殺。多好的青春年華,面對挫折,卻因為一個字"錢"、一個讓富人可從手縫流掉而毫不吝惜的錢,竟選擇了人生最軟弱的態度,不惜付出自己年青的生命,假如在他此前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多些挫折,多些歷練,讓他有足夠的承受能力,恐怕他就不是這樣的人生態度了,實在是讓人心痛和遺憾!
在挫折面前不能畏懼,不能逃避,要勇於挑戰挫折,做人生強者。
著名作家史鐵全,20歲雙腿殘疾,可他沒有自我放棄,依然堅持寫作,獲得多個文學大獎。後來他患上尿毒症,靠透析維持生命,但他毅然笑對人生,稱自己的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他不懼痛苦、不畏生死、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令人敬佩,值得人學習。
還有,我們無比敬愛的鄧小平同志,他一生幾起幾落,遭遇打擊無數,但他從不畏懼,依然不倒。帶領全國人民踏上改革開放之路,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他是挑戰挫折的勇者,是我們成長者的明星!
巴爾扎克有句名言,「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我們要做人生的智者,理性面對成長路上的挫折,我們要勇於挑戰,絕不退縮,讓挫折為我們更好的成長助力,為取得更大的成功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