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2015年12月中旬,電影《萬萬沒想到》進行了大規模的點映,兩天獲得了1.12億的票房成績,創下當時內地影史的點映紀錄。
導演易小星後來還自我調侃,「我還保持了個紀錄?」
那會兒,網上的負評比他想像中還多,他一條條翻閱那些評論,是帶著末世的絕望。
他在豆瓣上寫下,「難怪黑澤明當年都想自殺,做電影沒點心理素質可真不行,昨晚輾轉難眠,逐條看差評,如果我有頭髮肯定都一夜白頭了。」
話語中還依稀帶著點玩笑,是惡搞,更是戲謔。只是那會兒的話題熱度,讓更多人把眼光放在了「黑澤明」的對比上。
在勇往直前的電影市場裡,當時的票房成績雖然低於預期,但超3億的表現,必然是對得起資方們的投入。在最追求IP熱的2015年,易小星只要再拿出手上的網劇IP來做電影,甚至只是做一部《萬萬沒想到2》,相信都會有粉絲買單。
但他反而停住了,我們問他是否因為差評而沒「走出來」,他倒也直爽,「我用了半年就釋懷了。」
整整5年之後,同樣是12月11日,他的第二部電影作品《沐浴之王》上映,他要把變強大的自己展現給觀眾,也把過去和粉絲的那些情懷約定,做成彩蛋放進電影。
當5年前的網紅「叫獸易小星」,徹底成為導演「易小星」,沒有了網絡熱度支撐的他,又靠什麼去吸引現在的年輕觀眾呢?
就目前排片數據來看,在「一家獨大」的本周,《沐浴之王》拿下了35.6%的排片成績,他是否又會創造紀錄呢?
「《沐浴之王》」
2018年4月,他在豆瓣發了最後一條廣播,「這三年在這個精神的角落裡呆著很快樂,現在我的『精神病』已經痊癒,要回歸現實世界了,感謝大家這段時間的關注和照顧。」
至此,他再也沒有在平臺上公開發過內容。
3年前,亦是他的電影處女作《萬萬沒想到》面對觀眾的時間。而2018年,則是他準備好面對大眾,走出那個「精神角落」,開始第二部電影創作的時間。
因為堅守著做導演的信念,讓原本已經有安穩工作的易小星,在27歲的時候選擇辭職,從南方北上,來到了北京闖蕩。
在他的身上,有非常直觀的南北文化差異的融合和糾葛。
「搓澡」,這個帶著明顯北方標籤的行為,讓這位南方人產生了強烈的好奇。他帶著這種疑問,慢慢研究了中國沐浴文化,同時也找到了自己新的創作方向。
把搓澡做成喜劇,同時又能讓南北方觀眾都接受,成為《沐浴之王》的創作難點,「既要保持這件事情的生活感,又要做出電影質感。」
喜劇要做反差,搓澡在北方看起來是件非常生活的事情,但若放在南方,或許反而有了更多的趣事。但事實上,《沐浴之王》故事發生地在揚州附近,「那是南派搓澡的發源地。」
為了能提煉出洗浴文化的底蘊,易小星翻閱了資料,並走訪了很多民間專家。他發現揚州的澡堂早在漢朝時期就有記載,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形成影響周邊省份的獨特沐浴文化。
易小星差不多用了1年半的時候完成這個劇本,比想像中順利,但整個過程也是不斷地進行自我推翻,「做笑料這件事對我來說,本身不是特別難的事情。但我不想拍段子拼湊式的電影,希望它是一個完成的故事,能讓觀眾相信。」
過去,網絡短劇《萬萬沒想到》一集就5分鐘,目的很明確,讓觀眾笑就行。但喜劇電影不是,時長100分鐘左右,不僅要讓觀眾笑,而且得讓大家信服電影故事的情感動機。
「我經常寫很多爆笑的戲,但一看,跟故事沒什麼關係,那就扔掉。但有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這場戲寫得特別精妙,每個人情感都充沛,但不好笑,畢竟我不是寫嚴肅題材的,那重新打磨。」
反反覆覆,他完成了這部《沐浴之王》,既是簡單的故事,又有足夠豐富的細節等觀眾去發現。
「彩蛋」
「有不少周星馳的影子」,這是不少人對《萬萬沒想到》的評價。
這部以《西遊記》為創作藍本的電影,當初打破了網劇版的設定,卻掉進了周星馳的西遊世界了。而那幾年,電影市場正痴迷著各種《西遊記》的改編。
「你如果能看出來的話,那就是我直接搬過來的地方。」易小星直接把這部電影稱作了「彩蛋電影」,「如果不能找到,一笑而過就好。」
事實上,他想用這部電影致敬整個九十年代的香港電影。「我迷戀那個時代,那也是華語喜劇電影最巔峰的時候,那是對於我作為影迷身份最重要的年代。」
些許惡搞的玩法,也讓他的「致敬」有了更生動的體現。僅僅只有這些嗎?未必。
「叫獸」
除了香港電影情懷,易小星還把他的另一個身份符號——「叫獸」,做成了彩蛋。
一秒就晃過的鏡頭,等待懂的人去發現。
「叫獸」這個名字可能被95後、00後所陌生,從電影《萬萬沒想到》到《沐浴之王》的海報上,「叫獸」兩個字的消失,也似乎在宣告一個時代的結束。
放眼過去20年的網際網路,易小星可謂是從素人到網紅,並成為導演的最好典範。
最早在貓撲帶著紙糊的面具做遊戲解說,推出一系列惡搞視頻《叫獸教你玩遊戲》。在既沒有B站、抖音等平臺,也不存在過多同質化內容的當時,他的創意無人匹及。
再到後來不顧家人的反對,他毅然決然地北上轉型做網劇。他的過往故事,是經典的宅男逆襲成長文。尤其是他後來帶著白客、孔連順等人發家,正是網際網路去中心化的屌絲文化最興盛時期的紅利表現。
無畏,屬於每個有夢想的年輕人,他拍視頻、做短劇、開公司……關關難,但關關過。
或許他自己也沒想到,2013年,網劇《萬萬沒想到》徹底讓他走出了宅男圈,成為了大眾的主流文化。
2013年到2015年,大家的下飯劇幾乎都被易小星以及他背後的公司萬合天宜所支配。隨口哼一句「萬萬沒想到」,身邊的人就能跟唱出那句,「啦啦啦啦啦啦」。
在各種短視頻平臺沒有湧出的年代,甚至連網劇都還只是一部分小群體的狂歡時,易小星已經創造了奇蹟。
可惜,所有人都撲了空。粉絲們為此買單,創下了當時的電影點映的票房紀錄,但迎面而來的差評,更是讓電影在影院的壽命被縮小。
易小星苦惱過,但路演過程中,有不少粉絲告訴他,「我喜歡這部電影」、「我會等《萬萬沒想到2》」,這些話也成為了他的動力。與此同時,當時仍有不少資本找到他,想借著這些熱度,繼續製作電影。
但易小星停了下來。
「5年後」
五年後回歸,「易小星」名字前沒有了「叫獸」的前綴,萬合天宜的那群夥伴在各個電影中露面,不少看《萬萬沒想到》的網友,也已經成家立業。
而當下主流的電影消費群體,或許更著迷短視頻上不斷迭代的網紅,少有人會熟悉《萬萬沒想到》,對「叫獸」更為陌生。
「《沐浴之王》裡有我給過去粉絲的情書,主流觀眾如果不知道沒關係,但那些老觀眾看見了,能會心一笑,因為裡面有我給他們發出的暗號。」我們看到了易小星骨子裡的那份浪漫,時至今日,他還是一個用情懷打動人的創作者。
在電影《沐浴之王》裡,我們還是看到易小星請來了白客、張本煜、孔連順那群老朋友客串,只是會遺憾,白客不再是男主角,「白客永遠是我首選的男主角,但這一次時間檔期沒適合,就找他來客串開場戲,這是最好的安排。」
路演過程中,白客等人也都出現站臺,對於很多人而言,是「爺青回」的時刻。
5年過去了,市場上新導演頻出,也有新的一套遊戲規則。
《沐浴之王》這個完全沒有IP加持的電影項目,易小星也沒有了當年「叫獸易小星」的號召力,避開熱度創作,對於這部需要面對市場考驗的電影而言,略有風險,這更是他要面對的問題,「我選擇相信觀眾,它會形成口碑效應的,我一點也不擔心影片質量,但剩下的就交給命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