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好逸惡勞的本性是人們思想中根深蒂固就存在的,所以人們與生俱來的就會享受,只要是有甜的,決不選擇去吃苦的;能推到明天的活,今天就會懶得去動它,結果懶惰會在不知不覺中消磨我們的意志和勤奮,讓我們日益沉迷於安樂之中,慢慢墮落下去,正如富蘭克林的名言:「懶惰像生鏽一樣,比操勞更能消耗身體。」
為了克服惰性,相信很多人都盡了很大的努力,訂目標、列計劃,強迫自己去努力完成任務,可是總是收效甚微,很難堅持下去,最多一個月,給自己放個假,就又恢復到以前,明天重新開始,結果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每天在內疚和重複的下決心中度過,一年後回看一切依舊。我真的是太了解,這種空有上進心,卻沒有行動力的痛苦了。心裡翻騰覆雨,身體躺如泰山,看似很悠閒很舒服,其實內心很焦慮很痛苦,但是就是不願意行動,哪怕行動起來也堅持不了五分鐘,很苦惱自己怎麼就不能向成功者一樣做到自律呢?
其實這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自律,一個人優秀絕對不是靠著自律和雞湯前行,只有嘗試把這些變成習慣的時候才能堅持下去。
比如,每天早晚的刷牙、洗臉,沒有人去強迫,也不用定目標、列計劃,不用催促,卻能常年堅持,就因為這是個習慣。所以想要戰勝懶惰,只需要做到一步,就是把你想做的事,變成一個習慣,不用誰去提醒,自然而然的就做到了。
我有一位朋友,已入而立之年,是一個行政單位的中層領導,工作已經很忙碌了,但無論是讀書、健身還是旅遊、社交,他一樣都沒有耽誤,博學多才,高雅毫無油膩,身材一如青年時期。當我向他訴苦,每天都忙忙碌碌,心裡想看書,可躺床上就不自覺地拿起了手機;健身卡更是不停地在辦,卻很少有時間去;整天嚷嚷著旅遊,一年到頭也出不去兩次。我也想活成你這樣精彩的一個人,但覺得很有壓力,很艱難。
他說,當你把想要的生活不當作目標而是習慣時,你便不會有壓力,所有的一切都是順其自然,也就不會覺得累。
而要把一件事情變成一種習慣,就是有想法時,直接到做,而不是去想好一切步驟後再去實踐,就會給自己偷懶的時間,一個偷懶或許又會放棄了。
眾人心中的勵志女神張均甯,一直是大家羨慕的對象,36歲了身材一直如少女,記者問她:你這麼愛運動,如何勸說那些在猶豫今天要不要運動的人?張均甯說,在你猶豫的時候,你先穿上鞋跑下樓,這樣當你還沒做好決定的時候,可能已經跑完回來了。
綜上所述,想要戰勝懶惰,只需要做到一步,就是把你想做的事,變成一個習慣,不用考慮後續任何結果,直接去做,去實踐,然後你也會發現,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痛苦。
所以為了更好的生活,為了更完美的自己,努力把夢想變成習慣吧!
關注@翠竹職場,每天分享新知識,每天進步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