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市場最基本的交易方式有哪些
外匯是伴隨著國際貿易而產生的,外匯交易是國際間結算債權債務關係的工具。但是近十幾年,外匯交易不僅在數量上成倍增長,而且在實質上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外匯交易不僅是國際貿易的一種工具,而且已經成為國際上最重要的金融商品。外匯交易的種類也隨著外匯交易的性質變化而日趨多樣化。皇馬外匯分析師具體解釋一下外匯的集中交易方式,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一、即期外匯交易
即期外匯交易,又稱為現貨交易或現期交易,是指外匯買賣成交後,交易雙方於當天或兩個交易日內辦理交割手續的一種交易行為。即期外匯交易是外匯市場上最常用的一種交易方式,即期外匯交易佔外匯交易總額的大部分,主要是因為即期外匯買賣不但可以滿足買方臨時性的付款需要,也可以幫助買賣雙方調整外匯頭寸的貨幣比例,以避免外匯匯率風險。
二、遠期外匯交易
遠期外匯交易,與即期外匯交易相區別的是:市場交易主體在成交後,按照遠期合同規定,在未來(一般在成交日後的3個營業日之後)按規定的日期進行交易。遠期外匯交易是以遠期合同來進行的,而遠期合同可用於多種目的:保值、投機、為將來確定的支出作預留、眾多的商業金融和投資活動。遠期合同按投資者需求設計,成本高且流通性差,緊急時難以取消或修改,此外,小幣種及不常用貨幣的遠期合同較難安排,成本相對也更高。
三、掉期外匯交易
即期和單筆遠期交易的過程,都是一種貨幣和另一種貨幣直接交易。而在掉期外匯交易市場,買賣雙方在一段時間內用一種貨幣與另一種貨幣交換,然後再交換,是一個交換再交換的過程。通常情況下,掉期外匯交易的第一筆交易發生在即期交易的結算日,約佔2/3的掉期外匯交易的第二項交易則在一周之內進行,但也有到期日更長的掉期外匯交易合同,如一周、一個月或三個月。
掉期外匯交易可分為兩種:買/賣互換和賣/買互換。買/賣互換,即買入近期的指定基礎本幣的同時賣出遠期基礎貨幣;賣/買互換剛好相反,例如,投資者買入確定金額的即期英鎊、賣出美元(交換)的同時,再賣出6個月的英鎊、買入美元(再交換)。
四、外匯期權交易
期權是指一種能在未來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特定商品的權利。期權實際上是期權買方在向期權賣方支付相應期權費後所獲得的一項選擇權,期權的持有者在該項期權規定的時間內擁有買或不買、賣或不賣的權利,可以實施該權利,也可以放棄該權利,而期權的出賣者則只負有期權合約規定的義務。
期權分為買權和賣權兩種。為了取得上述買或賣的權利,期權(權利)的買方必須向期權(權利)的賣方支付一定的費用,稱作期權費。因為期權(權利)的買方獲得了今後是否執行買賣的決定權,期權(權利)的賣方則承擔了今後匯率波動可能帶來的風險,而期權費就是為了補償匯率風險可能造成的損失。這筆期權費實際上就是期權(權利)的價格。
五、期貨外匯交易
隨著期貨交易市場的發展,原來作為商品交易媒體的貨幣(外匯)也成為期貨交易的對象。目前,全世界的期貨市場主要有:芝加哥期貨市場、紐約商品交易所、雪梨期貨市場、新加坡期貨市場、倫敦期貨市場等。期貨市場至少要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交易市場,另一個是清算中心。期貨的買方或賣方在交易所成交後,清算中心就成為其交易對手方,直至期貨合同實際交割為止。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皇瑪金融hma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