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不想結婚的願望有多強烈?
我發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說結婚客觀上可以給人歸屬感,結果網友評論說「女孩子結婚後就沒有家了」「結婚後完全失去自我了」……除了各種吐槽婚後生活的不如意,還有一大片恐婚恐育的……
一片倒的評論區讓人不得不感嘆:這年頭,勸人結婚,還天打雷劈了?
據統計,中國單身青年已達2.4億,不僅中國青年對結婚失去了興趣,隔壁日本青年在不婚不育的路上走得更遠。日本政府為後繼無人問題操碎了心,又開始對單身狗放大招了:從2021年起,日本將為新婚夫婦發放4萬元補貼!
你沒看錯,在明年的日本,結婚不僅不需要9.9,政府還給你發4萬!但發4萬能調動年輕人結婚的熱情嗎?尚未可知,唯一能知道的是我國單身青年似乎一點也不羨慕日本新婚夫婦,整個評論區的畫風是這樣的:
「給4萬就想騙我結婚?40萬還差不多。」
「果然又開始徵收單身稅了。」
「我能一年結100次婚嗎?這樣就能賺400萬了。」
「我差的是4萬嗎?我差的是女朋友啊!」
「結婚獎4萬,生娃虧40萬的N次方倍。」
人類終於還是到了給錢也不結婚的時代了!誰的鍋?其實是時代發展的鍋。
1、時代發展拉升房價,買房難結婚難
時代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劇,大家都往大城市聚攏,房價越來越高。買不起房就結不起婚。買得起房結得起婚也生不起娃。硬著頭皮買房結婚生娃,還有突發大病一瞬間就能把所有一切都衝垮。這樣的人生沉重到想想都呼吸不暢,還能怎麼辦?拖唄,晚婚晚育晚買房,拖著拖著,發現習慣了一個人,就不想再脫單了。
2、需求升級,脫單更難
時代的發展,帶動需求的提高。我們這代人吃飽穿暖後,已經從馬斯洛需求底層: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上升到歸屬與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了。
其中精神上的歸屬與愛,就是要找精神伴侶,而非生活伴侶了,但靈魂伴侶不是那麼容易找的啊,無法將就,就只能單著。
另外是自我實現的需求,是現代男女,都不甘心為了現實因素,輕易放棄自己的夢想,在家庭與自我實現兩個選項裡,如果不能兼得,將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後者,單身狗也是這樣產生的。
3、科技發展,緩解了孤獨,脫單不急
時代的發展,特別是科技的發展,很大程度緩解了人類無聊以及孤獨的問題。手機多好玩啊,還談什麼戀愛?遊戲多香啊,當什麼舔狗?電影電視劇多好看啊,一個人呆著比兩個人還充實,結不結婚重要嗎?有了手機就忘了男女朋友,即使你倆在一起,大概率也是各玩各的手機。當代青年,誰都能離開,除了手機。那就和手機過一輩子吧,不會孤獨的。
4、生活越來越便利,加速單身
時代發展得越快,作為螺絲釘的我們也得跟著越轉越快,忙到停不下來了,哪還有時間談戀愛?另外生活越便利,也適合一個人活下去,我們越無需再找一個人搭夥過日子。餓了有外賣,衣服有洗衣機,地有智能掃地機器人,出行可以打車,就連逛街也不再需要有人陪,可以網購……
時代讓我們單身,不得不從啊!所以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單身,其實是時代發展的大潮所致的,4萬塊錢無法逆轉單身的大潮。
但是單身並不意味著人生不幸福,也不意味著年輕人放棄追求幸福,只能說明結婚不再是人生的唯一歸宿了。如果你沒遇到喜歡的人,你能光明正大地延遲結婚。如果單身是更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你也不必再勉強自己進入婚姻。
結婚或不結婚,當代年輕人有得選,有得選這本身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