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公益頻道記者 文雯】在藏語裡,「絨」意為溝,「轄」意為深,「絨轄」就是深溝的意思,絨轄溝位於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定日分局管轄範圍內,中國和尼泊爾邊境的喜馬拉雅山南坡的深谷之中,是一個人口不足1000人,面積不到1000平方公裡的溝谷。這裡是不受現代文明打擾的一片淨土,也是喜馬拉雅地區真正的動物王國,生活著雪豹、喜馬拉雅塔爾羊、長尾葉猴、棕尾虹雉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珠峰保護區的名片之一。
2013年起,西藏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與萬科公益基金會建立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發布「珠峰雪豹保護計劃」。2014年5月,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萬科公益基金會聯合成立「珠峰雪豹保護中心」,同年,發布「雪豹保護行動」。至2020年底,通過數年行動,珠峰雪豹保護中心已初步建成珠峰地區雪豹保護合作網絡。聯合物種研究、社區發展、保護管理、自然影像傳播等領域合作夥伴,為珠峰地區雪豹及其棲息地保護工作做出了積極探索與嘗試。其中,自然影像傳播工作能夠讓公眾更好地了解珠峰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從而參與關注與珠峰自然保護相關的活動中,是「珠峰雪豹保護計劃」的重點方向之一。
此次自然影像傳播工作的特邀攝影師彭建生,是IBE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所高級生態攝影師,長期從事青藏高原與橫斷山區生態旅遊研究。早在1995年從事生態旅遊之時就開始接觸攝影,1997年走上專業攝影的道路。出於對大自然的熱愛,2006年開始專注於生態攝影,並且長期在青藏高原及橫斷山脈等地區從事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生態旅遊研究、實踐。2009年與徐建等合作成立中國第一個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所(IBE),到2013年完成了全國36個地方45次的野外生物多樣性調查。
在2018年7月,彭建生就對此次計劃拍攝珠峰自然保護區的吉隆溝做了生物影像調查,2020年6月又對絨轄溝進行了調查。以上兩次均以植物為主,今年冬季調查主要對吉隆溝、絨轄溝、樟木溝的野生哺乳動物與鳥類進行拍攝。
青藏高原地區有眾多的雪山、草原、森林、高原湖泊,那些極致風景吸引著無數攝影師奔赴西藏去拍攝風光。青藏高原有250萬平方千米的廣闊地域,光照和地熱資源充足。高原上凍土廣布,植被多為天然草原。青藏高原也是中華民族的源頭地之一和中華文明的發詳地之一。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全球氣候變暖,這些生命正在承受極大的壓力與威脅。彭建生10年來專注拍攝青藏高原地區自然景象,所以格外重視此次喜馬拉雅南坡的野生動物影像調查,旨在做到比較完整的獲得一批高質量的圖片與視頻,用於自然生態影像資料的完善。
關於此次拍攝的過程,彭建生老師介紹到:「影像生物多樣性調查有完整的方法與手段,我們將根據不同區域設計合理的樣線,採用紅外、蹲守、長焦鏡頭、夜拍等多種方法實現物種最大收穫。」
珠峰雪豹保護中心希望通過絨轄溝生物多樣性影像調查,獲取珠峰自然生態影像資料,匯總珠峰優秀的自然攝影作品,更好地展示珠峰的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以期讓更多的公眾了解珠峰的真實面貌,關注珠峰的自然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