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挽留你?90後青年律師辭職的n個原因|法律新聞社觀察

2020-12-14 選調生

年末了,又到了跳槽季。

有人說,這一屆年輕人是愛辭職的一代。領英發布的《第一份工作趨勢洞察》顯示,這屆年輕人的離職,似乎比以往來得更快一些。

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相比而言,70後將近四年才會更換工作。 律新社在採訪中也經常聽到一些律所主任吐槽:為什麼現在很多90後青年律師一「不開心」就離職?而這也成為很多律所管理者人才培養中的痛點。那麼,這一屆90後青年律師如何看待律師工作?律師管理者又是如何看待90後律師的發展? 日前,律新社採訪了幾位已經或打算從律所辭職的90後法律人以及一些律所管理者,一起來聊聊90後青年律師執業生態。

01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默雷特,而90後青年律師的離職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律新社採訪的這幾位已經或打算從律所辭職的90後法律人,他們或在畢業後留在了一線城市大所,或選擇回到了家鄉的律所。儘管經歷各不相同,但當他們面臨辭職的決定時,似乎都存在著某種默契。

1、感受不到工作的意義,看不到未來在哪裡

被問及為何放棄高薪的一線城市非訴律師工作,已經辭職兩年的帕梅拉(化名)淡然地告訴律新社,一是對當時做的投融資領域不太感興趣;二是又累又看不到未來,「做到老闆那個級別也還是天天熬夜,還有什麼奔頭?」在高壓環境下工作兩年後,帕梅拉愈發覺得工作沒有意義,便果斷辭職開始讀JD。

「大家都是螺絲釘,只是大一點和小一點的區別。」帕梅拉似乎已經頓悟,「剛畢業那會,加班、熬夜對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我就是要做金領。蹚過一趟『渾水』之後就明白了,這根本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談到JD畢業後的打算時,帕梅拉總是重複說著「還沒想好」。當下的他已經放棄了計劃人生,只是把工作看作是一場場「人生體驗」。

2、工作十分瑣碎,與想像差距太大

和帕梅拉一樣,兩年前讓王青(化名)從某三線城市律所辭職的原因,也是工作與理想之間的巨大落差。王青想像中的律師是很「高大上」的,但真實的工作卻很瑣碎、繁重,每天都要和各路「牛鬼蛇神」打交道。彼時,剛剛研究生畢業的王青,極度看不慣一些老律師「勢利」的處事方式,忍耐幾個月後,還是狠心結束了實習,轉而嘗試其他行業的工作。

而王青的同學李冬(化名)堅持了下來,目前在一家二線城市律所執業,儘管一年多裡她也數次萌生出辭職的念頭——壓力大,工資低,社會地位也沒有想像中高......拿著4000元出頭月薪的李冬,實在是感受不到任何安全感和歸屬感,對自己的前途格外迷茫。

3、錢少事多天天熬夜,沒有成就感

按照劉集(化名)的描述,之前她在一線城市律所的工作是典型的「錢少事多」。沒日沒夜的加班改文件、開會,讓她的購物慾猛增——在一次長達4個小時的電話會議中,劉集在淘寶上連續下了4個單,試圖通過消費證明工作的價值,彌補工作帶來的「創傷」。

「這份工作讓我喪失了敏感性,不知道錢有什麼意思,連『0』都不認識了。」兩年裡劉集經手的非訴項目無數,最少都是八九百萬美元起步,但她卻難以感受到成就感,「在客戶眼裡,我們非訴律師就是阻礙他們的因素,並不是去幫助他們的。」

4、不喜歡精英主義的氛圍

當李南(化名)從某紅圈所辭職時,他的實習期已經過了半年。李南的決定讓周圍的人吃了一驚,畢竟他所在的律所,是很多法學生擠破頭都沒有機會去實習的地方。

至於離開的原因,是李南受不了團隊人情冷淡的氛圍,這個理由乍看上去似乎有些「任性」,但對於李南這樣一個充滿情懷抱負、極其優秀的年輕人來說,確是一個情理之中的緣由。李南想要成為的,是為了正義、為了法律尊嚴而奮不顧身的「熱血」律師,當他發現團隊裡每個人都只把工作看成通往成功和金錢的工具,及時離開也是對自己最負責的抉擇。

02

從律所辭職的年輕人們對於律師職業有自己的理解,做出辭職決定時的考量也各有不同,或出於對當下工作的不滿,或出於對人生規劃的迷茫。

在與年輕一代律師相處的過程中,律所管理者們又有何感受?如何看待年輕人的選擇?

「你說,這些年輕人到底在想什麼?」李主任(化名)在接受律新社採訪時不斷地表達自己的疑惑。最近,李主任很是窩火,所裡一位實習律師剛拿到證就辭了職,給出的理由是,帶教律師讓他熬了一次夜。

這不是李主任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了,他漸漸覺得自己就是個「冤大頭」——所裡的實習律師能拿一萬多的月薪,基本不加班,怎麼熬了一次夜就辭職了?剛來的時候什麼都不會的實習律師,怎麼拿證了、學會本事了就提出師傅壓榨他了?

在訪談中,李主任也道出了自己對於「代際差異」的思考,他眼中的年輕人是這樣的:

1、把生活放在第一位,對工作的態度和以前的人不一樣

「以前所裡的新人,都認為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把生活排在第一位,所有工作都要為生活讓步。」

儘管有些怒氣上頭,李主任還是保持著理性。他明白作為70後的自己和現在的90後、95後年輕人成長的環境是不同的,人生觀、工作觀自然會不同。「我們那個時候都是強調集體主義,要為了大局犧牲自己。現在年輕人受到的教育更多的是強調個性,要把自己的需求放在前面。

讓李主任強烈感受到代際差別的是一件小事——現在來所裡應聘的畢業生,放鴿子都不打招呼。放在十年前,倒也不是沒有放鴿子的人,但至少他們會想辦法提前通知。

2、很關注自己的感受,比較自我,著重成就感

和年輕人打交道多了,李主任漸漸認識到,這屆年輕人對工作帶來的「成就感」要求很高,他們會覺得自己懷才不遇、大材小用,一旦覺得自己發揮的作用很小,就會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價值、沒有意義。

李主任頓了頓,突然想到了一個原因,那就是來自律政影視劇的誤導。他坦然地說,律師的很多工作就是瑣碎、平常的,本就沒有那麼多有成就感的事。老一輩律師會認為工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管客戶是怎樣的人,工作多麼繁瑣,都會耐心對待。

「一旦年輕人覺得和自己的想像差距大,就要辭職、要換所。他們很少會考慮『熬』一兩年之後,就能有更多機會接觸到他們看重的有意義的工作。」談起工作的意義,李主任的理解是應該從團隊的成果來看待「意義」。

所裡的實習律師曾經向他提出,活都是自己在幹,帶教律師是在「白拿錢」。但實際上,帶教律師要承擔風險與責任,也提供了思路與指導,「很多年輕人剛來的時候連授權委託書都不會寫,開庭也不知道怎麼交代理詞,師傅教會了徒弟,徒弟就覺得自己比師傅厲害,拿到證就要離開,全然不顧師徒恩情。」

3、不願意接受批評、嚴謹和認真程度不夠

李主任覺得年輕一代似乎並不把細節看成是重要的問題,例如在文字使用的問題上,如果帶教律師指出文件中的錯別字,實習律師甚至會覺得帶教律師是在故意挑刺。

在李主任初入職場的年代,帶教律師們的脾氣則暴躁許多,一旦不滿意徒弟們寫的法律意見書,便破口大罵,甚至直接當面撕掉文件。每次被批評的時候,以前的律師們會覺得是自己做的不夠好,水平尚不到位。而現在的一些律師們被批評時,第一反應是對方對自己有偏見,是在壓榨勞動力。

「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要哄著他們去工作。」李主任頗感無奈,他反思過自己的性格,說話確實比較直接,現在他也會更多的考慮以對方能接受的方式提出意見。

4、自信,具有反抗傳統的精神

李主任也不否認年輕人們的優點,他們更自信、更能提出不同觀點,「不像我們這一代人,想當然的認為前輩說的話都是對的。現在的年輕人面對前輩的指導和建議,不會因為對方資歷老就全盤接受。」對待問題能進行獨立思考,勇於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李主任覺得這些特質對於律師職業來說是很重要的。相較而言,老一代律師會更謹慎和保守。

採訪最後,李主任反覆發問,到底怎麼樣才能留住年輕律師?他和很多律所主任交流過,對於年輕人的吐槽總能引發主任們的共鳴。

03

有人說,這一屆年輕人是愛辭職的一代,而準確地說,這一屆年輕人是看重工作意義的一代。

社交媒體上,很多話題戲謔地討論著「打工人」的生存現狀,對於工作的嫌惡似乎已經成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諸如「如何才能退休」「羨慕退休生活」的話題也愈發能引發年輕人的共鳴。

戲謔的表徵之外,這屆年輕人的深層訴求也逐漸顯現。而對於年輕的法律人來說,最擔心的也許並不是錢少事多離家遠,而是看不到成長。

對於這一點,來自段和段律師事務所的年輕合伙人郭英齊律師也有同感,「90後是在改革開放的熱潮中成長起來的一代人,他們思想獨立,工作觀往往不盡相同。要說獨特之處,可能他們更注重成長性,如果工作已無法給他們帶來成長,那麼辭職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郭英齊 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畢業後的八年裡,郭英齊律師的身份,經歷了從實習律師到授薪律師、再到企業法務、再到提成律師,最後到六人團隊的主管合伙人的轉變,他對於年輕律師生存現狀的觀察,也格外真切。

律師這一職業,在光鮮的背後,是起步的苦澀、獨立的艱難和競爭的殘酷。整體來說,社會的浮躁,讓年輕律師不得已更關注眼前得失,而忽略長遠規劃,更在乎自己當下的好壞。」

對於實習律師來說,他們的生存現狀又更有一些特殊之處。一方面是實習律師的「坑位」少,在很多律所往往存在著排隊等待申請實習的情況,並且一旦換律所,實習期將會重新計算。另一方面,對於律師工作來說,律師執業證非常重要。一些律所正是抓住了實習律師議價能力低、不敢輕易辭職的弱點,肆無忌憚地壓榨著實習律師。

初入律所時,帕梅拉(前文化名主人公)也在被帶教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大的困惑。「有時候拿到一個活,不知道具體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要做到什麼程度。由此造成的一些低效率的加班、熬夜,這會讓我更覺得自己的工作沒有用。」在帶教關係中,溝通格外重要,親身體會過這一點的帕梅拉在帶教新人時,會更加耐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需要告知哪些具體任務信息,並時刻保持著正向交流。

談到帶教新人的「秘訣」,郭英齊律師認為建立一種「亦師亦友」是最融洽的,但培養這種關係需要一點一滴的積累,日常需要多一點教導,少一點責罵。90後律師面臨的競爭更為激烈、生活壓力也更大,帶教律師一方面要給他們更多的引導,另外一方面也要儘可能的給他們機會,還要培養他們對團隊的認同感,讓他們儘早意識到不能有打工者心態,也儘早意識到老闆就是最大的客戶,還要意識到客戶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這些才是能讓他們早日成為一名優秀律師的職業素養。

「每一位年輕律師都是優點、缺點並存,他們在不同的地方閃光,也在不同的地方暗淡,帶教律師要懂得因材施教和知人善用,多一點耐心來讓他們犯錯和成長。」最後,郭英齊律師也有一些想對年輕律師們說的話,「一定要有長遠規劃,不要在乎眼前得失。起步的時候,多想想怎麼獨立,獨立了之後多想想怎麼更有競爭力。」

04、結語

近幾年裡,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影視劇、綜藝開始關注律師行業,將律師描繪成光鮮亮麗的精英,也讓律師工作成為眾多年輕人的嚮往。誠然,律師這份職業具有特殊的使命,有其獨特魅力所在,但正如受訪者所言,律師的很多工作是瑣碎、平常的,對於從業者的精力、耐心程度也有很高的要求。對於律界新人們來說,當律師的「濾鏡」逐漸褪去時,對於工作意義、人生選擇的沉思也隨之而來......

作者/來源:律新社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拿什麼留住你?90後青年律師離職的N個理由
    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相比而言,70後將近四年才會更換工作。律新社在採訪中也經常聽到一些律所主任吐槽:為什麼現在很多90後青年律師一「不開心」就離職?而這也成為很多律所管理者人才培養中的痛點。那麼,這一屆90後青年律師如何看待律師工作?律師管理者又是如何看待90後律師的發展?
  • 為什麼辭職,領導挽留的越多,就越要抓緊
    當你提出辭職的時候,領導一般都會出言挽留,特別是老員工,你怎麼打算?心動留下,還是婉言謝絕。最近我朋友小李向領導提出離職請求,被領導喊去談了一個多小時,中心思想:讓他認真考慮,年底也不好找工作,最好不要辭職。領導挽留小李可謂是打好感情牌,輔以利益誘惑。
  • 普京宣布辭職?克裡姆林宮回應
    據英國《太陽報》(The Sun)最新報導,莫斯科消息人士11月5日稱,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計劃明年年初辭職,原因是對他的健康狀況越來越擔心。
  • 提出離職後,你的老闆會挽留你嗎?
    你有辭職的想法嗎?在你提出離職之後,你的老闆,或者上司,會不會挽留你?雖然這個時段我都不建議輕易的辭職,但是難免會有些人遇到一些情況非走不可,不妨預演一下。大多數人在提出離職的時候,老闆一般都會進行挽留,為什麼呢?
  • 90後「一言不合」就辭職 僅40%的人一個工作能幹2年
    「你能想像每天上班的工作內容完全一模一樣嗎?那種感覺太可怕了。」張揚癟著嘴說道,「如果繼續在這裡待下去,基本可以預見我退休前的最後時光——和現在別無二致,只不過我老了。」  像張揚這樣,「一言不合」就辭職的人還不在少數。
  • 君合創始人眼光不咋好,三位帶教律師都看不上他選的何旻哲
    何旻哲坐在梁律師旁邊,聽到史律的話,就對梁律師說:我們兩個還沒有帶教律師,這樣說起來…… 這個停頓不就是想讓梁律師對他表示一下,挽留一下,重視一下嗎? 沒有想到我們的聊天鬼才梁律師還是不接他的話 梁律師:對對對,那他們三個都有可能是你的帶教律師,挨個去敬一敬
  • 「90後辭職怒懟HR主管火了」工作可以丟,氣勢不能輸
    最近一個90後辭職怒懟HR主管的聊天截圖就火了,說的話句句都很剛啊,工作可以不要,氣勢絕對不能輸,說的話句句在理,並且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啊,不過貧窮還是阻擋了我辭職的腳步。60後,什麼是辭職?70後,為什麼要辭職?80後,錢給少了,就辭職!
  • 當你想辭職時,為何領導會強烈挽留?只因背後藏有3大套路
    當你想辭職時,為何領導會強烈挽留?只因背後藏有3大套路生活在這個社會上,每個人對自己未來的就業方向應該會著重思考過。而當你到了一個公司上班,那邊由於環境或者薪資等等方面因素,導致後期的待遇並不是很好,估計大多數人首先想的事情就是立馬辭職吧。而有些職工在離職的時候,領導卻會強烈挽留,這背後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呢?其實在這一方面就隱藏了領導的三大套路,建議大家仔細的瀏覽一遍,將這些事情記住。這也有利於自己認清個人在公司的地位以及價值。
  • 年前提離職被領導挽留,過兩月被約談後蒙了,領導:你可以離職了
    年前提離職被領導挽留,過兩月被約談後蒙了,領導:你可以離職了老陳在不久前和我分享了他的一段經歷。他之前在上一家公司的時候,覺得自己現有的薪資水平不符合自己的勞動價值,並且認為再繼續待在這家公司,自己也不會有很大的晉升空間了,於是他就像公司的領導提出了辭職。領導一接到辭職信,立馬就找到老陳談話,挽留他不要離開公司,並和老陳深入交流了一會兒。
  • 應該如何辭職,以什麼理由辭職呢?不好意思辭職,怎麼辦?
    應該如何辭職,以什麼理由辭職?這是常見問題,但鮮有答案,不信你搜索下,也搜不到真宗的流程。不是乾貨不講,本篇3--5分鐘可看完,讓你掌握辭職的正確「姿勢」。【畢業後倆彎路】我先來告訴大家,進入社會後你看到的表面職場現象之下,是有規律的,這裡有兩個彎路。
  • 員工提辭職被領導挽留,看到同事發的聊天截圖後,果斷帶資源離職
    作為公司的老員工,小王一直兢兢業業為公司增收,他覺得自己對公司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但公司這次給員工加薪,卻獨獨沒有他,他心中有些不滿,於是向公司提出辭職,其實內心只是想讓老闆給自己加薪,可是沒想到結果卻讓他蒙了。
  • 老實幹活的人要辭職,為什麼領導卻不挽留?過來人給你道破玄機
    最近朋友小麗辭職了,讓步入職場數年的幾個老同學說來唏噓不已。入職五年,業務能力不在話下,工作勤懇,兢兢業業。卻眼見身邊新來的同事薪資超過了自己,自己工資是比剛入行的時候高了些,但每次漲工資都跟裹了小腳的婦人踏著小碎步一般,漲幅實在不值一提。
  • 優秀青年律師的「追夢之旅」
    鄭希茜 上海市光大律師事務所邢樺彬 上海市遠東律師事務所夏心茹 上海市光大律師事務所龐亦翡 上海市光大律師事務所李瑩暉 上海至合律師事務所繼昨天的優秀青年律師「初心篇」後今天讓我們開啟《法律講堂》主講人選拔大賽一等獎」、「虹口區優秀青年律師」等榮譽。
  • 這2個理由告訴你,辭職時,不要斤斤計較、撕破臉皮,很現實
    辭職在職場中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雖然每個人辭職的理由不同,有人是因為薪資待遇,有人是因為人際關係,還有人是覺得自己懷才不遇,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當你想要辭職的時候,領導都會問你「為什麼要辭職呀?」在離職的時候,不說真話要更好一些,這2個理由告訴你為什麼要撒謊。1、果斷乾脆,沒有迴旋的餘地不管你是因為薪資問題還是對工作的不滿而辭職,最好都不要直接寫在辭職理由上面,很直接的一個原因,就是如果領導主動挽留你,幫助你解決這些問題,你就沒有離開的理由了。
  • 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月薪高,90後大學生入職半年後卻辭職,是何原因?
    近日筆者便看到這樣一個案例,一位90後的大學生在殯儀館工作以後,其實他能夠拿到月薪6000的工資,如果能夠轉正月薪過萬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位大學生還是在工作半年以後選擇了辭職
  • 老員工提出離職,老闆挽留其實另有原因,職場人越早明白越好!
    辭職他說他離職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是離家比較遠,他家跟公司不在同一個市,兩者之間還有點距離,他一個人住在公司,家人都在老家,都照顧不到家裡面;第二個原因就是在這幹了四年多,公司發展了老闆挽留最後老張說今年也確實因為疫情的原因,好多企業效益都很差,就業環境不是很好,今年這後半年就不跳了,還繼續在這幹,明年再說。
  • 圍觀 | 90後女孩辭職代孕賺20萬,稱以後還會這麼做!你怎麼看?
    這兩天,一則標題為《90後女孩辭職代孕賺20萬,供兩個妹妹上大學》的新聞報導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鄭爽律師致信鯨乖乖公司:張恆單方面辭職
    2019年12月31日,鄭爽律師致信鯨乖乖公司員工,稱張恆在11月單方面宣布辭職。張恆管理期間公司資金消耗過快,原本計劃可支撐至2020年2月的1000萬元資金,到2019年10月被告知需追加投資。鄭爽律師還稱,鄭爽本無法律責任和義務處理鯨乖乖各項事宜,但出於責任心和公德心,委派律師協助處理相關事務,特別是員工離職事宜。
  • 老總說90後的職員「虎」,為什麼年輕的職場人學不會做貓了?
    事情是這樣的:從18年到19年,他的公司在招聘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90後和95後的離職率特別高,幾乎就是一言不合就離職。他舉了一個例子,曾經有個90後員工小艾,在面試的時候表現得特別優秀,所以他沒進行二次面試直接就聘用了。
  • 陳師孟的「辭職秀」堪稱熱鬧,蔡英文對他還極力挽留
    儘管遭到很多人質疑,但是陳師孟依然我行我素,蔡英文對他極力挽留陳師孟還竭力維護陳水扁,動用很多資源為陳水扁脫罪。臺灣的法官協會極力抵制他,因為他的存在幹涉了司法的公正。如果那些官員都擁有秋後算帳的權力,那麼臺灣地區的司法系統就亂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