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高考作文指導系列之二十九:如何寫出文章的個性色彩

2020-12-21 語文亦國學

文章的個性,體現在文章的結構、語言、情感、思想等多個方面。宏觀上而言,寫出文章的個性色彩,就是要在文章中見人之所未見,言人之所未言。微觀上而言,則呈現為文章擁有個性化的精妙結構、個性化的語言特色、個性化的情感和個性化的思考表達。

1. 精巧構思,營造個性化結構

無論是寫作何種文體的作文,要想表達出個性化的結構特色,都需要精心布局,以非常規的章法,給讀者帶來獨特的審美體驗。

比如,要想在記敘文中營造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藝術效果,歐亨利式的結構便可以作為最重要的結構形式。試想,當歐亨利式結構最初出現在文壇之上時,此種獨特的表現形式,不正是歐亨利最為突出的文章個性色彩嗎。

要想在議論性文章中表現出兩種思想的矛盾衝突,《赤壁賦》中的主客問答的方式,也可以引入作文中。此種源自漢賦的結構形式,時隔一千年後,蘇軾再次使用它,依舊寫出了文章的個性色彩。現在,又是一千年過來了,再用此種方式寫一篇新時代的主客問答,或許也能成為一篇千古宏文呢。

近二十年來,高考滿分作文中有很多篇佳作,都獲益於個性化的結構形式。比如《朱貴開店》《阿Q奇遇記》《赤兔之死》《患者吳誠信的就診報告》等等,或是採用了「故事新編」的結構形式,或是借鑑了醫院就診報告這一實用類文本的表現形式。這樣的文章,混雜在眾多的平庸之作中,總能給閱卷老師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從而獲得高分。

2. 精心錘鍊,鍛造個性化語言

個性化的語言,也是文章的制勝法寶。語言的個性,和作者的個性以及學養有著密切的關聯。好的語言,或是幽默風趣,或是典雅優美,或是凝練厚重,或是平實流暢,總能給讀者帶來獨特的審美體驗。

比如,魯迅先生的語言就帶有極為鮮明的個性化特徵。魯迅先生在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時,就如一位極其高明的畫家,三兩筆便勾勒出一個漫畫般的形象。如《故鄉》中的「凸顴骨,薄嘴唇,五十歲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兩手搭在髀間,沒有系裙,張著兩腳,正像一個畫圖儀器裡細腳伶仃的圓規」楊二嫂。而在描繪景物時,又善於精準地把握景象特徵,運用精妙的修辭來凸顯景色和情感。如《社戲》中的「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月色便朦朧在這水氣裡。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的向船尾跑去了」。

而當魯迅先生寫作雜文時,其語言則由小說創作時的優美風趣而轉化為辛辣尖銳,充分體現出「像投槍像匕首」的特色。

下面這段文字,節選自魯迅先生的《「友邦驚詫」論》。這段文字的語言,讀來字字如重磅炸彈,具有極大的威力:

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佔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阻斷鐵路,追炸客車,捕禁官吏,槍斃人民,他們不驚詫。中國國民黨治下的連年內戰,空前水災,賣兒救窮,砍頭示眾,秘密殺戮,電刑逼供,他們也不驚詫。在學生的請願中有一點紛擾,他們就驚詫了!

3. 貼近生活,抒寫個性化情感

作文中的情感,來自對生活的個性化感悟。但作文不等於生活,必須對生活進行加工改造,才能讓情感表達擁有好的載體。故而,要想在作文中寫出個性化的情感,就需要立足生活中的細節選材組材,需要用一顆靈巧的心,及時而準確地把握住生活中令人怦然心動的經常瞬間,並將其轉化為流暢的文字。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並無複雜的情節和尖銳的矛盾衝突,所描述的父子間交往之事也並無特殊之處。但因為朱自清抓住了父親攀爬月臺時的細節性動作,渲染出了自身行動並不方便的父親對已經成年的兒子的疼愛之情。於是,讀者便能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獨特的父愛。這樣的父愛,不但具有共性化的父愛特性,而且因細節的獨特而呈現出更多的個性化的內涵。

4. 深度思考,寫出個性化見解

即使是在作文中闡述共性化的價值認知,也可以藉助對相關事理的深入剖析,挖掘出現象背後隱藏著的深層次意義。如果議論性文章能比一般作者分析得深刻透徹,文章的信息量大,富有文化氣息和哲學思辨,則這樣的文章,同樣屬於寫出了個性色彩。

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由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時看似常態化的文化交流中解讀出「送去」與「送來」的危害性,在此基礎上確立起完全個性化的「拿來」的主張。這樣的議論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既抓住了問題的要害,也給讀者以警醒。

上述四點,在實際寫作過程中總是呈現出因人而異、因文而異的特徵。每一位作者都需要立足自身的特點而靈活運用之,切莫捨棄了自己的專長而盲目學習他人的個性化表達。這一點,至關重要。

【學以致用】

(上海市靜安區2018屆高三一模作文)閱讀下面材料,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河上沒有橋,過河只能靠一隻小渡船。灘險水急,小船最多只能承載20人。有一次,艄公清點人數準備開船時,發現一下子上來了22人。渡船來回一趟要一個小時,大家都怕耽誤時間,沒有一個人願意主動下去。大家斥責最後上來的兩個人,但又沒人說得清那兩個人是誰。艄公因為人數超標堅持不開船。就這樣僵持了兩個小時。最後,一對小姐妹退回到岸上,乘客們停止爭吵,船終於開了……

【審題指導】

此則小故事中隱藏著這樣的一種心態:面對矛盾衝突時,幾乎每一個人都是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思考問題。絕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應該屬於獲利者,其他人則屬於非法謀利者。故而,其他人應該受到批判,應該被驅逐出獲利者的隊伍。

基於這樣的思考便可以發現,本次材料作文的基礎性立意,應側重於分析類似心態的成因和危害性,並努力尋求療救之道。以此立意為出發點,最容易將這個故事,和當下中國最大的經濟風險——房地產經濟建立關聯。全民炒房中體現出的心態,和該故事中的心態幾乎完全相同。寫作者如果能聯想到這一點,文章便緊扣了社會熱點。

退回到岸上的這對小姐妹也可以作為一個立意的視角。只是需要注意,不要過分拔高這對小姐妹的道德境界。畢竟,這是僵持了兩個小時後才出現的結局。由這對姐妹的身上,可以提煉出這樣的觀點:總有人需要為矛盾衝突而做出犧牲。

「乘客們停止爭吵,船終於開了」是十分有味的一句話。這句話的背後,隱藏著更為複雜的心理。比如,有的人可能認為這對小姐妹傻,有的人可能認為自己的堅持取得了勝利,有的人可能對這對小姐妹心存一點感激,有的人可能會責怪這對小姐妹既然最終還是要下船,為什麼不兩個小時前就下去,反而耽擱了大家兩小時的時間。正如材料結尾處的省略號一樣,這句話留給讀者的,絕不只是對某種高尚品德的感動。由這樣的思考而立意,可以提煉出的觀點是:堅持到底未必獲得真正的勝利。

撐船的艄公也是一個不得不關注的立意點。艄公是只能乘20人這一規則的制定者,也是忠實執行者。但恰恰是艄公未能嚴格控制登上渡船的人數,才引發了後來的各種矛盾。由此可以提煉出的觀點是:守衛規則,才能避免矛盾。

【下水作文】

守衛職責,才能避免矛盾

萬物運轉,各有各的軌跡。倘若都能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倒也相安無事。只是世界是變化和發展著的,要變化和發展,就不得不隨時修正自己的位置,隨時變換自己的運行軌跡,於是乎,矛盾便在所難免。

矛盾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矛盾時的推諉和扯皮的心態。就像材料中渡船上的這22位,每個人或許都有充分的理由優先渡河,也都有理由推翻他人的優先理由。即使是最後登船的那21號和22號,也不見得就是真正應該主動讓出位置的。

人皆有利己之心。因為這利己之心,便不捨得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故而,身處船上,每個人便都希望他人割肉放血,換來自己的平安無事。只是,並非每個人都樂意於做這割肉放血者,倘若每個人都持有完全相同的心態,則豈不是要無限期僵持下去。

要想真正解決類似問題,關鍵處並非乘船者,而是撐船之人。撐船人既然明知自己船的載重能力,自然就應該在有乘客開始登船時便高度警覺起來,怎麼能聽任乘客自由上船,直到人滿為患後才清點人數並堅持超過20人就不開船的規則呢。撐船者事前不作為,事後看似堅守規則,實則依舊屬於不作為。自己造成的矛盾,不自己想辦法化解,卻仰仗手中的撐船的特權,威逼乘客們自己解決問題,似乎矛盾全部來自乘客,把自己的過失洗涮的一乾二淨。

現實生活中,類似於撐船者這樣的人並非少數。有些行政管理者,平日裡工作不盡心不盡力,敷衍塞責,得過且過,聽任小問題匯聚成大矛盾。而當矛盾產生之後,依舊不積極主動地解決問題,反而把自己當成受害者,揮舞著道德或者法律的大棒,野蠻攻擊謀求自身正當利益的人。這樣的人,在任何一種時代都是社會發展的毒瘤。

版權聲明: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未經作者本人許可,不得轉載,更不得用於商業用途。

作者:劉祥 ,「三度語文」首倡者,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江蘇省教學名師。出版個人教育專著12部,發表教育類文章一千餘篇。其「三度語文」教學主張在國內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中國教育報》《江蘇教育》《中學語文》等報刊均有專文推介。應邀在17個省開設示範課和主題講座共二百餘場。教學專著各大實體書店和各大網絡書店有售。

相關焦點

  • 如何寫出高考滿分作文
    如過不出意外的話,2021年的高考都集中在6月7號和8號,高考分數公布之後都會給我們很大的驚喜,每個省份都會揭曉高考理科狀元和文科狀元。同時,各個省份還將公布高考滿分作文。我們都知道,語文是所有科目當中分值最高的學科之一,而高考作文的分值同樣也非常高,因此值得高考學生們重視。
  • 高考作文輔導229:高考模擬卷作文題指導1
    順個性還是逆個性?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假設陷入職業選擇困惑的大學畢業生寫一篇公開信,表達你的認識與思考,並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 高考必讀:4招教你寫出立意深刻的高考作文,讓閱卷老師給出高分
    一篇高考作文的得分高低,直接和「立意」掛鈎,對於一篇高分的高考作文來說必須做到透過現象深入本質,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點,寫出別人沒有寫出的內涵!第一個例子,當年參加新概念作文大賽的韓寒,老師把一張紙泡入杯子,然後,我們就看到了《杯中窺人》的佳作!對於一件普通的事情,韓寒窺探到了人性,超乎了老師的想像,自然拿到了第一!
  • 高考作文《生活在樹上》引熱議:好文字如何寫出好作文?
    文中表示,上述作文是今年浙江高考的滿分作文,且是一篇第一位閱卷老師只給了39分,後兩位閱卷老師給出55分高分,最終被作文審查組判為滿分的作文。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題目截圖。這篇滿分作文發布後,引來了諸多爭議。反對者最多,比如認為該文用詞晦澀難懂,堆砌概念,有故作賣弄、炫技之嫌,乃至斥責該文佶屈聱牙、不說人話。
  • 高考閱卷老師告訴你,高考作文「高分潛規則」,4點看懂高考作文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作文的分數越來越重要,一篇作文的好壞,直接決定語文的整體分數,決定高考的整體成績,抓住了高考作文,就是讓自己擁有了更多選擇的機會! 那麼如何,才能拿到高考作文的高分呢?這個我們先要看看高考作文閱卷的流程,找到其中的高分「潛規則」。
  • 2020屆高考作文指導系列之十九:記敘文如何抒寫情感
    細節的真實與生動,是文章能夠撼動心靈的基礎。粗枝大葉的概述、無病呻吟的抒情,都無法喚起讀者內心的情感共鳴。要想讓閱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並願意回頭品讀,就必須寫好細節,必須努力放大細節,充分調動每一個感覺器官去感知,去描繪。具體地講,就是要選取鮮活、典型、感人的細節去表現文章的中心。這一點,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堪稱經典。
  • 2020年最強高考作文解析匯總!
    2020年高考語文試卷作文題共11道,其中5道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各命制1道,北京命制2道。全國Ⅰ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本題目聚焦今年的疫情熱點,從隔離生活、社交距離與人們聯繫方式的變化為切入點,立足學生視角與現實對接,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個性闡述,在現實問題情境中考查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水平。2、題目解析:從趨勢上看,今年是新高考落地實施第一年,新一卷高考作文取材於新冠疫情,注重考查考生能否對社會現象進行深入思考。
  • 蘭姐姐辣評高考作文: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
    問題趨同化的「表面文章」難得高分今年高考作文題主題明確,立意方面不存在多大難度,只要立意準確,不偏題,分數基本不會出現很低的情況。高考作文考查學生主流價值觀,以實現以文化人、立德樹人之目的。所以,本次作文寫作,內容上仍應體現「生逢偉大時代,傳承先輩精神,不負春光,做自信、有為青年」的價值追求主線,平衡「小我」與「大我」關係,彰顯青春風採。在思維上,一定要努力以辯證思維提升思維含量。家國情懷和思辨性是內容謀篇的重中之重。
  • 莫華:與高三女兒談高考作文
    雯霞:老爸寫的《上甘嶺戰役背後的思考》一文,是符合《考綱》高考作文要求的。作為他山之石,對你如何寫好高考作文多少有點參考價值,希望你有時間讀一讀。作文寫得好不好,反覆強調一下,還是那句老話,在於多練筆。要知道,大多數高考優秀作文、滿分作文,並不純粹是考場上的臨場發揮,更多的還是平時的積累,到了考場擇其所需而用之。今年備受爭議的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就屬於此類。倘若其中不存在舞弊與貓膩,能寫出如此晦澀難懂的考場作文,至少說明這個考生平常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絕非等閒。
  • 2020年全國Ⅲ卷高考語文作文點評
    2020年全國Ⅲ卷高考作文題是一道材料作文題,從總體來看,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依舊延續了近年來的作文命題趨勢,注重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感悟成長,學會思辨,注重讓不同地域、不同水平的考生都有發揮的餘地,能較好地區分出考生的立意層次和寫作水平。看似簡單的命題,卻賦予了考生廣闊的思考空間。   一、在主題上側重以小見大。
  • 「意林體」2020年高考作文命中率高達95%!
    《意林》2020年第13期《宋人愛掛畫就如我們愛自拍》提出「人們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卻無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等重要的問題,契合全國卷III作文題「如何為自己畫好像」。《意林》雜誌常設「人文地理」欄目,「帶你走進」中國城市深處,體驗每一個特色的文化、風俗、人情、美食。
  • 2020河北高考作文題目出爐!你會怎麼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今天2020年高考第一天剛剛河北省高考作文題目(全國Ⅰ卷)墨子說:「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英國詩人約翰多恩說:「沒有人是自成一體、與世隔絕的孤島,每一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同氣連枝,共盼春來。」……2020年的春天,這些寄言印在國際社會援助中國的物資上,表達了世界人民對中國的支持。
  • 2020年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疫情相關(網絡版)
    2020年北京高考英語作文與疫情相關(網絡版) 2020-07-08 18:2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
  • 賈玉蘭2020高考前提醒高考生:高考英語作文要注意「李華」失蹤
    2020全國卷高考英語作文"李華"多年來首次不出現,讓全國卷高考生始料未及!相信平時校內校外一直進行書信類作文訓練的全國卷高考生,面對高考英語作文 "李華"的突然消失,考場上大腦一片空白的考生一定不在少數!
  • 河北2020高考作文題新鮮出爐!你會怎麼寫?(附歷屆高考作文題)
    今天,2020年高考開始了,我省高考語文卷的作文題目長這樣↓↓↓2020年高考作文題目全國 I 卷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鮑叔對桓公說,要想成就霸王之業,非管仲不可。於是桓公重用管仲,鮑叔甘居其下,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司馬遷說:「天下不多(稱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班級計劃舉行讀書會,圍繞上述材料展開討論。齊桓公、管仲和鮑叔三人,你對哪個感觸最深?
  • 深圳高考狀元的滿分作文,寫出了新一代青年的擔當!
    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會出現很多滿分,這些滿分作文都文採卓然,充滿了文筆的魅力。 2018年的高考作文題目非常的特別,是給下一代的青年寫一個封信裝進時光瓶,以此共勉。 其中深圳高考狀元的作文,無論是文採還是書寫,都是十分完美的。
  • 意林特邀名師最快解讀2020高考作文全國10套卷
    而管仲,在齊國被尊稱為「仲父」,後世尊稱為「管子」、「聖人之師」。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將這有文化意味的故事,用到高考作文題中,讓考生覺得有「嚼頭」,有味道。這是傳遞中華文化的一種巧妙方式,也是告訴我們:要傳承中華文化。
  • 作文拿高分不難,掌握這幾個方法,你也可以寫出打動人心的文章
    作文一直以來都是語文的重中之重,畢竟除了閱讀之外,能讓你的語文成績拔尖的,就是作文這個「大魔頭」了。很多人覺得作文很難拿高分,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如何去寫好一篇作文。作為一個高考作文滿分的人,我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寫作技巧,希望對準備參加考試的你們有用。
  • 高考作文如何寫得高分?加上這幾個句子,讓你的作文「增色」幾分
    臨近高考,仿佛覺得6月的來臨也帶著一絲緊張的氛圍。每年大家都知道高考會出現滿分作文,滿分作文究竟是如何得到滿分的呢?這個問題讓人帶著羨慕,又帶著不解。 羨慕是因為自己同樣也學了好多年的語文,為什麼寫出的作文「不是流水帳卻勝似流水帳」,別人的作文寫的就像那麼好,讓人讀了似陽春白雪,如沐春風。
  • 2020屆高考作文指導系列之二十三:議論文如何做到「材料豐富」
    擁有大量的第一手論據材料後,並不意味著就能寫出內涵豐富立意深刻的作品。要想落實作品的豐富性,還必須對材料進行精當地取捨。要能夠依據構思立意的需要,合理使用好每一則材料。同時,還需要在現有材料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聯想與推理,使一些原本看起來並無直接關係的素材,建立起內容上的有機聯繫,從而實現充實文章內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