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良心耳塞到底咋選?5000以下這5款動圈真的香

2021-02-23 乙迷音樂俱樂部

本文來自玩家真實感受,玩家對器材的褒貶,不代表乙迷觀點。

一年一度的購物狂(chu)歡(xie)節又來臨了。每年最頭疼的無非是買什麼最香、到哪裡買靠譜。對於HiFi耳塞來說,這樣的選擇題似乎更難了,一是今年各家新品可謂「井噴」.

明星產品如山靈ME500白金版、森海IE400/500 PRO、Final Audio的B系列、Astell&Kern新旗艦T9IE、CFA更新的黑金限量版仙女座等,總的趨勢是穩中有升,當然價格也是如此。

然而對於「更精明」的消費者而言,這個時間段屬於正常的新品觀望期,一般要等待新品的價格穩定,沒個一年半載是不可能的。

山靈主力新品ME500白金版

夠「老」,才可能夠香

要買到真正的良心耳塞,首先一個標準就是夠「老」。HiFi耳塞的「保質期」比其他數碼產品長得多,甚至可以說好聲音是歷久彌新的。一款調音經典、素質不錯的耳塞往往能暢銷多年,比如賣了快十年的AKG K3003;

反過來講,如果一款耳塞買了很多年都沒停產,甚至復產,那一定是口碑不錯的,比如AKG的經典女毒平頭塞K314P(咦為什麼又是AKG?)。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非「一陣風」的瘋狂,比任何毒文都來的有說服力。

曾經的AKG圈鐵旗艦K3003

夠「味」,才可能夠香

近來耳塞市場颳起了「監聽風」:巨頭索尼的M系列、巨頭森海的PRO系列,都直指監聽定位,試圖把產品從監聽定位讓人聯想到「高素質」、「HiFi向」,然絕大多數人買耳塞並不是「幹活用」,而是聽歌用。也許它們素質不錯,但調音的感染力未必強。

說到感染力,動圈單元是具有天然優勢的,由於發聲原理不同,動圈的頻響比動鐵更寬、低頻響應更充分,雖然感染力、音色自然度不及成本更高的靜電/平板單元,但比起動鐵還是更有「味道」的。

在種類繁多的動鐵單元逐步佔領中高端HiFi耳塞市場之時,動圈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抑制「分割振動」效果更好的振膜紛紛出現,這樣既能保留原有的聽感優勢,素質的相對劣勢也迎頭趕上。

森海塞爾監聽新品IE500PRO

夠「低」,才可能夠香

第三個標準當然就是價格了。正常情況下,越老的耳塞價格相比上市價也越低,「水分」幾乎全部榨乾。雙11這個特殊的時間,既會有天貓等平臺針對全網的優惠活動,各個廠家也會推出更具針對性的單品活動,有些折扣力度十分誇張,這時就需要及時關注各類信息了。

下面就給大家按不同價位推薦5款「真香型」耳塞,它們共同的特點就是:上市時間均超過兩年、都是動圈、價格基本探底。

500元檔「真香型」:

原價3折還送10萬元巨獎——

威索尼克GR09,雙11價約699元

和去年一樣,GR09依然是真香耳塞裡的明星產品,優惠價不變還是699元,但這次的「噱頭」變了:

從去年的轉發微博送寶馬X1,到今年抽福袋中價值13000元的外星人筆電和10萬元的勞斯萊斯原車雨傘,作為「超跑」玩家的鬱少再次以豪車相關產品作獎品,開獎時間11月10日晚9點。

GR09是原價1999元的旗艦產品,採用高品質的動圈單元——碳納米管振膜,加以成熟的調音。這得益於VSONIC主設計師鬱志曰先生在日本AIWA所積累的耳塞設計經驗。

標配160股鍍銀線。單從素質來講,GR09確實有「越級PK」的實力,眾多燒友的「大呼真香」也佐證了這點。

1000元檔「真香型」:

百年大廠旗艦最後「清貨」——

天龍C820,雙11價約1050元

作為2016年就上市的旗艦款,售價從發售時的1380到如今依然在1000出頭,可以說是十分堅挺了。這次雙11有國行1230返180的優惠活動,到手價大約1050。

相比動輒幾千上萬的旗艦而言「水分」是相當之少,且有商家說這是停產前最後一波優惠,雖然至今仍看不出這個日系百年大廠有任何更新新品的意思。

作為典型的動圈暖聲風格的代表,C820採用了兩枚11.5mm的動圈對稱放置,增加更多空氣鼓動以進一步升級低頻,按有些燒友的說法是更有「箱子味」。

腔體開孔設計增加通透度、不可更換的雙線設計提升分離度,千元級高素質動次打次非它莫屬。16歐姆+115dB/mW的低阻高敏參數,同價位耳塞最易推之一,頗適合歐美流行愛好者直接用手機驅動。

2000元檔「真香型」:

即使停產依然是經典——

索尼EX1000,雙11價約2385元

對於動圈耳塞資深玩家來說,EX1000是繞不過去的。2010年,作為EX700的升級版面市,定位類似如今的IER-Z1R,4999的發售價在當年的動圈世界裡屬於天價。

索尼也一舉翻身,把森海塞爾IE8從「動圈耳塞之王」的寶座上拉了下來。如今,這款曾經代表索尼最高動圈技術實力的經典產品已經停產,但價格還是較為堅挺,較為靠譜的一手貨源的報價大約在2300-2400之間。

EX1000採用了標誌性的液晶高分子振膜,單元直徑16mm,和EX700一樣,是入耳式耳塞中尺寸最大的,因此它也不得不採取單元側放,造成較為誇張的「U盤」佩戴效果。標配的一長一短高品質7N-OFC線材錦上添花,讓聲底更為純淨。

EX1000整體調音中正略微偏冷,解析力堪比動鐵,低音具有動圈特色的彈性,適應風格廣泛,非常適合作為主力耳塞,同時也是索尼粉絲值得珍藏的經典產品。

3000元檔「真香型」:

舊的比新的好、便宜的比貴的好——

森海塞爾IE800,雙11價約2999元

說完了EX1000就必須得說說IE800,畢竟索尼和森海這兩家在爭奪高端動圈領域的「軍備競賽」著實精彩,有良性競爭才有優質產品。2012年,森海發布了自家有史以來最貴的動圈耳塞IE800,售價599歐元,雙11有廠家爆出2999元的特價活動,聲價比很高。

這款7年前的當家旗艦採用了森海自行研發的專利7mm微動圈單元,陶瓷腔體,頻響範圍高達5Hz-46,500Hz,尾部雙開孔以增強低頻下潛、擴展聲場,這是森海繼IE8後又一次提升了動圈入耳的級別。

HiFi圈有意思的一點在於「調音的完美性」和「技術的創新性」之間的博弈,有時候為了追求創新,就不得不改變一種調音思路,或是因為用了新的單元或技術,聲音風格就造成大改,這樣的副作用就是破壞了原本已廣受市場認可的「品牌經典調音」。

比如鐵三角新品口碑不佳就在於此,很多人說的「女毒調音」沒有了,粉絲們自然不樂意了。森海也是如此,IE8口碑好於IE80,而IE800口碑也好於IE800s,究其原因,就在於IE8、IE800的調音「更具風格」。

比如IE8特殊的低頻殘響、IE800兇猛的高低兩端,這種令人印象深刻的處理相比後續略顯保守的「全面化」調音要更有辨識度,也許IE800s的人聲更好,但更為大氣、也更便宜的IE800擁有著更多的擁躉。

5000元檔「真香型」:

萬元旗艦「跳水王」,音質不打折——

HiFiMan RE2000,雙11價約4859元

要說「打折界」的元老,除了威索尼克就屬HiFiMan了,至於「跳水」的原因,一個可能是純粹為了清庫存,另一個可能是品控被吐槽,不得不降,畢竟各種售後質量問題層出不窮。但有一點必須承認,單論音質,HiFiMan的產品確實很香,尤其是耳機類產品。

RE2000是HiFiMan第一款破萬的旗艦級耳塞,如今金色版價格依然高高在上,售價12800元,而銀色版的活動價僅為4859元,兩者腔體鍍層不同,調音有微小區別。

相比黃銅鍍金外殼的RE2000金版,RE2000銀版的性價比非常之高,兩者均採用HiFiMan的「黑科技」——拓撲振膜,能顯著改善單元「分割振動」造成的失真問題,耳機綜合素質極高,唯一缺點是靈敏度偏低,相當吃推力,一旦推開,大氣犀利的聲音完全能站穩萬元價位。

如果手裡有優秀的播放器打算升級耳塞,目前不到5000的RE2000是相當值得考慮的國產旗艦。

相關焦點

  • 飛傲FD5 旗艦動圈耳塞體驗:平價靚聲的代表
    我會好奇市面上每一款旗艦級動圈耳塞的聲音表現,往往從這些產品上可以看出一家音頻品牌的研發實力,況且相對於浮躁的多單元耳塞市場,單動圈耳塞明顯務實不少,其中的優質型號層出不窮,我此前也分享過不少個人所鍾愛的旗艦級動圈耳塞作品,這次的主角則是飛傲的旗艦級動圈耳塞 FD5。
  • 壓電陶瓷+石墨烯動圈 飛朵小行星耳塞開箱
    最近,HiFi圈誕生了一位備受矚目的新品:飛朵 ASTEROID 小行星耳塞(以下簡稱「小行星」),相信不少朋友已經聽到過它的大名了。小行星耳塞採用了定製的壓電陶瓷單元+石墨烯動圈單元的混合架構設計。目前,這款耳機已經到達我們的評測室,相關的評測內容敬請期待。
  • 純動圈耳塞回潮
    最近幾家廠不約而同推出了單動圈耳塞,價位從兩千到五六千元。有圈內人稱之為動圈回潮。背後有什麼特別原因嗎?我覺得這沒有特殊理由,只是風水輪流轉而已。和多單元動鐵、圈鐵混合、靜電動鐵混合等結構的耳塞相比,純動圈耳塞最容易獲得渾然一體、從低到高協調一致而且厚聲的聲音,但難以做到極棒的高頻延伸、泛音空氣感和細節解析。一般而言檔次越高的動圈耳塞頻寬會越好、細節解析會越好,但終究會不敵高頻由獨立動鐵或靜電單元負責的混合設計耳塞。
  • 聽完這條耳塞,我又想回歸動圈了.
    玩興戈真的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玩的,當初買Em2純粹是想看看這個價位國產圈鐵現在是什麼水平,結果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動圈單元。最近手痒痒就把這個剛上小米有品的傢伙給拿下了。選灰色純粹是因為對金屬外殼耳機沒抵抗力,花灑就是這麼敗下的。En700 mk2外形有點平板塞的範兒更有點拜亞百葉窗的意思,第一次看到這個外形也覺得感興趣,種下的草始終要拔掉的。
  • 貴的良心——從黑黃鸝、QDC談起,聊聊國產高端耳塞
    5年一揮間——高端耳塞5000起步以售價來看,大於5K RMB可以算作高端級別,以往這個價位只是定製耳塞和極少數冷門耳塞(如日本FinalAudio Design品牌的高端產品)的專利,2011年,奧地利AKG推出的K3003以12800元的天價打破了堅冰,成為了高端非定製耳塞普及的裡程碑式的產品,此後,森海塞爾IE800、舒爾SE846、威士頓W60、拜亞
  • 【日本評測】HIFIMAN採用動圈單元設計的高級定製耳塞RE1000
    RE1000採用了9mm+8.5mm的雙動圈單元設計。需要注意的是這兩個動圈的分頻點很低。為什麼不選用圈鐵複合單元,而是動圈單元?其實動圈單元更容易獲得像音箱一樣更好的低頻。也就是說,不僅僅可以保證獲得低音區的音樂信號量,而且在中高音區域的空間感上可以得到提升。對於不選擇複合單元而是用雙動圈單元這一問題,我們諮詢了HIFIMAN的CEO 邊仿先生。
  • 200元以下最強選 羅技UE耳塞京東159元
    現在很多入門級用戶在選擇耳塞的時候由於考慮到預算的問題,都會選擇一款性價比較高的國產耳塞產品,對於那些大牌的耳塞雖然有想法,但是苦於囊中羞澀而不敢染指,但是羅技UE在推出了這款200vm之後就很好的保住朋友們解決了這一問題,此款耳塞外觀設計清新亮麗,無論是在聲音表現還是佩戴舒適度上都非常的不錯,目前此款耳塞在京東商城上的售價僅為
  • 日本都愛黑科技 鐵三角IM70雙動圈耳塞首測
    【PConine 評測】還記得早前曾經評測過的一款三動圈單元耳塞嗎?如果JVC想來喜歡搞奇怪的技術的話,那麼同樣來自日本的鐵三角在去年年底發布的一些耳塞新品中,就有一系列耳塞是同樣是採用多動圈單元。而現在這個系列中的最頂級型號IM70終於來到我們的評測室了,讓我們先來看看他的表現吧。
  • 4款雙動圈耳機開啟音樂另一面
    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滿足你的某些聽感需求,或者是你打算不走尋常路的話,不妨來試試雙動圈耳機?將兩個看起來稀鬆平常的動圈單元放在一個耳機腔體裡面,究竟效果怎麼樣?來看看下面的4個推薦吧。  實際上觀察IM70的腔體,其形狀與常見的動鐵耳塞產品十分相似。如果事先沒有告之的話,或許很多人都會誤以為這是一款動鐵耳塞。
  • 決戰動圈耳塞之巔!!!第七章——JVC FD01
    幸運的是在今年耳機大家壇於上海舉辦的展會上,我聽到了一款表現很值得一說的動圈耳塞——JVC新旗艦動圈耳塞FD01。FD01的聲音再次驗證了這一點,這是一款很好地發揮出了DLC振膜優勢的耳塞。還記得去年進行頻響測試時,我們會告知10khz以上頻段的數據沒有參考性;在此之後我們多次升級了測試設備,雖然測試系統中內置仍然是1/2麥克風導致16k以上仍然存在誤差,但是已經具備相當的參考性,所以我將不會標灰FR中10khz以上區域。
  • 百元級時尚耳機新秀——1MORE Stylish 雙動圈耳機
    認識1MORE已經有5年有餘了,從第一款小米耳機開始,前前後後使用了有十多條耳機,算是見證了1MORE的發展。
  • 為了不過光棍節,這幾款藍牙耳機也是拼了,雙11竟然降價這麼多?
    IM70的風格比較中性偏暖,初聽甚至有點類似某些雙單元動鐵耳塞的感覺,但是又具有動圈獨有的空氣感。這款耳機在下凡數碼專營店雙11促銷價是:509元ATH-LS70iS給人一種影院般的享受。兩個驅動的串聯結構,通過驅動驅動器的同時,減少膜片的變形,均勻地發出聲音。專用設計的LiveTuned雙動圈交替驅動單元加上堅硬的炭碳織維度層振膜,從強有力的音色到織細的表現,實現抑揚頓挫的表現。
  • 動圈耳塞實在是太好聽了——UM3DT
    我拿到UM3DT這款耳塞的時候,簡單的小盒子,拆開發現裡面的物件也很是簡樸,就一個耳機包,一副耳塞,保修卡,擦鏡布,三對耳套,沒了。我發現我非常喜歡這個耳機收納包,帆布材質,韓國Dignis聯名款,漂亮且做工極精良。
  • 動圈耳塞第一梯隊?遲來的RE2000評測
    上半年,hifiman推出了萬元旗艦耳塞re2000,作為一款國產動圈耳塞,售價過萬也是不得不讓人關注一番,筆者隨後就在siav的展臺上看見了它
  • 一款頗適合入燒選擇的動鐵耳塞 — qdc 海王星
    在我們那個年代,基本入燒都是動圈,而具有代表性的耳塞,當數森海塞爾MX500,我們那一輩燒友,幾乎都聽過這個塞子。 在分享這篇簡單的使用感受之前,先和大家講講故事。講一下,這些年來我對耳塞的一些看法和了解。 我第一副擁有的塞子,其實並不是MX500,而是索尼大法的MDR-E837LP,那還是1997年的事。
  • 橫評SONY一款在JD熱賣21萬百元級耳塞,看看是真香還是情懷?
    說實在的雖然玩過很多塞子,但自從Walkman被淘汰後SONY的塞子還真的沒有好好玩過。前幾天在JD上看到了一款塞子居然有21W的評論,而且好評度還達到了98%,價格也不貴不到200。這麼高這麼高的好評率,到底是真香還是情懷呢?出於對這款塞子的好奇吧,還是入手了這款塞子雖然我手上的塞子已經不少了。
  • 決戰動圈耳塞之巔!!! 第一章:Campfire Vega
    自序(續):很久很久沒有開過坑了,看著柜子裡堆成小山的耳塞,這次決定就開個大坑
  • 【隨身】簡評七款高端耳塞
    這段時間可謂器材豐富。雖然還沒有來得及細品並對比這些高端耳塞的差異。但這裡還是迫不及待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使用中的一些初步感受。因為只是初步試聽比較,而且有個別耳塞是新塞未煲開,所以就沒有特別去挑選一些特定音樂去試聽。大致選了幾首比較老的流行音樂及平時自己喜歡的小編制室內樂去試聽。
  • 索尼XB50BS:這是一款頗為良心的運動藍牙耳機
    拋開佩戴方式,音質自然不可或缺,索尼家的耳機,其音質自然不用多說,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這款來自索尼的運動藍牙耳機—索尼XB50BS  外觀方面,索尼XB50BS採用時下流行的外觀設計,再搭配塑料材質的腔體外殼,使得耳機整體既美觀又輕巧。由於電池放在了耳機上,因此耳機主體相比其它耳機會更大一點。機身顏色上,這款耳機有黑色、紅色和藍色三色可選。
  • 決戰動圈耳塞之巔!!!第四章——VSONIC GR09
    一方面原因是GR09這款耳塞跳票實在是太久太久,另一方面則是因為VSONIC現任董事長鬱少的超高調作風,讓這款耳塞在尚未發售時就火遍了大半個圈子——連我幾個只玩大耳和只玩箱子的朋友都對於這個耳塞產生了關注。開始關注GR09是在4年前,VSD1發布的時候,那時候便有了GR09的消息,並且據說那時候就有了工程機了……誰知這跳票一跳便是四年,而今總算是聽到了這條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