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科學界質疑諾獎得主言論,指新冠病毒並非人造

2020-12-21 新浪科技

來源:中國新聞網

法國科學界人士近日紛紛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並非人工製造,質疑和反對法國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蒙塔尼耶的有關言論。

法國《巴黎人報》17日發表題為《為什麼蒙塔尼耶的理論不可靠》的文章指出,蒙塔尼耶近日提出的「新冠病毒人造論」觀點遭到了很多法國科學家的質疑和反對。蒙塔尼耶聲稱新冠病毒系人工製造並含有愛滋病病毒基因。

文章引述法國病毒學家高伐德的話說,蒙塔尼耶援引了印度生物學家的相關研究,而此前通過對新冠病毒基因組的研究已經證明沒有愛滋病病毒序列;印度生物學家在收到了有關其技術方法和對其研究結果的評論之後也撤回了相關研究報告。

法國科學家德克雷利也在該文中明確指出,當我們查看新冠病毒時,沒有任何證據證明有意添加的序列存在,並且我們發現了整個基因組中自然進化的痕跡。

對於蒙塔尼耶提出「新冠病毒存在引人注目的突變」,高伐德也並不贊同,指出該病毒自出現以來變化不大,「正如預期的那樣」,新冠病毒的突變遠少於愛滋病病毒的突變。

曾與蒙塔尼耶共同參與愛滋病病毒研究的巴斯德研究所教授霍布森17日在接受法國媒體採訪時,也對蒙塔尼耶的有關言論予以駁斥。

霍布森指出,蒙塔尼耶的論據主要是建立在數學家裴瑞茲的研究結果之上,但裴瑞茲的研究結果是錯誤的,新冠病毒的基因組裡有許多種鹼基組成,其中有許多的U和A組鹼基,而愛滋病基因組中也有許多A組鹼基,於是裴瑞茲認為這兩種病毒有相近之處,其實他如果使用同樣的研究方式,還可能會發現別的病毒的基因片段。

霍布森認為,根據目前已知的研究結果,所有的信息都顯示新冠病毒是一個自然的病毒,它應該是通過別的哺乳動物將病毒傳給人類,目前還不知道是什麼動物,這需要時間來確定。

法國媒體還質疑蒙塔尼耶目前的學術信譽。《巴黎人報》指出,這並不是蒙塔尼耶提出的首個毫無根據甚至有些「陰謀論」性質的觀點。他近年來提出的不少觀點如「水擁有記憶」等都引發了很大爭議。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稱新冠病毒包含HIV序列,蒙塔尼「失足」偽科學
    同樣是在法國,法國巴斯德學院教授西蒙 - 羅裡赫 (Etienne Simon-Loriere) 表示,蒙塔尼指出新冠病毒的基因序列在其他自然產生的冠狀病毒中同樣存在,但這並不是說明新冠病毒中的相關基因是通過人為方式添加進去的。他說,一本書的若干單詞在另一本書也用到了,這不能說明這本書抄襲了另一本書。
  • 諾獎得主蒙塔尼耶「人造病毒」這一炮
    來源|金微觀察呂克·蒙塔尼耶,法國著名病毒學專家、因發現愛滋病毒(HIV-1)而獲得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4月17日,呂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教授在接受法國電視臺採訪時放了一炮:目前肆虐的新冠病毒乃人工合成。這一炮,在科學界引發一場風暴,在國際炸出了巨大的水花。
  • 科學界集體駁斥呂克·蒙塔尼耶「新冠病毒人造論」
    ,並證明新冠病毒來源於大自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著名生物學家饒毅教授今天在其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中發表了措辭強烈的批評言論指出:以蒙塔尼耶是諾獎得主的身份,不僅是病毒學專家而且是病毒學頂尖學者,聲稱新冠病毒的來源和新冠病毒含愛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有很強的欺騙性。新冠病毒不含愛滋病毒的序列,已經有很多科學家公開說明了。
  • 宣稱新冠病毒「人造」,被饒毅親自駁斥的蒙塔尼耶是什麼來頭?
    新冠肺炎在全球暴發以來,給全世界都帶來了巨大的震蕩。在此期間,病毒來源問題始終在學術界爭論不休。世衛組織負責人此前多次表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新冠病毒來自於實驗室,世界上很多知名醫學專家也均認為,所謂「實驗室洩露」說法毫無科學依據。但令人咂舌的是,法國諾獎獲得者蒙塔尼耶竟公然支持「新冠病毒是實驗室合成」的論調。
  • 諾貝爾獎獲得者呂克·蒙塔尼耶:「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
    「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的」,這種說法捲土重來。這次提出者的身份與眾不同,他叫呂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來自法國的頂尖病毒學家,因發現愛滋病毒獲得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可信嗎?而新冠病毒的基因片段和愛滋病病毒的基因片段具有相似性。| 呂克·蒙塔尼耶是世界愛滋病研究及預防基金會的共同奠基人和國際病毒聯盟的總監。他獲得超過20項大獎,除了諾獎,還獲得了第三等法國榮譽軍團勳章,1986年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1987年蓋爾德納基金會國際獎等。圖片來源:eveilhomme他向記者說明,在病毒中插入新的基因片段是比較容易的。
  • 法國科學界人士質疑蒙塔尼耶言論,指新冠病毒並非人工製造
    「新冠病毒人造論」觀點遭到了很多法國科學家的質疑和反對法國科學界人士近日紛紛指出,新型冠狀病毒並非人工製造,質疑和反對法國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蒙塔尼耶的有關言論。法國《巴黎人報》17日發表題為《為什麼蒙塔尼耶的理論不可靠》的文章指出,蒙塔尼耶近日提出的「新冠病毒人造論」觀點遭到了很多法國科學家的質疑和反對。蒙塔尼耶聲稱新冠病毒系人工製造並含有愛滋病病毒基因。
  • 生物學家饒毅發文斥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指控中國:喪失基本標準
    4月18日,著名生物學家、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其個人公眾號「饒議科學」發文,駁斥現年88歲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即愛滋病病毒)發現者、200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獲得者之一呂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又譯呂克·蒙塔尼耶)近日在西方媒體上的公開言論,包括「新冠病毒是人造的,其中插入了愛滋病毒的核酸序列
  • 諾獎得主呂克·蒙塔尼做了什麼偽科學?
    撰文 | 薛宇來源:科學網博客4 月 16 日,法國病毒學家呂克 · 蒙塔尼(Luc Montagnier)在一次電視節目中發表極具爭議的觀點:新冠病毒含愛滋病毒的核酸序列,是人為的,而病毒是從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所洩漏的
  • 想一睹「文青」氣質的諾獎得主?來這裡就對了
    一場科學盛宴即將拉開帷幕,前來赴約的是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於10月30日-11月1日在上海召開。「科學天團」將至,有你要追的「星」嗎? 【兩位2020年諾獎得主是「文青」?】
  • 又見新冠病毒陰謀論?這些科學大咖走上科學巔峰,卻患上了「諾貝爾...
    作者:瞿立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新冠病毒暴發早期,一種陰謀論盛行網絡,說新冠病毒是人為釋放出來的。 德國林島每年都會舉辦諾貝爾獎獲得者大會,幾十位諾獎得主與數百名學生、研究者濟濟一堂,交流科學思想和新進展。2010年的大會上,蒙塔尼的演講把DNA輻射電磁波的「科學發現」又推進了一步,表示DNA會使水聚集成特定的納米結構,這時把DNA濾出,水依然會輻射一樣的電磁波。 這簡直使順勢療法(Homeopathy)有了「科學基礎」。
  • 諾獎得主:「醒來發現在火星!」
    2006年,杜德娜的實驗室開始CRISPR的研究工作,這個課題就像偵探,只不過目標相反,關注的不是病毒如何入侵宿主,而是細菌如何抵禦病毒。他們尤其感興趣的是那些與CRISPR相關的基因,或者說,是他們認為參與了抵禦病毒的細菌基因。CRISPR研究引起更多人的注意,2008年,第一次CRISPR會議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舉行。
  • 科學界巨星接連被新冠病毒擊落
    新冠病毒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無論文化、宗教、職業、收入或名氣病毒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自新冠肺炎暴發以來,一些科學界巨星先後病逝,使得人類的科學進步遭受了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生命遊戲之父」——約翰·何頓·康威2020年4月11日,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教授約翰·何頓·康威(John Horton Conway)因新冠肺炎去世,終年83歲。
  • 這個打破冷熱二元定論的新物種,獲諾獎得主高度認可
    從SARS到新冠,從塵蟎花粉到霧霾,人類想要呼吸一口純粹新鮮的空氣,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但人們也知道,空氣與人類的生活,究竟是如何的息息相關。時代在發展,我們不禁要問,到底該如何利用科技的力量,讓健康有所依託?如何憑藉健康科技,讓生命更有質量?
  • 諾獎得主有話說
    哈維·阿爾特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獲得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安德烈亞·蓋茲,因發現人馬座A*——一個400多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爾特:也曾與諾獎失之交臂
  • 關於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看看這些院士專家和諾獎得主怎麼說
    論壇上,結合新冠疫情,國內外多位院士專家及諾貝爾獎得主就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重要性和方法談到了各自看法。公眾科學素養是戰勝疫情的重要力量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表示,新冠疫情期間,實施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隔離等科學的社會性措施需要廣泛社會支持,而這有賴於公眾對科學的理解,即公眾科學素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此時,距離公布諾獎得主僅剩下幾天。值得慶幸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物理學和天文學相互滲透與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天文學觀測的新發現、一些天體物理學的突出成果,更是推進了物理學的發展。有非凡成就的天文學家獲物理學獎,就變得更加順理成章了。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揭曉!據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消息,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被授予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原因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 果蠅的自白:我與諾獎得主們的那些事兒
    今天就來給你們介紹介紹我那些得諾獎的小弟們~說起我們果蠅與諾獎的淵源,那必須從人稱果蠅之王的摩爾根(Thomas Hunt Morgan)開始。摩爾根與上帝之手達爾文、豌豆射手孟德爾合稱「生物三傑」。1865年孟德爾發表了遺傳學兩大定律,這一年也是摩爾根(1866年生)出生之年,第三定律即被孕育。
  • 變異新冠病毒流入巴黎 法國已確診十餘例
    來源:海外網圖源:法新社海外網1月6日電當地時間5日,巴黎公立醫院集團總幹事馬丁·赫希通過法國電視2臺宣布,巴黎確診一名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這種變異病毒目前正在巴黎乃至整個巴黎大區傳播。據法國電視2臺報導,馬丁·赫希5日介紹說,巴黎一家醫學實驗室發現一名患者感染變異新冠病毒。被問及這名患者是否處於「控制之下」,馬丁·赫希承認他無法對此負責,這意味著患者並未住院。法國衛生部長奧利維耶·韋蘭隨後在接受RTL電臺採訪時宣布,到目前為止,法國已經錄得十餘例變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這可能加劇病毒傳播,即使這種病毒尚未在法國大規模擴散,形勢也令人擔憂。
  • 對話諾獎得主涉嫌學術不端揭露者:造假導致的不信任對誠實的中國...
    2020 年度諾獎盛宴剛過,就有諾獎得主陷入爭議。2019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截止 10 月 16 日有 32 篇論文被指存在問題。在這些論文中,塞門扎都是通訊作者,因此對論文負有最終責任。巧合的是,北京時間 10 月 18 日,塞門扎正在參加中國的一場科學家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