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青島、寧波、廈門 為何都被「壓了一頭」?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劉曉博說財經

作者: 劉曉博

2020年末,是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PK大戰的關鍵時刻。

因為歷史走到了一個重要節點:十九屆五中全會之後,各省省委都按照中央的要求,在陸續出臺「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這個建議不僅要管「2021-2025」這5年,還將影響2035年之前的15年。

此外,近日國家剛剛修訂了城鎮化戰略,各省要抓落實,這也是帶來趨勢變化的一個重要契機。

對於廣東、福建、浙江、山東和遼寧5個省,就顯得更為關鍵。因為這5個省裡都有計劃單列市,也就說每個省內部都是「兩大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

雖然「雙中心」的格局不會改變,但政策側重點顯然不會完全一樣。尤其是各地正在爭奪「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於是就帶來了更大的變數。

誰來代表所在的省參加「國家中心城市」的競爭?省裡將推薦誰?謎底正陸續揭開。

拿到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的城市,必然在省內「雙城記」中佔得先機,並將領跑未來。

比如山東,就出現過非常戲劇性的變化。

很早的時候,山東官方的表態是推薦青島參與「國家中心城市」的競爭。後來,想法變了,變成了「既推薦青島,也推薦濟南」。

但大家都知道,一個省很難出現兩個國家中心城市,所以青島濟南都推薦,其實是把矛盾上交。

再後來,山東不再糾結,拿出了最後方案。在「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有如下表述:

實施「強省會」戰略,支持濟南打造「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高水平建設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山東半島城市群建設當好引領、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作出示範。

支持青島打造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持續放大上合組織青島峰會效應,聚力增強開放門戶樞紐、全球資源配置、科技創新策源、高端產業引領功能,打造「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新平臺,加快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全球創投風投中心。

也就是說,山東省給濟南的定位是「國家中心城市」,給青島的定位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兩個漂亮的帽子,一人一個,省得爭來爭去的。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無論是「國家中心城市」還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都是國家級定位,山東沒有「一錘定音」的權力,只有向上推薦的權力。最終決定權在中央。

有意思的是,山東之後,遼寧也這樣做了:明確推薦瀋陽參與「國家中心城市」競爭,讓大連去爭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然後是浙江省。

浙江在「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明確「支持寧波舟山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對於「國家中心城市」的表述比較含糊:

全面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唱好杭州、寧波「雙城記」,大力培育國家中心城市。開展中心城市賦能升級行動,強化全市域統籌,積極有序穩妥推動行政區劃調整……

仔細揣摩一下這段話,可以看出,杭州就是浙江省推薦參與「國家中心城市」競爭的那個城市,因為寧波已經帶著舟山去爭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了。至於行政區劃調整,主要也是指杭州,杭州行政區比較失衡,面積小的區不到面積大的區的1%。

於是問題來了:省會城市去搶「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計劃單列市去爭奪「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為什麼浙江、山東、遼寧這樣默契?

原因很簡單,因為有榜樣、有先例。

這個榜樣,就是廣東省。

目前廣州擁有的,就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而深圳擁有的,就是「全球海洋城市」的頭銜。

廣東是有意識這樣分配城市定位的嗎?當然不是。這是中央不斷提升深圳城市定位的結果。

深圳是從一個邊陲小縣發展起來的。成為副省級城市很早,但後來城市定位一直不高——「深圳市是我國的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城市」,這個不鹹不淡的定位,維持了很多年。

直到2015年之後,深圳地位才開始有了明顯上升的趨勢。比如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落戶深圳,管轄廣東、廣西、湖南、海南四省,深圳首次有了輻射華南大區的重要資源。

2017年9月,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印發了「海洋十三五規劃」,明確深圳、上海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甚至排名在上海之前。隨後,深圳在2019年8月成為「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在2020年特區四十周年之際獲得了省級管轄權、綜合改革授權和更大的立法授權。

深圳、上海拿下「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後,引發了一輪爭奪這一定位的熱潮,廣州、天津率先提出要求,希望獲得這個定位。隨後就是青島、大連、寧波(舟山)。

但直至目前,國家認可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仍然只有兩個——深圳和上海。

這個頭銜既然冠以「全球中心」,那麼中國理論上就不能太多。多了,就顯得不那麼嚴肅、科學。

那麼,是國家中心城市的含金量高?還是全球海洋中心的含金量高?

從政策紅包看,還是前者略高。因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畢竟是一個單項頭銜,雖然冠以「全球」,但不如國家中心城市更實惠。

正因為如此,有計劃單列市的省份,才把「國家中心城市」的機會優先給省會城市。

這是因為:計劃單列市其實就是「經濟上的直轄市」,享受跟所在省平等的經濟管轄權,中央下文都是「遼寧省、大連市」或者「廣東省、深圳市」並稱的。而且計劃單列市不怎麼向所在省交稅,而是直接上繳中央財政。

此外,幾個計劃單列市的「直轄傳聞」也從來沒有斷過。

5大計劃單列市裡,只有廈門沒有自己或者被福建省推薦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廈門的目標是「高素質、高顏值的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

為什麼廈門這樣「另類」?說到底,還是因為廈門總量太小,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目標還顯得比較遙遠。

至於福州市,則在最近提出:

「十四五」期間,福州將通過「強省會」和「強門戶」,爭創國家中心城市,推動行政區劃調整,謀劃閩侯、連江加快融入主城區。

至此,省內有計劃單列市的5個省會城市,1個(廣州)已經拿到了「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另外4個確立了這個目標。5個計劃單列市中,1個(深圳)已經拿到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定位,3個(寧波、青島、大連)確立了這個目標,廈門是稍低一些的「國際特色海洋中心城市」。

整體而言,在省內的規劃裡,計劃單列市普遍略低於省會城市。

比如遼寧的「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裡,「瀋陽現代化都市圈」被明確提出,範圍是「以瀋陽為中心,以鞍山、撫順、本溪、遼陽、鐵嶺、瀋撫示範區等為支撐」。

而遼寧全省,只提出了這樣一個都市圈,而且用瀋陽冠名。

至於大連,則將領銜「遼寧沿海經濟帶」,範圍包括大連、丹東、錦州、營口、盤錦、葫蘆島。

都市圈,顯然比經濟帶的內部關係更密切,也更符合國家當前的要求。

說句實話:以目前遼寧的經濟總量,想支撐兩個全國性的中心城市,已經不太可能。未來瀋陽地位將不斷提升,大連則將逐步變成一個小而美的城市。

目前瀋陽匯聚在資金總量,已經達到了大連的1.18倍。(截至今年10月)

青島目前匯聚的資金總量也已經被濟南超過(濟南是青島的1.03倍),再加上濟南合併了萊蕪,未來如果拿下國家中心城市的頭銜,優勢將更加明顯。但濟南的GDP超過青島,還需要一段時間。

寧波是被省會城市拋離最遠的計劃單列市,寧波匯聚的資金總量連杭州的一半都沒有了。

至於廈門匯聚的資金總量,截至2020年10月末,只有福州的72%,差距也比較明顯。

只有深圳匯聚的資金總量超過省會城市(廣州),2020年10月末是廣州的1.45倍。

但深圳地位比較特殊,沒有可比性。也就是說,另外4個計劃單列市,都已經進入到了「被省會城市碾壓」的時代,青島相對好一些,寧波跟省會城市差距最大。

這一輪因為「十四五規劃」帶來的城市定位調整,也普遍向著「有利於省會城市」的方向變化。

相關焦點

  • 青島大連寧波廈門4個計劃單列市,哪裡最適合安家,看收入和房價
    文|叢樹來源|魯商儒風上世紀80年代,國家曾設立了5個計劃單列市,分別是大連、青島、寧波、廈門和深圳。先來看看這4個城市的GDP總量:寧波 11981億元青島 11741億元大連 7002億元廈門 5995億元從GDP總量看,寧波實力排名第一,廈門最後一位
  • 大連,青島與廈門,旅遊的季節,給你個選擇,三座城市你會去哪?
    我國地大物博,美麗的城市、迷人的風景可謂數不勝數, 當然,對很多內陸的夥伴們來說,五一節的時候去海邊看海景也是不錯的選擇, 說到海景,必須提到中國的五個計劃單列市, 這五個城市都是沿海城市,分別是深圳、青島、廈門、大連、寧波, 當然如果說這五座城市當中海景最著名的還真就當屬大連、青島和廈門了
  • 升格直轄市緋聞專業戶:深圳、青島、大連、喀什的戰略定位淺析
    不妨來看看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四市在國家發展進程中的戰略定位或者說在國家行政架構中的地位。經濟上,大連2019年GDP總量為7001.70億元,排在了全國第28位,徐州等地都排在了大連前面,經濟上大連也不佔優勢,而且近些年還呈現下降趨勢。大連市戶籍人口僅500餘萬人,相比於深圳、青島等大城市來說,大連規模還是比較小的。
  • 大連、青島、廈門、三亞,您更喜歡哪座海濱城市
    從地理上看,大連、青島、廈門、三亞等四個城市都屬於海濱城市,是很多朋友喜歡旅遊的地方,你最喜歡哪一個?今天,小編將分享各自的優點,供朋友們參考。一、海灘環境我去過國內很多海濱城市,但最美的海洋還是便宜的,三亞沙灘可以說是這四個城市中最美的,地車主島更被稱為中國的馬爾地夫,相比之下,大連、青島和廈門三個城市因建設和計劃等原因,海水的質量不亞於廉價。
  • 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直轄市?這種思維可能OUT了
    ▲圖片來源:新京報網文章建議,將深圳、青島、大連升格為直轄市。將深圳、青島、大連的行政由省管理改為國務院直管,同時通過行政區劃的調整,擴大其轄區範圍,緩解其資源環境和空間制約。課題組還建議將寧波、廈門歸回普通副省級城市。
  • 我國6市有望晉升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天津、寧波上榜,唐山落選
    首先,寧波市的寧波——舟山港已經成為我國第一大港口城市,2019年的港口貨運吞吐量高達112009萬噸,已超過上海位居全國第一名。而且,寧波19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也達到了9170億元(排名全國第7 ),兩方面實力都非常強。因此寧波成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可以說是必然結果,名副其實!
  • 「雙一流」高校之寧波大學!
    寧波大學校徽(部分)一、寧波的高教現狀寧波大學位居副省級計劃單列市寧波市,國內共有五所計劃單列市,它們分別是深圳市、青島市、廈門市、大連市和寧波市,可見,寧波的地位非常高,可是,經濟地位高不代表高教地位也高
  • 大連還是青島,誰更有可能升格直轄市?大東北說它們更迫切
    如果說大連和青島的確最後入選的話,那麼這兩座直轄市的使命就最有可能是帶動區域發展了。但是,假如只能二選一的話,大連和青島哪一座城市最可能升格為直轄市呢?做出這個選擇其實很難,因為這兩座城市實在太像了,這個像不是指的城市面貌,而是它們在各自省內的地位、區位優勢以及近代歷史。大連和青島都是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都非省會,但經濟總量都超過了各自的省會。
  • 大連市人口流失,這對於大連今後的發展有影響嗎?
    大連其實不是人口在流失,是富有勞動力的人口在流失,老年人和幼兒大部分都是留在大連,我們對比了五個計劃單列市的常住人口變化情況,深圳2017年增長了62萬,廈門增長了9.8萬,青島增長了11萬,寧波12萬,而大連流失了1.3萬。
  • 國內最受歡迎的海濱城市,不是廈門大連,而是啤酒之城的它
    說起中國最受歡迎的沿海城市,有人認為是廈門,有人認為是大連,中國最受歡迎的沿海城市,不是大連廈門,而是世界啤酒之都,被稱為東方瑞士。最受歡迎的海濱城市每年都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您來到這座城市是為了體驗濱海風情和文化,品嘗各種海鮮。中國最受歡迎的沿海城市是你的家鄉嗎?
  • 「2020年國家中心城市指數」報告:濟南青島排名如何,有哪些進步
    這九座城市都是區域核心城市和樞紐城市,而且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中國社科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國家中心城市課題組報告涉及的城市包括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二線城市天津、南京、杭州、成都、武漢、西安、寧波、重慶、大連、青島、濟南、鄭州、蘇州、廈門、瀋陽、合肥、哈爾濱、長沙、蘭州等。
  • 廈門再成「新一線城市」 排名全國第12位
    導報訊(記者 張順和)日前,由《第一財經周刊》雜誌發起的2014最新城市排名再次出爐,通過對400個城市的綜合商業指數從低到高進行排名,最終得出各城市的全新分級,廈門再次被列入「新一線城市」,排名15個「新一線城市」中的第12位。
  • 青島進口糖果報關公司貨代報關.、
    青島進口糖果報關公司貨代報關.、青島進口糖果報關公司貨代報關.、服務包括:國外提貨,付外匯、國際物流代理、進口報關、倉儲、標籤設計等全程服務;全國網點:上海—蘇州—寧波—青島—廈門—廣州—深圳—天津—大連—北京—武漢—成都 (^ 、^) (^ 0^)  (
  • 青島臺東步行街入列國家級改造提升試點
    其中,青島的臺東路赫然在列。&nbsp&nbsp&nbsp&nbsp除青島臺東路外,本次發布的12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名單還有哈爾濱中央大街、大連青泥窪、石家莊民族路、鄭州德化、長沙黃興南路、深圳東門、合肥淮河路、寧波老外灘、福州三坊七巷、廈門中山路、昆明南屏街。
  • 精準服務刷出寧波速度!大連理工寧波研究院開園啦!
    12月5日,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正式開園! 據我了解:去年1月10日籤署合作協議至今,這所新型研發機構,再次刷新栽樹工程、校地合作新速度。目前,該研究院已引進13支科研團隊,與寧波11家高新技術企業和2家行業協會籤訂合作協議,3家共建實驗室,在技術研發創新、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引進培育等方面展開合作,有效彌補寧波研發能力和創新人才不足的短板。
  • 國內經常被誤解的城市:風頭壓過省會,只可惜都不是正主兒
    對於很多省份來說,最受關注的城市莫過於一省之省會,畢竟省會城市集合全省優先發展之便利,一般都是所在省份的領頭羊。但是也有不少省會城市,雖然頂著省會的行政頭銜,但是經濟發展卻始終被其他地級市壓一頭,風頭被遮蓋了不少不說,氣勢上也輸了不少,別提有多憋屈了。
  • 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大家都吵翻了
    「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這一論述在青島等地引發熱議。這篇文章是這樣說的:建議國家設立直轄市,縮小大省管轄幅度,推進扁平化管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支持深圳、青島、大連、喀什升格為直轄市,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增長極、穩疆固邊、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
  • 青島、瀋陽、杭州、昆明等十城加入,誰能摘得桂冠?
    成都、武漢都是區域老大,實力巨擘,入選沒有質疑。但鄭州和西安的入選,引起了坊間的質疑聲。論經濟實力,鄭州、西安之前,還有高手深圳、蘇州、杭州、南京、青島、寧波等城市在等著。但深圳、杭州、南京、青島等城市,可都是實力派,尤其是深圳、杭州,可都是一省的扛把子。論形象和帶動能力,深圳與杭州顯然比鄭州、西安更合適。但結果眾所周知,鄭州與西安穩穩噹噹地坐上了國家中心城市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