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田園美景 展別樣風採-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 溫州...

2021-01-09 溫州日報甌網

2020/12/29 07:2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遊歷 瀏覽:1263

溫州日報記者 陳蜜

「我第一次來你們這裡,是批評你們的;這次來,是表揚你們的。」時隔8個月,市委主要領導面對永興街道田園面貌的巨變,給予充分肯定。當身處農業園區,放眼廣闊的田園,雖然已經過了風吹稻浪的時節,但田間勞作依然有序,一座座放置農機具的小木屋、露營基地、特色飛機打卡點等,錯落有致點綴其間。微風拂面,飄來陣陣泥土的芬芳。很難想像8個月前的此地,是一副垃圾成堆、違章棚屋破敗,環境「髒亂差」的模樣。

從「髒亂差」到「綠淨美」,蛻變得益於永興街道的「拆、治、清、建、管」五字方針。以「拆」字當頭、以「治」亂為先,以「清」去頑疾,以「建」造景觀,以「管」謀長效,環環相扣,一個田園環境整潔、生產過程綠色清潔、整體效果優美的美麗新田園,已迎面向我們走來。

抹平「疤點」 田園乾淨起來

永興街道地處龍灣東部,接壤永強國際機場。很多人並不知道,在這個鬧中取靜的地方,擁有市區範圍內最大面積的萬畝良田。每到糧食成熟季,伴著陣陣稻香和翻滾的稻浪,農民們在這裡收割成果、收割希望;每到瓜果採摘期,果香陣陣,要問龍灣人哪裡的西瓜最好吃,「當然是永興五溪的」。永興田多,農戶也多。長期以來,由於生產、生活都在田間,搭建棚屋、私拉電線屢見不鮮,而由此帶來的環境問題,可想而知。此外,由於永興靠海,每年都會受到颱風影響,棚屋的安全隱患不容忽視。

走在祠南村的田間,機耕路整潔,兩邊是農民們收穫完晚稻,乘著「空檔期」種下的花椰菜,水渠內清水流淌。看著田園一天天變美的永興街道農業農村服務中心主任何建波,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指著身邊的田埂,他告訴記者,這裡曾聚集了近80間棚屋、260多人,吃喝拉撒睡都在田裡,儼然一個從田裡「長」出來的村莊。違章亂搭、電線亂拉、垃圾亂堆,「三亂」是這些農田「疤點」的共同特徵。

為了徹底改變永興農業園區「髒亂差」的環境,搬掉美麗田園創建中的絆腳石。今年3月,街道迅速成立以街道黨工委書記為組長的攻堅行動專班,抽調10名精兵悍將,制定《「六無六有」美麗田園建設集中攻堅行動方案》,街道還組建以村兩委、駐村組及網格員為主體的調查宣傳隊,逐戶逐塊排查,全面摸清農業園區「髒亂」底數,做到無遺漏、無死角。並以次為基礎,繪製美麗田園作戰圖,分濱海大道永興段、糧食生產功能區及周邊區域東、糧食生產功能區及周邊區域西、五溪老村及周邊區域等四大田塊,快速推進。

壓實責任到人,以村為戰,鋪排任務到村。何建波對口聯繫的便是祠南村。「開始動員時不少農戶不理解,但最終取得了絕大多數人的贊成。」何建波告訴記者,農業園區涉及永興13個行政村、數百名農戶,整治任務繁重,為了加大宣傳力度,擴大整治聲勢,他們還聯合婦聯、共青團、志願者擔當「田小二」,志願服務助力「美麗田園」創建活動。通過村村大喇叭、公告、《告知書》、橫幅、微信公眾號等立體化宣傳方式,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

「以前亂得無法形容,現在是田地變田『園』。」永樂村的種糧大戶朱恩溢目前租種了200畝農田,僱了4個長期工。他告訴記者,田間生產各種器具、農藥、農機需要空間擺放,亂搭棚屋一是圖方便二也是無奈,剛啟動整治的時候自己內心也有牴觸,但考慮田園整治是大勢所趨,環境好了自己幹活也舒服,最後便欣然答應拆除棚屋,「這裡就是自己的家園,我們要格外珍惜」。

從啟動攻堅到進場拆除僅有5天時間,40天完成1.26萬畝整治任務,拆除違建點及簡易棚架982處、面積約6萬平方米,清理垃圾5700餘噸,亂架杆線86處,田園風貌初顯靚麗。

飛機打卡 休閒獨特起來

還田園綠色,在抹掉「瘡疤」後,考慮到棚屋拆除後,農機、農具及化肥農藥等農資儲存成為農戶的一大難題。永興街道按照農業生產布局和搭配現有美麗田園建設風格,高標準建設了74座農業生產管理用房,無償給予農戶使用。同時,還租用下興老村土地6畝,用於停放農業大型機械。

近年來,龍灣美麗田園以「一帶兩園四區」進行產業布局,即中橫河濱水休閒帶、龍灣雅林現代農業園、日盛現代農業觀光園、萬畝良田糧食生產功能區、千畝綠色蔬菜生產基地、都市精品水果採摘園、農業綜合服務區。

漫步中橫河畔,一個個色彩明快的木質帳篷沿河而建,岸邊綠草茵茵,環境舒適而愜意。「周末這裡可熱鬧了,露營、燒烤、鍛鍊的人特別多。」永興街道辦事處主任劉偉策指著潺潺水流說道,原來的中橫河一帶是違章企業集聚區,土壤、河道汙染嚴重,周邊環境髒亂差,對永興農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為護衛好龍灣的「糧倉」,2018年9月,永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30天完成違章拆除、清理及土地流轉工作,為中橫河濱水休閒帶的順利進場掃清障礙。作為園區的核心區,中橫河濱水休閒帶已累計投入資金約2650萬元,建成清蓮池、停車場、觀景平臺、木棧道約850米,完成綠化提升面積約10萬平方米、河道邊坡治理約1000平方米、稻田藝術約1.8萬平方米,成為集濱水休閒、農事體驗、科普展示、花海觀光等於一體的休閒農業聚集區。

所有的變化讓永興人懂得,只有環境好了,田園才能美麗,附著其上的項目才有生命力。為此,街道從產業布局、整體景觀和高效利農方面想辦法,精準謀劃項目,高質量打造美麗田園樣板田塊,建成高標準農田340畝和千畝水稻病蟲綠色防控示範區、提升耕地質量993畝、整治提升機耕路2公裡。在夯實農業的基礎基礎上,他們還推出露營基地、飛機攝影打卡點、4.8公裡幸福綠道等精品觀光路線,創成省級「稻蔬」特色農業強鎮及浙江省運動休閒旅遊示範基地。

眾所周知,永興接壤機場,農業園區更是緊挨機場的區塊。田間勞作,飛機在身邊起落,是一道別處絕無僅有的風景線。而藉助地理優勢,永興的美麗田園打造了全市獨一無二的飛機攝影打卡點。「我們的飛機攝影打卡點就在沿機場跑道的中軸線上,無論是起飛還是降落,攝影愛好者想要的角度基本都能找到。」永興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打卡點的觀景臺正在建設中,外圍以環狀造型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建成後,觀景臺將架設望遠鏡、同心鎖等相關配套,營造飛機攝影打卡的獨有風情。

點上出彩、線上成景、面上美麗的永興田園畫卷,正在面前徐徐展開。

「田長」上崗 美麗長久起來

糧食是國之根本,永興街道也始終堅守這一底線。在萬畝良田糧食生產功能區,記者了解到,這裡有6213畝浙江省糧食生產功能區和約2600畝高標準農田,主導產品為水稻、大麥等糧食作物。為了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18年至今,該街道累計投入資金約1380萬元,結合龍灣區糧食生產功能區提標改造工程,改造提升多條機耕路,新建龍灣首條農田氮磷生態攔截河道(溝渠),清理修復水渠約10千米,改造泵站4座,提升耕地質量約4300畝,農田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除了糧食外,永興還是個瓜果飄香的好地方。以前永興出名的是西瓜、白啄瓜,現在充分依託沿濱海大道的交通區位優勢,美麗田園中建起都市精品水果採摘園,四季開展水果的採摘和農事體驗活動。草莓、小番茄、火龍果、葡萄、小番茄等精品水果,提著小籃子,到「都市果園」體驗一把農趣,成了不少「城裡人」周末休閒的項目。

為了守護好來之不易的「綠淨美」,永興街道積極探索建立具有永興特色的田園長效管控機制。以田塊為基礎,全面推行「田長制+田長牌+田長APP」模式,出臺《永興街道「田長制」工作實施方案》,建立田園分級管理制度,以網格化管理落實街道、村、承包(經營)主體三級主體責任,落實街道級田長、村級田長、護田員,管理總面積1.3萬畝。

農田一道、蔬菜路、農田七路、火龍果路……打開田長APP,一條條接地氣的路名令人忍俊不禁,但卻形象、好記。「每次巡查後,APP上都會形成巡查軌跡,督促各級田長履行職責。」張方劍告訴記者,道路命名按照「橫道豎路」、經營主體相結合原則,68名田長、護田員有了自己的「責任田」。責任區塊明確,職責也很清晰,「街道級田長」十天一巡查,承擔各項工作牽頭、落實和協調任務,提出田園管理新思路、新方法;「村級田長」一周一巡查,除協助「街道級田長」工作外,負責發現和制止違法行為;「護田員」做好日常巡查,精確掌握田園動態,發動群眾做到「田間地頭隨手撿」活動。一旦發現問題,田長可以隨時可以通過APP,上傳圖片到街道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再有中心反饋給農田保潔公司清理,如果違法情節嚴重,將由響應執法部門予以處罰。如今,一個農田網格管理全覆蓋、責任全落實,全面構建田園管理的責任體系,已經在永興形成。

為提高美麗田園的體驗感,今後園區將採取半封閉式管理,糧食生產區域開闢貨車專用通道,體驗區還將陸續建起七彩運動田園、射箭館等互動類項目,融合「糧倉」的厚重和城市「後花園」的靈動,永興美麗田園越發展現出別樣風採。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