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姨在菜市場裡賣菜,常年穿著拖鞋在菜市場裡忙活著。由於常年在過於潮溼的地方待著,她的腳出現了脫皮,腳後跟乾裂。特別是秋季一到,腳底乾裂越來越嚴重,有時候肉裂開走路都痛。
許多人一到秋季也會出現一些腳底開裂、脫皮的現象,每天泡腳、去死皮,足膜、保鮮膜的一通忙活,但沒過幾天就又恢復原樣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腳底板脫皮、腳後跟乾裂的原因腳底板乾燥起皮屬於比較輕的情況,而腳後跟開裂甚至出血、疼痛則屬於中重度皸裂。這是因為:
1.氣候變化,身體缺少水分
秋冬季節腳部脫皮和乾裂的情況尤為嚴重,這是由於天氣乾燥的原因,同時身體補充水分不足,更加容易加速角質層中的水分流失,造成皮膚的表皮細胞像乾燥過度的紙一樣,邊緣都捲起來,造成脫皮和乾裂。
2.腳部不透氣,導致真菌感染
足蹠部皮膚角質層較厚,角質層中的角質蛋白為黴菌生長的營養物,一些人不注重腳部衛生,不經常洗腳、幾天不換襪子、在家光腳走路、穿的鞋子不透氣等等,更有利於黴菌的生長繁殖,造成足部真菌感染,導致脫皮、乾裂的發生。也就是常說的腳氣、足癬。
3.新陳代謝過快
經常運動的人腳部脫皮和乾裂的情況會比不常運動的人多,這是因為腳部的活動量大,會加快新陳代謝,與此同時如果身體缺乏某種維生素,就會加劇腳部的脫皮和乾裂症狀。
緩解腳部脫皮和乾裂的小妙招醫生提醒,腳底板脫皮時不要撕去尚未完全剝離的表皮,這樣可能會出現出血、疼痛、裂隙,加重脫皮的症狀,使皮膚更加發硬和乾燥,造成惡性循環。方便快捷的可以外敷一些便宜的御惠堂百草清足膏滋潤保溼,可快速殺菌修復受損皮膚,一般三五天就會有非常明顯效果。要改善腳底板脫皮和腳後跟乾裂的情況,還可以:
一、補充維生素A
維生素A可起到保護皮膚表層的作用,平時可以多吃胡蘿蔔、動物內臟、蛋黃、牛奶、魚類等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也可以適量服用複合維生素片,有助於緩解腳部脫皮和乾裂的症狀。
二、泡腳
腳底有豐富的末梢神經網及毛細血管、淋巴細胞,有全身的反射區,常用熱水泡腳是最簡單有效的護腳方法。不過,泡腳的時候要注意,水溫在40℃-45℃即可,不宜太熱。
有一些人習慣倒點食用白醋到泡腳水裡,說是可以殺死真菌,改善腳部脫皮和乾裂的情況,有用嗎?事實上,真菌是可以在pH小於5.4的酸性環境下存活的,如果想單純靠泡醋來殺滅真菌,最好使用30%的醫用冰醋酸。
在泡腳水中加入一些中藥,也可以改善脫皮和乾裂的症狀。比如,苦參、百部、白鮮皮、皂角刺等中藥,都具有殺滅真菌、治療足癬的效果。
三、穿透氣的鞋襪
腳部容易出汗、喜歡穿不透氣的鞋子以及免疫力較差的人容易出現脫皮和乾裂,因此,除了要注意足部衛生之外,還要穿著舒適透氣的鞋子和襪子。一般來說,皮革類的鞋子透氣性不好,與皮膚接觸容易出汗,滋生真菌。同時還要注意勤換襪子,不要與患有足癬的人混穿鞋襪等。
秋季如何防止腳乾裂脫皮?秋天到了,天氣越來越乾燥,水分缺失也越來越嚴重,如何防止腳部乾裂脫皮呢?
一是要做好足部的保溼工作,穿鞋襪前保持足部乾燥;二是要經常做腳部按摩,促進腳部的血液循環,防止脫皮乾裂;三是要「治本」,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補充維生素。
腳是我們用來行走的工具,雖然不太起眼,但是一旦脫皮乾裂起來,也會徒增不少煩惱。因此,對於腳部的保健,我們也要注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