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南方的陰雨連綿的天氣,許多人還真是受不了。怎麼樣才能讓室內潮溼變得乾燥些?除溼機成為年輕人很好的選擇。那麼除溼機你了解嗎?有一位朋友說自己買除溼機後悔了,根本沒有什麼效果。
果真是如此嗎?考察一臺除溼機合不合格,主要還是看除溼量,那除溼機的除溼量怎麼看?
除溼機和其他家用電器一樣,有很多技術參數,假如你不搞清楚這些參數,購買時就兩眼一抹黑,不知道究竟哪個更合適,只能聽推銷員在耳邊忽悠,最後的結果便是他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銷售業績,自己買回去的除溼機並不真正適合自己。別看除溼機的參數挺多,關鍵的參數也就幾個,搞清楚他們便可以選到適合自己的產品了。
除溼機的工作原理
在選一款產品時,你怎能會不知除溼機的工作原理呢?除溼機的原理類似於空調,簡單理解為冷凝水,將室內潮溼的空氣吸附到機器當中,將水分子經過熱交換作用冷凝成水珠排出機器,再把去除水分的乾燥空氣放出來。
除溼機的核心參數:除溼量、適用面積
核心參數一:除溼量
只要細心查看除溼機的朋友會察覺到除溼量有兩個數值:一個是日除溼量,一個是名義除溼量。這兩個會有什麼區別呢?這兩個參數的單位不同,日除溼量的單位是L/D,一天的排水量是多少升。名義除溼量的單位是kg/h(千克/小時),一小時排水量多少千克。那我將名義除溼量*24不就算出日除溼量了嗎?幹嘛還要搞出兩個除溼量參數呢?
細心的人可能會看到,在這兩個數值後面的括號裡,還有兩組數據,分別標註了不同的溫度和相對溼度,原來這是在不同溼度溫度下測試出來的數據。名義除溼量的測定工況是在溫度27攝氏度,相對溼度60%環境下檢測出來的,是國家制定的除溼機標準。而日除溼量便是市場上普遍採用的標示方法,是在30攝氏度相對溼度在80%為前提,數值更偏向於歐洲。
這兩個參數,我們選購時要看哪個?
實際生活中,當室內溫度達到30攝氏度時,將會開啟空調來降溫。因此,建議參考名義除溼量更貼近我們的生活環境。
核心參數二:除溼適用面積
那我家該選多大除溼量的除溼機呢?這要考慮到家裡的除溼面積,在除溼機國標中,沒有對除溼面積方面的硬性規定,因此不少商家會在除溼面積上做文章。因此,消費者一定要根據自家的面積以及潮溼程度來做評斷。
溫馨提示:不管是在什麼產品選擇上都要對產品有所了解,才不會被商家牽著鼻子走。如今,消費者對除溼機的認知並不高,消費意識並不強。然而好產品是值得推廣的,一臺除溼機便可以改善室內潮溼環境,在連綿陰雨季享受乾燥舒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