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區建成全國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區

2020-12-14 澎湃新聞

鹽田區建成全國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區

2020-11-30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水利部正式公告全國首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區)名單,鹽田區通過明產權、補短板、強監管、促共享等舉措,創新開展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形成了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鹽田模式,成為深圳市唯一上榜區縣。這也是鹽田區繼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華南地區首個國家生態區、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區、全國綠化模範區等榮譽之後又獲得的一項國家級殊榮。

明晰權責,全鏈條強化管護主體

鹽田地處深圳東部,依山傍海,總面積74.99平方公裡,常住人口24.29萬人,轄區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65%,主要河流水質優良率100%,小型水庫9宗,總庫容約700萬立方米。

背山面海,各水庫均坐落在山間地帶,海拔高,位置險,對下遊城區安全影響巨大。然而,這九座水庫此前卻由於歷史原因,在產權和管理上,都不甚明確,也讓鹽田的水庫體質改革從一開始就面臨難題。

轄區有區管水庫9座,總庫容約700萬立方米,其中小(1)型水庫2座(上坪、疊翠湖水庫),小(2)型水庫7座(正坑、恩上、翠嶺、三洲塘、紅花瀝、躍進、大水坑水庫),9座水庫坐落在梧桐山及三洲田山間。這些水庫陸續建於1957年到1997年間,分別由企業出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投入、國家投資等多種方式興建,產權複雜,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2013年水利部開展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工作,藉此契機,區委區政府下定決心要將水庫全部收歸國有,經持續努力,陸續收回了全部9座水庫的產權,並明確劃定了每座水庫的管理範圍線,交由區級水庫管理機構統一管理。

對於水庫改革的重視,從鹽田區的措施就可見一斑。他們將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示範區創建寫入區委五屆十三次全會、區五屆五次黨代會報告進行部署,成立以分管副區長為組長,水務、財政、國土部門相關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定期研究推進各項創建工作。並將水庫管護和安全納入區生態文明考核,考核結果與幹部考核選拔掛鈎,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強基固本,持續提升水庫安全管理能力

全部收回政府管理後,9座水庫交由鹽田區水利設施管理中心統一管理,發放水庫權屬證書,明確水庫功能、管理和保護範圍線、權利與義務,同時完成所有水庫大壩註冊登記。鹽田區足額配備了水庫現場巡查管理人員,9座水庫共有管護人員20名。

水庫的管護與服務也朝著物業化與專業化的路徑邁進。鹽田區委託社會專業機構實施水庫專項物業化管護,包括水庫零星維修歲修、定期白蟻防治、金屬結構檢測維護等,將管護工作做細做實、做專業做到位。同時引入社會專業機構提供技術支持,除水庫管理機構的日常管理、監督檢查外,委託專業技術單位每月一次對水庫進行全面檢查,查找水庫安全隱患和運行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長期安排不少於3名專家隨時提供技術諮詢。

近年來,轄區各水庫陸續完成了新一輪安全鑑定,安全鑑定結果為水庫除險加固和安全提升工程提供依據,同時提升水庫管理決策科學性。對於水庫除險和安全的提升,鹽田區不予餘力。2013年至今,鹽田區累計投入近6900萬元,陸續實施了翠嶺、紅花瀝、三洲塘、上坪、躍進、大水坑、疊翠湖、恩上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有效消除水庫存在的安全監測設施不足、啟閉設備老舊、水工建築物年久失修等安全隱患。

針對轄區水庫位置高、地勢險要、庫容小、集雨快、調蓄洪水壓力大等特點,近年陸續投入約8000萬元,實施了三洲塘水庫洩洪隧洞建設工程、三庫連通工程二期和正坑水庫壩體防滲整治工程等項目,增強水庫調蓄和防滲能力,不斷提升水庫安全性能。

共治共享,開啟水庫管理新篇章

傳統印象中的水庫並不是一個能夠玩樂的地方,然而鹽田區一改之前的做法,讓水庫不僅開放共享,還能共建共治。

通過拆除水庫原有隔離網,如今的恩上水庫改善庫區面貌,提升庫區周邊景觀環境,值得一提的是,修建的親水棧道、環庫碧道,完善便民服務設施等,將水庫作為重要的景觀休閒節點,連同登山道、半山健步道一起,打造了獨具鹽田山水郊野特色的半山公園帶。

「今後,這個地方我會常來玩,也會推薦身邊的朋友到這裡來。既能欣賞風景,又能鍛鍊身體。」市民王先生不是第一次到恩上水庫,卻是第一次行走環湖步道。行走中,他不停感嘆著步道的生態與自然,享受著大自然贈與的生態美景。「這裡的環湖步道,有一種自然之美,能讓自己遠離城市喧囂,慢下腳步,在親近自然中享受舒適愜意的恬靜生活。」

2020年底前,鹽田區還實現翠嶺、三洲塘、紅花瀝3座水庫的景觀開放共享,2025年底前全面實現所有非供水水庫的景觀開放工作,加快建設市民近距離可感知的具備濱水景觀和生態溼地特色的景觀水庫,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融匯瀑布、水庫、公園多種景觀,不久的將來,水庫的改造也將串聯起「生態翡翠項鍊」——這條健步道鑲嵌於鹽田半山區域,與城市精品帶、濱海休閒帶有機結合,營造「依山擁海、共享天籟」的半山公園體系,不斷推進美麗鹽田建設,打造「城市在花園中、花園在城市中」的美好城區。

從封閉到開放共享,從隔離網到親水棧道,鹽田區進一步貫徹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理念,結合轄區碧道、半山健步道、半山公園帶各類規劃的實施,打造山、水、林交融的重要景觀節點,積極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水庫管理模式,不僅深得民心,也為加快鹽田建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濱海城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力量。

來源:鹽田網

記者:鄭創彬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登封市被確定為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
    記者11月26日從登封市水利局獲悉,在日前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中,登封市榜上有名,成為鄭州市唯一上榜縣市。登封市共有水庫56座,其中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53座,已建小I型水庫12座,在建小I型水庫1座,小II型水庫40座。小型水庫點多面廣,功能多樣,在區域防洪和農業生產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登封成為小型水庫 管理體制改革樣板
    原標題:登封成為小型水庫 管理體制改革樣板   記者近日從登封市水利局獲悉,在日前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
  • 鄭州登封成為國家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
    在日前水利部公布的第一批深化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市)中,登封榜上有名,成為鄭州市唯一上榜縣市。  登封市共有水庫56座,其中中型水庫3座,小型水庫53座,已建小I型水庫12座,在建小I型水庫1座,小II型水庫40座。
  • 鹽田區水務局2019年工作總結和2020年工作計劃
    4月30日,深圳市自來水直飲鹽田示範區建成儀式在我區舉行,我區成為全市、乃至全國首個自來水直飲示範區,為2025年全市實現自來水直飲工作提供了「鹽田樣板」。全年市水務局在我區組織多次現場會、經驗交流會,國內多個市(區)、市內多個兄弟區到我區學習交流借鑑。申報參評廣東省宜居環境範例獎,以排名第一的成績通過市住建局專家評審。  二、綜合施策,不斷構建排水精細化管理模式。
  • 【2019濟陽答卷】改革答卷: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 國資控股集團融引...
    報告中提到,2019年,濟陽區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國資控股集團融引資金突破60億元。據了解,2019年,濟陽區啟動實施開發區新一輪體制機制改革,推行「管委會+」運行模式,主責主業更加突出。著力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5個項目列入省PPP項目庫,國資控股集團融引資金突破60億元,鑫土投資有限公司成立運營,城建投資集團、農業發展集團、產業投資公司完成組建。
  • 深化體制改革中的產業創新體系演進
    改革開放後,我國產業體制改革的主線是從產業集權體制向產業分權體制轉軌,主要方式如下:撤併、轉制、降格行業性工業管理部門,組建綜合性工業管理部門,拆除了產業集權體制的組織基礎;分步將原專業工業管理部門或其所轄的經營部門改制為實體企業,再推動政企分離,將政府直接經營的企業改制成為市場主體;取消物資計劃,下放投資項目審批權,培育起反映市場供求關係的價格信號。
  • 我省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每年對市縣兩級開展督導評價
    ●在督政方面:構建省、市、縣分級教育督導機制,督促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切實履行教育職責●在督學方面: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定標準,建立分級分類督導工作機制,督促指導各級各類學校進一步規範辦學行為,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在評估監測方面:建立教育督導部門歸口管理
  • 南平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建設「健共體」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11月30日訊 據大武夷新聞網報導 南平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創新實施「443·南平醫改模式」,充分運用數位化技術手段,連接市、縣、鄉、村各級醫療機構,通過建設網際網路醫院、搭建低值耗材和檢驗試劑集中帶量採購平臺、搭建疾病診斷相關分組(GHS-DRG)付費管理平臺
  • 柳州市深化農村改革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聞發布會
    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鄉村振興要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要推動農村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的重要論述,高度重視農村改革工作,把改革作為推動「三農」發展和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內生動力來抓,取得了顯著成效。
  • 我市舉行司法體制改革新聞發布會
    12月10日,市委宣傳部、市委改革辦召開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聞發布會,通報全市司法體制改革工作,就公安警力、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執行、法院人員分類管理、司法所建設等情況回答記者提問。今年以來,全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採取強化政治引領、統籌推動、典型增樹、督導檢查、法治保障等五項措施,聚焦重點,加強領導,集中攻堅,一批重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
  • 兩會國企聲音:積極參與電力體制改革 建立適應現貨市場的運營管理...
    開展規範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實現深化改革與依法治企有機統一。深入推進「雙百行動」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多方式引入各類外部資本,注重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二是積極參與電力體制改革。制定綜合能源服務發展規劃,積極融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加快優先發展區域和重點城市發展布局。組建區域運營報價中心,建立適應現貨市場的運營管理體系。
  •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豐富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內涵。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為建成教育強國打下堅實基礎,需要破解教育評價改革這個難題。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為構建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評價體系指明了方向。
  • 湖南省科學技術廳等6部門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推動...
    三、以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加快有湖南特色的創新體系建設要遵循規律、問題導向、系統設計、分類施策,切實解決轉制類科研院所歷史遺留問題。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先行先試,逐步推廣,強化激勵,加快推進新一輪改革,打造一批「對接產業、要素集聚、開放共享」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一批「功能強、組織新、機制活」的新型研發機構,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成長速度快、帶動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成為湖南區域創新的重要力量。
  • 鄂竟平在2020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建立第一批2500個全國重點監管取水口名錄和臺帳,率先在長江流域核查登記17.5萬個取水工程,篩選出1498個國家級重點監控用水單位。明確內蒙古西遼河流域水資源管控目標,制定地下水管控指標確定技術要求。優化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內容和指標,改進考核方式方法,強化問題整改。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等相關任務全面落實。  四是河湖和水土保持監管持續發力。
  • 回放|廣西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新聞發布會
    ,特別是在關鍵領域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果,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有力推動了企業發展質量效益的提升。區直企業營業收入在全國省級國資系統中排第10位,增幅排全國第4位,利潤總額自2017年以來連續三年全部實現盈利。2020年10月末,全區國資委系統國有及國有控股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了3.86萬億元。1-10月,實現營業收入6343.28億元,利潤總額171.07億元,其中自治區本級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71萬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306.44億元,利潤總額131.92億元。
  • 改革體制機制 擦亮創新底色
    在全省率先實現「2330」目標,營商環境排名全國第6,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1+9」政策全面落地……過去的一年裡,南京各項體制機制創新成果的取得,也為美麗古都再次擦亮了「創新」底色。「放管服」改出「加速度」 減稅降費開通「快車道」 「以前調整發票,要在稅源所和辦稅廳之間來回跑,萬一少帶了東西,一趟還辦不成,現在市民中心就能一次性辦理了。」
  • 中共貴州省委關於制定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建成和新開工一批大中型水庫,基本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發電裝機容量突破7000萬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國家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60個縣通天然氣。三是大數據發展大踏步前進。推動「四個強化」「四個融合」,實施「六個重大突破」,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全國第1、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全國第1。一批國家部委、行業和標誌性企業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建成貴州·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
  • 省委關於制定貴州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
    建成和新開工一批大中型水庫,基本實現縣縣有中型水庫。發電裝機容量突破7000萬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國家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60個縣通天然氣。三是大數據發展大踏步前進。推動「四個強化」「四個融合」,實施「六個重大突破」,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五年全國第1、吸納就業增速連續兩年全國第1。一批國家部委、行業和標誌性企業大數據中心落戶貴州,建成貴州·中國南方數據中心示範基地。
  • 第一批高值耗材重點治理清單出爐,這18類產品將嚴打
    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正式出爐!2020年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印發《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的通知。與此同時,這18個品種也被認為有可能被優先列入全國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目錄。此前,貝殼社在《2020年重頭戲:高值耗材帶量採購 | 醫線觀察》一文指出,作為全國首個省級高值耗材帶量採購省份,安徽省就是從骨科脊柱類材料和人工晶體兩大品類切入;江蘇前後兩輪帶量採購也是主要針對心臟支架、血管介入、人工髖關節等品類。聯繫來看,《第一批國家高值醫用耗材重點治理清單》難免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