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混雜著生活的真相和神秘,這就是我們共同的人性。
人是複雜的矛盾體,慷慨和吝嗇,風趣和嚴肅,暴力和仁慈,高興和悲傷,都可能存在於一個人身上,這樣的人,看起來才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
五代十國亂世中,吳越國的締造者錢鏐,是怒射錢塘大潮的海龍王,他的王妃吳氏每年春天要回臨安娘家。有一年春天陌上花已開,王妃還沒回來。錢鏐給妻子寫信說: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多麼有人情味的畫面感!
如果一個偉人還留著兒時的泰迪熊,他的形象會變得更有人情味,更具親切感,這就是文字帶給我們的魅力。
一直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覺得長篇小說分量重,氣場強大,能登大雅之堂,短篇小說因篇幅所限,表達不出深刻思想內涵,是淺顯的小故事。
最近一個自媒體好友,在解讀三大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歐·亨利和契科夫的作品,我被她的文章深深吸引,產生了閱讀短篇小說的興趣,對比著她的文章,我欣賞了大師們的精彩作品,妙筆生花、博大瑰麗的故事,令我徜徉其中,釋放著自己的喜怒哀樂。
不同題材的小說,留在記憶裡的東西驚人相似,都是動人的情節和畫面感的衝擊,箇中差異並無明顯區別。
與朋友溝通我的困惑,她推薦我一本書,說能解開我的疑問和偏頗,重新認識短篇小說的奧妙。這本書就是《短篇小說之所以短》。
這部由當代英美26位知名作家訪談匯集而成的書籍,從短篇小說的結構、布局、語言、風格、靈感來源等不同角度,詮釋了短篇小說之所以優秀的內涵:在有限的空間和界限裡,短篇小說是如何做到為我們提供珍貴的、值得品味的動人故事的。
讀完《短篇小說之所以短》這本書,印象最深的是這段話:長篇小說帶來的快樂是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的,當讀了幾個星期,讀到長篇小說的最後一行時,常常會有一種空虛的感覺。
而短篇小說的戛然而止,就像把我們的腦袋伸進一桶冷水裡,再迅速伸出來,大口大口喘氣,然後我們花點時間消化,需要消化,則是一篇好的短篇小說的標誌。
《短篇小說之所以短》有醍醐灌頂的感覺。仔細思量,短篇小說的閱讀體驗,並不如想像中那般蒼白,那些擊打心扉的情節和感動,同長篇小說一樣雋永深刻。
有人說,短篇小說迎合了喧囂而快速的世界,為我們節省了不少時間,但是節省下的時間,我們是否能安靜而專注的做更有意義的事?
每個人心中重要事情的標準不同,在我看來,重要事情可以是專注地完成一項工作,也可以是看一部心儀已久的電影,或者是讀一篇優秀的短篇小說。
短篇小說為我們提供了一方避難所,在這一小片綠洲裡,我們能獲得片刻的心理慰藉。它帶來的遐想和分量,讓我們暫時忘卻煩惱,沉浸在故事中發呆感慨。
正如作家弗蘭納裡·奧康納的評價:「好故事就是,當它逃離你後,你還能不斷地在其中看到越來越多的東西。」
01、禁忌引發的欲望
短篇小說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具備很強的敘事性、緊張的節奏感和畫面感,它的簡短並不是一種妥協,儘管不具備長篇小說的龐大、恢弘和複雜,但仍然展現了有力道的暗示。
讀者的獵奇心理讓各種禁忌故事長盛不衰,禁忌充滿了魅力和渴望,又兼具罪惡和恐懼,它們為矛盾的情感提供了衝突和張力。
短篇小說裡,禁忌首先會引發欲望,然後會呈現複雜性、壓力和困境,人物必須採取行動直至做出決定,在這個過程中,角色要接受各種考驗,讀者不由自主產生代入感,隨小說中的人物共悲喜,最後出乎意料的反轉,會給讀者帶來深思和啟迪,如同安靜後的炸彈。
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提線木偶》,就是由禁忌和欲望引出的故事。
詹姆斯醫生是一位醫德高尚的大夫,暗地裡卻是一名冷酷的盜竊集團首領,他在救治一名惡貫滿盈的家暴男時,從瀕臨死亡的男人口中套出二萬美元的下落,給男人注射了強心針劑,安頓女主人熟睡,支走了女傭,他迅速打開保險箱,卻發現空無一物。
這一舉動被即將死去的男人好一頓恥笑,說他是強盜醫生,拿著兩份收入。
男人死後,詹姆斯將上次盜竊來的830美元,留給了年輕女主人,謊稱是死去的丈夫留給她的,把極度貧困的女子解救出苦海,給了她活下去的希望。
盜賊身份是詹姆斯的黑暗面,看到女子生活陷入困境,又做出了拯救她的陽光舉動,讓讀者百感交集,無法對他產生恨意。
偷錢的禁忌和欲望,讓他殺死了男人,拯救了女人。小說通過對醫生、家暴男、女主人、黑人女傭的欲望描述,呈現給讀者精彩橋段,使小說變得宏大,引起人們複雜的心理共鳴。
沒有瑕疵的生活是虛偽的,同樣,有缺憾的故事方能打動人心。
02、半掩之門的誘惑
柏拉圖說:誰會講故事,誰就擁有整個世界。
你釣不上來魚,不能怪魚不往這裡遊,你肯定會換魚愛吃的魚餌。故事就是誘餌,人們想讀什麼才是關鍵。
視頻為王時代,給閱讀帶來不小挑戰,一篇小說要用誘人的場景抓住讀者,半掩門後面有什麼?將探險權拋給讀者,享受探索刺激,他們才會興趣盎然讀下去,直到推開大門,發現房間裡最後的神奇。
沿途吸引他們的小高潮,正是作者設計的誘餌,故事疑慮越來越深,不尋常的場景,若隱若現的線索,是吸引讀者欲罷不能的前提。
當充滿誘惑的人物和情景產生某種奇妙反應,讀者會被帶入小說中,沉浸在作者創造的幻境世界。
只有將讀者的願望解剖到核心,才能挖掘出他們想要的東西,故事接近了需求核心,無疑是找到了好的誘餌。
獲得全球短篇小說獎的萊恩·阿什菲爾德說:短篇小說家必須在100個字以內就讓讀者相信小說世界的真實性,並講出讀者迫切想要知道的情節。如果他們沒有做到這一點,讀者就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看到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
為故事增加戲劇性的緊張氣氛,讓讀者享受熟悉的事物帶來的刺激,營造身臨其境的場景感覺,使故事更生動更難忘,這是高品質小說的特點之一。
短篇小說的另一個特點是不把讀者當小白,給他們留有空間,讓讀者自己去體驗小說的奧妙所在,不用力過猛。試圖解釋所有細枝末節,是唐僧式的小說,並不受人歡迎。
華麗的辭藻和炫技也會讓讀者厭惡,讀者要看的是用正確的詞語,為故事增添畫面色彩和動人質感。
好的短篇小說能微妙地表達觀點,通過構思獨特的故事來佐證自己的看法。當小說的最後一行,像鈴聲一樣響起來,會把我們帶到一個新地方,在那裡,我們可以繼續思考小說中的想法,思考它們想表達什麼。
03、真相的魅力
短篇小說的最終目的,是通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揭示人性的真諦,在真相中揭示真理。
小說家弗蘭納裡·奧康納認為,有些真相只能在短篇小說中說出來,就像長篇小說被情節、結構分散了精力,無法真實地展現自己。短篇小說的張力、效果及濃縮的敘事,都讓它趨於完美,無須為主題搖旗吶喊。
作者肆無忌憚的自嗨,或者描述不精確和模糊的地方,都會讓讀者視線一掃而過,讀不出任何東西。
世界短篇小說巨匠契科夫,只是通過描述一個場景或情感細節,就能激活讀者興趣,喚起他們的想像力,使讀者與小說建立聯繫,自己尋求真相,而不是被告知真相。
閱讀短篇小說,是在體驗一種特別感覺,或喜悅,或失落,或興奮,讓自己在希望、恐懼、愛意或夢想中遊蕩。
它以一種精煉的方式結束,即使我們讀完了,故事還會在腦海裡縈繞。
04、結語
《短篇小說之所以短》是為初學寫作的新人和經驗豐富的老手準備的寫作指南,它從多個角度,分析了短篇小說的寫作技巧,闡述了這種偉大而富有挑戰的小說形式,之所以受人喜歡的原因。
我想用一位作家的話來結尾:我一直在思考短篇小說的本質以及我為什麼喜歡它,然後我意識到了一個雖然簡單,但卻從未被意識到的事實:
為什麼我喜歡短篇小說?因為它篇幅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