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十一」假期,你出去旅遊了嗎?據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數據,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對於相關行業而言,這既是「大利」,也是「大考」。
對此,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近日發表題為《中國「十一」黃金周提振遭受重創的旅遊業》的報導。文章指出,「當中國的人們擠進火車,湧入古老的廟宇,以及做其他許多國家人民仍然只能夢想的一切事情的時候,這是目前表明中國從疫情中復甦最清晰的信號。」
顯然,這也是客觀證明國內文旅產業雙節期間贏得「大利」、通過「大考」的信號。根據曹操出行「十一」期間出行大數據,中國都市文旅出行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
旅遊出行的「報復性」終於來了
▲ 2019、2020年十一期間單量對比
談了很久的報復性消費、報復性旅遊,金融系統卻發布了老百姓(603883)報復性存錢的數據。但這一個「十一」黃金周,報復性出行終於來了。
如上圖的曹操出行大數據所示,對比2019年和2020年「十一」期間曹操出行的單量,可以明顯見到,2020年遠高於2019年,同比增長率高達182%,「報復性旅遊出行」趨勢明顯。10月1日當日,都市專車出行第一時間迎來高峰,隨後分流並承接於其它交通工具或文旅景區,民眾被疫情、被恐懼壓抑已久的旅遊出行熱情出現傾瀉式的「井噴」。
所以,我們說「十一」出行旺盛的人流裡,流淌的是旅遊經濟、消費經濟、假日經濟的血液。只有把疫情控制住、把口罩戴起來、讓旅遊與消費活起來――打通血栓,讓這股血液順暢流動,就能激活與帶動整個社會肌體的強勢復甦。
2
成都、南京、杭州 三市領銜跨市旅遊
▲「十一」期間用戶異地叫車的熱門城市排行榜
根據上圖數據,「十一」期間,異地使用曹操出行APP叫車的城市中,成都、南京、杭州、北京、蘇州等前15位最熱門。這至少從專車與新中產客群角度表明,上述城市的文旅吸引力、美食誘惑力、節日到達力要勝出全國其他城市一籌。
來自國家交通部的消息也顯示,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公路網呈現出雙節出程高峰,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地區、成渝雙城經濟圈公路網交通流量明顯增長,上海、蘇州、南京、廣州、武漢等大中城市周邊高速公路出城方向車流量較大。而成都能夠力拔頭籌,則與美團大數據反映的「到西部去」的國內文旅觀光新趨勢密切契合。
實際上,上述城市既是旅遊資源與接待能力雙優的城市,也與2019全年接待遊客總數超過或接近1.5億人次的城市高度重合。
3
西湖、故宮、武侯祠
等旅遊景點打卡熱度高
▲「十一」期間國內前10名熱門旅遊景點(順時針方向)
秋高氣爽,豔陽高照,正是出遊好時節。雖然提前預約、出行擁堵、景區長龍等相伴而來,但絲毫阻擋不了被壓抑了大半年的國內遊客,如上圖的曹操出行大數據所示,杭州西湖、北京故宮、成都武侯祠、西安秦兵馬俑、重慶洪崖洞等成為「十一」期間專車乘客最愛打卡的都市文旅目的地。
這些主要城市的城區景觀遇熱說明,近年來日益增長的出境遊客,因為疫情的原因留在國內、省內,與偏好跨省遊、省內遊、市內遊的遊客群合流,在文旅目的地與出行半徑的選擇上,他們傾向於相對謹慎的短途遊、近郊遊、自駕遊等旅行方式。
百度搜索大數據也顯示,近七天「國內遊」「周邊遊」「自駕遊」相關搜索熱度分別同比上漲2374%、30%、18%;而「出國遊」「深度遊」「跟團遊」等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則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59%、27%、23%。
4
景點、商場、影院
三分出行天下
▲「十一」期間國內城市到達率最高的目的地類型
在「十一」長假的都市出行中,景點、商場、影院三類目的地幾有三分天下之勢。如上圖的曹操出行大數據所示,景點、商場、電影院位列到達率最高的目的地類型。這表明,經濟復甦、內需增長、消費旺盛的好勢頭,正在中秋國慶喜相逢的大長假集中釋放出來。
與曹操出行數據相吻合,京東大數據顯示「雙節出行消費兩旺,旅行家電等五大板塊拉動增長」,阿里巴巴《2020「十一」假期消費出行趨勢報告》認為大長假呈現三大趨勢:團圓主題、出遊主題、消費主題。微信的數字更加直接,下沉市場微信支付交易額增幅較五一增長52%,有力地推動了後疫情時代經濟和消費的有序復甦。
消費,尤其是內需消費,對於當下中國經濟的內循環而言,既是希望更是信心。如全球領先的諮詢公司德勤相關負責人所言:「中國的經驗表明,一旦疫情得到控制,消費會很快反彈。」
5
南京、上海、深圳
加班燈火最多
▲「十一」期間以寫字樓、產業園、辦公區為目的地的前10名城市
十一期間,在出去、出行、出遊的旁邊,還有一群以寫字樓、產業園、辦公區等為目的地的人群。如上圖所示,南京、上海、深圳、成都、北京等領跑著雙節加班城市排行榜。這與網上流傳的那份《中國白領加班城市排行榜》相差無幾,只是排名略有差異而已(其前十名依次為:杭州、西安、武漢、南京、廣州、深圳、北京、成都、上海、長沙)。
雙節長假與打車加班,這組看似悖論的背後,顯示的是無論多麼看似休閒的城市如成都、蘇州等,也都有無數個奔跑的、忙碌的、奮鬥的夢想在大河奔流。
6
與飛機、高鐵、地鐵
等快速接駁
▲「十一」期間與專車接駁的交通工具類型
快速、平穩的交通接駁是旅遊出行最給力的腿。如上圖所示,「十一」期間,曹操專車與機場、高鐵站、地鐵站及汽車站有效扣合,接送機、接送鐵成了駕駛員溝通群中最高頻的出行熱詞。中國航空新聞網數據也顯示,「2020年黃金周的國內預定航班超過164,700架次,與2019年同期的148,000架次相比增長超過11%」。而「高密度、公交化、大運量」為特點的高鐵,八天、八條主線,通過時速350公裡,營業裡程3.6萬公裡的高鐵,呈現出黃金周裡的「高鐵效應」。
正是專車、的士、公交、地鐵等城市交通運載工具,他們與大飛機、高快鐵、私家車等一起有效接駁,連結出一個旺盛、繁榮、內循環不止、生生不息的出行中國。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h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