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飛沖天!「天問一號」啟程火星,相比前輩「螢火一號」亮點多多

2020-12-10 愛航空

2020年7月,可以說是全球航天愛好者的福音——每26個月才出現一次的火星探測窗口期如期到來,阿聯、中國、美國紛紛摩拳擦掌,準備進行火星探測器的發射。

7 月 20 日,阿聯先行一步,藉助日本H2A運載火箭,從日本鹿兒島將阿拉伯世界的首個火星探測器送上太空。同時,「希望號」也是全球首個火星氣象衛星,進入火星軌道後,它將用 1 個火星年的時間觀測火星的地質地貌和氣象狀況,這將大大加深人類對火星大氣的認知。

7月23日12時41分,長徵五號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這次發射標誌著我國火星探測任務正式拉開了序幕,天問一號將飛行超過4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份最終抵達火星。

天問一號發射現場

其實,「天問一號」並不是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早在2011年,中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就搭載在俄羅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測器中,由天頂-2SB運載火箭從哈薩克斯坦境內的拜科努爾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螢火一號是編號3號酬載

但俄方探測器未能成功變軌,2012年1月墜毀於太平洋,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因此折戟。八年後,中國火星探測重新出發,中國自主研發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搭載天問一號,再一次向火星進軍。#中國探火工程#

和折戟的「螢火一號」相比,這次的「天問一號」有哪些亮點?首先,螢火一號為了搭乘俄方火箭的順風車,趕上預定的發射周期,開發時間十分緊迫。而天問一號經歷了嚴謹的開發論證過程,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自主研發水平。

其次,作為其他探測器的一個載荷,螢火一號屬於微小衛星,長、寬各約75釐米,高60釐米,重約115公斤,與之相比,天問一號是個不折不扣的龐然大物:天問一號發射質量合計5,000千克,僅僅是其中的巡視器,就有2米長、1.65米寬、1.85米高。

在任務難度上,兩次火星探測也不可同日而語。螢火一號僅僅簡單的環繞火星飛行,而天問一號預計將一步實現「繞、落、巡」三個目標:軌道器環繞火星進行探測,著陸器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克裡斯平原或烏託邦平原,巡視器在火星表面進行不固定位置的巡視探測。

著陸器渲染圖

最後,在科學目標上,螢火一號主要研究火星的電離層及周圍空間環境,火星磁場等,而天問一號一出馬就立下了六大目標

火星全球和著陸器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的探測與研究火星全球和著陸器土壤厚度、成分及其分布火星全球與著陸器次表層地下水體的分布火星重點地區 (著陸候選區 )的詳查火星磁層、電離層、大氣層及其氣候特徵火星物理場(磁場、重力場以及內部結構)探測可以看出,天問一號不僅將完成螢火一號既定的目標,還將在更廣泛的領域展開科學研究。如果這些任務能夠順利完成,無疑將大大加深我們對於火星的認知。

第69屆國際宇航大會上展出的天問一號模

而已經擁有五個探測器在火星軌道運行的美國,也瞄準了這次火星探測的窗口期,預計將於7月30日發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毅力號」由美國的初一學生亞歷山大·馬瑟命名,其科學目標十分明確:搜索火星上過去存在生命的證據。

從中美阿三國角力火星,不難看出火星探測對於人類的重要意義。火星探測不僅僅是科技水平、綜合國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也有助於我們解開生命起源的龐大謎題。或許人類對於整個宇宙的認知,都會因為一顆小小的紅色星球而徹底改變。

最後,讓我們一同祝願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這裡是愛航空,歡迎大家的關注評論,小編將持續為大家帶來航空航天領域的優質文章!

相關焦點

  • 從螢火一號到天問,從絕望到希望,挑戰地獄難度火星探測
    一、「螢火一號」,「借腹生子」的絕望螢火一號,是我國火星探測計劃中的第一顆火星探測器。火星在古代被我們稱為『熒惑』,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取其諧音,命名為「螢火一號」。自主研發的「螢火一號」探測器長、寬各約75釐米,高60釐米。
  • 中國真正第一次火星探測:揭秘不為人知的「螢火一號」
    7月23日,海南文昌發射場,中國第一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順利開啟,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送入太空,前往紅色星球。事實上,這並不是中國的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2011年,我國的「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計劃搭乘俄羅斯火箭的便車前往火星,結果不幸失敗。
  • 你好,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
    你好,天問一號!火星,我們來了!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國家航天局宣布,將我國行星探測任務正式命名為「天問」,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同時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攬星九天」。
  • 火星之路漫漫,天問一號可好?現在到哪了?
    [PConline 資訊]7月23日12時41分,執行我國第一次火星探測任務的天問一號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順利升空,開始了火星之旅。        不知不覺,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你是不是已經忘了天問一號。那麼天問一號如今在哪裡呢?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不到火星非好漢
    中國在2011年還沒有火星火箭,但如能把不需要火箭部分的火星任務所需要的技術先行演練一下,也是個求之不得的機會。這些技術可以包括:火星入軌、打開太陽電池板和通信天線、展開地—火間長距離通信和火星地表照相等。但這次中俄合作,就是因俄羅斯的火箭故障,連地球軌道都沒有脫離成功,當然更無法輪到考驗中國「螢火一號」的各項性能,就偃旗息鼓了。
  • 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 到達火星是幾月幾號
    2020年7月23日,在今天有一個重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咱們天問一號的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預定軌道,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這也是咱們航天領域的一次裡程碑,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天問一號什麼時候到達火星,所以今天就來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人民網評:「天問一號」啟程,揭開中國行星探索序幕
    7月23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探測器送入前往火星的地火轉移軌道,成功開啟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同時也揭開了中國行星探索的序幕。 從致力於建設幾百公裡外的空間站,到持續深入探測30萬公裡遠處的月球,再到不辭數億公裡的星際長途跋涉與火星邂逅,源於太空深處的無窮吸引力,更透露著我國為實現深空探索目標所作的執著努力——「天問一號」成功踏上奔火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的第一步,這也是中國人邁向更遠深空的關鍵一步。 飛出地球、走向深空的壯舉,由好奇心驅使,也受人類自身的發展需求牽引。
  • 「天問一號」升空成功開啟火星探測之旅
    7月23日12時41分,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第983期:天問一號向火星軌道靠攏,人類為何對火星念念不忘?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透露,國慶節後,「天問一號」將通過深空機動脫離地球軌道,向火星軌道靠攏。」 天問一號都要向火星軌道靠攏了,你也該向久別的老闆和辦公室靠攏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火星(Mars)。
  • 天問一號飛行3.5億公裡 料農曆新年抵達火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截至周三(9日)凌晨,飛行裡程突破3.5億公裡,已在軌飛行139天,距離地球約9,250萬公裡,離火星1,400萬公裡,預計會在一個月後,即農曆新年前後被火星引力捕獲。
  • 3000N主發動機深空機動點火 助推天問一號精準奔向火星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供圖   中新網西安10月10日電 (記者 梅鐿瀧)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簡稱「航天六院」)10日透露,2020年10月9日23時,由該院研製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3000N主發動機,在距離地球2940萬公裡的浩渺太空,圓滿完成480秒點火工作,順利實現天問一號探測器深空機動,助推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更加精準地奔向火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中新社北京1月6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日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021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截至1月3日6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天問一號」遠徵火星!A股5家主要參與公司一覽,起飛
    才圓北鬥夢,今朝再問天7月23日,長徵五號遙四火箭從海南文昌騰空而起,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直衝長空,開啟了邁向火星的偉大旅程。時間:7個月抵達火星信息顯示,13時25分,探測器被成功送入預定軌道,邁出了行星探測第一步。
  • 移民嗎,去火星那種?「天問一號」替你探探路!
    今年夏天,除了「天問一號」擇機發射,還有多個國家扎堆「奔火星」、為「星際移民」探路。20日5時58分,在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伴隨轟鳴,阿聯首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騰空而起!阿聯計劃2117年在火星建立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希望號」率先出發探路。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預計春節前後被火星捕獲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漫畫科普「天問一號」太空之旅
    北京時間 2020 年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搭載著「天問一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任務順利開啟! 中國為什麼要進行火星探測? 天問一號的任務是什麼?
  • 天問一號打卡1億公裡——「探火」還要邁幾道坎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千米。視覺中國供圖8月28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1億公裡。從7月23日成功發射算起,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相比環繞地球飛行、降落月球表面,飛向火星並非易事。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據中國航天...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日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021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俗稱「剎車」減速,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火軌道,成為火星的一顆衛星,為著陸火星作準備。
  • 深度解讀: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究竟如何到達火星?「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外觀圖「天問一號」探測器飛向火星後如何安全著陸?「天問一號」此次將重點執行哪些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總重量達5噸左右。
  • 「天問一號」團隊發了一張慶祝合影,綠媒評論區又有人開始喊「臺灣...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就在這一值得紀念和慶祝的時刻,臺灣島內某些媒體又給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增添了些許「歡樂」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