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終落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3日在國會鬆口,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流行之下,今年夏季奧運會無法舉行,暗示東京奧運會可能被迫延期。據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將通知國際奧委會,如果後者決定延期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日本將接受。
高壓之下,日本已別無選擇。23日上午,澳大利亞政府、加拿大奧委會宣布,如果東京奧運會不做出延期,在目前形勢下他們將不會派遣運動員參賽。此前挪威奧委會、斯洛維尼亞奧委會、巴西奧委會、美國泳協、美國田協、西班牙足協等多個國際組織都已經施壓,表示以運動員身體健康為首要考慮,東京奧運會必須延期。
據《今日美國》報導,據資深國際奧委會委員迪克·龐德當地時間23日透露,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推遲至2021年。經濟學家估算,東京奧運會推遲,遊客大幅減少,經濟損失將超過3.2萬億日元(約合2063億元)。相比取消帶來的750億美元損失(日興證券估算),推遲似乎已經算是損失相對較小的選擇。
「奧運經濟」、「奧運營銷」之夢擱淺,
十餘檔體育綜藝待定
這是一場漫長的拉鋸戰。
2月,國際奧委會成員表示若疫情5月下旬得不到控制,東京奧運會可能會取消,日本奧組委、日本首相、WHO、國際奧委會先後六次重申「奧運會將如期舉行,不會因疫情取消,正在按計劃推進籌備工作」;3月,奧運大臣橋本聖子表示國際奧委會允許將冬奧會推遲到年底舉行,3月4日至6日,國際奧委會、日本政府、安倍多次重申將如期舉辦,3月11日,奧運大臣表示推遲或取消冬奧會「無法想像」,3月12日,東京奧運首場比賽時間確定為7月22日,3月14-18日,安倍和國際奧委會重申將如期舉辦,東奧會體操測試賽取消,東京奧組委表示如果取消屬不可抗力,門票不退款,3月20日-24日,多國聯合施壓,國際奧委會委員表示奧運會推遲至2021年,日本擬同意東京奧運延期。
延期帶來的後續影響包括不利於運動員調整備戰狀態,成績受影響,部分運動員可能因退役年齡或種種原因錯過明年的奧運會,以及場館徵用難題,與其他賽事相撞等。另外,各轉播商也早已排好了轉播時間表,延期將完全打亂排期。NBC已經為轉播權支付了14.5億美元,國際奧委會57億美元收入中有73%來自轉播版權。隨著賽事觀賞性和專業度下降,中插廣告效果受影響,廣告贊助商、轉播商將因此蒙受巨大損失。長遠來看,經濟全球化體系與多米諾骨牌效應下,受影響的不僅是日本旅遊業及日本經濟,也可能更近一步波及到已經岌岌可危的全球金融。
這意味著「奧運經濟」之夢將被擱淺。在網際網路、資本、品牌的參與和追逐下,在對投資、消費需求的強勢拉動下,奧運會早已不再是一場單純的體育盛事而是一個影響深遠的IP,其衍生出的「奧運經濟」影響力甚至可以延續10餘年之久。
「奧運經濟」一詞最早可以追溯到1964年東京奧運會。以此為契機,日本把舉辦奧運會作為國家事業納入《國民收入倍增計劃》,首都高速公路、機場輕軌、新幹線等基礎設施都在此期間建成,造就了號稱「東京奧林匹克景氣」的經濟繁榮現象。東京奧運會後,日本的國民經濟總產值在1967年超過英法,1968年超過西德,成為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
近年來日本經濟增速緩慢,正因如此,官方和企業都對「強心劑」東奧會傾注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和資金,也被「奧運經濟」所綁架「輸不起」,不得不一再重申「不會取消,如期舉辦」。東奧會從63家日本企業募集到31億美元贊助,相當於北京、倫敦奧運會的三倍,近兩屆世界盃的兩倍。
同時,奧運會也意味著四年一度的體育營銷盛宴。其TOP級贊助商長期由全球巨頭包攬,以2016年里約奧運會為例,有麥當勞、三星、松下、可口可樂、通用電氣、寶潔等。在奧運會結束後一年,麥當勞的股價表現往往超出基準值6%。未能承受TOP級高昂贊助費用的國內品牌,也往往另闢蹊徑:例如選擇成為官方廣告商的快消品牌青島啤酒(600600,股吧),選擇贊助國家代表隊的體育品牌如安踏、伊利、鴻星爾克、匹克、李寧等。
本屆東京奧運會中,阿里巴巴是唯一一家獲得TOP席位的中國品牌,按照以往慣例,阿里巴巴所出的贊助費用將不低於8億美元,其合作權益將覆蓋從2020年算起的6屆夏季和冬季奧運會。成立阿里體育以來,阿里投資了廣州恆大隊,入股旗下有PPTV的蘇寧體育,贊助奧運會無疑是其國際化戰略的一步重要的棋。2020財年Q3財報顯示,其跨境及全球零售商業收入為73.96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7%,但在總營收中佔比5%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此次擊敗亞馬遜拿下TOP級贊助商,無疑對阿里提升國際知名度和市場份額,提升國際電商以及雲計算等業務有著相當大的推動力。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預測,2020年體育營銷市場規模接近600億元,5年複合增長率超過25%。去年12月16日,阿里巴巴天貓啟動了「天貓東京2020奧運營銷」項目,聯動淘寶、天貓、阿里雲、優酷、飛豬,希望吸引5億人參與互動。此前「燃冬季」活動有50萬人參加,原定4月15日開始開展倒數100天的系列密集營銷計劃,現在一切都變成了「待定」。
另外,根據視頻網站和衛視公布的綜藝片單,今年約有十餘檔體育競技綜藝,其中大部分都借勢奧運,如《挑戰吧!奧林匹克》《VS冠軍》《中國冠軍》等,而現在隨著奧運推遲,製片人在媒體採訪中表示「招商困難,嘉賓不能預判」。
國民產業二次元文化跨界體育輸出成遺憾?
去年12月,日本動畫協會AJA公布2019動畫產業調查報告顯示,日本動畫市場連續九年持續上漲,2018年日本動畫市場產業規模(廣義上的動畫市場)達到21814億日元約合199億美元。其中重要原因是二次元文化在中國市場的崛起。艾媒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我國二次元用戶將突破4億人。
而此次東京奧運會也藉此全面展開體育與二次元文化的跨界融合,不僅合理「賣萌」營銷創意十足,對參賽國家和運動員充滿親和力,還能幫助國民產業取得良好的宣傳推廣效果,其文化特色和識別度顯著,更可能展開奧運期間相關衍生品銷量猛增、以二次元文化拉動國民經濟的想像。
體育與動漫等二次元文化結合,在日本早有先例。從《灌籃高手》到《棒球英豪》《網球王子》《足球小將》,以體育為題材的動漫經典不在少數。另外,二次元和三次元也時常破壁。J1聯賽中大阪櫻花和《海賊王》達成跨界合作,J2聯賽中《戰車少女》宣布成為水戶HollyHock隊的贊助商。
從申奧開始,東京就以哆啦A夢作為申奧特殊大使,裡約奧運閉幕上「東京8分鐘」充滿二次元氛圍,安倍以超級馬裡奧形象現身。2017年,東京奧組委以《美少女戰士》《蠟筆小新》《火影忍者》等8部動漫裡9個人物作為奧運形象大使,以此為主題推出了應援物品,東京奧組委計劃將《機動戰士高達》中的人物送上太空為奧運會造勢,奧運會和帕運會吉祥物也是有超能力的動漫角色機器人設定,另外,日本民間設計師還以多個國家國旗為靈感設計了人格化二次元形象,引發社交媒體熱議,為奧運會提前預熱。上述二次元元素在奧運歷史可謂獨一無二,也吸引了一大批AVG愛好者。
只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名人、運動員被曝出確診新冠肺炎,奧運確定延期,當恐慌佔領全世界運動員和觀眾的心智,上述一切二次元營銷苦心都被蒙上了一層陰雲和不確定性。但願東京奧運會的一切前期籌備和心血,不會付諸東流——這需要所有人的勇氣和努力。
END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娛樂獨角獸。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