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英雄不問出處」,不過,在彩色寶石界,這句話可不成立。彩寶對「出身」向來極為看重,拍賣場上不同產地的彩色寶石,其價格可以相差幾倍到幾十倍之多(延伸閱讀:寶石也講「血統論」?對不起,這真不是「凡爾賽」!)
以紅寶石為例,大家都知道最好的紅寶石出自緬甸,鼎鼎大名的「鴿血紅」最初就是專門用來描述緬甸出產的極品紅寶石——那是一種濃烈明豔、過目難忘的色彩,能夠把紅寶石的美表露得淋漓盡致。它的紅色除了純淨、飽和、明亮之外,更給人以「燃燒的火」與「流動的血」的感覺。
後來順應市場的發展,鴿血紅逐漸成為一個顏色名詞,不再具備產地鑑別意義,但它依舊指代高品質的紅寶石。
孟素也同樣位於緬甸,是上世紀90年代發現的紅寶石產地,從抹谷東南方向出發,約200公裡就可達到孟素礦。
孟素出產的紅寶石不如抹谷的顏色紅、品質高,其顏色多為紫紅色至褐紅色,通常分布不均勻,可見暗褐色、藍色或黑色核心。
經過熱處理後(也就是俗稱的「有燒」)可以改善孟素紅寶石的顏色,呈現出暗紅色至紅色,核心顏色消減。但有時會形成白色團塊狀的絮狀物,導致透明度下降。
雖然沒有抹谷地區的紅寶石顏色好、品質高,但孟素地區的紅寶石有一種奇特的特點,那就是會產出擁有六條不會移動的星線的「達碧茲」紅寶石。
與緬甸抹谷相比,20英裡長的東非莫三比克地帶,是21世紀最具潛力的紅寶石產地。
莫三比克的紅寶石產量高,且顆粒相當大(有的重量可達40至50克拉以上)。原石晶體產出較為完整,顏色多呈粉紅至深紅色,分布較均勻。不定向分布的針狀、片狀、粒狀金紅石包裹體最為常見,並帶有幹涉色。
莫三比克紅寶石內部另可見磷灰石、角閃石、鈣鎂閃石、藍晶石、鋯石等包裹體,一至三組不同方向的雙晶,一組雙晶最常見。
泰國紅寶石含Fe量較高,顏色較深、較均勻,多呈淺棕紅色至暗紅色,透明度較低,很少能達到優質緬甸紅寶石的質量。但並非所有的泰國紅寶石都是顏色比較暗的,其中也不乏顏色鮮亮而質量上乘者。
泰國紅寶石中幾乎沒有金紅石包裹體,因此沒有星光紅寶石品種。內部含有豐富的流體包裹體,多聚集成指紋狀、羽狀、圓盤狀、薄膜狀、環礁狀。
圓盤狀流體包體中央往往分布著已被熔蝕的磷灰石、石榴石或磁黃鐵礦晶體,晶體四周為盤狀展開的流體,形成一種典型的「煎蛋狀」包裹體,這就是明顯的泰國紅寶石的產地特徵。
斯裡蘭卡的紅寶石產地混合著多種變質巖,實際上是各種母巖產物的混合,這決定了斯裡蘭卡紅寶石具有相當多變的特徵。
斯裡蘭卡紅寶石與其他產地不同的是,色調飽和度變化較大,從淺紅色到紅色、粉紅、棕紅或褐紅到櫻桃紅等。高檔品為豔紅色略帶粉、黃色調,常呈櫻桃紅或水紅色。斯裡蘭卡紅寶石色帶明顯,常顯示六邊形。
斯裡蘭卡和緬甸紅寶石都含有金紅石包體,但是斯裡蘭卡紅寶石的金紅石包體呈細長狀,與緬甸紅寶石的不大相同。斯裡蘭卡紅寶石的晶體包體較多且種類豐富,比如:石榴石、橄欖石、方解石、黃鐵礦、尖晶石、磷灰石等礦物質。在上個月底剛剛結束的佳士得香港珠寶秋拍中,就有一枚來自斯裡蘭卡的天然紅寶石戒指。她帶有標誌性的金剛晶體結構,通體晶瑩,幾乎完美無瑕,更擁有深邃飽滿的紅色和甜美的粉紅色底調。馬達加斯加的紅寶石顏色美麗,晶體顆粒大,部分與莫三比克的紅寶石十分相似。
馬達加斯加紅寶石顏色通常表現為紫紅色至紅色或暗紅色。內部含有短針狀金紅石,串珠狀、柱狀、拉長狀或不規則狀鋯石、磷灰石、滑石、金雲母、鎳鐵礦、矽線石等固態包裹體。常見兩組雙晶紋,可見癒合裂隙和未癒合裂隙。
20世紀80年代以來,越南在安沛省陸安縣、義靜省貴州縣和榮市及清化省一帶相繼發現了紅寶石。其中陸安紅寶石的產量最大,質量最好。它產於古老變質巖系的變質大理巖中,呈散染狀分布,是泰國佔他武裡、柬埔寨拜林、緬甸抹谷礦帶的延長。
越南紅寶石顏色從粉紅到紅色,多帶有紫色調,少見鴿血紅。和緬甸抹谷紅寶石類似,表現出一種似流動的漩渦狀構造,但與之相伴的不是單一的紅色,而是一些粉紅色、橘紅色,甚至無色、藍色的色帶。內部常見由白色礦物顆粒或細小針狀物組成的「雲狀物」,還可見金雲母、方解石、金紅石、磁黃鐵礦、磷灰石等包裹體。
20世紀早期,坦尚尼亞北部的Longido地區被發現產出紅寶石,是非洲已知年份最久的紅寶石礦區。該地區的紅寶石以同黝簾石共生聞名,大的紅色剛玉晶體中總夾雜著引人注目的綠色黝簾石陣,另經常伴有黑色的角閃石斑。
1960年,位於肯亞邊界的Umba河谷附近也出現了紅寶石和藍寶石。70年代,又先後發現了Songea、Tunduru等寶石級剛玉礦。
2007年,坦尚尼亞中部的Winza地區挖掘出高品質的紅寶石,此礦區大多數的紅寶石都是原生礦或者近地表的蝕變帶產出,具有非常好的顏色以及極高的淨度,價值在緬甸和莫三比克之間。經GRS報告之後,大批珠寶商和礦工蜂擁而至。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10月該產地的紅寶石就已開採殆盡,沒能逃過「曇花一現」的命運。
坦尚尼亞紅寶石顏色多呈紅至紫紅、橙紅色,可見平行菱面體面發育的色帶和生長紋。常見的固態包裹體有無色細長的針狀或細小的點狀金紅石、磷灰石、鋯石和水鋁礦。三組聚片雙晶和負晶發育,裂隙多,常被針鐵礦等浸染,呈棕紅色。
肯亞的紅寶石礦藏是1975年由地質學家John Soul發現的,位於肯亞的Tsavo國家公園內,產有各類品質的紅寶石及星光紅寶石。
肯亞紅寶石的顏色多呈粉紅色至紫粉色。內部定向排列的短針狀金紅石呈60°或120°相交,另有白雲母、金雲母、金紅石、水鋁礦和黃鐵礦等固態包裹體。
肯亞的紅寶石在六十年代被發現時轟動全球,因為它們的顏色可與世界上最好的紅寶石媲美,還易於進行熱處理,故常被不法商販用來冒充緬甸紅寶石出售。但大多數肯亞出產的紅寶石有許多內含物,導致透明度偏低, 因而很少能達到可以切割的要求。其中10%~15%顏色較好,適用於磨製蛋圓型戒面。除了上述八大產地以外,紅寶石在阿富汗、澳大利亞、塔吉克斯坦、中國等亦有產出。不同血統的紅寶石當然各具特色,但任何一個產地都有可能產出優質的紅寶石。如果只是佩戴,可選擇莫三比克紅寶石,但若要兼顧收藏價值,哪怕在克拉數上讓步,也要把產地列為優先項。
知識科普 | 免費活動
新品資訊 | 更多福利
天津市和平區南京路75號
國際大廈1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