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2020大事記:華為受挫,蘋果放緩,有人卻成了贏家

2020-12-16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大橘財經訊(文/周昊 編輯/周遠方)日曆再往後翻十多頁,足以載入史冊的2020年將畫上句號。

這一年,手機行業因新冠疫情爆發陷入「倒春寒」;這一年,華為因政治原因受困,被迫走下王座;這一年,各廠商在應用創新層面力求先行;這一年,市場劇變震動產業鏈,留下陣陣漣漪。

多種因素交錯之下,原本格局清晰的國內市場再度進入群雄逐鹿,誰能抵達王者之巔,誰又會被波濤吞噬?

1.新冠疫情大流行

新冠疫情無疑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從一、二季度的上下集發展至三、四季度的連續劇,國內手機產業也經歷了一輪過山車式發展……

設計炫酷、參數頂級、噱頭火熱……2019年經歷了慘烈拼殺的各手機廠商仍然無法在春節前夕歇一口氣:節日期間的購機潮、節後的巴塞隆納展會,一系列從營銷到產品的布局都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

2019年四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總出貨量為3.688億部,同比下滑1.1%,各大研究機構認為市場下滑源於中國市場需求疲軟,但背後更主要的邏輯是,四季度國產廠商都在為2020年初搶佔5G高地進行蓄勢。

然而,一場突出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的前期準備都化為了泡影,也讓本就你死我活的智慧型手機市場更是雪上加霜。

「就像在起跳前剛剛下蹲蓄力之時,新冠的天花板結結實實壓在所有人的頭上」,一位從業人士向觀察者網形容當時的態勢,「5G相關的營銷在2019年開始預熱,大多數用戶都處於觀望期,2020年本來肯定是一個爆發的節點,可是在新春的第一戰,一切都戛然而止。」

疫情導致廠商線下銷售渠道停擺、產品節奏完全打亂;限制出行、減少人員聚集和流動的措施更是讓線下零售市場失去活力,經濟停擺也讓用戶在消費時思慮再三。下遊的波動傳導至上遊,庫存積壓、生產停滯、訂單取消成為當時常態。

Canalys發布的一季度數據顯示,國內市場除華為和蘋果出貨量勉強持平外,OPPO、vivo、小米下跌幅度均在20%左右,整體出貨量下跌達18%。

第二季度海外疫情開始蔓延,除蘋果依靠降價策略及低價iPhone SE的發布維持了25%的增長外,全球各主要廠商出貨量均有相當程度的下滑,其中三星的跌幅達到30%。

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同時,疫情帶來的無線網絡需求,讓市場轉機隨之來臨,各廠商早先謀劃好的5G終端得以全面鋪開。

據中國信通院統計,2020年1至10月,國內累計上市5G新機183款,累計出貨量1.24億部,其中6-10月國內市場5G手機出貨量連續五個月佔到總體出貨量的60%。如realme、中興、小米等廠商,更是將5G手機的價位拉低至千元級別。

在下遊需求得到復甦的同時,整個上遊的電子信息製造業也進入了快速的恢復期。

工信部數據顯示,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利潤總額在年初疫情時同比下跌87%,在進入5月後已經恢復至同比增長34.7%。

2020年1至10月,規模以上電子信息製造業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2%,利潤總額同比增長12.6%(去年同期為增長6.0%),營業收入利潤率同比增長4.7%,營業成本同比增長7.2%。

很顯然,全球疫情依舊肆虐,「風景這邊獨好」,國內企業扛起了全球中央廚房的重擔。面對這一全球產業結構重塑的機遇,加速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才能進一步分享到全球經濟刺激的紅利。

2019年1-10月以來電子信息製造業營業收入、利潤增速變動情況(%) 資料來源:工業和信息化部

2.華為受困

如果說疫情對上半年國內手機市場影響深重,那麼華為被美國政府無端制裁,則直接改變了國內乃至全球手機市場的格局。

11月17日上午,《深圳特區報》刊登一則相關方的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智信」)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籤署了收購協議。根據該協議,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收購方,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出售後,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2019年華為已經遭受一系列軟硬體產品的斷供,包括晶片、軟體服務、作業系統等等。隨後華為啟動一系列「備胎」計劃,在作業系統、基站晶片、手機射頻晶片等產品上實現自救。當年華為出貨2.4億部,同比增長16.8%,市場份額佔比為17.6%,成為前五大品牌中唯一保持兩位數正增長的廠商。

在國內市場,華為也以1.4億部的出貨量穩坐龍頭,市場佔比逼近40%。

很顯然,美國公布的一系列對華為的制裁計劃並未影響到華為手機的銷量。在嚴峻的外部環境影響下,華為通過國內市場凝聚品牌影響力,並加速科技創新贏得用戶青睞。

2019年全球前五大智慧型手機廠商數據 資料來源:IDC

2020年5月,美國再次加大了制裁的力度,通過嚴格限制華為使用美國的技術、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的能力,進一步擠壓了華為的生存空間。在此次制裁過後,華為的麒麟高端晶片面臨著斷供的局面,作為現金奶牛的手機業務陷入困境。

餘承東在2020年9月對外表示,高端晶片麒麟9000隻有5月15日之前的訂單被臺積電接受,相關的生產工作到9月16日就會被停止。由於國內沒有晶片製造業能夠給予支持,搭載麒麟9000的華為手機進入了「賣一部少一部」的困境。

2020年10月底,華為年度旗艦產品Mate40系列發布,但截至12月中旬,各型號產品仍需每天定時搶購,部分機型更是長期處於缺貨狀態。

有接近華為的消息人士向觀察者網表示,由於晶片供應受限,且麒麟9000晶片還需向P50系列以及新一代摺疊屏產品供應,因此目前的銷售策略仍將維持相當長的時間,「一次性全部出貨賣光並不現實」。

很顯然,華為手機若想繼續生存下去,解決晶片供應問題是第一要務。目前消息顯示,高通已經拿到了為華為供應4G晶片的許可,這也意味著在全球其他以4G為主的市場上,華為仍將有可能發售4G產品撐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但在高端的5G手機市場上,華為還能堅持出貨多久?這個問題目前仍看不到答案。

與此同時,華為也儘可能通過在消費電子領域其他維度進行產品布局。

除了早些時候發布的智慧屏、TWS無線耳機等Iot產品外,12月初,華為也推出了第一款面向商用市場的PC臺式機MateStation B515。通過PC與手機、平板等智能行動裝置之間的多設備協作、快速文件共享、多屏操作等使用場景,華為希望通過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領先的創新實力,在「第三代移動辦公」場景下有所突破。

3.中國榮耀

「一旦『離婚』就不要再藕斷絲連」、「未來我們是競爭對手」、「我們對你們不會客氣的,你們有人在競爭中罵打倒華為,他是英雄好漢,千萬不要為難他們。」 11月25日,在為榮耀壯行時,任正非一席話語引得諸多網友紛紛落淚。

作為一個在華為旗下發展了七年的品牌,榮耀與華為的連接是方方面面的。然而現實如此,榮耀亦如年輕的雛鷹,終有離開父母翅膀、獨自翱翔於風暴和天空之上的一天。

對於新生的榮耀而言,與華為的切割僅僅是向天空扇動的第一下翅膀,供應鏈的重構、產品的梳理、未來發展的定位等一系列問題仍擺在榮耀面前。

隨後,榮耀還將面臨競爭最為激烈的紅海市場,它的競爭對手,無一不是經驗豐富的百戰老兵:蘋果的高端地位無可撼動,三星在全球市場依舊為王,小米在Iot領域全面開花,OPPO、vivo的渠道體系能將門店觸角延伸至最底層。

與這些老兵相比,如今的榮耀已在市場上沉寂近半年之久。近日有消息傳出,2021年一季度,榮耀將利用庫存的聯發科晶片發布V40系列,這也是榮耀獨立後面臨的第一場大考。

2019年榮耀業績盤點

失去了華為在研發、供應鏈領域的支持,榮耀的確會面臨很多困難,但這也讓榮耀有了更充足的發展空間。

榮耀自誕生以來就被定位為中低端網際網路手機,其用戶主要以華為無法覆蓋到的年輕群體為主。儘管近年來榮耀在產品設計等方面多有突破,但在華為P系列、Mate系列的價格天花板之下,榮耀始終無法邁向高端。

現在,獨立後的榮耀可以盡情在品牌定位上進行突破。下一步,榮耀很有可能打破固有的四條產品線V系列、數字系列、X系列和Play系列,讓產品覆蓋到市場的各個角落。

在2020高通驍龍技術峰會上,高通總裁安蒙表示已經與榮耀開展對話;結合現有信息來看,未來榮耀搭載高通soc晶片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榮耀CEO趙明也在早先的內部員工溝通會上提到,未來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第一。2019年,榮耀在國內的市場份額整體達到13%;2020年,榮耀在震蕩中踏上了一條未知的道路。

華為作為國產高端手機的標杆仍矗立在山頂,而失去了最大品牌加持的榮耀,將在半山腰與OPPO、vivo、小米一道,開啟一場新的戰爭。

4.小米翻身

擁有網際網路思維的小米,用最快的行動應對了華為受制裁這一市場大變局,手機圈戲稱「華為跌倒、小米吃飽」。

11月24日,小米集團(01810.HK)發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小米集團總收入人民幣722億元,同比增長34.5%,經調整後的淨利潤為人民幣41億元,同比增長18.9%。

整個第三季度,小米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45.3%,達到4660萬部,市場份額佔比為13.5%,成功超過蘋果再次回到前三之列。

疫情在全球的肆虐讓諸多用戶改變了消費習慣,當用戶遷移至線上市場時,深諳電商業務的小米沒有被線下市場的停滯所困擾。

美國政府於今年5月及8月連續加大對華為的制裁力度,晶片遭到斷供的華為不得不踩下了剎車,這也導致與小米貼身肉搏的榮耀因晶片斷供被迫停更。

面對巨大的市場機遇,小米再次把握住 「快」這一網際網路節奏,成功在市場上擴大了自己的份額。

Canalys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在歐洲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90.7%,市佔率達到18.7%,連續第二個季度擠掉華為進入前三名。

2020年第三季度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 資料來源:Canalys

在國內市場,小米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19%,達到1050萬部,是前五大廠商中唯一在三季度取得正增長的企業。

雷軍在十周年演講中吹響了下一個十年的衝鋒號,小米對2021年的展望也更加樂觀。

來自產業鏈的消息稱,2021年小米將預定可供2.4億部手機使用的零部件,並將全球出貨量的目標訂到了3億部。2.4億部這個數字是華為2019年巔峰時的出貨量。

此外,小米還在北京亦莊落成了一座智能工廠,其一期已經投產。這座工廠被稱為無人「黑燈工廠」,主要特色是生產管理、機械加工和包裝儲運的全流程自動化。從輕資產的網際網路模式跨越至重資產的現代化工廠,小米已為自己的第二個十年做好了謀劃。

5.OPPO、vivo的後疫情時代

自步步高延襲而來的「本分」文化一直是OPPO、vivo最為顯著的標籤。

當友商們緊盯線上市場互相廝殺時,OPPO、vivo默默的將門店開到了中國的每一個角落;當友商們每日在微博上唾沫飛濺時,OPPO、vivo用各樣式的廣告塑造品牌形象;當友商們陷入無盡的「門」事件時,OPPO、vivo用過硬的產品質量打消著客戶的疑慮。

從像素級模仿蘋果開始,再到品類風格自成一派,誕生於華南的OPPO、vivo雙子星用十餘年的時間構築了最為傳統的上遊採購—自主製造—全國分銷模式,並與上下遊聯手在手機市場上圈下了一塊自留地。

整個2019年,OV大改線下策略,開始以大型商場為核心構築全新的精品門店體系,但新冠疫情卻給了他們迎頭一擊。與小米的快節奏應對不同,OV由於需要照顧龐大的渠道利益,轉身較慢。

2020年一季度,OPPO出貨量同比下跌26%,vivo下滑19%;此外,兩家廠商原定於在年初巴塞隆納展官宣歐洲市場的布局,最終也因疫情而作罷。在全球市場上,截止第三季度OV才止住了下滑的趨勢,但小米已經跑出了很遠。

「無論是疫情、還是華為事件,一切終會過去,我們要做的就是保持自己的節奏,儘量不被外界所幹擾。」OV用他們一貫的思維應對著一切。

疫情也給了OV一個非常合適的內部調整期。

4月,2005年入職OPPO的老將劉波升任中國區總裁,沈義人卸任全球營銷總裁職務;9月,一加創始人劉作虎回歸OPPO,出任歐加控股高級副總裁,在保持一加創始人和CEO身份不變的情況下,同時負責OPPO、一加以及realme三個手機品牌的產品規劃。

OPPO還於7月將電商平臺「OPPO商城」更名為「歡太商城」,一加、realme、OPPO這三個淵源極深的品牌同時入駐。

vivo在內部架構上並未進行過多的調整,但卻在軟體層面推出了全新的OriginOS,為安卓用戶開啟了全新的系統交互方式。

OV的各項調整均是為了適應已經開啟的IoT戰爭。其中,OPPO已經快速布局了智能家居、穿戴、聲學、影音等方面,而vivo也於11月發布了智慧生活戰略。

一個顯著的問題是,與華為、小米等打造基於自己的生態鏈不同;OV在IoT市場的布局依然以眾多品牌合作構建為主。但這種模式能否走通卻還是一個未知。

智能機時代,OV憑藉「敢為天下後,後中爭先」的策略實現了突破;IoT時代,藍綠兄弟又能否再次實現逆襲?

6.姍姍來遲的5G iPhone和蘋果的「軟體化」

疫情對蘋果造成的最大影響便是iPhone12的推遲發布。

10月14日凌晨,蘋果舉行了今年第二場秋季新品發布會,iPhone12系列得以正式發布。姍姍來遲的5G、全系列OLED屏、延續三年的外觀設計……在日新月異的手機圈,本次發布會依舊可以用平平無奇來形容。

發布會唯一的熱點來自於充電器:蘋果以標配充電器不環保為由,取消了隨機附贈的充電器,連最後的5V/1A都沒給用戶留下。

iPhone12發布兩周後,蘋果公布了2020財年第四季度(7—9月)財報。儘管創下了單季營收646.68 億美元的新高,但蘋果在大中華區的營收已不足80億美元,同比下滑28.6%,跌落至2015年以來的最低點。

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面對見慣了黑科技的國產用戶,iPhone的吸引力不再如當年強大。

降價,蘋果祭出了最為簡單粗暴的策略。在剛剛過去的雙12中,拼多多平臺上iPhone12領劵和補貼後的價格已經低至5399元;小屏的iPhone12 mini直接官降200元,部分渠道商更是將價格進一步下調至4599元。算上上半年發布的iPhone SE2,蘋果今年已經推出了三款售價相對平民的產品。

低價策略帶來的收效是顯著的。年初疫情期間,蘋果就曾下調了iPhone11系列的售價,並發布iPhone SE2繼續搶佔市場。今年二季度,蘋果全球市場出貨量4510萬部,市場佔比15.8%;三季度由於缺乏新品,出貨量為4170萬部,同比下跌7%。

由於蘋果在品牌層面依舊佔據優勢,適當的降價策略不僅能應對國產手機衝擊高端的風潮;而且可以依託IOS的生態優勢,進一步將用戶吸納進軟體服務業務。

其四季度財報顯示,蘋果的付費用戶數量已達到5.85億。與去年同期相比,蘋果付費訂閱用戶增長了3500萬,服務部門也創下了單季營收146億美元的紀錄。

2019年蘋果曾提到iPhone活躍用戶已超過9億,這也意味著軟體服務業務依舊有非常可觀的提升空間。

如今的蘋果正在從一個硬體開發商向軟體平臺蛻化。用低價策略降低門檻吸納用戶,再以便捷的IOS服務讓用戶熟悉生態,這就是蘋果時下的產品策略。

讓用戶一直使用蘋果的軟體服務才是核心,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蘋果為何在硬體層面喪失了驚喜感。

消費者身處IOS生態「圍城」,進去容易出來難。

7.新興市場,傳音稱「王」

智慧型手機的強大有目共睹,但功能機在全球市場上依然有自留地。當新冠疫情衝擊全球手機產業鏈時,傳音如一股「清流」超脫在外。

避開頭部企業扎堆的熱門區域,「偏安」於以非洲為代表的新興市場,逆周期而行的傳音憑藉過半的市佔率穩坐「非洲手機之王」的寶座。

新興市場的含義為「將來有價值」,但商業價值的挖掘並非易事。

由於非洲地區的通信基礎建設較為落後,且運營商數量眾多、網絡覆蓋範圍較小,因此非洲市場對多卡多待有著切實的需求。結合非洲人膚色較深的情況,傳音研發了基於眼鏡和牙齒定位的人臉拍照曝光技術,讓非洲用戶拍出更好看的照片。

「四卡四待」與「美黑」技術讓傳音手機在非洲市場大受歡迎。而在長期的市場開拓中,傳音也與很多非洲本地經銷商形成了長期穩定的合作,並且依靠高毛利、高周轉等方式保證了渠道利潤,實現了共同成長。

Counterpoint Research數據顯示,三季度全球功能機出貨量為7400萬部,其中中東和非洲出貨佔比37%,印度以36%的份額緊隨其後,整個市場的大盤也以每年17%的速度下降。其中傳音旗下品牌iTel與Tecno合計佔據了全球功能機出貨份額的34%。

對非洲市場的成功運營也讓傳音得以登陸資本市場。2019年傳音控股成功上市,成為第一家在科創板登陸的手機廠商,目前股價超過130元,總市值維持在千億以上。

2020年10月27日,傳音控股(6880366.SH)發布了三季度財報,1至9月公司營收249.7億元,淨利潤19.5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48.15%、50.23%;公司整體毛利率為25.9%,其中非洲市場毛利率為30%。

在行業下行周期延續業績高速增長,也讓資本市場對傳音保持了持續的關注。

傳音控股11月投資者關係活動表顯示,當月共有246家機構、420人次調研公司,其中調研機構有光大證券、南方基金、廣發基金等知名「大咖」。統計數據還顯示,11月18日至12月1日共有70家海外機構對傳音控股進行調研。

8.高通也要「發發發」

12月初,高通驍龍8系新一代旗艦移動平臺正式發布。高通不僅將此次發布會時間安排在北京時間的晚上,還用了一個非常吉利的中國化諧音「發發發」來為新一代旗艦命名。

驍龍888是繼麒麟9000之後第二款基於5nm工藝的5G SoC,CPU部分為8核心設計,具體包括一個由ARM今年5月發布的全新Cortex-X1超大核心、三個Cortex-A78性能核心以及四顆Cortex-A55能效核心。

按照高通方面的表述,驍龍888配套的基帶為X60,支持全球毫米波和Sub-6GHz全部主要頻段;同時其顯示性能提升35%,每秒可處理像素達到27億,併集成了第六代AI引擎等。但高通並未在此次發布會上公布驍龍888的CPU性能。

高通對驍龍888的前景,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表現給予了厚望。一眾國內廠商也給足了高通面子,14家首批確認未來會搭載驍龍888的終端廠家中,共有12家來自中國;甚至在發布會還未結束的時候,12家廠商就先後對外宣布了首發驍龍888的消息。

2019年高通晶片雖然以33.4%的份額位居市場第一,但5G時代追兵已越來越近,高通的壓力與日俱增。

儘管麒麟晶片的市場份額因美國制裁開始滑坡,但瞄準這塊空缺的卻不止高通一家。2019年,三星與vivo達成了戰略合作,再次開始向外輸出晶片;聯發科也憑藉全新的5G SOC天璣系列在中端市場與高通一較高下;高通總裁安蒙則直接表示已經與榮耀開展對話。

對於所有SOC廠商而言,這是一個極為難得的機會。

從現有時間表來看,搭載驍龍888的手機將於明年一季度在國內正式上線。屆時,晶片圈又將掀起一場高通、聯發科、獵戶座三國大戰的戲碼。

9.摺疊屏,是未來還是鬧劇?

炫酷的外觀、高昂的售價、脆弱的結構、抹不去的摺痕……提及摺疊屏,很多人都會想到上述詞語。

2020年初三星發布Galaxy Z Flip時,用「改變未來形態」作為產品的宣傳語;而華為在發布Mate Xs時,也給產品冠以「前所未見」的稱號。

經歷了2019年的醞釀,行業內期待的2020年摺疊屏大爆發並沒有如期到來。行至年末,市面上公開發售的產品也僅有5部,分別是三星的Galaxy Z Flip、Galaxy Z Fold2、華為Mate Xs、柔宇flexpal、摩託羅拉razr。

上述五款產品在京東商城上均有銷售,其中三星的兩款產品用戶評價數已突破9000,而其餘三款僅維持在1000左右。

更多的廠商或公布了摺疊屏規劃、或展出數款概念機型,但對於摺疊屏的前景,整個市場依舊以觀望為主。

當消費者對千機一面的手機形態倍感厭倦時,廠商亟需製造一些新的花樣來重奪眼球,這便是摺疊屏誕生的初衷。但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摺疊屏在一定程度上又成為了手機製造科技與設計工藝的象徵,於是各大品牌圍繞於此頻頻炫技。

可站在用戶一側,現有的摺疊屏交互邏輯與時下智慧型手機並無二致。消費者若要為特殊的外觀買單,就需要承擔起價格高昂、電池縮水、耗電增加等各項成本。這使得目前的摺疊屏成為了少數玩家的嘗鮮玩具。

用戶端反響雖然冷淡,可廠商們卻圍繞著摺疊屏的形式腦洞大開。

TCL此前曾一次性公布了5款採用摺疊屏技術的驗證機,其範圍涵蓋了所有已知的摺疊屏手機外觀,甚至還有「Z」字形態的三摺疊原型機。

OPPO也於11月公布了一款「捲軸屏」概念機,這款產品通過伸縮平拉的方式展開,用書卷的形式解決了「摺痕」問題。

已經成功實現量產、銷售的三星計劃在2021年推出至少三款摺疊屏智能機,其餘廠商如vivo、小米等也將在明年對外展示自己的摺疊屏產品。即便是因制裁缺貨嚴重的華為,也宣布明年會發售搭載麒麟9000的摺疊屏產品。

熱鬧的市場氛圍甚至讓一向保守的iPhone也為之側目。近日公布的一組專利申請信息顯示,在一項名為 「具有可摺疊擴展顯示屏的電子設備」專利申請中,蘋果對相關鉸鏈結構進行了自己的探索。

摺疊屏市場百家爭鳴,源於這塊市場缺少標準答案。對於需要搶佔先機的廠商而言,每多一份探索就會讓自己離「最終的答案」更進一步。但在各項因素的制約之下, 「未來可期」的摺疊屏離主流市場依舊相去甚遠。

結語

「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

2020年的手機行業以一種另類的形式完成了洗牌,廠商們在不穩定的供應鏈環境中,還要尋找「黑科技」作為彌足珍貴的賣點。

量產了全球首款屏下攝像手機的中興,仍然無法憑藉天機Axon 20逆襲早已掉隊的手機業務;曾被萬眾期待的全面屏需求催生出了升降式結構,但屏幕卻從劉海落腳在挖孔方案;手機的後置鏡頭越堆越多,充電的功率也越來越高,可用戶對產品的感知卻越來越少。

2021年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可以預見新冠疫情對產業鏈的衝擊仍將持續,5G將是市場整體升級的主要方向,而創新「同質化」的牢籠是否有人能夠打破,將是一個更高層面的觀察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全球十大暢銷手機排行榜:華為全軍覆沒,蘋果三星成最大贏家!
    一場突如其來且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導致原本因市場飽和、競爭加劇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如墜冰窟,全球各大手機廠商或多或少都受到一些負面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註定會成為各大手機廠商的寒冬,不過即使大環境不理想,但手機廠商們均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試圖在全球經濟衰退的特殊時期尋求突破。
  • 手機品牌忠誠度排名:華為蘋果小米成前三甲,但華為才是真正贏家
    這其中,最知名的例如華為手機的花粉,蘋果手機的果粉,小米手機的米粉等等。那這些品牌中,哪個手機品牌忠誠度最高呢?最近就有相關調研報告出來了,品牌忠誠度幾乎直接和銷量掛鈎,而且不僅如此,還會發現更有意思的事情。
  • 國內屢屢受挫,國外如魚得水,手機巨頭戰勝華為再次「奪冠」?
    隨著國產手機的不斷崛起,各大老牌手機巨頭的壓力也正在不斷增加,縱觀如今的老牌巨頭,基本上也只有蘋果和三星兩家企業站穩了腳跟,像HTC、摩託羅拉等企業早就已經在手機市場銷聲匿跡,即便是沒有宣布退出手機行業,但是所剩的份額也早已沒有多少。
  • 蘋果在國內市場受挫,華為開始反擊,全面開啟「收租」模式
    蘋果受挫,華為開始反擊了!在我們遭遇晶片難題之後,最忙的企業非蘋果莫屬,先是突然宣布啟動安卓手機換購計劃,把華為的八款機型都納入到換購清單,小米有兩款上榜,基本上只要是我國手機中的中高端用戶,蘋果將會照單全收,看似簡單的一招,其實就是湖底抽薪,跟晶片限制計劃是換湯不換藥,晶片是從根源上限制,這就是緩慢蠶食,所以說庫克不愧為老江湖,不來搶佔市場份額,蘋果無所不用其級史無前例的大幅降價。
  • 中國手機銷量排名,OPPO、蘋果都輸了,最大贏家出現!
    2020的開局的確不太順利,因為疫情影響,國內的手機市場出貨量也下降明顯,較去年同期下降了7.8%。無論是華為vivo、OPPO還是小米,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作為世界手機巨頭,蘋果公司也不例外,除了iPhone11、iPhone SE能夠持續熱銷之外,更高價地iPhone11 pro系列幾乎就是賣不動了。而這個時候國內的知名博主也是公開了4月份大陸地區的手機銷量排名,OPPO、蘋果都輸了,最大贏家出現。
  • iPhone12充電口或將換成「華為口」,華為成最大贏家!
    我們都知道,iPhone手機和安卓手機抗衡了這麼多年,早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設計理念,而這套理念又恰巧是最吸引果粉購買的原因。但這套單獨的理念除非被安卓搬去,否則很難和安卓統一在一起。畢竟蘋果只需要對自己的產品負責,對自己的產品形成規劃即可,無需管安卓。但這個時候,一些雙機黨或是外出時的緊急情況就麻煩了。
  • 5G手機首次亮相,麒麟980對比蘋果A13,華為才是贏家!
    5G手機首次亮相,麒麟980對比蘋果A13,華為才是贏家!大家也都知道,現在網絡科技發展越來越快,4G已經被淘汰,5G將迎來時代的主流。而且HUAWEI的5G在各國也是紛紛將此事提上日程。同時各大手機的運營商也開始陸續的推出最新的5G手機。
  • 【從300個瞬間看2020】手機:5G搭臺 華為蘋果導演大戲
    【從300個瞬間看2020】手機:5G搭臺 華為蘋果導演大戲
  • 反被蘋果「摩擦」,華為這次輸的徹底,紅米note7成為華為替代品
    時間如梭,2020轉眼已經開始進入春季了。而一向熱鬧的手機行業也是全面進入了5G時代,可以說大時代的變化的進化速度還是很讓人意外的。但是來了就是來了,作為消費者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去面對。展望現在目前vivo、華為是5G時代的最大贏家,國內5G市場份額更大,可回望全球市場來看,最受歡迎的智慧型手機還是蘋果,外國一家市場研究公司Omdia發布一份排名數據,這次華為還是輸了,國產僅小米入選,蘋果成最大贏家!Omdia作為最大的市場研究公司其發布的榜單還是有十分高的可信度的。
  • 手機:5G搭臺 華為蘋果導演大戲
    編者按:30個垂直產業,各自用「10件大事」講述自己的故事,凝練成300個跌宕起伏的瞬間,記錄新舊產業的變革與資本市場的選擇,記錄行業的悲喜交集、絕地逢生、柳暗花明。這是中國產業生命力的真實寫照,見證了中國經濟在大考之下,每一次細微的驚人一躍。
  • 二手手機市場現狀,蘋果、華為最受歡迎,iPhone11交易量最高
    最近《2020年第四季度手機行情報告》也如期發布,數碼蓋飯作為二手手機的「垃圾佬」,必須是完完整整的研讀完,下面就帶大家一起看看:報告中闡述了第四季度國內手機市場的行情走向,其中5G新手機市場中,最受歡迎的是iPhone12和華為Mate40系列,這兩款手機入圍最受歡迎的5G手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 國產手機再次落敗!蘋果首款5G手機成95後最愛:小米竟成黑馬
    【1月9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蘋果發布了首款5G手機—iPhone 12系列以後,有關於5G網絡不夠成熟的聲音似乎也開始小了很多,而就在近日,百度貼吧正式對外發布了一份《2020貼吧年度品牌影響力榜單》,作為國內用戶群體最龐大的網絡論壇基地,這次所發布的年度品牌影響力榜單無疑也是具備了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在數碼產品排行榜單中
  • 華為和蘋果手機用了3年後,到底是華為手機好,還是蘋果手機好?
    學姐是一位重度的手機使用者,每天都要使用8個小時以上的手機,所以學姐在出去的時候最少要帶著兩部手機。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學姐都在使用,那麼有人就會問了,學姐啊華為和蘋果手機用了3年後,到底是華為手機好,還是蘋果手機好?今天學姐就根據自身使用手機的體驗來說說這個話題哈。
  • 2020 年 Q3 西歐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排行榜:三星、蘋果、小米、華為...
    11 月 26 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西歐幾個最大經濟體採取封鎖措施,智慧型手機市場在第三季度遭遇重挫。華為今年早些時候曾短暫成為全球最大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但其第三季度在西歐市場的業績表現不佳。市場數據顯示,在 7 月至 9 月期間,華為在西歐出貨了 250 萬部手機,而去年同期為 620 萬部。
  • 小米距離蘋果隔了幾個華為?2020手機十大硬核技術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成為了整個科技產業在2020年避不開的一個話題,尤其是對智慧型手機行業。  但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作為全球智慧型手機製造心臟的中國還是重新有力的跳動了起來。  從2月雷軍戴口罩登臺發布小米10系列,給國內手機行業提振了信心,到後面華為P40系列和OPPO、vivo旗艦的接連發布,手機行業逐漸走出了陰霾。
  • 2019年第四季度手機銷量,蘋果終於超過華為排行第二
    「然而,印度的銷量為1.519億部,超過美國成為2019年智慧型手機銷量的第二大國家。中國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全年智慧型手機銷量為3.908億部。」蘋果和小米是在2019年第四季度實現增長的前五名中的供應商。即使總體銷售額下降,三星仍以17.3%的市場份額保持第一。蘋果以17.1%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二。
  • 華為、蘋果、三星,誰是2020年最好的拍照手機?
    進入2020年以來,各家旗艦手機不約而同都使用了超高的相機配置。不僅表現在攝像頭越來越多,而且傳感器也越來越大。不管怎麼樣,手機拍照好不好不是看參數的,說到底,拍出的圖像必須有清晰度、色彩平衡要好、要有充足的曝光、飽和度要適當,並且能拍出物體的細節。
  • 除5G SA網絡及5G背包,華為多款手機亮相,成春晚最大贏家
    在除夕之前的2020年1月14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科技部、工信部、廣電總局、三大運營商、華為公司共同參與的,5G+8K/4K/VR創新應用啟動儀式在京舉行。同時,央視總臺、運營商、華為協作,實現了4K、8K、VR的高品質回傳。
  • 2019全年手機銷量排名出爐:華為第二,比蘋果手機多賣5000萬部
    今日消息,國際數據公司(IDC)日前發布了最新的全球手機市場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全球2019年第四季度智慧型手機出貨總量達到3.688億部,較上年同期的3.731億部增長2.9%。值得一提的是,蘋果在第四季度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超越三星,達到了7380萬部,同比增長7.9%。
  • 回收寶公布2020年手機升值榜:華為Mate系列包攬前二
    年關將至,忙碌一年的你,有沒有買到心儀的手機?今年年初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導致各大手機廠商原本發布新機的計劃不得不向後推遲,在進入下半年後,智慧型手機圈子忽然颳起一陣「搶購風」,部分新機一經發售就被消費者一搶而空,甚至有些機型加錢都不一定買的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