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爸爸和兒子是上輩子的情敵。
對於兒子來說,父親應該像一座山,高大偉岸。父親應該是榜樣,是兒子學習,崇拜,超越的對象。在儒家文化裡,父子關係尤為重要。孔子就說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句話是一句被誤解很深的話。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是,君主像一個君主,臣子才會像一個臣子,父親像一個父親,兒子才會像一個兒子。換句話說,孔子的意思是有了賢明的君主,才會有鞠躬盡瘁的賢臣,有了稱職的父親,才會有孝順的兒子。也就是說,在君臣和父子關係中,起引導作用的是君主和父親,上行下效,君主和父親首先一定要以身作則,才能保證臣下和兒子忠誠孝順。
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夠理解《紅樓夢》裡的父子矛盾了。
在《紅樓夢》裡,矛盾最為激烈的當屬賈政和賈寶玉這對父子了。可以說,他們之間的矛盾已經不是父親和兒子之間的矛盾,而是兩種價值觀之間的矛盾,是十分尖銳的。
賈政是封建時代傳統的讀書人,表面上看起來很正派,甚至有幾分迂腐。他一心想要做一個稱職的好官,可是在官場上卻十分庸碌無為。他因為妹夫林如海的推薦,而幫助賈雨村謀得了應天府府尹的職位。結果,賈雨村徇私枉法,畏懼「護官符」,包庇了「呆霸王」薛蟠。這件事賈政知道,可是賈政卻並沒有因此而和賈雨村疏於往來,而是和賈雨村有了更密切的關係。甚至,賈雨村還經常到賈府來拜見賈政,每次還都要見賈寶玉。賈寶玉為此十分煩惱。在賈寶玉看來,賈雨村是一個國賊祿蠹。賈寶玉不希望賈政和這樣的人來往,更不願意和這樣的人見面。可是,他又不得不去見。於是,他在賈雨村面前就沒有絲毫瀟灑慷慨的談吐,賈政為此十分惱火,出言訓斥賈寶玉。可是,我覺得,賈政在這件事上也有問題。他既然知道賈雨村人品不端,不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他就應該和這個人保持距離。賈政卻偏偏愛和這個人結交。清高狷介的賈寶玉自然會因此和父親賈政產生矛盾。而且,賈政如果自己在官場上頗有作為,讓賈寶玉感到很驕傲的話,賈寶玉說不定會對官場有所好感。可是,《紅樓夢》裡的賈政,幾乎沒有任何政績,而且還奴性十足。賈寶玉能發自內心地尊重這樣的父親嗎?
賈政對賈寶玉的教育方式也很有問題。儒家從來不講究棍棒教育。孔子教育兒子孔鯉的方式就是溫潤如玉的。他讓孔鯉讀《詩經》,說:「不學詩,無以言。」孔鯉就去讀《詩經》。他讓孔鯉去讀《禮記》,說「不學禮,無以立。」孔鯉就去讀《禮記》。如果說孔子太偉大,把賈政和孔子相比,對於賈政來說不公平的話。那麼我們可以在《紅樓夢》裡找一個把兒子教育得很好的父親。那就是薛蝌的父親。薛蝌為人如何,我們並不清楚。至少前八十回裡沒有具體描寫。可是,賈寶玉一見到薛蝌就對他印象很好。賈寶玉一向討厭臭男人,卻對薛蝌印象良好,可見,薛蝌至少是一個形象好,且氣質好的人。而邢岫煙也願意嫁給薛蝌,更加說明薛蝌的人品。那麼,為什麼薛蝌的父親可以教育好兒子,賈政就一定要採用呵斥和痛打的方式呢?
我覺得,是因為賈政太焦慮了。他知道賈府的人一代不如一代。他本來對賈寶玉寄予厚望。可是,從抓周開始,賈政就覺得賈寶玉是一個酒色之徒。結果,賈寶玉偏偏喜歡親近女兒。賈政就覺得,兒子沉湎於溫柔鄉,不思進取。而且,在讀書方面,賈政覺得讀《詩經》都是掩耳盜鈴。他不願意賈寶玉在這些他心中是淫詞豔曲的詩詞文章上下功夫。因此,當賈政得知賈寶玉給丫環取名襲人的時候,他也覺得很不舒服。他希望賈寶玉一心只讀四書五經,將來進士及第,成為國家棟梁,光耀門楣。可是,賈寶玉偏偏不願意走父親給自己規劃的道路。其實,現如今不願意走父親規劃的道路的兒子也有不少。可是,最起碼現代人有選擇的自由。可是,在賈政看來,賈寶玉沒有選擇的自由。他覺得,賈寶玉唯一的選擇就是當官,這才是正道。
因此,賈政對賈寶玉就十分不滿。而且,他又被賈環的讒言所蠱惑,誤以為賈寶玉姦污金釧不遂,打了她一頓,逼死了金釧。「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賈政覺得賈寶玉這樣做簡直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因為在古代,忠孝仁義是一個整體,是對儒家知識分子最重要的道德要求。如果賈寶玉真的如此不爭氣,賈政打他一頓,也還不算冤枉。可是,賈寶玉沒有做這樣的事。賈政因為始終戴著有色眼鏡看賈寶玉,因此偏聽偏信,痛打了賈寶玉一頓。
賈政痛打賈寶玉也因為賈寶玉得罪了忠順王。賈政覺得事態嚴重,可是他不是擔心賈寶玉因此受害,而是擔心賈寶玉連累自己。可見,他對賈寶玉的愛,已經不是無私的父愛,而是一種帶有功利心的父愛了。對於賈政來說,兒子是家族繼承人,是自己未來的希望。因此,賈寶玉的名聲體面,甚至是生死安危都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整個家族的事。可是,這樣的重擔對於賈寶玉來說太沉重了。
當然,作為一個有責任心,有憂患意識的中年人,賈政的恨鐵不成鋼很正常。作為一個大家族的繼承人,賈寶玉也的確是不合格的。賈政希望改變賈寶玉也在情理之中。可是,賈政的教育方式卻過於簡單暴力。他的這種做法除了讓他被賈母訓斥了一頓外,沒有絲毫效果。結果,賈寶玉越發叛逆了,連燒書這種事情都做出來了。
可是,賈政對賈寶玉就絲毫沒有感情嗎?這也不見得。賈寶玉是賈政唯一的嫡子了,賈政自然愛賈寶玉。當賈政看到兒子在給大觀園題匾額的時候的精彩表現,有時也會點頭微笑,他內心還是很驕傲的。可是,表面上,賈政還是要裝出一副嚴父的樣子來。當他看到賈寶玉秀色奪人的神採的時候,再看看賈環那舉止荒疏的樣子,也對賈寶玉少了幾分厭惡。賈寶玉因為被趙姨娘陷害而命在旦夕的時候,賈政也心痛焦慮。只是作為儒家知識分子的他覺得一切都是天命,感到無可奈何。可是當希望出現的時候,他還是積極配合一僧一道。他就算是對賈寶玉痛打一頓,也是因為愛之深,所以才責之切。而且,賈寶玉並沒有因為賈政的毒打而對父親有絲毫記恨。到了後期,賈政因為名利之心大灰,也越來越理解兒子。看到兒子在寫詩方面有不俗的表現,他也開始感到欣慰。
如果說賈政和賈寶玉之間的父子關係,是以矛盾為主,同時也夾雜溫情的話。那麼賈赦和賈璉這對父子就是表面上沆瀣一氣,實際上矛盾重重。邢夫人因為沒有娶到鴛鴦,而對賈璉十分不滿。賈璉也覺得父親的行為讓自己丟臉了。賈璉因為替石呆子說了兩句公道話,就被賈赦打得破了相。可見,賈赦是一個十分糟糕的父親。甚至可以說賈赦是一個冷酷無情的父親。賈赦和賈璉唯一的一次合作就是賈璉去平安州幫賈赦辦好了一件機密大事,因此賈赦賞賜給了他一個侍妾。可見,賈赦和賈璉是一對小人父子。當有共同利益的時候可以合作,而觀念發生衝突的時候會矛盾重重。
至於賈珍和賈蓉這對父子。可以說是《紅樓夢》裡最為無恥的一對父子了。這對父子完全是在一起玩弄女性。賈蓉甚至覺得,把夫人秦可卿貢獻出來讓父親取樂也無所謂。賈珍倒是很會替兒子打算,因為兒子不成器,所以賈珍利用秦可卿的葬禮給兒子捐了一個前程,可惜,這只是一個虛銜。賈珍教訓了賈蓉一次,是因為賈蓉在清虛觀的時候,不顧尊卑,自己去乘涼偷懶。賈珍為了教訓賈蓉,甚至讓下人在兒子臉上吐唾沫。不過,賈珍這次教訓賈蓉倒是不過分,畢竟賈蓉的確做錯了。這對父子之間沒有大的矛盾衝突,可是兩個人都是鬚眉濁物。
還有一對父子,這對父子很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秦業和秦鍾。秦鍾是秦業的老來子。秦鐘不是一個很爭氣的人,秦業雖然為了他上學的事情操碎了心,可是,秦鐘上學的時候不僅什麼都沒有學到,反而是引發了矛盾。後來,秦業得知秦鍾和智能兒之間的私情,也是火冒三丈。最後,秦可卿死了,秦業死了,秦鍾也死了。秦家就這樣散了,就這樣後繼無人了。
可見,《紅樓夢》裡幾乎找不到傳統文化裡宣揚的父慈子孝。為什麼呢?我覺得,是因為《紅樓夢》是批判男權,甚至是批判父權的。曹雪芹發現,不是所有的父親都可以是兒子的榜樣,不是所有的父親都可以教育好兒子。當父親沒有一個父親樣的時候,所謂的忠孝節義就顯得十分荒唐。這也是曹雪芹對儒家倫理道德的一個反思。可是,我覺得曹雪芹也很迷茫。他在《紅樓夢》裡,也沒有為我們樹立一個父子關係的榜樣。可見,曹雪芹對男權社會是十分失望的。所以,我們在《紅樓夢》裡,可以看到林如海和林黛玉之間的父女深情,也可以從薛寶琴的出色表現裡想像薛寶琴的父親如何教女有方。可是,《紅樓夢》裡的父子關係則比較糟糕。
希望越來越多的父子可以做到「多年父子成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