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小姐姐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當今人類社會中的許多設計都源於自然,因為一個人的時間、精力有限,純粹地去想像、設計總有一天靈感會枯竭,異想天開的設計思維更不能滿足設計需求,因此我們需要從自然中獲得靈感啟發,去發現需求,因為自然凝聚著無窮的可能,德國著名設計大師路易吉●科拉尼就曾說過:「設計的基礎應來自誕生於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現的真理之中。」如我們借鑑鳥類的飛翔發明了飛機;借鑑鷹的好視力發明瞭望遠鏡;借鑑鯨魚的形態和生活習慣發明了潛水艇,在對自然的觀察和借鑑下使得設計具有了被創新的無限可能。
人類光潔、輕薄的體膚不足以抵禦寒冷和傷害,從遠古最初採集樹皮、樹葉、野獸皮毛等自然物來遮蓋身體開始,服裝就產生了,服裝的產生和發展正是人們對自然借鑑利用的結果。現今服飾中依然流行著從自然中獲得借鑑而形成的經典服裝款式結構、圖案色彩、材質運用。如「魚尾裙」,其上部為緊身包臀效果,下部裙擺則將擺量切展增加,如魚尾般散開,使得穿著者像「美人魚」一般,優雅而浪漫;再如「蝙蝠衫」,其結構是在腋下將袖子與衣身連接,服裝一般較為寬鬆,當穿著者打開手臂時就如蝙蝠一般張開了翅膀。另外,服裝中對色彩的稱謂也常常借鑑於自然,這更能讓人記憶,為色彩傳達了更為形象生動的信息,如西瓜紅、玫瑰紅、湖藍、蘋果綠、煤黑等。在材質上以一些動物皮毛來製作服裝同樣經久不衰,雖然歷來被動物保護主義者所抨擊,但一直是某些人奢華高貴的象徵。
同時還有草編包、鞋、帽等服飾品,自然透氣,充滿古拙感。雲南少數民族由於生活環境的影響,其生活方式蘊含著較強的自然觀。在對傳統服飾的設計運用中他們常常借鑑於自然,從中獲得靈感,運用自然物形態和自然材質來設計製作服飾。這和當今我們所一直熱議的「仿生設計」理念相似。仿生設計 ,它是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形」、「色」 、「音」、「功能」、「結構」等為研究對象,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自然特徵原理進行的設計,仿生為現代設計提供了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這是一個以西瓜的造型形式和色彩搭配作為參考的包裝盒設計,從外觀的「西瓜皮」盒蓋到內部結構,都仿照西瓜的形式進行了仿生設計,包括「紅色內瓤」式的內盒,盒邊緣的淡綠色瓜皮內瓤,色彩在單一中變化豐富,在對比中和諧而自然,和西瓜相比栩栩如生。想來,在人們打開包裝時所感受到的趣味性以及整體包裝的耐看性將是不言而喻的。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對自然界的借鑑,一方面是對自然形式上的運用,另一方面其凝聚著對自然崇拜和尊重的內涵。如雲南蒙自、屏邊地區的彝族女性喜歡戴紅纓高冠,此冠冠頂如扇形狀,其上飾有紅纓和銀泡、珍珠,隨扇形排列,左右耳側垂綴紅纓穗,如一隻正開屏的孔雀,栩栩如生。文山地區的東山彝族姑娘喜歡穿繡花「鷂子鞋」,其鞋形寬闊,中央有高低起伏造型,似一隻鷂子樣子,並且鞋口縫接了一塊簡形布,具有高幫鞋的穿著功效,保暖防蟲。雲南少數民族服飾中的圖案紋樣是其最大亮點。我們常常在面對這樣美麗'的色彩和精緻的紋樣時不禁感嘆雲南少數民族的智慧,為什麼他們沒有經過專門的形式美、圖案學、色彩學等系統培訓就能設計出如此精彩的紋樣,使色彩搭配得具有美感,並且常常是不用任何參照的隨心設計,在不經意的表現中圖案和色彩就能成為藝術。這最主要的原因要歸結於他們關於自然的設計觀,從自然中獲得了美的薰陶。
雲南少數民族人民從小到大其視野一直都面向著自然,他們善於發現,善於觀察,自然給予的素材如動物、植物及生活場景等都深深印在了他們腦海中,然後通過一代代對自然美的認識和積累,最終形成了服飾的美好。這就是自然的力量,自然天地中的物象所賦予的靈感。雲南少數民族民眾遠離現代人的功名紛爭,用最單純的心去接近自然,生活於自然,通過對自然物懷有的特殊情感使服飾作品充滿真摯,其效果也栩栩如生,富有感染力。在面對藝術設計作品時,除了從美學角度來評判外,最重要的評判來自於作品具有的情感元素,而這樣的情感才是作品散發生命力的根本。雲南少數民族服飾中所蘊含的自然設計觀正是其作品成為亮點的重要因素。素材來自於自然界,色彩借鑑於自然界,搭配真實而合理。我們在現代設計中對自然的借鑑,一方面是對自然形態、形式的借鑑,另一方面 更多地應該是懷有對自然尊重的心去設計作品,這樣作品才更具感染力。
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服飾中的造型多來自於自然,從中獲得素材,這其中凝聚的是他們對自然的尊重,對美好生活的期望,對家人的濃鬱之愛,沒有功利,不虛偽、不造作,因此服飾中常常流露出樸拙、可愛的情感。在當今社會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隨著工業化進程越來越深人,經濟、文化獲得空前發展,不可否認,人類文明已經進人到繁榮時期。同時,人類對地球的改造也此起彼伏。現代化高樓林立,人群車輛川流不息,人們正從各方面享受著高科技帶來的幸福成果,社會已經被全面冠以現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等特徵。但是,縱觀過往,在社會發展的同時又造成了對自然的破壞,這樣的趨勢越來越嚴重。
很早,人們就開始提倡環保,要求通過環保的方式來發展,以保護自然的形式來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但這個問題一直以來 就沒能夠被解決,環保的呼聲:在今天仍然繼續。現今,環保設計正越來越被人重視,我們在工業化大生產的影響下,很多產品雖有眾多精彩功能和美麗外包裝,但其內在質量卻體現著諸多不環保因素,並且其在製作的過程中也對環境造成了汙染。如-些不合格的包裝使原本健康的食品被其不健康的有害成分影響而變質,從而危害人體;再如一些生產廠家,只顧自我生產利益,將含有害物質的廢水、廢料隨處傾倒,汙染我們的環境,造成對人體的危害。
參考資料《中國雲南現代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