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小霸王的破產風波引起了熱議。
小霸王代表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回憶。玩著小霸王長大的人,即使現在拿著最新的手機玩《王者榮耀》,也偶爾會在深夜懷念那段單純、快樂的時光。
在每個時代,總有一些物件寄託著一代人的回憶,帶著時代的印記永遠烙在了人們的心中。就像小霸王一樣,即使日後使用上了更先進、更好的產品,也永遠抹除不了內心的這枚硃砂痣,這片白月光。
手錶也是如此。
混跡表圈的中年表友,可能已經過手了無數勞力士、歐米茄甚至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朗格、RM等絕世豪表,但心中最懷念的,還是年輕時第一次買到一枚上海牌、東方牌手錶,睡覺時也不捨得摘的那種幸福的滋味。
生活在小霸王年代的人,戴的都是什麼手錶?
要回憶這段歷史,首先要從改革開放說起。那時候商品經濟快速發展,手錶等物件不再需要憑票購買,民間開始流行「三轉一響」:即手錶、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這四樣東西,是富裕人家的象徵。
因為沒啥外國品牌競爭,手錶以國產的「上海牌」最為出名,知名度跟現在的勞力士差不多。
另外,那個時候戴手錶是身份的象徵,不管戴的是什麼表。不像現在,無論貧富,買只手錶都不是難事。舉例而言,那時一塊上海表要幾百元,而普通工人的工資不過十幾元。
因此,那時的人們總喜歡有事沒事捲起袖子,將手腕舉得高高的來看時間。甚至大冬天也可以把左手袖子縮起,就為了炫一炫自己的表。
不過總體而言,那個時候的手錶還是實用性與裝飾性並重。因為除了手錶,時人並沒有很可靠的渠道獲知時間——沒有手機,沒有電腦,甚至連電視也不一定有,要看時間,還是得靠傳統的鐘表。
有的表友甚至表示,當年的高考也是沒有時鐘的,同學們只有靠自備手錶來獲知時間。他第一次高考時,家裡沒錢買手錶,只能靠直覺估計時間;後來復讀再考,終於戴上了攢錢買的手錶,也成功考上了大學。
如上文所說,那時的大陸市場,最出名的是上海表,其餘品牌也多為國表,外國品牌並不多。但隨著改革開放進程的深入,有一些敢於嘗試的外國手錶品牌進入中國大陸市場,例如「梅花」、「雷達」等,都先後爆紅一時。
其中,雷達表的爆紅是中國大陸手錶圈的一個分水嶺。雷達表於70年代末進入大陸,恰好那時彩電在大陸開始流行,雷達表不惜代價在彩電上大打廣告,一炮而紅,快速佔據了當時大陸的高端手錶市場。
但雷達表的熱銷也讓當時的大陸表友們開始關注國外手錶品牌,為勞力士、歐米茄的進入打開了道路。
80、90年代,勞力士等知名外國表在大陸市場聲名鵲起。港片的流行又來了一波推波助瀾,影片中的大佬們對勞力士的偏愛,深刻影響了一代大陸人的玩表心態。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大陸人的購買力迅速提高,市面上高、中、低價位的手錶品類也越來越齊全。手錶不再是稀罕物,人們玩表越來越注重品牌。
梅花、雷達、英納格、東方雙獅、勞力士、歐米茄等,都是當時備受追捧的外國品牌。當然,上海牌等國表也依然維持著相當的地位。
但就和小霸王一樣,無論什麼東西都逃離不了盛衰無常。再璀璨的煙花,都要經歷從升起、綻放、極盡輝煌,到飄散、凋零、沉寂的過程。
在那個年代炙手可熱的品牌,現在很多已經不復往昔。上海牌已不再是至高無上的象徵,梅花、依波路、英納格顛沛流離,東方雙獅轉向親民方向……唯有雷達、勞力士、歐米茄等仍屹立如初。
就像曾經擁有一部小霸王就能成為受人尊重的孩子王,如今擁有一部iphone也稀鬆平常一樣;一些手錶,也褪去了曾經耀眼的光環,從神壇上走入了人間。
但相信經歷了那個時代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那一份快樂。那一份為一張小霸王遊戲卡高興一年的快樂,那一份躲在被窩裡看7塊錢的電子表夜光能看一晚上的快樂,那份銘記著無盡純真的快樂。
只不過,有些東西,永遠只能停留在歲月裡。
結尾,我突然想起了一件故事。在八九十年代的大陸,友誼商店作為難得的有外國貨的店鋪,紅極一時,吸納了無數青春靚麗的優秀女孩做店員。而在幾十年後的今天,網購、境外購大行其道,友誼商店風光不再,從門庭若市變為門可羅雀,店裡駐守的少女兩鬢也漸染霜白。有人走進店裡,想記錄這一歷史的變遷。駐守幾十年的店員阿姨喃喃說道:「這些都是好東西啊,怎麼沒人來了呢?」
是啊,這些都是好東西啊,怎麼就消逝在歲月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