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燒火工》
是劉慈欣寫給孩子的科幻童話,
由插畫師BUTU畫成了繪本。
拿到手花了一個小時讀完,
看到最後竟然哭了。
這本書非常美,
美在故事喚起了讀者心中的
善意和溫存,
更美在插畫的感染力上。
我在文章後面探討了
優秀童話書插畫應該是什麼樣的?
給家長為孩子挑選繪本作參考
想到月亮上去?除了坐火箭,還能怎麼辦?
艾瑞·卡爾在繪本《爸爸,我要月亮》裡,爸爸找來超長超長超長的梯子,一路爬呀爬,最後終於夠到月亮,把它送給了自己可愛的女兒。
麥克·格雷涅茨 《月亮的味道》裡,小動物們想要嘗嘗月亮是什麼味的?費盡心思「疊羅漢」,一個小動物站到另一個小動物背上,層層疊疊,終於咔嚓咔嚓,吃到了它。
大劉在這本《燒火工》裡,去到月亮上要複雜多了。
你得去到世界盡頭的海邊,等彎彎的上弦月經過沙灘,發射帶有繩子的火箭越過月牙,火箭回落到沙灘上,然後,將繩子兩端固定在鐵錨上,鐵錨被月亮拉著在沙灘上走了,很快鉤住沙層下面的土地,月牙停止了移動,月亮被錨固住了。
是的,想要登月,第一步是錨住月亮!
接下來怎麼上去呢?把自己和貨物綁到繩子的一端,然後砍掉自己和貨物相連的那端錨上的繩結,月亮重新開始在星空移動,因為一端是固定的,自己和貨物的那一端就會被移動的月亮吊起來。
這個上月亮的方法,真是……相當「硬核」,完全符合物理學原理啊。
等登月之後,如果將繩子固定到月亮上,那月亮會再次停止飄移,月牙和地面之間,只有一根線相連,我們的月亮,就會變成「一個銀色的大風箏」。
這樣的場景,想想也是美妙。
雖然大劉的文筆常被人吐槽,但不得不承認,他非常善於通過文字構建視覺場景,畫面感極強。
他的《三體》系列我只讀過一次,但一想到這三部作品,就會有很多形象和場景從腦袋裡冒出來,揮之不去。
比如,三個太陽的烈焰之下,三體人快速脫水變成紙片人活命的昏黃世界!看起來完美又無害的水滴,頃刻之間團滅人類戰艦的爆破景象!外星清除者,彈指一揮間,用小小的二向箔就能將太陽系全部塌陷為梵谷星空畫作的可怕畫面……
我想,這就是他作品的魅力之一——無盡的、恢弘的、震撼的、或顛覆的想像圖景。
而今,大劉寫給孩子們的科幻童話《燒火工》,給我們展現了新的星空之夜,一個黑暗裡閃著光,孤寂又溫暖的世界。
孤島
年邁剛毅的老人
為愛情決定獻身孤獨的年輕人
鯨笛和擱淺的巨鯨
浩瀚的星空
柔軟輕盈的月亮
划過星群的月牙船
落灰的星星
湮滅又或升空的太陽
這些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令人難忘。
可以說,這本書非常的美,美在故事喚起了讀者心中的善意和溫存,也美在樸實文字描繪的一幅幅想像圖景。
當然,這本書的美並不止於此。
因為我們的世界裡還有一批喜歡為孩子造夢的人,我們稱之為——插畫師。
為孩子畫插畫和繪本,應該是再美妙不過的事情吧。
我小時候讀過不少童話故事,但印象最深的是《綠野仙蹤》,為什麼?因為這本《綠野仙蹤》是有很多插圖的!可能也是因為這些插圖,這本書被我反反覆覆讀過好多次,而我,也因此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經歷——「成為自己」是一件多麼重要且值得去追尋的事情。
去年國際安徒生插畫大獎巡展,也是讓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插畫的魅力。(擴展閱讀《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展 | 談談為孩子織夢的六位插畫大師》)
一本童話書裡的插畫,不應該是童話故事的註腳,而需要與故事相互呼應,傳遞故事精神,激發更多的想像和美好意象。
看看插畫師羅伯特·英潘筆下的《醜小鴨》,莉絲白·茨威格創作的《海的女兒》,又或是斯凡·歐特描繪的《小紅帽》,我相信你只要看了他們的插畫,一定會想再重新讀讀這些童話故事的。
回過頭來,體會這本《燒火工》裡面更多的美——大量精心繪製的插圖。
▲ 堅毅的老燒火工,被這幅插畫圈粉啦。@《燒火工》插圖
▲ 燒火工吹響鯨笛吸引巨鯨。插畫師對鯨笛進行了擴展想像,超美啊。把主人公畫的小小的,與燒火工、鯨笛和鯨魚形成對比,畫面非常有趣。@《燒火工》插圖
▲ 啊,摸著月亮的感覺。你的想像裡,月亮是冷冷硬硬的,還是軟軟順滑的?。@《燒火工》插圖
▲ 劃著月牙船去尋找心愛人的星星。@《燒火工》插圖
▲ 留意最下邊的小月船,在浩瀚星空航行。@《燒火工》插圖
我不知道這本書的插畫師BuTu是怎麼做到的?反正在我初次翻閱這本書的時候,連連發出了好幾次讚嘆,即使沒有讀裡面的故事,我已經被插畫吸引了,而且其畫風和色調跟印象中作者的文字風格非常般配。
對於童話書裡的插畫,我們經常會聽到幾種誤解。
第一種,認為插畫只是對文字故事的補充,用作配圖「裝飾」故事就可以了;
第二種是圖畫「有害論」,認為在故事書裡配插圖,孩子在看圖過程中,想像力會被限制,其自由生成意象能力會受到影響;
另外還有一種:「給孩子看的插圖,一定要可愛,色彩鮮亮!」
如果按照這三種觀點來判斷,這本《燒火工》裡的插畫全部「中招」:
插畫師按繪本形式完全重新創作,插畫與故事的比重,幾乎是1:1的;給劉慈欣大神這樣「描繪場景高手」的故事配插圖,多此一舉?說不定還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插畫的畫風,以灰黑調居多,沉穩有力帶著溫暖,但跟「可愛」沒什麼關係。
▲ 猜猜他們站著的黑黑的地面是什麼?@《燒火工》插圖
▲ 充滿希望的畫面啊,但我更愛手背裡的星空世界,細節值得玩味。@《燒火工》插圖
那麼,優秀的童話書插畫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加拿大兒童文學理論家李利安·H·史密斯曾說過:「只要故事內容在插圖上被表現出來,孩子們的眼睛就能發現它們。」
日本繪本大師松居直在《我的圖畫書論》裡也提到,如果優秀插畫將故事世界充分地表現出來,我們的孩子能夠通過閱讀插畫來理解故事。
優秀的兒童插畫,與「可愛」無關,不是故事的簡單補充,它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通過「看圖」來理解故事的本質。
我認為BuTu在此次插畫創作中完全實現這一點。她的插畫,就像是一枚「反向」二向箔,把書裡的情節和情緒立體化了,看著這些圖畫,我完全能夠感受到大劉作品的力度,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些插畫擴展了這種力度。
我想,孩子即使不看文字,也能通過前後插畫進行聯想,來實現對故事氛圍的把握和故事內容的想像。
這就是優秀童話書插畫的素養。
▲ 好想去往大劉和BuTu創造的月亮上玩啊。@《燒火工》插圖
要知道給蜚聲中外的大神的作品配插圖,是非常難的。
風格上既要表現出他科幻背後的精神和人文內核,形象上又要與作者描寫以及讀者聯想達成某種契合,內容上得顧及孩子視覺閱讀性和想像空間,整體表達上還要體現出自己的理解和態度。
個人非常喜歡這本新出版帶有插畫的童話書,但已經分不清是因為BuTu的插畫還是劉慈欣的故事了。
他們相互映射共同構成了我對世界盡頭的遙望——
有人願意奉獻一生為別人帶來希望,那裡充滿了黑暗與孤寂,卻有著無限的光芒與溫暖。
P.S.
掃描插圖的時候,取下書封,才發現書封背後有彩蛋,朋友們看過書後不要忘了翻開看看喲。
另外,喜馬拉雅上還有《燒火工》免費音頻故事可以聽,官志宏老師(流川楓、毛利小五郎、殺生丸)的配音,邊聽邊讀,簡直完美。
想要知道更多優質童書的一手信息?
還得關注浪花朵朵童書(postwavekids)
轉載丨投稿丨合作丨招聘
langhuaduoduo@hina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