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遊而不擊?120師平原地區連續包圍,殲滅日軍吉田大隊

2020-12-07 保持進攻線

我是「保持進攻線」,喜歡我的文章請點一下右上角的「關注」,謝謝!

1939年初,八路軍第120師自挺進冀中以來,雖然同冀中軍區部隊一起連續打破了日軍的第3、第4、第5次圍攻,但是冀中平原的局勢依然嚴峻。

日軍依託縣城和主要集鎮進行拉網,平原上據點林立,炮樓密布,各據點之間相距不過一二十公裡,八路軍可迴旋區域越來越小。日軍還到處拼湊偽政權,實行「治安肅正」,經常出來搶糧食、抓民夫,脅迫群眾平道溝、修馬路。還不時集結兵力進行掃蕩作戰,企圖在青紗帳起來之前消滅八路軍,或將八路軍趕出平原,以確保其佔領的平、津等要地和津浦、平漢等鐵路運輸線的安全。

日軍前來掃蕩

4月18日,八路軍第120師師部率獨立第2旅(轄第4、第5、第716團),轉移到河間東北塢家村、臥佛堂、齊會、郭官屯地區,與獨立第1旅(轄第1、第2、第3、第715團)會合,休整待機。

日軍很快得到了120師轉移的情報,但是情報不太準,以為八路軍在該地區兵力不過2000多人,於是決定出兵掃蕩這股匯集的八路軍。4月20日,日軍第27師團的吉田大隊800多人和50多偽軍,分乘50多輛汽車,攜帶兩門山炮,以及滿載彈藥、給養的80餘輛大車,浩浩蕩蕩的從滄州開到了河間縣城。

雖然情報顯示這支八路軍人數不多,但是吉田對八路軍勇猛頑強的作風還是頗為重視,出發前他特意命令儘量多攜帶彈藥,光是山炮炮彈就帶了420多枚,這對於只攜帶兩門山炮執行掃蕩作戰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基數,就連日軍士兵都感到驚訝。

布局殲敵

22日,第120師白天開完各旅、團、師直屬營級以上幹部會議,晚上正在師部召開聯歡大會,偵查員氣喘籲籲的跑來報告,日軍吉田大隊已經進駐三十里舖,離120師只有不到15公裡了。得到這個消息後,聯歡大會馬上變成了戰鬥動員大會,120師決定吃掉這支狂妄送上門的日軍。

動員結束後,師長賀龍、政委關向應、參謀長周士第立即開始分析敵人的攻擊方向,到底是由西向東還是由北向南呢?最後判斷由西向東可能性較大,因為向東距離八路軍領導機關駐地路線最短,同時可以得到西北方向任丘、北面呂公堡、南面沙河橋、東北方向等敵人的策應配合,對八路軍形成四面圍攻的態勢。

針對日軍火力猛彈藥足,我軍裝備差的實際情況,賀龍決定由位於全師最西面的716團正面阻擊東進的吉田大隊,然後視戰鬥發展情況,以主力斷敵退路,而後合圍殲敵。另外以少量兵力警戒各據點之敵,阻敵增援,保證主力圍殲敵人。

具體就是「白天固守,夜間反擊,連續包圍,不斷殺傷,最後殲滅」的20字戰法。

固守齊會村

23日拂曉,吉田大隊由三十里舖大舉東進,在佔領南、北齊曹後,向齊會村發起猛攻。齊會村是冀中平原上一個非常普通的村莊,大概四五百戶人家,一條南北走向大街貫穿全村。村外四周有通往各村的交通溝,除東面比較平坦外,其他三面都有許多墳地、樹林、溝坎,地形複雜利於固守。

當時駐守該村的是716團3營,群眾早已疏散,戰士們堵死了村口和沿街的門戶,牆上開了射擊孔,房頂上壘好了掩體,迅速構築好了各種防禦工事。

戰鬥打響後,日軍很快將3營包圍在村裡,並切斷了3營同團部的聯絡。3營在營長王祥發的指揮下,不但頑強固守,還利用反衝鋒大量殺傷敵人,使日軍數次猛攻均未得逞。日軍惱羞成怒之下開始釋放毒氣並焚燒房屋,隨後雙方展開逐街逐院的爭奪,3營不得不退守到村東的一角,竭盡全力拖住敵人,以待主力黃昏時展開全線反擊。

716團團長黃新廷見3營形勢危急,急調第7連火速由東南方向增援第3營,7連在中午之前成功突破日軍包圍圈,進入齊會村,增強了村裡的防禦力量。

天羅地網

吉田遂又命令集中炮火,猛轟齊會村,並向120師師部所在地大朱村發射毒氣彈。當時賀龍正在大朱村指揮戰鬥,一枚毒氣彈在指揮部附近爆炸,賀龍與師部20多人都中了瓦斯毒氣,一時間頭暈目眩,呼吸困難,淚流滿面。醫務人員趕來搶救,要求賀龍立即離開,但賀龍堅決不同意,休息片刻後又繼續指揮作戰,接連下了幾道命令:

一、第716團第1,第2營在天黑後與村裡的第3營,對日軍實施內外夾擊。

二、第715團和第2團1營,去齊會西南的留古寺、東西保車設伏,防止敵人南逃。

三、第4團到齊會以西的張家莊、四公子村阻敵西逃。

四、第5團第1營警戒任丘方向。

五、其餘部隊作為預備隊,警戒周圍其他日軍據點。

果然不出賀龍所料,下午由任丘方向前來增援的300多日軍,在麻家塢地區被第5團擊退。由大城方向來援的200多日軍,被冀中軍區第27大隊在大廣安擊退。由呂分堡前來增援的100多日偽軍也被地方遊擊隊牽制住了。這下吉田大隊變得孤立無援,陷入了120師的天羅地網之中。

圍殲殘敵

晚上8時,716團第1、第2營從外圍,第3營及第7連從村裡,對齊會村的吉田大隊發起了總攻。在戰鬥中,716團幹部戰士不畏犧牲,作戰勇猛,3營營長王祥發腿被子彈打斷,身負重傷;以「猛虎」著稱的6連長餘志傑在突擊日軍機槍陣地時中彈,腸子流了出來,但他解下綁腿纏住肚子繼續衝鋒,直到腹部第二次受傷才被送下火線。

在716團的猛攻下,日軍再也堅持不住了,開始向南逃竄。24日拂曉,當日軍逃到馬村附近時,遭到埋伏在那裡的第715團猛烈打擊,又倉皇調頭往東北方向逃竄。

賀龍急令第715團和第2團對日軍緊追不捨,實施第二次包圍。日軍只得向東逃進一個叫找子營的小村,以少數兵力依託村莊阻擊八路軍,主力則向南留路猛攻,企圖繼續向東突圍,不料正撞上從郭官屯趕來的第3團,又被阻攔。

日軍對第3團連續發動了9次衝鋒,面對瘋狂進攻的敵人,3團政委朱吉昆三次負傷不下火線,最後身中數彈英勇犧牲。3團戰士們在「為政委報仇」的呼聲中死戰不退,日軍不得不逃竄到找子營與南留路的之間的一片樹林道溝,一面焚燒屍體,一面準備做最後掙扎。

此時圍殲戰已經進入最後時刻,賀龍當即調整部署,決定等天黑再發起進攻。黃昏時分,八路軍3個營向被圍日軍殘部發起總攻,至25日凌晨,殘餘日軍被壓縮至南留路西南的張家墳地,企圖向南面張曹村突圍,但未能得逞。

天亮後日軍改變突圍方向,又猛攻南留路,但仍無功而返。此時日軍只剩不足百人,經過幾天連續戰鬥,彈盡糧絕,只能固守待援。雙方對峙到黃昏時分時,天氣突變,大風驟起,沙土飛揚,天空昏暗地伸手不見五指,殘餘日軍趁機向南邊突圍,被我715團尾隨追擊20多裡後,總算逃進了河間以東的沙河據點,此時吉田大隊僅餘40多人。

白求恩

在齊會圍殲戰中,還有一位國際友人也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就是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白求恩。當時白求恩正在冀中跟隨120師行動,戰鬥打響後,在離齊會村不遠的一座小廟裡,白求恩開設了戰場包紮所。

白求恩在這裡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給115名傷員做了手術。在為前文所說的王祥發營長和餘志傑連長做手術時,白求恩感嘆到:「毛澤東的戰士了不起!」

戰果輝煌

120師在賀龍指揮下,經過3晝夜連續作戰,幾乎全殲日軍吉田大隊,共斃傷日軍近800人,俘虜7人。日軍撤退時倉皇逃命,甚至有100多具屍體都來不及焚燒。

有意思的是當時120師向八路軍總部發送的戰報:「繳獲擲彈筒3具,山炮架1個,炮彈40餘箱,防毒面具70多個,毒瓦斯十餘筒,望遠鏡2個,子彈1萬多發。」繳獲中居然沒有槍枝,這是為何呢?

原來日軍剛開始撤退時還有時間將槍枝砸毀,後來來不及處理,就將完好的武器挖坑埋在日軍屍體下邊,當時八路軍沒能及時發現,所以在戰報中沒有提到。隨後八路軍從坑中挖出步槍200多支,輕機槍十幾挺。

齊會村戰鬥是120師在冀中平原上進行的一次成功的圍殲戰。當時的八路軍同日軍相比,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兵員素質都不佔優勢,因此多數只能利用地形優勢對日軍進行伏擊,很難在平原地區同機動能力強的日軍進行正面交鋒。

但是在齊會圍殲戰中,120師用一個營外加一個連的兵力,在村莊裡頂住了日軍一天的進攻,戰鬥作風之頑強,令日軍也難以置信。隨後120師又充分利用兵力優勢,對日軍連續包圍不斷殺傷,最後幾乎全殲來犯的吉田大隊。

此戰不但揭穿了國民黨頑固派對八路軍「遊而不擊」的惡意中傷,又打破了日軍在平原地區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在敵後活動的抗日軍隊必勝信念。特別是賀龍在此戰中「白天固守,夜間反擊,連續包圍,不斷殺傷,最後殲滅」20字戰法,堪稱平原地區利用運動戰殲敵的典範,更是我軍在革命鬥爭中留下的寶貴經驗,值得永遠學習。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就請關注我,我是「保持進攻線」,持續為您帶來精品好文,謝謝您的支持!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日軍精銳平原被圍,大戰將至,賀老總:不急!我們先打場籃球賽
    八路軍很少在平原地區打擊敵人,這一是因為平原地區地形不利於我軍隱蔽,二是因為平原地帶一般是日軍活動頻繁的地區,可是齊會戰鬥卻打破了這一慣例。在齊會戰鬥中,八路軍120師在冀中地區大膽實行穿插戰術,在平原地區首次取得了巨大勝利。
  • 黃新廷:賀龍的心腹愛將,曾圍殲在南京大屠殺中立功的吉田大隊
    716團的團長是黃新廷,1939年他到達冀中平原時,雖然才26歲,但是卻年輕有為,已經當了四年的團長。當時黃新廷率領的716團隸屬於120師,120師的師長是賀龍,而黃新廷最終走上革命的道路,也完全是受到賀龍的影響。黃新廷出生在湖北省洪湖地區一個貧窮的漁民家庭。從辛亥革命開始,湖北省一直都是全國革命的中心。
  • 吉田大隊盲動出擊,賀龍:聯歡會改作戰動員!斃傷日軍700
    作者:忘情 1939年4月1日,挺進冀中的120師獨1旅、獨2旅,在賀龍的指揮下與呂正操領導的冀中軍區部隊通力協作,共同粉碎了日軍對冀中發起的第5次「掃蕩」。此後,日軍轉入守勢,機動兵力多集中在鐵路沿線。120師主力東移至河間縣東北的齊會地區,準備開始休整。
  • 日軍「牛刀專家」偷襲我120師後方,賀龍怒火中燒全殲這股日軍
    抗日戰爭時期,1939年9月,賀龍率領八路軍120師在河北省靈壽西北的陳莊村打了一次漂亮的殲滅戰,全殲日本日軍獨立混成第8旅旅長水原義重少將率率領的日偽軍,打得水原義重受重傷,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1939年8月,賀龍等率領120師向晉察冀邊區腹部轉移,9月中旬到達河北省行唐集結整訓。
  • 八路軍正在開會,日寇大舉來犯,賀老總一拍桌子:滅了他們
    1939年一月,北風呼嘯,大雪紛飛,草木一片凋零,冀中平原上正經歷著嚴酷的寒冬。此時,在河北河間縣一個叫做齊會的小地方,有一隊八路軍將士正在召開聯歡會。與會人員包括八路軍120師全體指戰員,以及冀中軍區司令員呂正操及所部將士。
  • 八路軍三個師中129師最能打,為啥115師發展的卻最好?
    1937年,日本全面侵華,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從陝北出發,去抗戰最嚴峻的華北前線,和日軍鬥,開闢根據地,發展隊伍。蔣介石每個月給八路軍發軍餉,蔣介石的目的很明確,想借日本人的手消滅八路軍。之後他中央軍一統天下。不過也有好的一點就是這個時候的八路軍有軍餉拿,吃穿用度基本上不再發愁。
  • 日軍殺害八路軍司務長,旅長立刻率一個營攻打日軍,親手斃了兇手
    徐向前的愛將王近山在此戰表現頗為勇猛,他率領紅四軍28團一路追亡逐北,最後率領一個殘缺不齊的團把川軍範紹增部一個旅給殲滅了。抗日戰爭爆發後,王近山任八路軍第129師772團副團長、769團團長、385旅副政治委員、386旅旅長等職務。著名的七亙村伏擊戰,很多人都知道是劉伯承指揮的,但是卻不知道是王近山具體執行的,1937年10月,劉伯承命令386旅旅長陳賡率一部兵力在山西娘子關地區的七亙村設伏,打擊日軍。
  • 二十八、八路軍二團分出來的二線區隊,在戰鬥中俘虜了高麗棒子
    一九四二年五月一日,日寇糾集5萬兵力,由岡村寧次親自指揮,向我冀中地區發動了空前殘酷的「五一大掃蕩」,冀中平原展開了一場激烈悲壯的反掃蕩戰鬥。其中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湧現了無數的英雄人物。其中的冀中軍區六分區警備旅,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典型的戰鬥部隊。
  • 八路軍第115師走出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
    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被改編為八路軍,下轄第115師、第120師和第129師。這三個師,是抗戰初期共產黨的主力部隊。57位開國上將中,出自這3個師的有28位。其中又以八路軍第115師居多,有11位。八路軍第115師走出的開國上將都有誰?分別擔任什麼職務?我們接著往下看。
  • 許世友不費一槍一彈繳獲日軍大隊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後,許世友派出八路軍東海軍區主力部隊於8月16日解放威海,8月24日佔領煙臺後,而後與南海軍分區部隊一起,兵分三路向青島挺進。 在青島近郊,南海軍區部隊包圍了小林清的「老部隊」——侵華日軍混成第五旅團的一個大隊。
  • 日軍突然偷襲,八路軍堅守待援,反打得鬼子潰不成軍!
    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日軍突然偷襲,八路軍堅守待援,反打得鬼子潰不成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慶陽鎮是蘇北的一個大城鎮,東北安徽的基地面積。它面對北,南和西的Su河。它發展了商業,物產豐富,人口超過1000戶。皖東北地區委員會和專門辦公室也設在這裡。長期以來,敵人一直渴望獲得重要的物資資源。八路軍第五縱隊第六軍團的任務是保衛城鎮。
  • 八路軍中的「鐵帽子」部隊:繳獲了日軍鋼盔,憑什麼不用?
    我們看現在的影視劇,絕大多數情況下八路軍都是清一色的布帽子,這就比較臉譜化了。其實當時華北地區的八路軍,即便是主力部隊也有不少是罩著白頭巾的,而繳獲了日軍鋼盔之後,也是會使用的。 為什麼強調後面這點呢?因為現在不少人以為八路軍繳獲鋼盔是不用的。為什麼有人會有這種想法呢?一方面是影視劇中很少體現這一點,另一方面是相關的圖像資料比較少。
  • 全面抗戰爆發後,八路軍俘獲6959名日俘,國民黨軍隊又俘獲多少?
    那些日軍抱著玉碎的思想,本著寧肯同歸於盡的想法誓死不降,再加上語言上的差異,雙方溝通起來也存在的一定的困難。平型關大捷是一場有著重要意義勝利,在這場戰鬥中,原本八路軍戰士們也都預計能夠俘獲一批日軍,結果就真是硬生生的一個都沒俘虜到。
  • 抗戰末期,日軍戰鬥力退化,新兵親眼目睹白刃戰慘狀後,嚇得鞠躬求饒
    9月4日14時許,隸屬於日軍第59師團的草野清大隊450餘人,帶著500餘偽軍和2門山炮,沿沂縣至博山公路一路進至八路軍伏擊地域。有個被嚇壞的日軍,竟然當場向八路軍鞠躬求饒,邊鞠躬還邊解下腰間的子彈盒,高高舉起,以示沒有敵意。在日軍中隊長被八路軍挑翻後,僥倖未死的日軍再無心理壓力,紛紛撒腿就跑,唯恐跑慢了會淪為八路的刀下鬼。
  • 八路軍成立後,115師有4個團,戰鬥力強大的獨立團為什麼沒番號?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對上日軍後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以殲敵一千多人開創了一個記錄。不但主席、蔣介石都致電祝賀,全國的各大報刊、廣播電臺和國外的報紙、電臺也都報導了平型關大捷的消息,八路軍115師從此名揚天下。
  • 上將陳士榘:首個活捉日俘的八路軍,徒手奪下刺刀,嚇得日軍膽顫
    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在山西平型關斃敵1000多人,繳獲物資無數,史稱「平型關大捷」。平型關大捷在我軍以及抗戰歷史中,都有重大歷史意義。然而,在這場歷時6個多小時的戰鬥中,八路軍沒有俘虜一名日軍。
  • 清河區建立三位一體的武裝力量,大挖抗日溝改造平原地形
    1940年1月,為利於主力部隊機動作戰,和加強地方武裝建設的領導,八路軍山東縱隊命令清河區成立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六軍分區(又稱「第三支隊後方司令部」),馬千裡任司令員,景曉村兼政委,許雲軒任參謀長,張振一任政治部主任。抽調第三支隊基幹二營六連、壽光獨立團特務連及高苑第三大隊等近1000人,組成第六軍分區的直屬部隊。
  • 據點遭八路圍攻,日軍就100人敢分兩路支援,帶隊中隊長全軍覆沒
    ▲參加敵後戰場反攻的八路軍騎兵部隊為了孤立蒙陰的敵人,從1945年2月底,我軍就集中了包括主力部隊和地方部隊在內的武裝,向新泰的汶南地區的日偽軍據點發起攻擊,並奪取了汶南。在完成孤立蒙陰的任務後,我魯中軍區立即調集軍區主力部隊1團和沂蒙軍分區部隊組成了主攻部隊。沂蒙分區1團的攻擊目標是蒙陰的西門,分區11團、特務營和縣獨立營負責打掉蒙陰周邊的小據點。
  • 血戰日軍,殲滅日寇800多人,竟繳獲日文版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小說
    血戰日軍,殲滅日寇800多人,竟繳獲日文版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等小說。中國有句俗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想戰勝對手就得全面的了解對手。抗戰中日軍為何那麼厲害?不僅是武器先進還研究三國演義等小說!1939年,馬步芳手下的騎兵第一師在師長馬彪的帶領下攻打淮陽縣城。
  • 以少勝多鏖戰敵精銳,一支精幹小分隊,多次殲滅敵「鐵血部隊」
    ,取得完勝的作戰記錄,在冀東地區,日偽軍對劉守仁所部恨的是咬牙切齒,但是始終抓不住劉守仁在何處。,劉守仁也因此而被提拔為八路軍冀東軍區下屬14團副團長、代理團長,也因為劉守仁的作戰風格,引起了日軍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