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寶寶總愛摸小雞雞,很頻繁,用了各種辦法也沒有改觀,但沒有看過醫生,擔心孩子心理有問題,家人很著急。」
「我家寶兒喜歡在看電視的時候揪小雞雞,一邊津津有味的看著熊大熊二動畫片,一邊揪,都揪紅了。」
「女兒 4 歲,好幾次洗澡的時候我都發現她在玩自己的私處,這太不正常了吧!」
「寶寶總是喜歡睡醒後再躺一會兒,躺著躺著不自覺的就用手摩擦陰部。還時刻關注大人是否在注意她。」
隔著屏幕小編都能感受到媽媽又著急又尷尬的神情,內心獨白肯定是:
難道孩子這麼小就學會了「耍流氓」?!
不會是性早熟吧?這麼小就會「自慰」啦?
難道是寶寶心理髮育方面有問題?要不要看醫生?打針?吃藥?
其實,你發現沒有,不管男寶還是女寶,都可能會存在這樣羞羞的舉動。而且,這樣的案例並不在少數,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困惑。小編今天就替寶媽們悄悄地問問大家。
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父母來聊聊為什麼那麼多小孩愛摸私處?作為家長要不要制止呢?
不得了,這麼小的孩子就會摸下面,估計不是性早熟就是耍流氓,這是病要去看醫生啊!
這是兒童正常發育需求,1 歲-3 歲的寶寶處於對性別的認知和認同階段,不僅會通過視覺去認知性別的區分,也會通過自我探索,生殖器就是他們探索的重要部位。
答案很簡單,因為這是兒童正常發育需求,所以,「怪癖」要打個雙引號,並且幼兒撫摸生殖器不是病,大喊大叫,你就錯了。
1歲到3歲的寶寶處於對性別的認知和認同的階段,不僅會通過視覺去認知性別的區分,也會通過自我探索,去區分和進行自我的性別認同。
除了外貌上的性別區別,生殖器也是他們探索的重要部位,小寶寶無意識的觸摸和探索,會引發刺激性器官的愉悅,有時候體驗「摸了這裡很舒服」,這種行為也就會更頻繁些。
一般來說,孩子「自摸的行為」發生的平均年齡在2.8歲,多數會在孩子6-7歲時自行消失,並且不會對孩子的身心發育造成影響。所以,別擔心,寶寶「自摸」雖然常見,但也會自然消失,這很正常!
當然,在孩子這裡,通過撫摸私處獲得的快感與大人眼中的「自慰」、「性快感」是兩碼事!
對於孩子來說,「私處」和手、腳、鼻子、耳朵甚至頭髮都沒有什麼不同,也和「性早熟」沒有半毛錢關係,這更像是一種身體遊戲,這種遊戲讓孩子感到舒適、愉悅、放鬆。
寶寶擺弄生殖器的行為會讓大人很尷尬,但這些行為往往只是出於好奇,家長覺得「耍流氓」甚至是「羞恥」,都是自己給孩子貼上的行為標籤而已。
面對寶寶的這些行為,建議家長不要這樣做:
1. 不要「談性色變」
大人無法忍受看到寶寶的這種「自慰」行為,是因為「性」這個話題在大人的社會裡已經變成一種很私密的「禁忌」。而在寶寶看來,就像吸吮手指一樣正常,就是一個自我安慰方式而已,對寶寶身心並沒有害處。
2. 不要反覆強調
有些家長看到寶寶摸私處就著急制止,反覆強調「不許摸」。其實,這樣的過度反應反而會起到「行為強化」的反作用,會引起寶寶對私處的特別關注,當著你的面不敢,那就偷偷的好了。
3. 不要粗暴制止
有的家長會說「你這樣做多丟人啊」「害不害臊」,甚至用嚇唬、打手來粗暴解決,這樣只會讓寶寶有深深的負罪感,對性器官產生恐懼,不敢探索,磨滅本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影響以後的性認知。
雖然摸私處這件事並不需要特別處理,但是寶寶「自摸」真的好頻繁,總不能一味放任吧?那你可以嘗試下面這幾個方法。
1. 注意轉移注意力
在孩子摸私處的時候,你可以找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說拿出玩具吸引寶寶,甚至是看看動畫片,吃一個點心,做遊戲,但一定要保持淡定的說這些,不要讓寶寶感受到你是故意打斷他的,每個好媽媽都是一個好演員……
2. 適時進行性教育
寶寶喜歡、好奇自己的身體,才會去探索每一個部位。如果能幫助寶寶了解到自己好奇的身體部位,孩子知道了這是哪個部位、是用來做什麼的、該怎樣保護等,這種探索也會隨之淡化。
1歲半左右的寶寶就可以開始陪寶寶看一些性教育相關的繪本了,父母不會太尷尬,又能溫和的幫助寶寶了解身體。還要讓他們知道什麼是隱私,身體哪些部位不宜暴露,比如《小雞雞的故事》《呀,屁股》《小威向前衝》《我寶貴的身體(套裝)》等。
孩子懂事以後,也可以和孩子講道理,來告訴孩子不能在公共場所探索身體,保護自己的隱私。
1. 不要穿開襠褲
寶寶喜歡坐在地上玩耍,一低頭,正好看見了自己的小雞雞,你說是玩呢?還是玩呢?另外,也不衛生。
2. 爸媽親熱時儘量避嫌
爸媽享受二人世界的時候,儘量避開寶寶,不要覺得孩子小不懂,孩子的學習能力和好奇心可不一般哦。
3. 寶寶摸私處要確定是「癢」還是想「摸」
看到寶寶摸私處,在驚慌失措之前,先考慮一下寶寶是不是不舒服。因為私處局部的感染或溼疹也都會引發外陰部發癢,於是寶寶就用腿摩擦止癢,或是用手去抓撓來消除不適,這種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幫 · 觀點
哦,看完,有沒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呢,原來,這是正常的啊!「摸私處」只是寶寶一種正常的探索行為。
所以,小編希望看過這篇文章的寶爸寶媽,都能摒棄對「寶寶摸私處」的誤解,並轉發讓更多父母看到此文,知道我該怎麼做,不該怎麼做,覺得有道理就分享吧。
關注每周三【別對媽說謊】專欄
猜 你 喜 歡
直播 | 微課堂 | 孕期補鈣∣母乳
輔食∣便秘∣幼兒園 | 腹瀉∣發燒
咳嗽∣手足口∣疫苗∣斷奶∣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