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搞笑事件,希特勒副手獨自飛到英國被抓,德國:和我們無關

2020-12-14 推理迷007

1941年5月的一個周末,夜晚的寧靜被轟隆一聲巨響打破,附近的人們以為是德國人又來轟炸了,趕緊走出屋外,卻發現田野裡墜毀了一架飛機。飛機旁,站著一位身穿德國空軍制服的男子,他跳傘逃生,神情嚴肅,周身上下散發出威嚴的氣質。

周圍巡邏的英國士兵很快趕來,圍住了男子。男子不慌不忙地說:「去找你們上級,告訴他,說我是德國副元首魯道夫·赫斯。」

小兵們都氣樂了,心想,你要是德國副元首,那我就是英國副首相。不過,這人是開著敵機來的,小兵不敢怠慢,一邊把男子抓起來,一邊去向上級報告。結果一查,大家都嚇了一跳:這名男子還真的是納粹德國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希特勒的魯道夫·赫斯。

那麼,作為納粹德國的高級領導,赫斯為什麼用這種奇怪的方式,來英國「自投羅網」呢?

原來,他是想立個大功,出個大風頭。

二戰初期,德國橫掃整個歐洲,佔領奧地利、波蘭和法國。不斷勝利讓德國人的胃口也越來越大,在徵服歐洲老牌強國法國以後,愈發的不把其他各國放在眼裡,戰爭狂人希特勒制定出了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意圖藉此徵服整個歐洲。

但當時英國和德國已經開戰,如果實施這個計劃,就意味著德國將面臨東西兩線作戰的危險之境。所以,當時希特勒是想和英國進行停戰談判的,把全部精力用在進攻蘇聯上,可是邱吉爾壓根不搭理他。

這時,我們的「智商超人」赫斯就順勢登場了。赫斯全名魯道夫·沃爾特·理察·赫斯,他是最早跟隨希特勒最早的幾個人之一,參加過啤酒館暴動,希特勒在監獄中的回憶錄也是赫斯負責記錄,甚至「元首」這個詞,還有納粹禮,都是赫斯發明的。

所以,赫斯作為心腹之人,深受希特勒的重用,成為了納粹的的副元首。希特勒甚至授予他「可以以我的名義做出任何決定」的權力。

但隨著二戰的爆發,赫斯的地位開始發生變化。二戰是軍人的主場,而沒啥軍事才能的赫斯被安排到後方處理行政事務,眼看著戈林、希萊姆大出風頭,赫斯覺得自己的地位有危險了。

所以,這傢伙就動起腦筋了。我打仗不行,但我口才好,如果我能促成英德停戰,那不是天大的功勞?什麼戈林希姆萊,不就再也沒法威脅我的地位了?

想到這兒,赫斯非常得意。說幹就幹,5月10日,赫斯也沒和別人打招呼,自己駕駛一架飛機飛往英國,要面見邱吉爾,希望能用三寸不爛之舌立下不世奇功。據說,赫斯沒算好油量,飛機沒飛到倫敦就沒油了,墜機了,好在他人沒事。這既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赫斯飛英」事件。

夢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赫斯來到了英國後就被抓了起來。二戰結束後,赫斯作為戰犯被判終身監禁。他的晚年生涯也算安詳,雖然人身自由受到了限制,但戰勝國對於他的照料細心到了極致。為了讓他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特意為他在監獄中蓋了一座小型公寓,並且由英、美、法、蘇各自出一名監獄長及30名獄卒輪流把守,還配有專門的醫生護士。

1987年8月7日,他死於自己的小別墅裡,據說脖子上纏繞著電纜,死相恐怖,但自殺還是他殺,至今成謎。

那赫斯自作聰明地飛往英國後,德國人當時啥反應呢?德國對外發了個公告,說赫斯的事都自己幹的,和我們無關,他精神病犯了,因為正常人幹不出來這事兒。

可能就連德國人,都為他感到丟臉吧。

相關焦點

  • 德國老兵:如果沒希特勒出現,德國依然會發動二戰
    市長說:「戰爭給每一個德國家庭都程度不同地留下了陰影,消除它需要時間。我們這一代人徹底擺脫它是不可能的,但我們有義務告訴後代如何不再承受這樣的悲哀。」事實證明,老市長做到了這一點。我和他的兒子迪爾克曾談起過二戰給德國帶來的災難,迪爾克的一句話令我大為震動,他說:「一切報應都是德國人自己招來的。」
  • 二戰中德國強悍無比,為何最終失敗了?其中有一個原因最重要
    自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無視《凡爾賽條約》的限制,開始在大力擴充軍隊的基礎上全面發展經濟和重工業。短短幾年之後,德國陸軍成為了無敵之師,幾乎橫掃歐洲大陸。 然而我們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卻是以德國的失敗而告終,希特勒也被迫在地下室飲恨自盡。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希特勒的失敗呢?
  • 二戰期間那些搞笑的烏龍事件
    小編為你整理了關於「盤點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那些搞笑的烏龍事件」的相關詳細內容!在上個世紀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相信小夥伴們都知道了,在這次大戰中有著無數輝煌的戰績,很多都被銘記在人們的心中。在這幅宏大的畫卷中,並非每時每刻都充斥著波瀾壯闊的大場面,更多的是一些微不足道、被人遺忘的小細節。
  • 納粹德國那些黑科技武器,最後一個留下未解之謎,希特勒得到外星科技
    V-2火箭是德國科學家韋恩赫-馮布勞恩博士的團隊設計製造。V-2火箭全稱是Vergeltungswaffe-2,意思是報復性武器-2。 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間,納粹德國共發射了3745枚V-2火箭,其中英國分到了1115枚,其它的襲擊了歐洲各國。V-2火箭給英國造成很大的傷害破壞,致使英國數千人喪生,無數建築被毀。
  • 納粹德國那些黑科技武器,最後一個留下未解之謎,希特勒獲得外星科技
    V-2火箭是德國科學家韋恩赫-馮布勞恩博士的團隊設計製造。V-2火箭全稱是Vergeltungswaffe-2,意思是報復性武器-2。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間,納粹德國共發射了3745枚V-2火箭,其中英國分到了1115枚,其它的襲擊了歐洲各國。V-2火箭給英國造成很大的傷害破壞,致使英國數千人喪生,無數建築被毀。
  • 沉迷神話的希特勒,與二戰德國的特殊部隊,被神話的狼人大隊
    納粹德國的戰爭狂人希特勒,他不但是一個戰爭狂,他還是充滿了藝術範的奧地利小畫家,他不但充滿了藝術範,他還對各種神話故事深信不疑,甚至沉醉於創造組建所謂的納粹德國超人部隊,著名的「狼人大隊」「尋找聖杯」和「雅利安超人」的故事對後世有關二戰題材的藝術與娛樂創作也產生了頗多的影響。
  • 德國為何敢掀起二戰?綏靖只是誘導因素,想不到英國、法國也犯錯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有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同樣也是最慘重的熱武器戰爭;二戰的戰火燃盡了整個歐洲和大半個亞洲,甚至連非洲都沒辦法倖免。據統計得知,二戰共有61個國家參與戰爭,共造成了7000多萬人口犧牲,幾億人口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平民佔大半。
  • 在1940年夏季假如希特勒這樣做,德國有可能贏得二戰
    ■二戰爆發前,英國報紙上刊登的展示皇家海軍實力的畫作,標題為"英國海軍全體戰艦,世界上最可畏的艦隊"。這似乎是一個戰略困局,但是德國可以採取迂迴戰略,從其他方向上揚長避短,組織新的攻勢,利用戰場上的優勢加強和改善自身戰略態勢,惡化英國的戰略局面,製造促使英國內部政局變化的外部條件,還是有可能迫使英國選擇與德國談判,贏得對德國有利的戰爭結果。那麼希特勒應該如何重構戰略布局呢?
  • 英國情報機關有多厲害?用1具屍體騙過德國間諜和希特勒!
    西西里島在地中海中的位置,距離義大利非常近如此重要的情報竟然因一位少校軍官的溺水落到了西班牙人手裡,要知道二戰中西班牙和希特勒的關係很好,西班牙會把這絕密情報告知德國嗎?為了加強東歐戰場軍事力量,希特勒緊急從北非和西線抽調了德軍兵力補充到東線,包括駐守義大利的第4航空隊,從而給北非地區的英美聯軍創造了有利條件。北非戰役剛結束,盟軍決定在歐洲南部撕開一個口子,攻入歐洲本土,將戰火引入德國佔領區,歐洲南部被海洋環繞,至於選擇何地登陸,盟軍參謀部把目光聚焦到了西西里島。
  • 二戰德國臭名昭著,為何唯獨隆美爾受人尊敬,英國:他打服我了
    在二戰時期,德國奉行」XC主義「,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屠殺了很多無辜的人民,掀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因此,眾多的德國將領都被世人所唾棄。但是其中一個軍官,無論是德國還是盟軍,對他都異常尊崇,他就是有著」沙漠之狐「之稱的隆美爾。
  • 二戰最王牌間諜:1人扮演28個角色,把希特勒都給「忽悠瘸了」
    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間諜,和電影中傳統間諜的形象大相逕庭:這傢伙是個宅男,29歲之前就謝了頂(變禿了也變強了);他從來不去危險的地方收集情報,而是躲在自己家裡瞎編,憑藉出色的分析能力和忽悠能力,成為了二戰中最傳奇的間諜。他同時獲得了納粹德國鐵十字勳章和大英帝國榮譽勳章(注意,這兩個可是敵對國家呀!)
  • 一位德國木匠為何讓希特勒膽戰心驚?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整個二戰期間,黨衛軍秘密警察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將他關在納粹的集中營裡,一直到二戰後期,將這位德國木匠殘忍的殺害。 那麼,黨衛軍為何對一位德國木匠嚴加看守呢,此人到底是誰?原來此人跟希特勒有關,用希特勒的話來說:「此人陰謀差點得逞,讓帝國毀於一旦!」
  • 二戰時的義大利,真的只是負責「搞笑」?
    我想若您認為二戰時的義大利,真的只是負責「搞笑」,那您一定看過下面這些段子。 「酒鬼」義大利,相傳義大利部隊中,有支奇葩團,在要打仗的關鍵時刻,發現後勤部隊沒有給自己送紅酒上來,結果全團罷工不打了,到處亂溜達,溜達中碰到一個連的英國士兵,二話沒說直接舉手投降。 上述事件用很是浮誇的情節,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餓死鬼」、「酒鬼」形象的義大利軍隊,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二戰時期,德國有可能勝利嗎?德國最接近勝利是什麼時候?
    雖然二戰時期的德國大軍曾橫掃歐洲大陸,雖然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幾乎一己之力單挑了整個世界,但是,其實自德國發動二戰開始,德國的勝利的希望就十分渺茫。如果非要說二戰時期德國最接近勝利的是什麼時候,那麼,我想應該是在滅亡法國之後。
  • 義大利在一戰時背棄德國,為什麼二戰德國還要與其結盟
    #二戰德國#我們都知道,一戰時期,德國、義大利、奧匈帝國組成了三國同盟。而正是義大利的背叛導致一戰交戰雙方力量對比發生巨大變化,使得戰爭天平倒向了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最終德國戰敗,德國人民背負了巨額的戰爭賠款,為二戰埋下了禍根。時間來到二戰,德國還是與義大利籤訂了同盟條約,確定了同盟關係。這不禁讓人心生好奇,德國為什麼還願意和一戰時拋棄自己的義大利結盟呢?
  • 論二戰德國的戰略和真正實力,距離成功那麼近而又那麼遠!
    正是利用蘇聯與西方世界的不和,希特勒以半個波蘭做誘餌,與蘇聯結盟從而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後方,避免了兩線作戰,為西線的勝利做了堅實的保障。 在佔領法國,與英國隔海對峙時,一個新的戰略問題就擺在希特勒的面前。德國海軍的相等弱小,以及德國傳統的大陸戰略,與英國的日爾曼民族情節。這一切都使希特勒希望與英國結盟。在德國確保英國海上霸權的同時,也希望英國承認德國的歐洲霸權。
  • 在德國當了十二年元首的希特勒,為何到死都還是一個下士?
    大家都知道的是,希特勒雖然是一個反派人物,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也曾經叱吒風雲。而作為德國二戰時期的元首,他也受到許多人的敬仰。因為那個時代的特殊性,他用自己手上的權力引發了世界大戰,使得整個世界的人民都陷入了災害之中。而大家也對他有許多埋怨。
  • 魯登道夫:比希特勒更早的「第一個納粹」
    納粹分子從德國一戰後的灰燼中崛起,他們譴責魏瑪共和國在1918年11月籤訂停戰協定,以及同意《凡爾賽條約》中繁重的戰爭賠款。他們鼓勵民族主義、反自由主義及之後的反猶主義——三者都造成了災難性的後果。今天,納粹主義和歷史上最糟糕的事件相聯繫,並且被等同於人性最陰暗的部分。但是,為什麼我們稱埃裡希·魯登道夫是「第一個納粹」呢?
  • 二戰時如果是英美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
    二戰最後階段,美英盟軍和蘇軍分別從東西兩線逼近德國首都柏林,而且美英盟軍一度比蘇軍更接近柏林,但艾森豪考慮到根據雙方協議,柏林戰後是由蘇軍控制,就沒有繼續向柏林推進。如果是美英盟軍攻佔柏林,希特勒還會不會自殺?希特勒的死,跟誰先進入柏林,一點關係都沒有。
  • 德國最早研發原子彈,戰後也沒出來,是誰摧毀了希特勒核彈夢想?
    早在二戰開始之時,敏銳的德國人就意識到了有核武器這個對人類具有毀滅性的炸彈的存在。而且對核武器早就開始了研發,也就是很早開始研發原子彈。但令人疑惑的是,明明是最早研發核武器的國家,但直到戰爭結束,納粹還是沒有成功研發出來核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