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廣西百色平果縣森林公安局獲得信息,有人在微信群發出售豬仔狸等野生動物的信息,該局立即派民警前往調查。
民警在嫌疑人黃某某租住地平果縣平新街某民房內的冰櫃中查獲一批野生動物冷凍品。其中:鳥類250隻,疑似鷹3隻,疑似豹貓2隻,豬仔狸48隻,松鼠30隻,野雞3隻。目前涉案物品及當事人已被當地森林公安控制,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之中。
延伸閱讀:
新型冠狀病毒溯源取得階段性進展!大多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
記者今天從中國疾控中心了解到,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該中心病毒病所持續攻堅,在病毒溯源研究中取得階段性進展。該所首次從華南海鮮市場的585份環境樣本中,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早期確診的病例,大多來自武漢華南海鮮市場。2019年12月31日,根據中國疾控中心要求,該所選派專家組赴武漢參加疫情防控,於2020年1月1日凌晨,起草《環境溯源工作方案》。1月1日上午8時赴華南海鮮城,針對病例相關商戶及相關街區集中採集環境樣本515份,運送至病毒病所進行檢測。1月12日,病毒病所專家再次在華南海鮮市場採集野生動物販賣商鋪相關標本70份,並轉運至實驗室進行檢測。
兩批華南海鮮城的樣本共計585份,PCR檢測結果顯示其中33份標本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這些陽性樣本分布在市場上的22個攤位和1個垃圾車,其中93.9%(31/33)陽性標本分布在華南海鮮市場的西區。經調查發現,華南海鮮市場名義上是海鮮市場,但實際上卻是個綜合市場。華南海鮮市場西區存在野生動物交易,尤其是西區的七街和八街靠近市場內部的區域存在多家野生動物交易商鋪,而這一區域的陽性標本也比較集中,佔全部陽性樣本的42.4%(14/33)。綜上所述,高度懷疑此次疫情與野生動物交易有關。
對核酸檢測陽性的樣本,病毒病所採用冠狀病毒敏感細胞系開展了病毒分離工作,從電鏡觀察、PCR和深度測序結果均提示,成功從環境樣本中分離到新型冠狀病毒,進一步證實在華南海鮮城環境中存在著大量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不法商販頂風作案,杜絕上餐桌還需立法管控
1月22日,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疾控中心透露,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已經能夠確認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對疫情抱以極大關心的人們馬上聯想起了這幾天頻繁曝光的一張照片,其內容恰恰就是該市場某商戶公然貼在牆上的「產品目錄」。這家商鋪售賣的野味種類多達42種,包括竹鼠、狗狸獾、豬狸獾、果子狸、狐狸、樹熊、孔雀、大雁等,均可活殺現宰,速凍冰鮮,送貨上門。經媒體核實,該商鋪確實存在,目前已關門停業。
不法商販頂風作案賣野生動物,自然是因為市場有這個需求。某些人為了口腹之慾,濫捕濫殺濫吃野生動物,最終讓更多無辜的人付出生命作為代價。
無論科學研究怎麼反覆證明,野生動物並不好吃,也沒有什麼所謂的滋補功效,但有人就是要吃這口「野味兒」。他們不僅吃,吃完了還要洋洋得意地顯擺。究其內在的心理動機,無非還是追求「人無我有」的那種快感,這點和炫耀把大奔開進故宮的女子如出一轍。再加上某些營銷話術中,把天然野生等同於環保健康,讓某些人更是致力於追捧吃野味。
如今,我們還不能確定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到底是哪種動物。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大聲疾呼,作為消費者,是時候放棄吃野味這種有悖於文明的陋習了;作為各相關主管部門,是時候出重拳、下狠手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了。不用痛定思痛,17年的時間,從SARS到這次的疫情,應該得出這個社會共識。
誠然,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儘快治病救人、撲滅疫情, 但國家林草局、各地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和執法部門必須儘快動手,亡羊補牢。全國各地還有多少類似以「公開的秘密」方式售賣野生動物的市場?還有多少私下宰殺、販運、銷售野生動物的窩點和生意鏈條?必須對其及時取締、嚴厲打擊。為將來計,很應該把野生動物管理、貿易上升到公共安全層面,制定更嚴厲、更強力的措施,全面清理。
對於普通人來說,愛護自然必須要落實到行動中。野生動物自有其在生態環境中的位置,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個普通角色,請某些人不要再把「什麼都吃」作為一種特權、優點或者萌點來標榜自己了,一個文明人會樂見野生動物在屬於它們的環境中自由生活。
來源:綜合中新網、中國日報、北京晚報
流程編輯:TF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