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1826年,世界上第一張照片誕生了。
攝影一詞是源於希臘語,是一種「以光線繪圖」的神秘力量,它的出現,讓人類多了一種感知世間萬物的方式——定格光影的瞬間。
攝影是真實世界的碎片記憶,經歷了近二百年的發展,2014年地球人拍攝照片總數已經超過8千億張。得益於手機日益進化的影像技術,我們在今天隨時隨地每天能生產數以億計的照片。
生活在同質化影像信息泛濫的當下,什麼才是具有穿透力的表達?又有什麼樣的形式和元素。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玩弄光影,把攝影從記錄演變成了藝術。透過他們的鏡頭,你總能重新發現那些令人讚嘆又與眾不同的世界。
一千個攝影師眼中,有一千種不同的世界。
即日起,四川日報全媒視覺中心推出「超級攝影師」系列報導,讓我們跟隨這些用鏡頭雕刻光影的人,一起去尋探索「視界之外」的世界。
四川在線記者 趙丹 肖瑩佩 吳聃
8月25日,七夕。
一對特別的CP在成都藍天下的重逢,「蜀山之王」貢嘎和「蜀山之後」么妹峰,攜手強勢刷屏,引發網友追捧。
這已是本周內,成都西面雪山群落,第三次現身了。
窗含西嶺千秋雪。千年之前,詩聖杜甫就這樣描繪了成都的獨特之美。千年後,「一座看得到雪山的城市」已經成了2020年成都市叫響全球的一張城市名片。
通過微博,遠在千裡外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總編單之薔發出感嘆:「今晚,成都脫胎換骨,成了世界上最牛的城市。」他在微博上極盡讚美,並列出長串名單,感謝攝影師們的精彩創作。
這些在成都追逐雪山的攝影師中有一個成都人熟悉的名字——嘉楠。
人物名片:嘉楠
本名謝小明,自由攝影師,江西人。成都市藝術家攝影協會理事,龍泉驛攝影協會副主席,星球研究所金牌特約攝影師,《成都建築》畫冊主攝影師。曾獲2019年成都攝影年度十佳的稱號。
長期擔任《成都發布》《中國國家地理》《中國新聞周刊》《四川畫報》《天府文化》等刊供稿人。
2017年6月成都攝影師嘉楠在網絡發布了《雪山長卷》,這幅由32張照片拼接而成的長圖上,5353米的大雪塘、6250米的四姑娘山么妹峰、7556米的貢嘎山與其他94座高海拔山峰矗立在城市的盡頭。
(建議橫屏觀看)
它第一次用長卷的形式清晰地記錄了成都的地理格局,也讓成都展示了一個世界級的雪山城市的最佳形象。
就因為這張照片,他一時圈粉無數,瞬間被公眾所熟知。
嘉楠是我們這期「超級攝影師」的主角。
8月,記者走進嘉楠的拍攝空間,同他一起記錄成都這座被雪山守護的城市。
8月3日,採用「億像素」拍攝超級月亮,成都當日十二時零分前,最後一架班機的身影,仿佛掠過月球表面,飛向外太空。
8月4日,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工地如火如荼,正在為2021成都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做準備。從傍晚到天黑,嘉楠的鏡頭中,一輪圓月從主體育館「飛碟」緩緩升起,定格。
前幾天,嘉楠還拍到了「飛碟」與么妹峰的同框對話。
「你們真的運氣好,以前連續守一個月,也不一定能拍得到。」世人都知雪山美,卻不知這美麗被捕捉的那一瞬間,其實凝練了攝影師不可計算的付出。
2013年起,連續三年,每天早上5點左右,嘉楠都會帶著相機出現在龍泉山,尋找最佳的拍攝地點,等待機會遙拍雪山。
有時,在家裡看到下雨,其實山上是晴天。如何掌握第一手實時天氣消息追雪山?除了手機上各種天氣APP以外,嘉楠有自己的秘招。
在龍泉山頂觀景平臺附近,有幾戶人家,是嘉楠的天氣「線人」,看到天氣好,會第一時間給嘉楠報告。「他們都起得早,人也很好。」最近,有一名「天氣線人」可能要搬走,這讓嘉楠有些惆悵。
「就是等待,還有堅持。」在嘉楠看來,風光攝影與天氣、光線、角度、設備、天賦等等都有關係,但最重要的還是堅持。拍攝中不可控的因素很多,一個人、一片雲都有可能成為幹擾,照片說成就成,說沒就沒。但他都不覺得遺憾:「沒有什麼好遺憾的,也許下一張照片會更好。」
嘉楠家中,客廳電視上方,掛著一幅衝洗出來的雪山長卷。94座雪山連成片,見證著錦官城的滄海桑田。即使作品無數,在嘉楠心中,最滿意的依然是它。有時,他也會站在照片前,凝望許久。
相比攝影師本人無聲的「興奮」,公眾的讚美洶湧直白。
聽到網友給予的「拍雪山專家」「雪山第一人」等名號,嘉楠連連搖頭:「絕對不是,肯定不是,我只是運氣好,成都有一大群追雪山的人,他們都非常執著,讓人很感動。」
很多人以為,嘉楠是「專注雪山三十年」。實際上,這位江西的設計師,對這座城市的理解和熱愛,不斷生長,不輸本地人。
雪山之外,古建築、「東進」都是他的關注題材。
2018年,嘉楠對四川境內超過200個古建築進行了細緻的拍攝,長青苔的石子路、百年客家祠堂和極具特色的川西民居、藏式民居都成為了他鏡頭聚焦的對象。
「柏合有一座很出名的古建築,你不知道吧?」嘉楠嘿嘿兩聲笑,很是得意。
之所以關注「東進」,首先是因為家住龍泉,對節奏有直接感知:大運會開閉幕式的舉辦地東安湖體育公園、「城市之眼」丹景臺、建設正酣的天府國際機場、成渝城際鐵路……這些都是絕好的持續記錄對象。
特別是站在龍泉山上,可以直觀、直接的看到,城市在生長,越過山,向外蔓延。
「所以成都、四川是一個出攝影家的地方,」話剛落音,嘉楠馬上擺手,「不對,是一個出大攝影家的地方。」在他看來,這裡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有山有水,有四時之美也有文化特色。「我今天拍出的作品,都是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說這句話時,嘉楠真摯誠懇。
論虛歲已50的嘉楠,未來他想把中國能看到雪山的城市都拍一次,至於要拍到什麼時候?
「跑得動,就一直拍唄!人不就是這樣。」
超級攝影貼士
嘉楠為也想在成都拍到雪山的朋友們提供了以下幾個小建議:
1.多關注天氣,成都的夏季,暴雨之後通常會比較容易見到雪山;
2.最好在清晨或日落時分進行拍攝,儘量早地趕到拍攝地點做觀察和準備;
3.建議選用70-200mm、80-400mm焦段的鏡頭,鏡頭太廣會顯得雪山很小;
4.龍泉山上的紅旗村、仰天窩和山泉鎮是嘉楠常常選擇的點位,成都市區的愛好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面向西邊的高點進行拍攝。
嘉楠總結說,風光攝影是「吃天象飯」,好的天氣再加上堅持,是他創作的兩大法寶。
策劃:毛漫丁 喻茂 譚曦
視頻編導:趙丹
攝像:吳聃 盧春陽(實習)
剪輯製作:趙丹
圖片來源:嘉楠
四川日報全媒視覺中心×四川日報成都全媒體中心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