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許久未聯繫的女同學,忽然發來信息,說很想找個人聊天,可不知該找誰。因知道我是情感作者,所以找我聊聊。
其實,她也沒多大的心事,只是一時感到無聊,想找個人說說閒話而已。
她是一個家庭主婦,生活中基本沒有什麼朋友,每天除了輔導孩子學習,做做家務,其餘的時間就看看劇,刷刷視頻,雖然網上有趣的東西很多,但久了還是會覺得無聊。
她老公雖然在身邊,但兩人很少交流,通常都是各自捧著手機,各玩各的。
和她聊完後,我陷入了沉思。
是什麼導致人們現在的生活如此沉悶?沉悶得如同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一個人,時常感到一種無助的孤獨感?
本著這種沉思,我總結了一些原因。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生疏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心也逐漸變得複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變得越發淡薄。
以前,鄰裡之間門都是敞開的,三五成群的坐在家門口,聊聊家常,話話桑麻,伴著晚風,多麼愜意;現在,家家戶戶都裝了防盜門,裡一層外一層,有人來還要從貓眼洞裡先看一眼,再開門。
有位姓張的先生,搬進一幢樓房,住了幾年,有一天,在小區裡遇到一個哭泣的小孩,就上前問了問,得知小孩的媽媽出去了,小孩讀書回來,沒有鑰匙回家,於是哭了起來。
張先生決定和孩子一起等他媽媽回來,然後再回家。
等小孩的媽媽回來後,帶著孩子回到家中,張先生才知道,小孩原來住在自己的隔壁。
張先生尷尬了,小孩的媽媽也尷尬了,兩人居然互相都不認識。
這何曾不是一種悲哀。
其實,這也怨不著別人,如今的社會,人人防範意識都特別強,稍加不注意,就可能發生意外。
鄰裡關係尚且這樣,何況其他人的關係呢?交際好的,能有幾個知心朋友,不善交際的,除了自己的親人能傾訴下,朋友幾乎寥寥無幾。
然而,即便是親人,又有幾人能真正懂得自己的內心呢?
懂自己的人少了,夫妻之間共同語言也少了
人生在世,誰都希望擁有一個懂自己的人,既能關心自己,又有共同的語言。
然,現實生活中,知交好友甚是難得,就連夫妻之間共同語言也越來越少了。
正如那位女同學一樣,老公雖然在身邊,心卻在手機,對於她的落寞,毫不在意。
從前有一種關係叫夫妻,現在有一種關係叫手機,從前是抱著心愛的人睡覺,現在是抱著手機睡覺。
生活中缺少愛與關懷,難免感到寂寞,想在網絡中找個能聊天的人,實屬人之常情。
只是,隔屏的陌生人,有幾個是真心?
曾經有個朋友,在網上和一個女人聊天,可是很快女人就要求他買這買那的,如果不買,那麼不好意思,再找就不回了。
那個女人還說過一句:「沒有好處的事,誰會去幹呢?要想陪聊,就得付出代價。」
嚇得好友趕緊撤了。
社會就是這麼現實的,十分骨感。
聽說,網上有人專做陪聊,按時收費那種,而且真的有人願意為聊天付費。
可想而知,寂寞的人不少。
年輪碾過,把一切都碾壓得十分清淡,要想在平淡的人生中心靈不寂寞,不無聊,需得擁有一顆上進的心,一顆積極的心,一顆理解包容身邊人的心。
有空閒時,與身邊的朋友、鄰居走動走動,沒有人會主動融入你的生活,只有你主動了,便會發現,其實友誼並不是那麼遙遠。
有空閒時,可以多多讀些書籍。書,是治療心靈的良藥,可以在書中領悟人生哲理,可以在書中開心快樂,可以在書中學到更多有益的東西。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話是有道理的。
有空閒時,多與家人,與心愛的人交流交流,放下手中的手機,之後你會發現,原來你們不是那麼無話可說,你也不是那麼寂寞無聊。
活著不易,莫讓空虛冷了心靈,莫讓無聊使生命變得如同一朵枯萎的花,多些時間豐盈自己的內心,多些時間陪伴心愛的人。
你會發現,世界原來是這麼美。
-END-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