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娃娃這個「歷史悠久」的小遊戲
在以手遊為代表的數位化娛樂時代意外地火了
如今,在舟山各大超市、商場
甚至遊樂場所都有它們的身影
不少喜歡抓娃娃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眼睜睜地看著娃娃快到洞口了,爪子抖一下又瞬間滑落,為了抓到娃娃,有人心甘情願繼續投幣……到底是我們技術不夠精,還是抓娃娃機本身就有貓膩呢?
商場流行的抓娃娃機
走訪舟山各大商場發現,抓娃娃機幾乎成了商場標配。在舟山(定海&東港)凱虹廣場的電梯口,擺著一排五顏六色的抓娃娃機,每臺機子裡的玩偶款式不同,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和年輕情侶「一試身手」。
帶著兒子來逛超市的林女士購買了20個幣,誰知試了幾次均以失敗告終。「感覺爪子太鬆了,根本不可能抓得起來,剛抓起一點爪子一抖又掉了。」林女士說,有可能是商家故意設置的,好幾次都快到洞口了,爪子又鬆開了。
李先生是抓娃娃愛好者,他和妻子買了10個幣決定試試運氣,結果試了兩臺機子都一無所獲。李先生說,這些機子肯定被人為調過。10分鐘內,這批機子前一共來了4撥玩家,全部空手而歸。旁邊的商家介紹,這些機子有時還是能抓起來的,但是比較少,還是得看運氣。到底是我們笨,
還是抓娃娃本身就是個太難的遊戲?
小編以為這是個人人都懂的問題,
但最近有人勇敢揭開抓娃娃機產業「黑幕」,
在看了一些真相之後,
不得不再呼籲一下:
少女心們都醒醒吧……
人家做生意可是有「秘訣」的好伐!
在淘寶上搜索「抓娃娃機」,發現價格普遍在1000~2000元之間,「豪華版」價格4000多元,還有雙人機等的價格高達6000多元,不同價位的外觀、材質、主板性能都不一樣。通常購買娃娃機之後,還需要購買一臺兌幣機。
這些機子購買回來之後,如何才能保證盈利呢?一位賣家透露,一般機子出廠時都是被調好概率的,通過在主板上設置程序,來控制抓力。通常出廠概率是20:1,也就是說大概抓20次左右,可以抓起一個娃娃,所以收益是非常穩定的。在南屏街一家商場的電玩城內,當被問起每天能抓起多少個玩偶時,工作人員以「這個是商業秘密」為由拒絕透露。而在位於正義坊的一家電玩城,店員表示抓娃娃機是可以設置的,但具體如何設置並不願多談。抓娃娃機的生意有多好,從電玩城的火爆程度就可見一斑。算了一筆帳,一般普通小型公仔的批發價格在1~3元之間,稍大一些的價格在10~20元左右。假設機子設置的成功概率是20:1,每投2個幣抓一次,那麼玩家需要投幣40元,才能抓到一個娃娃,利潤十分可觀。
「我們在大理、玉溪這些地方都有客戶,生意好的地方一天可以賺上千元。」一位賣家說,抓娃娃機不需要人守,擺在商場只需要定期來收錢、添加公仔就可以,基本上是「躺著就能賺錢」,一般2~3個月就能回本。商家透露,抓娃娃機主要由抓起娃娃、運送娃娃兩個環節構成,這兩段抓力可以分段設置。
時間 可設置強抓、弱抓時間。如設定強抓力為5秒時,則抓到娃娃5秒後轉為弱抓力使娃娃鬆動脫落,製造差一點就要成功的假象,引起顧客連續投幣再次玩遊戲的欲望。頻率 還有各種時間的先強後弱,而抓娃娃機可設置強抓力出現的頻率。通常出廠概率是20:1,也就是說大概抓20次左右,可以抓起一個娃娃。
商家會根據自己買回來的公仔價格來計算,價格貴的概率可以設置低一些,便宜的設置稍高一點。
一位賣家解釋,娃娃能不能抓起來,確實和技術有關,受抓取角度、操作方式的影響,但更重要的還是概率控制。儘管商家設置了重重障礙,但生活中不乏抓娃娃達人,那麼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多位「身經百戰」的抓娃娃達人來支招。
抓娃娃資深達人王先生說,他的「秘訣」其實就是等,每臺機器都有吊娃娃周期。比如第一個人A抓到娃娃,在同一臺機器上第二個人B抓到娃娃,兩者之間的間隔次數,就是規律。一般他會先在一臺機子前觀察,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出手。經常抓娃娃的小陳說,不同的娃娃抓的位置不同,對於一般的娃娃,要找爪子能夠完全收得住的地方抓。比如,脖子跟兩腿之間,這是爪子最容易收緊的位置。
孫女士介紹,無論技術好壞,老闆補貨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抓娃娃最容易的時候。所以如果你喜歡娃娃,想要多抓些娃娃,最好等到老闆補貨的時候再抓。
有網友支招,抓娃娃時,經常遇到爪子的角度和預期的不符,夾子落下時某一根會落在娃娃身上或者偏離抓取點,所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轉夾子。轉夾子其實很簡單,就是快速360度轉動遊戲杆,夾子旋轉擺動,角度就會發生變化。等夾子停止晃動的時候,就可以抓去了,不過要注意時間哦。原來這麼賺錢!
小編想起自己抓的那些娃娃
感覺自己就差一臺抓娃娃機了…
你平時喜歡抓娃娃嗎?
你每次都花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