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情況
我是從2018年開始接觸公務員考試,也是受家人朋友影響。
這兩年陸陸續續參加過國考、事業編、江蘇省考、教資、駕考............(感覺一直在考試,頭髮譁譁掉)
事業編面試80+,江蘇省考筆試150+(今年莫名分數高)我的事業編面試報了縱橫公考的網絡1對1,然後省考面試報的地9天地面班,總共也沒花多少錢,真的是物美價廉。
2019江蘇省考巧妙的錯過了............於是考了事業編上岸(外省),然後各種原因還是想考南京,趁著知識還沒忘光光,參加2019年年底的蘇考,至今終於上岸。
於我而言,2018、2019、2020是特殊的三年。
奔波起伏、搖擺不定、低谷水逆,但堅定內心,總有乘風破浪的那一天。
選對方法事半功倍
其實我算是有面試基礎的,所以增加練習是我最大的需求。
因為在職,所以學習時間有限,加上年前年後非常忙,所以我真的是出分了才開始學面試,平時無非就是多關注新聞,新聞聯播幾乎是每天都看,用這些方式了解國家在幹什麼,積累一些觀點和規範表達而已。
對於在職黨來說,花錢換時間是肯定的。報班能夠節省時間、抓住重點,這個錢不能省。但是花太多錢就沒有必要了,用錢賭通過率,雖然沒考上可以全額退,但是考上了真金白銀的也是好幾萬(土豪們求別噴)
之前事業編報面試1對1是諮詢了一堆人的建議:當地小機構我是pass的(師資不保證)、華圖中公太貴我也是pass的(感覺有點模板)、粉筆和縱橫之間最終選擇了縱橫公考,感覺它更靈活、小班練習更多、既然通過率高那肯定有獨到之處。
總的來說,我的面試備考可以分幾個階段:
1-2周時間重溫基礎課:縱橫公考報班送的高清大屏課直接聽
1-2周時間分題型練習:先答題,再聽鄧美人的真題課;這期間也聽過微博、喜馬拉雅上一些老師的答題,多開拓下思路,自己總結每個題型的邏輯。
1-2周時間答套題:地面班後面3天基本是在練套題全真模擬,回家之後歇了1天繼續練,答套題很累,但是能練習時間掌控能力。
1-2周總結梳理,繼續全真模擬:自己給自己錄視頻,錄語音,如果有小夥伴一起練或者有老師指導更好了,考前鄧美人有發模擬題讓我們答,答完還會總結大家的問題,灰常奈斯!
(一般面試的準備在1個月左右吧,今年真的太特殊了,其實從3月份開始我就鬆懈了,到了4月底才開始重振旗鼓)
剛開始準備面試的小可愛,我不太建議花太多時間去看書聽課,倒不如先了解考試題型和基礎思路,用1-2周時間把基礎學一遍,然後就開始通過練習來摸索自己的思路,對比著老師的答題來糾正自己。學基礎的時候容易套模板,但是練的多了就好很多。
積累例子不在多,在精
上面試班的時候,老師有講過,積累例子的方法:
1.把答過題的題幹當做例子,後面滾動去用
2.把其他童鞋和老師講過的例子記下來,積累成自己的
3.每天堅持積累3個新例子,日積月累例子足夠啦
其實聽完鄧淳老師的課,我的感覺是,例子是一方面,觀點和規範表達的積累也很重要,這個我是靠看新聞的,面試打卡也買了(雖然懶得抄,但是內容都會集中看,有幫助)
以下是我自己總結和常用的一些例子????(可以關注我微博@努力上岸的美少女戰士,例子還更新了一波)
政府:品牌強國戰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型政府、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理念、創新驅動、健康中國戰略、營商環境、城市規劃(雄安新區-智慧城市)、強基計劃、貴州大數據、海南自貿區、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長三角城市群????企業:大疆、格力、華為、百雀羚、五芳齋、謝馥春、稻香村、故宮文創、南京棲霞山文創(還有棲霞山楓葉節)、創意書店、網易雲音樂、螞蟻區塊鏈????媒體:《朗讀者》《詩詞大會》《故宮上新了》《奇葩說》《國家寶藏》《乘風破浪的姐姐》(學習裡面組織活動的方式)????個人:黃大發、廖俊波、屠呦呦、80後中科院博導徐穎(北鬥導航)、中國女排、雲南扶貧書記和倩如(電商扶貧)、央視公益廣告中的各類匠人、90後護士夏思思、李佳琦、李子柒……
累炸!我的面試班學習
因為疫情,我報的班進行了課程調整:
1.鄧淳老師在網絡直播了3天理論課,然後在南京的酒店裡小組老師帶著練習5天。
每次聽鄧美人講課和答題都感覺好舒服好舒服,如果我是考官一定會選她哈哈哈哈哈。
同時也被大佬的思路折服(給跪,好想借你的腦子)鄧美人講理論課不是那種枯燥的給你一個框框,而是帶著你的思路一步一步深入,是理論和題結合在一起的。告訴你怎麼想,然後帶著你一路想下去,所以聽她的課不容易走神,也收穫超多。
南京酒店裡的5天練習是魔鬼!
我們這個組是6個人,每天上課時間是8+小時,前兩天是按照講義上面的專項題目練習,有的時候是2個人答一道題,有的時候是1個人答另一個人點評等等,基本上每天自己能坐在答題席答6、7次吧,老師會指出問題、梳理題目和思路;後三天基本就是套題模擬了,老師會全方位的點評你,包括聲音啦、坐姿啦、眼神啦、內容啦、時間啦等等等等,點評老師每次都能一針見血的指出問題,而且很耐心的教,很認真的聽我們答題,一個小錯誤都不放過。(老師真的辛苦了)我們一天能答的題在30道左右吧,累死了。
基本上在第2天晚上我就累的不行不行的了,到第4天能感覺到答題的明顯進步,最後1天真的是拖著自己坐在答題席答,除了答題一個字都不想說。
但是也正是這種累,讓我面試能厚積薄發吧。
2.從2月份開始,丁火老師就給大家分配了練習老師的微信,每天給老師答一道題,老師點評。(感覺持續了1個多月,最後我都不想張嘴了)
這部分結合著鄧淳老師的真題課,自己答答,聽聽課,再聽聽老師點評,美滋滋。
3.考前鄧淳老師又開始發模擬題讓我們答答答
4.江蘇第一天考完鄧淳老師就直播講真題,因為今年江蘇真題還是有變化的,而且第一天的題有點難耶,聽聽大佬的思路感覺比較安心;
做個靚麗的崽 穿衣化妝
從冬天拖到夏天,之前的衣服也不能穿啦
我是不太提倡大家都穿白襯衣黑西服的,因為一進候考室你會發現,大家都一樣。
我這次沒有選擇裙子,因為還要穿絲襪感覺比較麻煩,還是穿了一條黑色的九分褲(優衣庫,199元)上衣選擇了一件藍色雪紡的襯衣,大致是這樣的????(很早之前買的了,大概200元吧)鞋子是一雙落灰多年的黑色船鞋(大概400元吧)
頭髮別在耳後,短,沒有梳起來。
自己畫了畫淡妝:蘭蔻輕薄粉底液+網紅10塊錢眉筆+Tomford眼影04號+Nars腮紅+Mac口紅(russianred)
其實外在是為了給考官尊重感,也讓自己有儀式感。
我是一個迷信的人,所以越到考試越要求日常。
穿日常的衣服,化日常的妝,吃日常的飯,把考試就當做日常的練習。
這樣容易有個好心態。
備考內心OS碎碎念
學習真的很累。
也是從這兩年領悟到,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曾經以為筆試備考難,壓力大,殊不知進了面,加上今年的疫情,壓力陡增。
曾經以為面試沒有技巧,就是按照固定思路說的漂亮就行,現在才明白,面試是個綜合性的展示,死套路和模板都是考官反感的(江蘇尤其是),終極大招是展示最棒的自己。
公考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不管從什麼時候加入,一旦下定決心就奮力一搏,別給自己留遺憾。
沒想到通過微博結識這麼多小可愛,我會陸續整理申論和面試的東東,給陪伴我一起考試的各位考友,也給手機另一端素不相識的你,希望好運傳遞!
[責任編輯:趙鑫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