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受零星疫情影響,
這兩天大家對新冠病毒的警惕,
再度上升到最高度!
口罩、酒精、消毒液
等防疫物品也備受大家的關注。
據四川觀察:
從7日開始,記者藥店實地探訪,
目前大量成都市民有序購買防疫物品
且藥店儲備充足。
疾病防控意識增強是件好事,不過無孔不入的「預防性消毒」,到底是不是好事呢?
此前,成都商報四川名醫「戰『疫』——健康生活行動」聯盟專家——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宗志勇教授曾表示:
和使用藥劑消毒比起來,還有一件事要重要得多,千萬別忽視!這件事雖小,也不需要使用任何產品,但如果這件事做不好,消毒也是白消,起不到預防疾病的作用。
這件小事就是——清潔,尤其是手的清潔!因為手是接觸外界最頻繁的人體部位,而接觸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之一。
宗志勇教授說:
「一方面,就算不用肥皂、洗手液等,只用流動的清水認真搓揉洗手,就可以帶走絕大部分病毒和細菌;
另一方面,消毒也要在清潔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
酒精噴「萬物」,沒用且有害
隨著疫情來到,一時間網上很多教人「消毒」的帖子也在滿天飛……仿佛生活中的一切,包括自己都應該接受酒精的「洗禮」後才安心。
宗志勇教授稱,這些酒精消毒的方法不但沒必要而且可能有害:
一方面,高濃度酒精是易燃物品,這樣隨意噴灑隱患很大。
另一方面,酒精對人體皮膚、黏膜都有刺激性(如吸入噴灑的酒精)。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病毒會因為沾染在衣物、鞋子上而導致感染,所以日常沒有必要為衣物消毒,」宗志勇教授說,「髒衣物只要勤洗、通風處正常晾曬即可,在外穿的鞋子回家立即脫下換鞋就可以了。」
疫情之下,最大的威脅來自
——我們的雙手
前面說了,新型冠狀病毒會通過接觸傳播,所以對人群聚集且相對密閉的公共場所來說,對經常觸摸的物體表面,例如電梯按鈕、公共廁所的門把手和水龍頭、商場電梯和樓梯扶手等進行重點消毒,這沒毛病,因為這些就是最危險的地方。
但是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最危險的地方是哪呢?是雙手!因為手是我們最常觸摸外界的地方,最有可能成為病毒進入體內的「中轉站」。
那麼我們該如何保護雙手的安全呢?宗志勇教授提醒,以下幾個方法簡單又有效:
1
●
注意勤洗手!
有條件的,可以用消毒洗手液;沒有消毒洗手液,哪怕只用清水洗也是有用的。
最好是用六步洗手法,清潔更徹底:
(製圖:yunyun)
2
●
外出戴手套!
我們出門在外,可能無法一摸了什麼就馬上洗手,所以宗志勇教授建議,出門前可以準備一雙手套,不限於是醫用手套、橡膠手套還是家用的保暖手套,只要能起到避免裸手直接接觸危險物體就可以了。
如果用一般手套,注意勤清洗。
3
●
回家脫鞋後要洗手!
回家脫鞋後,要記得馬上洗個手!因為鞋可能是全身上下病菌最多的地方。
4
●
別忘了清潔你的手機!
對很多人來說,手機是我們雙手每天接觸最多的東西,又容易藏汙納垢。
宗志勇教授建議,手機每天至少清潔一次,可以用溼紙巾或清水沾溼的紙巾,把手機和手機殼內外全部擦洗一遍。記住,清潔比消毒更重要!
疫情來襲,
白白焦慮並沒有用,
戰疫中,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力所能及地
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關注成都疫情防控,從我做起!
科學防控,不信謠,不傳謠!
加油!!
本文為「成都商報四川名醫」原創,未經授權禁止全文或部分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028) 6998 2578
文/王歡
編輯:Mkiki
製圖:yunyun 圖片來源:123rf 微博截圖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