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某實體店老闆:店鋪倒閉了全部心血也跟著沒了,轉租出去都難

2020-12-22 蝦米記錄生活

在電商行業還沒有像今天那麼流行和普及的時候,開一家實體店做老闆是以前很多打工人的一個理想甚至也可以說是很多人這輩子的夢想和心願,也因此對於一些有實幹精神和有冒險精神的創業者們來說,只要能夠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店鋪,自己能夠當一回老闆,哪怕掏光自己的全部積蓄也要親自去嘗試一下當老闆的滋味。

對於很多從小不是富二代的小老闆們來說,一家實體店能夠開起來幾乎是花光了他們所有的積蓄和心血的,店裡的每一筆生意都來之不易,所以我們在現實中往往能看到一種現象,做生意的老闆幾乎都是精打細算,有著聰明又謹慎的頭腦才可以掌控好門店的生意。

在廣州打拼多年的老闆李先生說到:自己從一名燈飾廠做普通操作工,一直在廠裡幹了10年從沒有換過工作,後來想出來單幹自己當老闆,所以才開始慢慢學著人家做生意,剛開始時候不敢直接開店鋪,只能跟著別人去廣州天橋上面或者路邊擺地攤賣一些手機貼膜或者小玩具之類的東西,雖然錢不多,但是也能勉強養活自己,生意好的時候一天也能掙幾百塊錢,但是生意不好的時候也只有幾十塊錢,平均一個月下來也有好幾千了,但是也比在工廠裡打工自由。

很多人都說那時候的我們擺地攤掙錢,但是我們也經常遇到一些比較麻煩尷尬的事,那就是擺地攤的時候就和「做賊」一樣,時不時就要觀察一下城管有沒有來驅趕,有些城管會直接趕你走,有時候還會直接沒收你的東西,這就相當於本金全部都被沒收掉了。也正因為如此才覺得與其這樣整天在擔憂中度過,不如自己正正經經開一家實體店,無論颳風下雨生意也還是照樣做。

後來索性就把自己這些年來打工的積蓄全部放在了租店鋪,進貨的事情上面,然後就這樣順順利利地把店鋪開起來了。

剛開始幾年生意還是很好的,雖然自己也是第一次做生意但好在自己比較勤快,也願意主動去學習一些產品知識,加上服務態度熱情真誠,所以回頭客還是比較多。

後來隨著電商行業的普及,很多人買東西都是直接到網上貨比三家後直接下單就讓快遞員送貨上門了,雖然也有一些顧客在店裡買東西,但是大多數來店裡買東西的顧客都是比較急用的或者是正好經過門店覺得家裡還缺這樣東西的才會到我這裡買,所以店裡生意相比以前還是有所下降的。

加上今年無論是打工者還是開實體店的人都比較困難,幾乎店裡就沒什麼生意了,每天都是入不敷出的狀態,只能把店鋪關門了。

看著自己曾經全部的心血辛苦開起來的店鋪就這樣倒閉了,還是覺得難以置信,因為今年生意不好,之前的房東也打算把店鋪重新裝修一下再轉租給其他人,只是轉租的信息掛了好幾個月了也沒有人來諮詢店鋪的事情,房東也只能嘆氣:轉租出來都很難啊!

對比小編覺得現在實體店行業的生意整體上來說似乎是沒有從前那麼吃香了,社會在發展,人們的消費水平也在跟著變化,消費方式的多樣性也導致了實體店生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是挑戰和機遇往往是同時存在的,只要實體店改革和不斷創新,有自己的特色,實體店的優勢還是有很多的。

大家覺得是這樣嗎?歡迎留言評論,喜歡文章的可以點關注哦,每天帶你長知識!

相關焦點

  • 為何現在實體店倒閉的越來越多?原因是什麼?一位老闆道出實情!
    文: 曉霞眾所周知,因為今年特殊原因,很多實體商店紛紛面臨倒閉的風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的持續增長,許多實體店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不少門店生意越來越難做,特別是網際網路的興起,帶動了電商發展,更是讓實體店「雪上加霜」,不可否認的是電子商務雖然不是導致實體倒閉的唯一原因
  • 又到年底了,打工者們忙著找出路,而一些實體店的老闆簡直要哭了
    幾乎每個出了社會的成年人都會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思考,只是每個人思考的事情不一樣,思考的角度也不同,想要達到的目的也都不一樣,比如今年很多打工者失業後就陷入了找工作難得尷尬境地,有打工者失業了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和各種挑剔,也有一部分打工者失業是被迫失業的,比如是因為之前所在的公司倒閉了導致的失業而暫時沒找到下家的等等各種原因,但是無論是出於何種原因,大多數的打工者們還是在很積極的思考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 實體生意難做?為何現在關門的實體店越來越多?這4點原因最現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一條人流旺盛的街道,店鋪總是頻繁換人,甚至有的店鋪直接關門轉租?明明整條街地段好,人流大,為啥結果還是「關門」呢?其實,實體店陸續倒閉的消息也就是近些年才開始傳開。不過很多人也親眼看到,街頭巷尾有不少店鋪上都掛著轉租轉讓的信息。即使一些實體店還在營業,也經常選擇清倉大甩賣來吸引顧客。
  • 為何現在倒閉的實體店越來越多?實體店老闆總結四大「痛點」
    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或許都有這樣一個想法,就是能夠不上班,做個小生意,不僅來錢快,還時間自由。不過,近些年來,看起來生意似乎並那麼好做了,有些實體店老闆抱怨,開店容易,守店難,生意難以支撐,只能選擇轉行了。
  • 為何現在實體店倒閉的越來越多?原因是什麼?
    眾所周知,今年由於特殊原因,很多實體店面臨倒閉的風險。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的不斷增長,很多實體店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很多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特別是網際網路的興起帶來了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實體店更加糟糕,但這並不是實體破產的唯一原因,但電子商務對實體店的影響不可低估。
  • 大量商鋪「降價」轉租,店主:生意不好做
    不少實體店老闆表示,好不容易賺點錢,其實都是在為房東「打工」。因此不少人將實體店生意不好做的原因,歸結於電商。有商鋪甚至虧本轉賣也沒有人接手,這是為什麼呢?對此內行說出了真相。同樣賣一件商品,實體店由於租金和人工成本等因素,價格上很難有太多的優惠。而且相同的產品,在網上一搜可以搜出一大堆,價格高低不等。
  • 實體店生意難做,房東會受影響嗎?「一鋪養三代」能否繼續?
    近兩年,許多幹實體商鋪的朋友反映,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相信幹實體店時間久的人都有體會,如今開店賺錢越來越不容易,近幾年店鋪轉讓的也越來越多。 前段時間,看到一篇文章說「深圳某整條街的店面批量倒閉,招租了許久也沒人問津,同樣在深圳坂田五和也發現有很多店鋪在轉讓中。」
  • 飯店老闆:春節前剛開業,生意沒做幾天,現在就面臨著倒閉危機
    今年的疫情打得不少人一個措手不及,尤其是對於高投資的實體店,損失的確挺嚴重的。近一個月以來都沒有開工,既沒有收入還要每個月交租金,壓力的確是挺大的。以前如果賺過錢了那問題還是不大的,靠著吃老本撐幾個月是沒有問題的,關鍵還是一些新的店鋪,還沒掙錢就遇到這種情況就慘了。
  • 拼多多無貨源,實體店鋪為何越來越難賺錢?你真了解這個模式麼
    也許對於普通的上班族來說,幾個月不上班,可能就少拿幾個月的工資,但對於線下的實體店,面臨的是囤積的商品,高額的租金,以及日積月累的虧損 所以不得不承認,有很多商家面臨的就是倒閉,在大街上走兩步就有旺鋪轉租的店鋪,相信很多人都見過 但實體店為什麼是這場病毒下衝擊最大的呢
  • 廣州某個某個工業區周圍整排工廠倒閉後重新裝修,老闆:真倒黴
    還有一個多月即將進入嶄新的一年,回收2020年對於中國乃至世界來說,相信這一年都是特殊而又讓人難以忘懷的一年,在這一年裡面發生了太多的事,有喜悅當然也有悲傷,而中國的市場經濟在今年也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雖然現在一切已經開始在慢慢復甦當中,但是仍然可以看到今年因為疫情給一些打工者或者老闆帶來的一些影響
  • 街上貼滿「旺鋪轉租」,實體店「寒冬」難熬?董明珠卻指了條明路
    隨著電商的崛起,房價的日益高漲,實體店的生意越來越難做,而三個月成了實體店的「平均壽命」,不管是服裝店還是餐飲店,能夠熬過3個月「生死大關」的,少之又少……對於實體店的「寒冬」,有人說是電商的擠壓,也有人說是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升級。
  • 因房東不讓轉租,店主將40萬的裝修全部砸掉,將門面恢復成毛坯房
    因房東不讓轉租,店主將40萬的裝修全部砸掉,將門面恢復成毛坯房大家都知道,因為此次疫情,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影響,尤其是餐飲業,很多商家因為疫情的原因都沒法經營下去,無奈之下只能關門。武漢解放大道有一家牛肉湯館,這家店鋪已經經營了五年的時間裡,生意一直不錯。
  • 生意難做,馬雲害的?實體店迎來倒閉潮,為何手機店卻不見關門?
    ,很多實體店剛開張沒多久,不到三個月就倒閉了,倒閉之後下一個老闆繼續「接盤」,裝修、換門面,但沒想到不用多久又倒閉了,連裝修的錢都沒掙回來。每一件事物的衰落,總能找到「替罪羊」,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實體店陷入倒閉潮?究其背後原因有很多,包括租金、行業競爭、電商等,而很多人認為電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實體店生意的競爭本就激烈,電商的出現猶如火上澆油。
  • 實體店老闆說生意不好做,大量倒閉,那麼什麼東西又會崛起呢?
    一、這幾年實體店老闆為什麼幹不過做微商的,從而大批倒閉?一個店鋪付出的租金,實際就是流量費用+場地。前些年,線下實體店一下子被網際網路衝擊得七葷八素,這兩年人們才逐漸反應過來了,這其實不過就是一個獲客成本的問題。
  • 大量實體店迎來「倒閉潮」,老百姓的日子不好過啊!
    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會時不時地看到一家家商場掛出閉店清倉大甩賣的牌子,然后里面的商家撤櫃,整個商場或改造或倒閉!我國的實體店生意是越來越不好做了,縱觀那些曾經在國內火得一塌糊塗的各種品牌服裝店,比如貴人鳥、德爾惠、真維斯、拉夏貝爾等等,都因為生意不景氣而深陷困境,如今已經物是人非。不知從何時起,很多實體店的老闆都抱怨,近年來的生意不好做了。
  • 現在實體店生意難做,可是街上為什麼很少有門面關閉?
    言之有理,現在實體生意難做,但是只是暫時的,因為好的品質只有在實體店有,網上只有便宜更便宜,而質量好的,有些東西比實體店賣的貴很多。 在一線城市,馬路面上基本都是店鋪一間接一間,尤基在老城區,旅遊業,藥店,餐飲業,房產中介,和各類的大小五金,日用百貨,菸酒銷售,應有盡有,生意難做,不見轉為住宅?青一色都是商鋪為主,如何解讀?不能維持下去,為何仍這麼多鋪面的存在?生意上一雞死,就意未著一雞嗚,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 大量實體店倒閉,真是電商衝擊造成的嗎?商家總結這3大「痛點」
    大量實體店倒閉,真是電商衝擊造成的嗎?商家總結這3大「痛點」眾所周知,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特別是電商行業崛起之後,我們足不出戶就能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然而電商的快速崛起,對實體店造成了很大的衝擊,大量實體店倒閉,很多店鋪甚至將自己倒閉的原因歸根於馬雲身上。那麼大量實體店倒閉,真是電商衝擊造成的嗎?我們知道,相比於以前,現在實體店是越來越難做了,因為電商行業實在太發達了,很多東西都能網購。也是因此,很多店鋪倒閉的時候,都會掛出「電商衝擊實體店」或者是「馬雲害的」等標語,但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
  • 2020大批店鋪倒閉轉讓背後,實體店如何生存和盈利
    2020實體店如何生存和盈利?2020年,受到疫情的衝擊與「線上電商」、「網店」的衝擊,一批批的店鋪不得不面臨著倒閉轉讓的風險,大街上一排排的空店鋪,著實讓人看著心疼。難道說是實體店無法生存下去了嗎?真的是主要因為電商的衝擊?
  • 一條街12家關店轉租!我在新街口親眼目睹商鋪殘酷現場……
    「再熬熬吧,現在轉租,以後可能也找不到這麼好的位置了。」看似已經全部復甦的城市,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買房君實探發現受疫情影響,不少商家都處於暫停營業或轉租狀態,但是更多的仍在苦苦地熬日子……30萬/年房租也要熬!
  • 實體店原本生意就不好,疫情期房東沒減租還想漲,就要租不出去了
    看到一則消息,一個實體店老闆到網上大倒苦水。說他們店的房東收店租要漲價,而且合同續約要一下了三年,還要把三年的房租一次性交齊了。這位小老闆苦口婆心,跟他商量,今年疫情期間,大家都不容易,能不能不要漲,先再交一年的店租,就一年,一年後生意好了,要漲租就漲租,要交三年就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