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彰顯西安全新風尚,裝臺熱吟誦千年愛情老故事

2020-12-16 甘粹文體旅

【西安】當音樂、戲劇、藝術、文學、詩歌去滋養著一座城市的靈魂;當精神層面的食糧成為大眾不可或缺的心靈補品;當劇院、廣場、書店、美術館成為人們觸手可及的身心休憩驛站。這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幸福指數在大眾心目中自有分量。

十三五期間,生活在西安的大批文藝名家們也格外注重講好西安故事,誕生了一大批叫響全國的精品力作。長篇小說《主角》《山本》、電視劇《大秦帝國》《那年花開月正圓》、話劇《柳青》《白鹿原》均在全國讀者及觀眾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兩年來,賈平凹時隔二十年再度涉足都市題材,為西安城裡的千姿百態獨立女性描繪群像,新出爐的長篇小說《暫坐》,如同一幅精準的西安女子生存圖鑑。而作家陳彥筆下,展示西安改革開放三十年波瀾壯闊圖景的長篇小說《主角》,展示了秦腔藝術在這座城市裡的起起落落,以及在時代變遷中「主角與配角」的人生百態,這部作品也一舉摘得第十屆茅盾文學獎。

近日根據陳彥小說改編的《裝臺》正在CCTV一套頻道熱播《裝臺》一部《裝臺》在央視一套熱播,收視率破二了,簡直逆天!

這部低成本製作的電視劇賣給央視一套,賺了錢,而且央視在黃金時段給網紅西安做了幾十天廣告,西安人樂開了花!電視劇拍攝地點就是西安,主要在城中村取景,吃的飯都是陝西小吃,請的明星都是陝西演員,一上來就吃,真是實實在在。

閆妮原名閆凱豔

張嘉益原名張小童、張嘉譯

尤勇智原名尤勇

秦海璐原名秦小青

演刁菊花演員凌孜,原名曲凌子

《裝臺》這部電視劇太火,它給電視劇創作者一個大啟發,不是投錢多,場面宏大,明星顏值高,就能賺到錢,關鍵是要老百姓愛看,接近現實。

【第六集】秦腔(人面桃花)來自唐這首崔護寫的「題都城南莊」詩流傳甚廣,至今仍有不少人能朗朗吟誦。然而知詩者並非盡知這首詩中還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愛情故事。故事中飽含著才子佳人的純真之情,情節曲折神奇,人們稱之為「桃花緣」。

名落孫山的崔護獨自出城踏青。長安南郊的春天草木繁盛,豔陽高照,桃花朵朵。一望無邊的春天裡瀰漫著融融的暖意。隨意漫步中,崔護忽覺口渴,恰好行至一戶農家門外,便輕叩柴扉,討一杯水喝。門裡傳來姑娘輕柔的詢問,「誰啊?」崔護說「我是崔護,路過此處想討杯水喝。」農莊的大門徐徐地拉開,兩顆年輕的心便在明媚的春光中浪漫地邂逅了。

姑娘溫柔地端了一碗水送給崔護,自己悄然地倚在了桃樹邊。崔護見姑娘美若桃花,不免怦然心動。

第二年的清明,崔護又去了南郊踏青。沒人知道他是不是去尋找那曾經令他刻骨銘心的笑容。後世記載,說他看到門上一把鐵鎖,悵然若失地寫下了這樣的詩行: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代孟棨的筆記小說《本事詩》中,記載了崔護的這一段情。崔護題完詩後,依然有許多放不下的心事,到底惦念著,幾天後又返回南莊。結果,在門口碰到一位白髮老者,老者一聽崔護自報家門,便氣急敗壞地讓崔護抵命。原來去年自崔護走後,桃花姑娘便開始鬱鬱不樂。前幾天,剛好和父親出門,結果回來看到這首詩寫在牆上,便生病了。不吃飯不睡覺,沒幾天就把自己折騰死了。崔護聽後,深深地感動了,他跑進屋裡,撲倒在姑娘的床前,不斷地呼喚姑娘,「崔護來了」。這感天動地的痛哭,竟真的令姑娘奇蹟般地活了過來,與崔護有情人終成眷屬。

後世《牡丹亭》裡也曾寫到杜麗娘因愛起死回生,用湯顯祖的話來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我願意相信這個故事是真的,

這首詩加上這個故事,才顯的浪漫,才顯的動人。那初見時的傾心,滿樹盛開的桃花猶如一朵朵怒放的心花,令人沉醉其中,流連忘返。這三秒鐘深情的凝望,傾注了對人生幸福的所有期盼與鎖定。「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在兩情相悅的瞬間,所有年輕的愛情都源於最初的心動。

崔護娶了絳娘這麼一位情深意厚、賢淑美慧的嬌妻,心中自是美不勝收。絳娘殷勤執家、孝順公婆、和睦親鄰,夜來紅袖添香,為夫伴讀,使得崔護心無旁思,專意於功課,學業日益精進。唐德宗貞元十二年,崔護趕會試,獲進士及第,外放為官,仕途一帆風順,官到嶺南節度使。在絳娘的佐助下,他為官清正,政績卓著,深受百姓愛戴。

說起西安這座城市,大部分人的印象可能都是抖音裡的網紅城市,作為十三朝古都的西安,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作為一個網紅城市,它有著再現唐朝盛世的大唐不夜城、藏有無數珍品的陝西博物館、西安兵馬俑、大小雁塔等等數不盡的歷史印記。

《裝臺》故事的發生地不在西安這些聞名於世的地方,更多的是發生在市井街巷這些生活瑣事裡。這樣的地方更有人間煙火氣,更加的接地氣,更多的普通人能夠在《裝臺》裡找到自己的影子。這部電視劇之所以會得到那麼多人的認可,它的許多細節做得更加符合現實生活,尤其是它的取景地,西安吉祥村。

《裝臺》是根據陳彥的同名小說《裝臺》改編而成,劇中展現出來了普通西安人民的油鹽醬醋茶,陝西老腔、秦腔、碗碗腔在劇中展現出了西安的傳統戲曲文化。這部優秀的電視劇全方位展現了當代西安的風土人情。看過了精彩劇集

看過了精彩劇集

不妨親自到西安城牆

領略十三朝古都的大美風光

走進地道的西安生活

與劇中的明星一起逛西安、品美食!

支持原創,歡迎關注,評論您心中的西安故事

相關焦點

  • 《裝臺》:一部劇帶熱一座城
    作為電視劇的《裝臺》,它的價值和貢獻是用影像語言,塑造了一個獨特的人群——裝臺工,演活了一種理想人格並塑造成情感共同體和理想型文化——刁順子,構建了一個生動的生活空間——西安城裡的城中村。時代變遷,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急劇變化,由此帶來的人的生活和命運變化,成為文藝創作的對象。
  • 《裝臺》裡裝的,是西安的煙火
    如今流量時代,各種國產影視劇瞄準的都是「明星」路線,光靠老戲骨很難叫座,總得找幾個「小鮮肉」來吸引流量。當所有聚光燈都映照著各路流量藝人們的盛世美顏時,《裝臺》反其道而行之,硬是靠著一群「大叔大媽」們打開了一片天地,著實是現階段罕見的一股清流。 《裝臺》成功就成功在它演出了人間的「煙火氣」。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著名劇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小說《裝臺》自推出,即獲得多方好評。如今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熱播中,這部以古城西安為背景的都市群像劇,鮮活熱鬧。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秦海璐、宋丹丹、陳小藝等實力派演員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劇講述了在西京城市底層為舞臺布景而忙碌的人群的生活。
  • 《裝臺》火了!西安旅遊搜索量暴增160%
    滿滿西安元素的《裝臺》開播以來迅速成為國產高分劇。攜程集團大數據顯示,隨著《裝臺》的熱播,西安12月份及元旦的旅遊熱度迅速攀升,搜索量暴增160%!粉湯羊血火了《裝臺》火了!西安搜索量更火從11月29日央視一套首播以來,《裝臺》口碑一路上揚,收視率破2,熱度搶佔各大榜單,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那份煙火氣,熟悉的景點、繁華的街市、誘人的美食、親切的陝普都在集中呈現著西安的魅力與變遷,怪不得有人感嘆《裝臺》簡直就是一部西安宣傳片。
  • 聽說《裝臺》裡裝了一整個西安的美食?我餓了
    西安,這座城,撩咋咧!這座城市的美食,是更加!撩咋咧!跟緊小可愛的步伐,咱們今天的追劇看美食,準備朝著西安《裝臺》,出發啦!什麼是裝臺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他們在演出前後緊張地扛扛抬抬,爬上爬下,揮汗如雨,有時像耍雜技一般在高空懸吊。裝臺的既有本地秦腔劇團、也有各色歌舞演出、婚喪嫁娶的表演。
  • 聽說《裝臺》裡裝了一整個西安的美食?我餓了!
    一部讓人上頭的電視劇,出彩的不一定完全是那些美好浪漫的故事,還有這些故事發生的城市。城市是故事開始的地方,同時也是故事的見證者。2017年《白鹿原》的熱播,讓我對原上的故事,以及那碗每集必出現的油潑麵充滿好奇……(真的太饞人了)2019年的《長安十二時辰》,一下子讓西安成為暑假檔的熱門旅遊城市,我也終於在那時去到這座城……而現在,一部「大型西安美食紀錄片」《裝臺》正在熱播,我又一次蠢蠢欲動了
  • 電視劇《裝臺》,簡直就是西安城市宣傳片
    電視劇《裝臺》火了!該劇改編自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在古城西安取景拍攝,以普通裝臺工人刁順子的生活為對象,用平民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在熱氣騰騰的市井煙火中上演了一出人間溫情大戲。何為裝臺?裝臺,就是裝備舞臺。
  • 《裝臺》這部劇,裝了什麼樣的西安?
    11月29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芒果臺同步播出,小哥我不太看電視劇,但這部還是很興奮,畢竟劇在西安拍攝,還有很多西安元素,講述著西安人的故事。道北男神張嘉益、額滴神啊代言人閆妮主演,這倆在一起,已經十分期待。裝臺,就是給各種舞臺搭臺子的人,苦力活。
  • 《裝臺》央視熱播 劇情何以如此接地氣?陳彥:因為我對西安愛得太深
    眼下儘管已到北京就任,但說到《裝臺》故事的發生地西安,他仍充滿感情:「我在文藝路工作生活了很多年,對西安這座城愛得太深!」說到電視劇《裝臺》,陳彥打開了話匣子。《裝臺》開播後,他一直在看,「感覺拍得不錯,生活氣息濃鬱。現在有些藝術脫離現實、脫離生活,而這部劇在正確價值觀的傳播上做得很好。
  • 迦藝風尚·芳華百人大秀在古都西安舉辦 ——九零後團隊為中老年...
    12月31日,一場由九零後團隊為中老年時尚愛好者打造的專屬大秀在西安李家村萬達拉開帷幕。本次大秀旨在「開中老年時尚大秀先河,助力大西安時尚之都建設」,百名職業模特、準職業模特悉數登臺展示,年齡最小的剛滿18歲,而最大的參與者已有70歲,其中多名參與者為迦藝風尚藝術培訓中心學員。
  • 《裝臺》:我並非想拆你的臺
    《裝臺》在西安取景拍攝,講述了鮮為人知的舞臺裝卸行業裡,以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為代表的小人物們歷經波折依然奮力前行、勇敢追夢,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盡顯煙火氣,平凡而珍貴。(來源:華商網)這段介紹來自「華商網」,作為一部對原著進行改編的劇,還是在央視CCTV1上映,而且介紹的落腳點也聚焦在「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改變命運的故事」,這些種種提示,是否能讓我們理解為,電視劇版的《裝臺》可能會跟小說版《裝臺》有所不同,人物設定,或是結局方面,也就是說,整體的故事展現不會很沉重,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大家對於西安的印象可能會有所改觀,進一步了解西安的現代化
  • 由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電視劇《裝臺》定檔...
    由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裝臺》定檔11.29本周日央視一套黃金時段播出圖 //《裝臺》全陣容海報陝西生活文化和風土人情這對默契搭檔再合作趣味不減,溫暖升級更有眾多實力派演員加盟,陣容強大聯手演繹陝味煙火氣十足的裝臺大戲圖 //《裝臺》劇照海報
  • 《裝臺》大結局了,「西安人測試卷」做一哈?
    《裝臺》大結局了,「西安人測試卷」做一哈?沒有生活邏輯支撐,任何高妙的『奇思』、精緻的『造影』,都難以撐起作品的『四梁八柱』……難能可貴的是,《裝臺》不僅故事內容貼近生活,而且注重通過對普通勞動者的刻畫,積極尋求與時代精神的契合。」
  • 《裝臺》導演感嘆:沒有張嘉譯,就沒有《裝臺》!揭秘拍攝故事
    「小說受眾面少,陳彥先生劇情衝突比較激烈,人物最後呈現出悲劇的走向,但是電視這個傳媒,要顧及大眾感受,把三皮與素芬和菊花的結局改編了,這也是得到《裝臺》作者陳彥先生允許。」《裝臺》導演回應了這一質疑及改編的構想。47歲的《裝臺》導演李少飛,這位畢業於陝西藝術學校的寧夏人,實際上幾十年一直生活在西安,跟著大名鼎鼎的導演劉惠寧學習導演。
  • 裝臺:生活這臺戲,遠比秦腔更難唱
    讓價值官上頭的這兩集,最華彩的部分就是手槍和墩墩之間的愛情。這集講的是,順子帶領裝臺隊的兄弟給一個村子的白事裝臺,秦海璐飾演的手槍是這臺活動請來熱場的鋼管舞演員,大波浪、烈焰紅唇、閃閃發亮的超短裙和網襪,配上火辣身材,她的上線模式,在全劇灰撲撲的色調裡,顯得非常驚豔。
  • 「陝味+」《裝臺》,叫好又叫座
    這部叫好又叫座的熱劇充滿了陝味元素:原著作者是陝籍作家,陝西出品單位雲集,劇中多名演員都是陝西人,全程在西安取景拍攝,加之陝西方言、陝西美食無處不在地滲透……正如「豆瓣電影」所言:《裝臺》最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它地域特色鮮明,具有濃烈的陝西味兒。
  • 在秦腔悠悠的《人面桃花》縈繞聲中,《裝臺》落幕了!
    在秦腔悠悠的《人面桃花》縈繞聲中,《裝臺》落幕了。完美的大團圓,劇中的芸芸眾生,都有了使人心慰的結局。三皮終於想通了走了,去找尋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蔡素芬回到了順子身邊,繼續著他倆煙火味中的幸福生活。就連大雀推臺的活也後繼有人,不經意來到的啞巴,給人帶來驚喜的同時,是不是一種美好希望的預示。一切都各自安好,美的很!然而,結局之餘,卻讓人很有些意猶未盡的滋味。的確,一段時間來此劇的衝擊波,帶給人的震撼是強力的。這劇立足於底層人的煙火生活,用平民百姓討生活的凡人瑣事,盡顯了小人物生活中的諸多無奈與不易。
  • 電視劇《裝臺》正在熱播,西安這座城市引發網友熱議
    西安網訊(記者 馬瑩)溫暖現實主義大劇《裝臺》播出首周,央視一套收視破2%,成績一路飄紅的背後,盡顯貼近生活、細節紮實的大劇活力。最近這部劇也在網絡上引起了熱議,並且連續登上了微博的熱搜。從西安美景到方言,鏡頭一轉竟是滿眼美食,「舌尖上的西安」叫人慾罷不能。
  • 終於不再是霸道總裁豪車別墅,《裝臺》接地氣,西安老百姓的生活
    《裝臺》是在裝嗎?我看不是,貼近老百姓生活的劇才是好劇呀。《裝臺》非常真實,現在屏幕上充斥著大量的虛假,個個喝洋酒開豪車,戶戶住別墅,油頭粉面,招搖的很。哪怕是抗日劇都難逃這個套路,成為抗日神劇(不一一列舉了,剛剛被下架的最為典型)。《裝臺》才是真正的藝術品,非常接地氣。
  • 《裝臺》即將大結局,聽陝西女子閆妮講陝西故事!
    《裝臺》即將大結局,聽陝西女子閆妮講陝西故事!找尋角色,挖掘自己一般的女性角色在男人戲中,會有一種萬綠叢中一點紅的點綴作用。其實我的朋友們說我也是這樣的人,就是不管怎麼樣,無論多大歲數了,我提起愛情還是願意100%或者120%地付出。蔡素芬也是不管怎麼樣付出也不後悔,可能也得不到回報,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了不後悔,可能這也是她身上的一個特點吧。」首次在西安拍戲,讓人很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