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傾我們所能去生活 ···
某天我午睡起來,照例拿起手機,看到有人加微信,一看對方資料,一種難以置信和喜悅的情緒立刻包圍了我,因為加我的人是我一直仰慕的大咖,很久以前我就希望能和對方取得聯繫,然後向他請教一些問題,而現在,他竟然主動加了我。
那天下午我們聊了很多,我聊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追求,他聊這些年來的努力和付出,像是一對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樣,但六年前想請教的問題此時回頭看已經有些幼稚,當然也不會再問,而我現在想請教的問題,在聊天時不經意之間已一一得到答案,我依然仰慕他,但已沒有卑微攀附的心理。
和朋友吃飯時,我說起了這件事,朋友問我:「你怎麼不告訴他六年前你曾經去聯繫過他呢?」
我想朋友希望我這麼做,是想讓對方知道彼此的淵源有多深。但我不會這樣做,六年前無論我做過什麼,那都是我單方面的行為,如果這樣去告訴人家,恐怕大多數人會這樣理解:我六年前就聯繫過你,可是你卻沒有回應,沒發現我是閃閃發光的金子,看走眼了吧?
當年他沒有回應我,我確實有些失落,但經過這六年,我反而無比理解他,異地而處,如果我是他,我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忙,有那麼多的人想認識我,我有多少精力去一一照顧?不管那些想認識我的人有多努力有多優秀,起碼在目前這個階段我沒有看到,那我有什麼義務犧牲我的時間精力去預估他們的未來呢?
我認識一位姑娘,畢業後進了一家相當不錯的集團,她希望能夠快速被公司的領導層賞識,所以每一個有領導出現的機會她都努力表現,希望在領導那裡留下印象。
每天早上,她會掐準時間等待幾個重要領導進電梯,然後迅速出現在電梯口,微笑著向領導問好,偶爾領導禮貌性地關心幾句,她會興奮一天。平時她幾乎包攬了整個辦公室送文件的任務,雖然大部分時間去領導辦公室送文件只能碰到秘書,但偶爾運氣好的時候,便會碰到領導要出去開會或者開會剛回來,她會抓住機會趕緊和領導問好,如果時間允許,她會抓緊機會向領導介紹一下自己。確實,這麼做之後,領導對她的印象要比別人深刻,時間久了,也漸漸記住了她的臉。
大概半年後,公司有一個晉升的機會,想挑選一位能力不錯的年輕人作為領導的助理,這個崗位兩年後就有機會成為部門主管,她覺得這個機會非她莫屬,因為其他人估計連領導的面都沒見過幾次,領導哪有印象呢?其他人也這麼以為,雖然對她總去跟領導套近乎有些不以為然,但確實她跟領導比較熟一些。
可結果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領導選了另一位和她同期進公司的姑娘作為自己的助理,之前那位姑娘有沒有見過領導都不好說。她委屈又憤怒,認為領導肯定是覺得那位姑娘長得更漂亮。我認識她領導也見過那位姑娘,平心而論,我覺得那位姑娘沒有她好看,至於領導為什麼選那位姑娘而沒有選她,也是一次吃飯時偶然得知。
當時那位領導用欣喜和讚不絕口的語氣對我說:「這麼多年,我用過很多秘書和助理,沒有一個人寫的東西讓我完全滿意的,但是林林的文章我從來不需要改一個字,這麼才華橫溢的女孩,在公司一年了,我居然沒有早點發現。」
並且他還跟我提起了一直出現在眼前的姑娘,說當時也考慮過她,但總覺得不夠踏實,最最重要是沒有哪方面能力特別吸引自己的,所以並沒有在她身上過多停留。而現在的助理除了文章寫得好以外,待人接物雖不是八面玲瓏,但透著一股子真誠,並且很有自己的思想與主見,讓他覺得自己挖到寶了。
他最後點評道:「其實到了我這個位置,每天跟我微笑問好的人不計其數,讚美奉承的話也早就聽到耳膩,更願意提拔那些腳踏實地,真誠的年輕人。」
我沒有把這番話告訴那位姑娘,怕傷了她的自尊,只是委婉地提醒她應該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時間長了,機會肯定會垂青她的。
但她始終覺得這樣太慢了,要熬到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她有多少青春可以讓自己慢慢熬呢?甚至請求我多在她領導面前說說她的好話。
我默然,能理解她,心裡卻不是很贊同,我知道她很努力,但始終認為她努力的方向偏了,或者應該說是本末倒置了。正確獲得領導賞識的順序應該是這樣的:當你在某一方面足夠出色或者有打動領導的特質時,領導自然會給你機會,而不是我先跟領導搞好關係,讓領導來發現我的優點。
我的話沒有那麼大的作用,能夠輕易改變她,她依然奉行她的努力原則,努力去向領導展示自己,只是後面好幾個機會依然與她擦肩而過。幾次之後,她的情況變得很糟,本來對於她想走上層路線很多同事都頗有微詞,在別人眼裡,走上層路線無疑等同與「阿諛奉承」,但若能走成,大概也只會在背後議論兩句,可假如失敗,境況便可想而知了,嘲笑、不屑、挖苦的話語紛至沓來。
而其他幾個在她眼裡屬於慢慢熬的年輕人已經漸漸做出自己的成績,尤其是那位叫林林的姑娘,深得領導的信任,領導惜才,一路栽培。
她突然意識到自己浪費的時間和青春比所有人都多,她覺得自己的運氣太差了。
可這是運氣的事兒嗎?
曾經看過希爾頓第一任總經理的故事:一位年輕侍者把自己的房間讓給一對來投宿的老年夫妻,自己在外面過了一夜,後來成了希爾頓的第一位總經理,很多人覺得這位年輕人實在太幸運了,可是如果沒有他無私讓出自己房間這一舉動,又怎會吸引那對老年夫妻呢?並且在幫助那對老年夫妻時,年輕人並不知道他們的真實身份,所有的一切只是發自善良真誠的本性而已,他並沒有想著去走捷徑。
很多人都認為有重量級的人物提攜自己,那會少很多年奮鬥,這種想法也無可厚非,畢竟誰都希望自己能夠輕鬆快速地成功,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種運氣和吸引這類人來幫助自己的特質,大部分人還是需要腳踏實地來獲得成功。走捷徑能夠成功的例子有,但是概率太低,可是當你努力過後脫穎而出時,你吸引他們的概率幾乎是百分之百的,那時候,也許你們不僅僅是垂直的關係,更可能是夥伴甚至是朋友關係。
人與人的交往,有人說需要精神上的門當戶對,有人說需要階層上的大致相等,還有人說受過的教育要差不多,但這所有的一切都抵不過人格「平等」這四個字。無論是友誼、婚姻、職場,皆是如此,最好的相處一定是體現在人格平等的兩個人之間,所以,當你覺得兩人之間差距很大時,攀附並不是最佳途徑,而是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優秀些,然後,不管你們之間是否還有差距,請平等地看待你們的關係,可以尊重可以仰慕,但一定不是攀附。
晚情:作家,編劇,雲意軒翡翠創始人,祖籍江南,從小研習琴棋書畫,後接觸西方文化,受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雙重影響。著有:《有多想要,就有多幸福》《豪婚》等書。微博@晚情的小窩,個人公眾平臺:wanqingdepingtai
·END·
情感·時尚·女性
原創文章,轉載請申請授權
微信號:wanqingdepingt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