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38部教材,告訴你這個團隊的匠心傳承!

2020-12-21 澎湃新聞

什麼是好教材,或許每個人會有不同看法。而一本好教材該有的樣子,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果蔬貯藏與加工團隊給出的答案有些特別。

在該團隊實驗室門外的展板上,「部分主編和副主編教材」一欄令人矚目:10多本教材的封面列成一座大山,直觀展現了該團隊的成就。

深入了解之後,卻發現該團隊教材建設的長長的成績單和背後的秘密。

著書立說 成果斐然

合併組建21年來,果蔬貯藏與加工團隊共編寫各種教材38部,其中主編、副主編、參編高校教材27本,主編培訓教材和科技著作11本。

徐懷德教授主編的《天然產物提取工藝學》是中國輕工業「十三五」規劃教材、教育部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榮獲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優秀獎。羅安偉副教授主編的《食品安全保藏學》是「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農業農村部「十三五」規劃教材、中國輕工業「十三五」規劃教材,2009年獲陝西省教育廳優秀教材二等獎。任亞梅副主編的《果品蔬菜加工工藝學》是「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被100多所高校使用,正在申請國家級優秀教材。寇莉萍副教授和劉興華教授主編的《果品蔬菜貯藏運銷學》是「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農業農村部「十二五」規劃教材、農業農村部「十三五」規劃教材,2005年獲陝西省教育廳優秀教材二等獎。

《天然產物提取工藝學》對完善課程體系,推動天然產物提取的技術進步起到了積極作用。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至今,該教材先後被我校及南京林業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大學、雲南農業大學等79餘所院校相關專業使用。

我校葡萄酒學院李華教授評價,《天然產物提取工藝學》教材注重天然產物生產新技術及其應用,突出了環保、綠色和綜合加工利用理念,弘揚我國生物、天然產物研究利用、傳統中醫藥特色,理論聯繫實際,具有先進性。

《食品安全保藏學》第三版是2002年我校獲批的教育部首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時編寫的專業課程配套教材,是國內首部系統闡述食品特性、保藏原理、保藏技術、物流中的質量變化理論及質量安全控制技術的教材,內容體系新、學科適用性強、發行使用量大,總計印刷13次,印數24000冊,教材已在66所大中專院校使用,受到廣大讀者好評。

踔厲奮發 優秀來自傳承

談起科研和教材建設的初心,團隊老師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沉甸甸的關鍵詞:傳承。

陝西省教學名師劉興華教授是團隊的首位領頭人,在他的帶領下,團隊盡責教學、潛心科研的同時重視教材建設,傳給後來者的不僅僅是學術,還是勤勉、嚴謹的態度。團隊成員代代相傳,均是教材編寫的有心人。作為團隊現在的負責人,徐懷德教授深有感觸:「編寫教材需要耐得住寂寞,更要喜愛這份工作。這段攜手並進的經歷就是不斷前進的動力。」

寇莉萍副教授認為,教學和科研中只要緊跟著老前輩,就能逐漸認識到編寫教材的重要性,當思想上重視起來,日常教學和科研的積累就能「產出」優秀的教材。

教務處處長陳遇春教授肯定了團隊的教材建設工作。他說,果蔬貯藏與加工團隊已傳承幾十年,勇於擔當,積極創新,堅持不懈走在教育教學的前方,將教學與信息化結合,教學與產業實際結合,教學體系有創新,是個出色的教學明星團隊。

從油印本到印刷本,從手寫原稿去列印部用華光、DOS排版,到如今的智能化排版,這些久遠到甚至聽上去有些陌生的詞彙,正是團隊多年以來編寫教材的必經之路。跨越幾十年的漫長距離,教材設計的方式變得與時俱進,不變的是團隊成員一如既往的勤奮和堅持,是那份珍貴的信念與傳承。

行遠自邇 匠心造就卓越

教材編寫的難度遠比想像中高,一部好教材的誕生更需要長久細緻的打磨。一份精益求精、協作共進的匠心,成為團隊多年來教材高產的密碼。

「任何人都可以寫教材。」徐懷德教授認為,但要寫出具有可閱讀性、系統性、科學性、藝術性的好教材卻相當難。教材猶如藝術品,美而雅,協調平衡,有靈魂網脈,有傳承創新。知識點是一個綜合體,編寫教材要看許多經典書籍和文獻,進行高效歸納、總結和融合,建立一個完備的知識系統。主編統稿時也很困難,要經過漫長的調整、修改和琢磨參編所寫的內容,最終才能形成一本先進、成熟和可靠的教材,「好的教材就像藝術品一樣美。」

談起編寫教材的感受,羅安偉副教授頗為激動,「一部教材從立項到出版,往往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編寫教材是一件耗時且費心費力的事情。」

羅安偉說:「教材內容要體現學科發展及科學研究的先進性,要理論聯繫實際,必須將國內外的先進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查閱和整理文獻並優選出可用的內容,需要耐心和毅力,更需要責任心。」他強調:「好的教材要體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要經得起時間考驗 更要與時俱進

團隊成員任亞梅副教授至今還記得一件事:有次出差去北京,為了搜集相關資料,專程往北京圖書館翻閱了大量的書籍,拷貝了中外文文獻後滿載而歸。在圖書資料收集不全的年代,她為了編寫教材真的很拼。教材紙上寫的是逐字逐句修改後的成稿,心裡裝的是越來越精進完備的知識體系。任亞梅說,經過長期琢磨後編寫出的教材才會內容完善,文筆精煉,讀來實用,歷久彌新。

好教材要與時俱進。團隊每次對教材進行再版編寫的時候均要添加新內容,保證知識的系統性、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時具有前瞻性。此外,團隊教材建設還加強了網絡聯繫,響應多元化教學,如《果品蔬菜加工工藝學》第四版中可以掃描二維碼獲取相關圖片、視頻講解、幻燈片等數字課程,成為「立體教材」。

同時,團隊在教學方法上注重創新,進行課程思政教學探索。《天然產物提取工藝學》第二版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教材,課程中不僅傳授專業知識,還能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與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家國情懷。

編寫出一本好教材有這麼多付出,為何還要堅持迎難而上?徐懷德教授說,教材是大學生的基本教學資料,也是第一教學資料,編寫教材不僅可以給學生提供教學內容,給學生可閱讀以及可重複使用的資料,「老師們也能結合區域特點和學校特點,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實踐經驗和科研新成果物化傳播,雖然辛苦,但有成就。」

作者:祁巧雲 付雪 嚴芸燕 靳軍

圖片:劉益溦

相關閱讀

女排精神在西農!我們為什麼不能忘記?夠香!夠酥!夠味兒!西農小米鍋巴來了!

黨委宣傳部 新媒體中心

來 源:鳳崗通訊社

原標題:《21年,38部教材,告訴你這個團隊的匠心傳承!》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美發藝術,匠心傳承
    美發藝術,匠心傳承美發藝術,匠心傳承美發藝術,匠心傳承美發藝術,匠心傳承>美發藝術,匠心傳承美發藝術,匠心傳承美發藝術,匠心傳承美發藝術,匠心傳承
  • 可以喝的「非遺奶茶」 蘭芳園68年匠心傳承引熱議
    港式奶茶「始祖」蘭芳園亮相直播間,講述匠心製作68年的傳承故事。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在網絡技術日益發展的背景下呈現出更多的可能性,與直播巧妙結合,通過數位化、科技化渠道打開了活態傳承之窗,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理念融會貫通。「非遺」正走入尋常生活。奶茶與「非遺」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 傳承百年匠心系列報導之三——我們的中茶蝴蝶團隊
    危賽明技能大師工作室以茶葉審評、拼配、加工技能提升、技術工藝傳承與改進、研發創新、標準化建設、培養高級技術人才等為工作重點,充分發揮高技能人才在技能攻關、技能推廣、技藝傳承等方面的重要帶頭作用。同時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現有工作成員22人,其中高級技師8人,技師4人,高級工9人,中級工1人,是一支技藝精湛、具有創造力和戰鬥力的技術團隊。
  • 馬背上的匠心傳承:馬鞍製作
    馬背上的匠心傳承:馬鞍製作 2020-09-21 12: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匠心傳承,踏足木上的人情味
    ◆ ◆ ◆匠心這個詞如今在這個生活工作節奏越來越快的時代裡
  • 懷揣匠心譜寫「傳承與進化」之歌|現代女性|健康食品|古法|美麗...
    三十年護膚保養品和保健食品開發經驗,二十年數據營銷管理經驗吳麓山堂品牌傳承人,維您maxicare品牌創始人,LACELLER品牌創始人40年健康營養行業經驗,20年數據營銷管理經驗「威力」個人創業成功系統締造者,中國保健行業協會副理事長麥考林健康事業創始人,現任麥考林執行總裁兼CEO1997年在臺灣成功的籌組第一個以健康美麗為訴求的郵購營銷團隊
  • 總主編溫儒敏談「部編本」語文教材的新思路
    從某種意義上說,擔任「部編本」教材總主編,是溫儒敏將理想變為現實之一種途徑和呈現。2012年,教育部聘任溫儒敏為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總主編,以人教社編輯為主,從全國調集數十位專家和特級教師,歷時5年,編撰一套全新的教材。目前,這套中央直接過問的「部編本」教材已部分在全國投入使用,今後數年將成為全國統編的語文教材。
  • 一建教材解析_2020年一建教材解析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反正都得學,學了不吃虧 查看詳情 一建:還在等2020教材? 2020年的一建備考要提上日程了。當然,你們肯定會說:「2020年教材都沒上市,我拿什麼學習?」
  • 一雙大頭皮鞋的匠心傳承
    匠心的傳承是手藝人的魂。「我17歲高中畢業就頂母親的班,在國營皮革皮鞋總廠上班了。」坐在對面的閆師傅邊打磨著手裡的大頭鞋邊回憶著過往。閆師傅扶了扶因汗水滑下的眼鏡,不無驕傲的說到:「畢業一回到工廠我就成了設計師,在當時是全廠最年輕的設計師,93年就拿到了助理工程師的職稱。」
  • 惠誼 精於蠶絲 匠心傳承
    蠶絲作為自然界中最柔軟、最細的天然纖維,其中含有18種胺基酸,具有良好的親膚性。WHINNY HOME惠誼家紡用心探尋蠶絲寢品的匠心傳承,二十年來專注家紡產品的生產研發及品質的把控,力求將最好的蠶絲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惠誼的極致臻品蘇秀春豐,是日本與中國優質蠶種結合後的春蠶品種,養殖於蠶絲故鄉——嘉興,有著非常苛刻的培育要求。蘇秀春豐作為優質春蠶品種,食用的是春季桑葉,由於春季的桑葉更嫩綠、營養更為豐富。
  • 英國經典皮具品牌TUSTING:一百四十年匠心傳承深受英國皇室青睞
    上海2021年1月15日 /美通社/ -- 擁有一百四十年歷史的TUSTING是英國久負盛名的高端皮具品牌,亦是英國最大的皮製行李及箱包的生產商之一。TUSTING不僅擁有傳承百年的牛皮鞣製工藝,更有近乎嚴苛的全粒麵皮選擇工序,且每一款皮具均在英國設計並製作完成。
  • 只用原版教材被圍觀!噠噠英語並沒有告訴你這些
    眾所周知,相比自編教材,原版教材需要專門引進版權,並且需要專業團隊對教材進行「二次教研」,相關投入十分巨大。為何噠噠英語會堅定採用原版教材策略呢?對此,噠噠英語創始人兼CEO郅慧女士表示:「噠噠英語2014年開始正式運行,那時並沒有太多客戶。2013年是在線英語的蓬勃期。行業中大部分機構的教材內容都是採用不同課件,每個課件有不同的主題,最開始我們也是這樣做。但很快我們發現給小孩子上課是不同的,因為他們沒有系統學習過,基礎薄弱。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不是practice,是learning。
  • 爭百萬,奪第一,這個團隊告訴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在剛剛過去的太屋9月月會上,來自流通七部的王亞立團隊以超過百萬的業績從眾多組別中脫穎而出,位居第一,拿下了五虎上將榮譽,團隊的人均總利潤也名列前茅。團隊優異的成績和店長王亞立的管理方法是分不開的,同樣,能夠成為百萬組,也離不開團隊中每一位經紀人的默契配合,小編獨家專訪了王亞立團隊,來聽聽他們的故事~21世紀的職業女性會投入全部的精力來打理事業,她們踏實,勤勞,即使只是一份工作,她們也會用對待事業的熱忱去經營,王亞立也不例外。
  • 町茶道傳承經典:匠心茶飲品牌是如何打造的
    原標題:町茶道傳承經典:匠心茶飲品牌是如果打造的?網紅茶飲的誕生,引爆了國內茶飲市場,並將茶飲帶入一個升級的階段,使其迎來爆發式的增長。龐大的市場迎來眾多掘金者,此後市場誕生眾多名目各異的茶飲品牌。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茶飲新開門店超過18萬家。而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關閉的茶飲門店據說也有數萬家之多。茶飲市場如此龐大,為何失敗的品牌佔大多數?歸根到底,是產品經不住市場的考驗。
  • 造價工程師教材2017版_2020年造價工程師教材2017版資料下載_築龍...
    繼浙江省之後,近日內蒙古也下發通知,全區註冊二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時間定於2019年10月13日(星期日)舉行 15年16年17年註冊造價師(真題解析+核心考點手冊+教材電子版+考試大綱+速記手冊+教材對比+仿真試卷+精華考點
  • 上新 | 傳承200年的玻璃酒杯,每一口都是匠心
    在1819年,石塚巖三郎在日本成立了家族作坊,製作玻璃藝術品,一直到200年後的今天,石塚硝子已經成為了日本前三大玻璃生產廠家之一。並且屢次獲得日本設計獎,可以說石塚硝子品牌產品是絕對有排面,高品位的代表。
  • 傳承匠心精神 助力文化強國
    作為傳承300餘年的老字號品牌,榮寶齋始終堅守「誠信為本,榮名為寶」的核心價值理念,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通過傳承、傳播傳統書畫藝術及以「木版水印」「裝裱修復」為重點的非遺技藝,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榮寶齋積極踐行責任擔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次組織線上義拍,累計籌集善款1250萬元。經過藏品結構調整,成交了全年拍賣市場書畫板塊首件過億元藏品,提振了藝術品市場信心。
  •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改版第一年,如何用好這本教材的方法
    19年下學期開始,全國統一使用部編版教材,怎麼才能用好這本教材呢?從外觀看,內容比之前的湘教版語文書大了一倍,意味著內容多了一倍,打開書一看,果不其然,全是長篇課文。每單元前面還有單元導語頁。三、重視兩個特殊單元的教學方法閱讀策略單元、習作單元閱讀策略單元一般為教授學生一個閱讀的技巧,本單元幾篇課都是圍繞這個閱讀技巧進行,如讀書時學會做批註,會解釋什麼是批註、怎麼做批註等。
  • 九九封壇 溫和酒業的文化傳承與匠心釀藝
    10月25日,山東溫和酒業共享窖池啟動儀式暨九九重陽封壇大典在廠區隆重舉行,來自工、商、政、商協、消費者代表等1200餘位嘉賓,共同見證了一場盛大空前的溫和酒業庚子年封壇儀式。溫河酒 傳承匠心的區域名酒近年來,溫和酒業持續強化經營管理、紮實推進轉型升級,在高質量發展的軌道上呈現出良好態勢,無論是「2019高端魯酒優質產品」的稱號還是「2020齊魯白酒酒體設計創新獎」一系列榮譽的背後,是傳承千年的匠心精神與文化傳承的結合。
  • 回放 匠心傳承:看祖孫倆的浮皮雕技藝
    回放 匠心傳承:看祖孫倆的浮皮雕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