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一篇文章引起了一場討論,對這個啤酒眾說紛紜,說好的很好,說不好的也找有毛病。爭論的焦點有三個:
第一,先說為什麼叫「奪命大烏蘇」
這一點討論最熱烈,集中在酒性猛烈,在啤酒裡最厲害的。說是一般啤酒能喝一件,大烏蘇只能喝3瓶,多喝要命,所以叫「奪命大烏蘇」。沒見著誰個連喝一件的,也沒見誰敢這么喝,3瓶能堅持不倒就不錯了。
可是有人扒拉這酒的歷史,說是以前不叫這外號。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新疆就這一款啤酒是地方名牌,因產地而得名。後來被外資企業收購,牌子沒改,甚至大容量和酒體都沒多大變化,也就是工業化生產,比原來的淡了許多。但是比較而言,比外地其他名牌啤酒勁大,喝著感覺好。
其實「奪命大烏蘇」,是喝酒人喝高了給起的外號。倒酒時瓶子會頭朝下,標牌上的酒名大寫拼音字母就格外醒目:「NSNM」,酒醉眼花,隨口一拼音,「弄s你妹」隨口出來。於是,奪命大烏蘇的江湖名號不脛而走,響徹新疆。當然在酒鬼們口中,還有「大綠棒子」、「新疆口服液」等外號。
第二,大烏蘇啤酒好在哪裡
新疆啤酒有先天優勢,盛產大麥和啤酒花,釀造啤酒的主要原料。自從外資收購成了工業啤酒後,不用大麥和啤酒花了,嫌成本太高,改用其他糧食。不過大烏蘇好像還有著啤酒花成分,起碼保持有部分啤酒花的風味,所以比起其他純工業啤酒要實在些。
這一點可能和新疆人的生活習性有關係,酒廠不敢搞得太出格,保留部分風味。新疆人能歌善舞,性格直爽,真要喝著味道太不像話,發起毛來估計酒廠吃不住。所以,大烏蘇還是大烏蘇,分量不減少,650毫升,酒精度、含糖度都比外地啤酒高。
第三,大烏蘇的缺點在哪裡
好像缺點就一個:不能多喝。性格豪爽的新疆人不能夠一瓶接一瓶,一直地喝下去。要知道啤酒和烤肉是多麼的絕配,新疆又是烤肉的發源地,羊肉好到沒法形容。親朋好友聚一起,吃肉喝酒,唱歌跳舞,好不痛快。可是,喝幾瓶就暈倒,太掃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