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手就是人的第二張臉,在這乾燥的秋天,我們的精心養護的臉都會覺得乾燥;而那雙為我們日夜操勞的手是不是也應該得到更多的養護呢?
說到手部的養護,我們肯定第一反應就是抹護手霜;可護手霜到底怎麼抹,有沒有使用誤區,什麼樣的護手霜適合自己?大家有想過這些問題嗎?
護手霜不能這樣用
1.面霜代替手霜
很多人會認為面霜與手霜都是一樣的,它們一樣有著滋潤保溼肌膚的功效,但是即使面霜也有保溼滋潤的功效,它也不能取代護手霜。因為面霜是根據面部肌膚設計的,用面霜代替手霜,你會發現滋潤度和保溼力都遠遠不夠,不是說完全不能用,而是有點暴露天物。所以專門選用一款護手霜還是很有必要的。
2.過期臉部保養品擦手
臉部保養品過期丟了可惜,拿來擦手剛好?當然不行!保養品一開封使用,已接觸到環境中的微生物汙染及空氣氧化,內含的有效成分會從新鮮期開始逐漸失去效能,一直到酸敗腐壞。
置放過久或是過期的護膚品對於肌膚已經失去「加分」效果,甚至氧化酸敗的油脂還會加速肌膚的老化與刺激,就像是吃下炸了多次的回鍋油一樣,這種油脂對身體無益且有害。
3.全家老少用同一款護手霜
有些家裡人口比較多,各個年齡層都有,而且大家都適用同一款護手霜,這明顯也是不正確的。因為我們的手部皮膚與我們的年齡、膚質息息相關,從年齡上來說,年輕人可以選擇保溼效果較好的護手霜來保溼滋潤肌膚,而年長者除了保溼滋潤之外,還需要修護淡化斑點,所以需求是不一樣的。
4.不洗手直接擦上護手霜
手部皮膚是直接裸露在外的,它經常各種各樣的東西接觸,一天下來它帶上的細菌不計其數。此時如果你不加以洗手就直接擦上護手霜,不但起不到好的護膚效果,還會滋養細菌,這是十分不利護手的方法。所以親們在擦護手霜前,不論如何都要先把手部皮膚清洗乾淨。
6.手容易出汗,使用護手霜之後再使用嬰兒爽身粉,將手部的溼氣吸除。
手部肌膚過度潮溼容易產生過敏、發炎等問題。針對有些手易溼的人,選擇要選擇質地輕透、同時添加少許吸溼因子的護手霜,如果找不到滿意的護手霜,建議使用護手霜之後再使用嬰兒爽身粉,將手部的溼氣吸除。
該怎麼樣選擇適合自己的護手霜
面霜都有諸多類型的分類,根據皮膚狀況的不同選擇也不一樣;護手霜自然也一樣,不同的人的手部皮膚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環境,需要使用的護手霜類型也不一樣。咱們先看看有哪些種類的護手霜。
1.保溼型護手霜
保溼型護手霜適合對象:上班族長期處在空調房,手部既乾燥缺水又遭遇電腦近距離輻射,所以高度滋潤保溼成為首要環節。
常用成分:
吸水型保溼劑:葡萄糖、蜂蜜、玫瑰水、Na-PCA、麥芽糖醇、玻尿酸。
保水型保溼劑:芥菜油、乳油木果油、葵花籽油、金盞花油、夏威夷核果油、礦物油、凡士林、荷荷葩油、矽油、三酸甘油酯。
2.除角質型護手霜
除角質型護手霜適合對象:因勞作而粗糙的膚質-手部的角質層很發達,手掌特別容易形成厚厚的老繭或是出現倒刺和死皮,含果酸成分或去角質顆粒有較強的護手霜讓手部肌膚較細滑。
常見成分:果酸、水楊酸、聚乙烯顆粒、氧化鋁、杏核仁顆粒。
3.修復型護手霜
修復型護手霜適合對象:有老化紋路的雙手-因老化而布滿紋路的雙手應選用抗皺修復型護手霜。
常見成分:酵母、蜂王漿、肉豆蔻籽、水解大豆蛋白、胺基酸、覆盆子、苦櫻、西洋芹籽、桑白皮。
具體要怎麼選呢?
做家務的人手會接觸洗潔精、皂液等鹼性物質,手部肌膚容易受到腐蝕而變得粗糙,可經常塗抹標有「天然果油」類配方的護手霜,這類護手霜含有天然膠原及維生素E等修復性元素,其中的果酸等成分對鹼性物質有極強的綜合修復作用;另外,使用護手霜的同時最好配合其他的保護手段,如在做家務和其他勞動時最好戴上外層橡膠、內層棉質的手套,以保護雙手不受腐蝕。
而白領上班族,可選用滋潤型保溼型護手霜。這一類護手霜含有保溼因子,可以滋潤雙手,保持雙手的柔嫩。
選擇護手霜不僅要根據使用者所從事的工作的不同,還要根據季節的變換,只有這樣才能抵禦因春寒、夏曬、秋燥、冬凍給手部留下的痕跡。比如,剛經過了一夏的陽光,手部皮膚變得偏暗,在秋季來臨之際就應選擇美白類的護手霜。
抹護手霜也要講究方式
話說咱們都知道塗面霜的時候要使出「還我漂漂拳」一樣的精妙手法才能達到美容的目的;殊不知,塗護手霜的手法也頗有些講究: